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嫁与林侯爷-第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待雪颔首,眼里流露出依依不舍。
书落走进她身侧,揽住她,亲吻她的耳垂,轻声道:“殿下莫忘了微臣还在等你的定情之物。”遂转身离去。
待玥追着书落的背影,迈出小短腿,跟了出去,叫嚷着:“姐夫,别丢下我。”
作者有话要说:昨天的留言很给力!潜水党纷纷冒泡了!
小斯被你们的留言蹂躏了!
乃们纷纷表示要弃文,是闹哪样啊?!
乃们都不体谅我这么勤奋!求安慰!求虎摸!
乃们不让我给他配小受,我就让他妻妾成群啊!!
昨天编辑亲问我考虑好要不要签约?你们的意思呢?
、14chapter 13
第十三章
北都传来特大旱灾的消息,据说已经赤地千里、河流干涸,农作物绝收,大面积饥荒,粮价暴涨,甚至旱极而蝗,民多疫疠,人相而食,民不聊生。林侯和书落接到消息,请旨了正帝,便急匆匆地赶往北都,连跟待雪道别的时间都没有。
整个后宫上下都紧衣缩食,正帝以身作则“减膳”,以表与民同苦之心,后宫众妃及皇子女的日常用度也有所缩减,满朝文武也都慷慨解囊,加上国库中出的银两,集资二百万两白银运往北都。
正帝设清晏慰劳众妃及百官,所谓“清晏”,就是全素席,配以清酒,赞赏一下解囊的众位。
待雪携待玥坐在皇后下坐,听着大学士作了篇赋赞扬正帝英明、百官勤勉,措辞深情,语气真挚。可是待雪知道他是在正帝驾崩后第一批倒戈的“忠臣”,心中深觉虚伪,面上却不得不做出感动的神色。
待玥拉拉皇姐,凑到她耳边说:“姐姐,怎么没有肉吃?”
待雪抚摸他的小脑袋,“待宴席结束,姐姐吩咐小厨房给你做好吃的。”
待玥道了好,乖乖坐在席间吃着糕点。
待众臣作赋敬酒后,正帝颇为烦恼道:“有谁堪当钦差大臣,运灾银往北都?”
众臣纷纷举荐世王爷,满朝中他的呼声最高。
待雪却知此时正帝颇为忌惮世王爷,奈何确无合适人选,百官又纷纷举荐世王,最后还是世王运灾银前往北都。
前世世帝犒劳北都将领,安抚流民,顺道在林侯的帮助下镇压了百姓的起义,得了一番英明贤王的好名声。他功高盖主,拉拢了满朝不少重臣,那时正帝已有除他之心。若是正帝不是驾崩得那么巧,世帝篡位能不能还是二说。
待雪暗忖:莫非父皇之死是世王所为?
不是待雪想这样怀疑她的皇叔,实在世王嫌疑太大。就算后事证明他明面上是个爱民勤政的好皇帝,但暗面里他又做过多少不义之事?待雪不得不对他有防范之心。
待雪的目光透过众臣看到了一个她等待已久的人——她的亲舅父季阳楼。
几天前正帝将三年前被贬的季阳楼官复原职户部左侍郎(从二品),召唤回承都。这其实已有向皇后示好之意,只是皇后似乎并不领情,二人的关系仍然僵持着。
待雪的记忆里前世季阳楼回承都只担任了一个正三品的官职,不知是什么令正帝改变了想法,但是轨迹已经改变……
待雪瞒着母后写信规劝舅父自荐钦差大臣,季阳楼反对,言道初回承都不宜锋芒太过。待雪无法,只能将列举种种原因说与他听,虽然那些理由甚是牵强,但好歹季阳楼同意考虑考虑。
此时见季阳楼从人群中出列,待雪心中的担忧才算沉了下去。
“微臣愿当钦差大臣出使北都查访民情。”季阳楼朗声道。
众臣中不少人提出反对,甚至将季阳楼从前被贬的原因都翻了出来。
但是此一时,彼一时,那时正帝欲除季家,贬季阳楼首当其冲,如今季家已不足为患,而在用世王和用季阳楼之间,待雪猜她的父皇会选后者。
群臣颇为愤慨,言语间似乎有非世王不可之意。待雪仔细观察正帝的神色,看出他已十分不悦。
太常寺卿言道:“季大人官居二品,甫上任,威信不足,恐难以服众。”
待雪等的就是这句话,施施然从席间而立,步入正中,盈盈一拜,恭敬启口:“儿臣愿同去。”
太常寺卿反驳道:“公主身份尊贵,怎能前往灾民聚集之所。”
众臣皆附和反驳,大学士言道:“闺阁待嫁之女怎能抛头露面于北都。”
这大学士分明是世王党派之人,倚老卖老,此话既侮辱了待雪,也无异于扇了正帝和皇后的耳光。
待雪仰首道:“本宫为一国圣公主,地位尊贵,非一般百姓女子。随舅父同行,足彰勤国威仪。于忠,百姓身处苦难,待雪难以置身事外;于孝,身为父皇之子,应当为父皇分忧,义不容辞;于义,北都是林侯府的封土,待雪当为北都的百姓尽心尽力。愿父皇