三八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枭雄在乱世 >

第257章

枭雄在乱世-第257章

小说: 枭雄在乱世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美日联军牵制在武清中心城区内。

由此也就不难明白,陈必时为什么要让第十六集团军退守中心城区了。

当然,这也与第十六集团军在武清的防御部署有关。

前面提到过,因为正面的防御纵深太浅,所以第十六集团军在进驻武清之后,通过向后拓展的方式,增大了防御纵深,扩大了防区范围。如此一来,就算没能守住武清,第十六集团军也不会被立即击溃。也就是说,在退守武清中心城区之后,第十六集团军的主要防线并没被动摇。

只不过,这并不是重点。

要想守住武清,还得在香河挡住美日联军的C集团军,不能让武清守军遭到夹击。当时罗耀武甚至给第四十集团军下了一道命令,即在需要的时候,可以放弃蓟县,但是无论如何也不能放弃香河,就算战斗到最后一个人,也得守在香河,绝不能后退一步。为了增强第四十集团军的死战决心,罗耀武还在兵力已经非常紧张的情况下,向香河增派了一个新编集团军。

这一系列的部署,无不是为了在廊坊打一场反击战。

当时,美军向廊坊派遣了三个师,总兵力超过五万。可以说,只要歼灭了这股美军,不但能够瓦解美日联军围攻北京的战略意图,还能沉重打击美日联军的士气,甚至能够通过大规模杀伤美军有生力量,迫使美国当局做出停战的决定。

不管怎么说,关键就得看东北军能不能在廊坊打出点名堂来。

那么,罗耀武的反击力量在哪呢?

毫无疑问,肯定是第三十九集团军与第六十五集团军。

坦克大战后,罗耀武就把这两个主力集团军撤了下来,并且及时为其补充了兵员,只是因为缺乏主战装备,所以第三十九集团军与第六十五集团军一直留在北京,没有参与作战行动,把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了培训新兵上。用第三十九集团军司令员的话来说,如果没有廊坊反击战的话,该集团军很有可能成为东北军的教导部队。

显然,不是第三十九集团军与第六十五集团军没有作战能力,而是罗耀武不舍得用这两支王牌部队。要知道,第三十九集团军与第六十五集团军是货真价实的装甲部队,大部分官兵都是装甲兵。如果把装甲兵当成步兵使用,在战斗中大量伤亡,那就太浪费了,而且也会影响到东北军的士气。再说了,中央并没有拒绝为东北军提供主战装备,特别是在北京捍卫战打响之后,最高统帅部已经做出了增援东北军的决定,只是交通线遭到美军轰炸,特别是用来运送重装备的铁路线没有打通,很多主战装备多囤积在山西,没有送到河北,也就没有交到东北军手里。

只要交通线打通,东北军就能获得补充,到时候第三十九集团军与第六十五集团军就能恢复战斗力,至少能够恢复部分战斗力。

正是如此,罗耀武才一直没有用上这两个主力集团军。

只不过,到了这个时候,罗耀武也等不起了。

比起反击时机,兵力本身就不是问题。在罗耀武看来,如果能够一举歼灭奔袭廊坊的美日联军,就算赔上第三十九集团军与第六十五集团军,也是很划算的买卖。再说了,当时在罗耀武手里,还真没有能够顶替第三十九集团军与第六十五集团军的部队。虽然第二十七集团军还没有投入战斗,但是香河与武清的局面都不容乐观,如果在反击战打完之前,这两处地点被美日联军突破,就只能依靠第二十七集团军了。受此影响,罗耀武肯定不会急于动用这支战略预备队。

当然,这并不妨碍罗耀武把第二十七集团军名下的那个摩步师拆散了分给第三十九集团军与第六十五集团军,适当增强这两个主力集团军的突击能力。

因为第三十九集团军与第六十五集团军基本上成了步兵部队,所以在安排反击行动的时候,罗耀武还为这两个主力集团军各增添了一个新编集团军,用兵力来弥补突击能力上的差距。加上部署在廊坊市区的两个新编集团军,罗耀武总共投入了两个主力集团军与四个新编集团军,正规军的总兵力就达到了二十二万,是美日联军在廊坊投入的作战部队的三倍。如果算上民兵与武装平民,东北军的兵力优势更加明显。

可以说,这次罗耀武是志在必得

第六十八章 反击开始

第六十八章反击开始

为了最大限度的提高反击的突然性,从二月一日开始,罗耀武花了五天时间,让第三十九集团军与第六十五集团军的作战部队分成小股,混杂在民兵里面赶赴战场,而增强给这两个主力集团军的摩步师的主战装备全部混杂在补给车队里面,在夜间开赴廊坊,并且赶在天亮之前进入隐蔽阵地。

可以说,这些伪装与欺骗手段,发挥了非常关键的作用。

到了二月五日夜间,美日联军都不知道,第三十九集团军与第六十五集团军已经在廊坊周边地区埋伏了起来,而且做好了反击准备。当时,美日联军一直认为东北军为了减少轰炸损失,只能让民兵以小股部队的方式增援廊坊。

如果可以的话,罗耀武甚至还打算再拖一天,好把更多的作战物资送到前线。

只不过,到了二月五日下午,驻守武清的第十六集团军与驻守香河的第四十集团军就要撑不住了。为了确守旧住香河,第四十集团军将剩下的两个步兵师全部调了过来,只留下新编集团军守卫蓟县。更要命的是,在前几天的战斗中,第十六集团军与第四十集团军的摩步师都已消耗一空,失去了反击能力。

再拖下去,恐怕武清与香河会先一步沦陷。

受此影响,二月五日夜间十点三十分,罗耀武下达了反击命令。

为了配合第三十九集团军与第六十五集团军,廊坊守军率先在市区内展开反击,与已经占领了半个市区的美日联军激烈交战。

如此反常的举动,立即引起了帕特里奇的高度重视。

要知道,在美日联军攻入廊坊之后,东北军一直在利用城区内的建筑物,并没有发起像样的反击行动。因为没有足够的装甲力量,甚至没有太多的反装甲武器,所以东北军也难以发起反击行动。

在已经丢掉了半个廊坊市的情况下才发起反击,未免太迟了一点吧。

廊坊的战斗,直接决定着武清与香河的战斗,如果廊坊太快失守,东北军在武清与香河的顽强抵抗就将失去意义。

不管怎么说,东北军都不应该在这个时候让廊坊守军发起反击,更别说是不顾伤亡的全面反击了。

可惜的是,等到帕特里奇想到这些问题的时候,已经太晚了。

在廊坊守军发起反击的同时,第三十九集团军与第六十五集团军的两个得到装甲力量加强的步兵师向美日联军控制的空军基地发起了攻击。为了增强攻击力量,罗耀武还让一直在附近徘徊的民兵与武装平民投入了战斗。

当然,罗耀武没有投入全部兵力,毕竟这只是反击行动的第一步。

两个正规军的步兵师、加上附近的上万武装平民,足以打下空军基地了。当时守在空军基地里的,只有一个美军步兵营与半个日军主力师。在此之前,守军的主要任务就是对付那些打冷枪的武装平民,几乎没有压力可言。加上美日联军已经攻入廊坊,出动了大批无人侦察机监视廊坊守军,美日联军的空中力量则在密切监视附近的中**队,也就没有理由担心机场会遭到突然袭击。

事实上,在第三十九集团军与第六十五集团军发起反击的时候,美军也发现了这两股突击力量,而且判断出其中有数十辆坦克与上百辆步兵战车。

虽然美军前线指挥官搞不清楚这支部队是从哪冒出来的,也不知道东北军是如何将这么多装甲力量部署到廊坊附近的,但是在发现敌情之后,美军前线指挥官立即呼叫了支援,并且命令留在廊坊外围的预备队立即返回空军基地。

可惜的是,空中支援并没及时到达。

依照罗耀武的要求,中国空军在东北军发起反击的时候,集中剩下的作战力量,再次向美日联军发起挑战,迫使美日联军将更多的战斗机用来执行制空任务,并且让美军将预警机的巡逻区域撤退了上百公里。

受此影响,在美军地面部队呼叫支援的时候,空中没有几架正在执行轰炸任务的战机。

事实上,就连美军预备队也没能及时返回机场。

这个时候,罗耀武的战术指挥能力显现了出来。

仅仅从攻占机场来说,一个师的兵力就足够了,罗耀武却派出了两个师,而且是分别隶属于两个主力集团军的两个师。这么做,就是为了在需要的时候,阻击从廊坊市撤回机场的美日联军。

战斗打响的时候,第三十九集团军的突击部队主动担负起了阻击任务。

不是说第三十九集团军更想打阻击,而是离廊坊市区更近,因此离美军的预备队也就更近,更适合打阻击。

在武装平民的配合下,第三十九集团军的这个半摩托化的步兵师将紧急撤回机场的美军拦了下来。毫无疑问,美军并不想与第三十九集团军纠缠,保住机场才是首要任务。只是第三十九集团军也不会让美军到达机场,打下机场是决定廊坊反击战胜败的关键。当时两股部队在机场附近的战斗打得最为激烈,甚至超过了机场内的战斗。

必需承认,第三十九集团军的战斗力确实非常强大。

在夜间的阻击战中,第三十九集团军硬是没有让美军增援部队靠近机场。打到天快亮的时候,美军增援部队离机场只有不到一公里的距离。就是这最后一公里,让美军保住机场的希望彻底破灭了。

在第三十九集团军阻击美军的时候,第六十五集团军的突击部队攻入了机场。

相对而言,第六十五集团军这边的战斗反而要轻松一些。

虽然留守机场的那半个日军主力师也有不少主战装备,但是日军的战斗力确实不行,在面对第六十五集团军的迅猛突击时,几乎没有招架之力。可以说,反而是留守的那个美军步兵营给第六十五集团军造成了一些麻烦。利用设置在物资囤积区外围的环形防线,美军步兵营足足阻挡了第六十五集团军四个小时。当然,这主要是第六十五集团军的突击部队缺乏有效的炮火支援,不然一个营的美军肯定坚持不了这么久。

可惜的是,四百多名美军官兵的亡命坚持,并没改变最终结果。

在击溃了日军之后,第六十五集团军的突击部队就在武装平民的配合下,开始破坏机场的基础设施,主要就是那条近两公里长的跑道。为了达到最大破坏效果,第六十五集团军甚至进行了爆破作业,用从日军那里缴获的炮弹,将跑道炸得面目全非,并且让一些懂得爆破作业的官兵将没有用掉的炮弹全都改装成了定时炸弹。

歼灭了负隅顽抗的美军之后,第六十五集团军的突击部队还赶在天亮之前,将美军囤积的弹药分散到机场的各个角落,然后逐一引爆,充分利用了敌人的作战物资,对机场造成了最大限度的破坏。

等到天亮,第六十五集团军的主力部队主动撤出机场的时候,这里已经不是机场了。

别的不说,那条近两公里长的跑道就被彻底炸毁,加上随处可见的定时炸弹,使其完全失去了修复价值。至少在未来的十多天内,美日联军无法利用这条跑道,还在拆除定时炸弹的作业中牺牲了数十名工兵。

东北军没有坚守机场,原因很简单,根本就没有法子坚守。

要知道,这里可不是前线,没有完善的防御工事。就算不考虑美日联军的地面威胁,在遭到轰炸的时候,守军也无处可躲。加上反击部队的兵力本来就不是很充足,又没有准备足够多的作战物资,也就没有需要在这里浪费宝贵的战斗力。

随着第六十五集团军完成了突击行动,第三十九集团军也放过了美军的增援部队。

这个时候,美日联军犯了一个非常严重的错误,即没有把攻入廊坊的部队撤回来,而是抱着一线希望,认为能够在被击溃之前攻占廊坊,到时候利用美日联军强大的战术空运能力获得补给。再不济,美军也能用运输机空投作战物资。

正是如此,当时返回机场的,只有美军国民警卫队师的一半兵力。

在美军急着返回机场的时候,第三十九集团军与第六十五集团军的其他作战部队已经收到了突袭机场成功的消息,随即依照罗耀武的作战部署,对廊坊市进行了迂回包围,从美军预备队留下的空隙里穿了过去。

可以说,这次穿插打得非常漂亮。

当时,美军正在向廊坊市区南部地区集结,打算在准备好之后再发起进攻。发现东北军出现在后方之后,美军前线指挥官才意识到,攻占廊坊已经不大可能了。

毫无疑问,到这个时候,仍然在廊坊市区里的美军连突围的机会都不大。

要知道,为了攻占半个廊坊市区,美军的两个主力师全都压了上去,就连国民警卫队师也出动了一半的兵力,当时市区里还有日军的半个主力师。即便如此,美军在前沿战线上的兵力仍然不够充足。

可想而知,要把部队从市区里迅速撤出来,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不可低估的是,美军的反应确实很快。在两次突围失败之后,美军前线指挥官就下达了就地固守的命令,并且让困守市区的部队尽量靠近。

这一决策,几乎拯救了数万美日官兵

第六十九章 燃眉之急

第六十九章燃眉之急

包围了美军,并不等于歼灭了美军。

在被敌军包围后,如果突围无望的话,就地组织防御是美军的标准战术。

当时被困在廊坊市区内的有美军两个主力师加半个国民警卫队师、以及日军的半个主力师,总兵力超过四万,还有大量主战装备,主战坦克将近两百辆、步兵战车有四百多辆,另外日军还有数十辆自行迫击炮与数十辆自行高射炮。

以东北军投入的兵力,在没有多少主战装备、甚至缺乏有效的反装甲手段的情况下,肯定难以一口气吃下这么多美日联军。

更何况,A集团军就在四十多公里外。

依靠战术空投、以及以直升机为主的空运力量,美军还能获得支援。

考虑到这些情况,罗耀武不得不让第十六集团军与第四十集团军继续死扛,并且让打主攻的第三十九集团军与第六十五集团军使出吃奶的力气。

进攻开始后,第三十九集团军与第六十五集团军首先与廊坊守军配合,歼灭了那些没有来得及与大部队会合的小股部队。

这样的战斗持续了一整天,直到二月七日凌晨才基本结束。

打到这个时候,美军也回过了神来。

事实上,在二月六日上午,帕特里奇就意识到,罗耀武抓住了最不可能的机会,在美日联军奔袭廊坊的时候发起反击。虽然连帕特里奇本人都不大敢相信,东北军还有足够的实力一口气吃掉两个美军主力师,但是随着前线作战部队联系发出支援请求,帕特里奇不得不相信,东北军这次是卯足了劲,要全歼攻打廊坊的军队。

在帕特里奇做出这一判断之前,美日联军的空中部队就展开了行动。

从六日上午九点过开始,美军就将几乎所有空中力量派往廊坊,在接下来的一个小时之内,美军至少出动了三百架作战飞机,投下了上千吨炸弹,为突围的美军提供支援。可惜的是,美军的支援行动没能挽救被围困在廊坊市区里的地面部队,反而在轰炸的时候,因为战场情况过于复杂,战线相互交错,误伤了上百名美日官兵。

当时,美军战机投下的一枚激光制导炸弹差点将美日联军设在市区里的指挥部给端掉。

主要原因就是,美军前线指挥官在指挥部队突围的时候,因为过于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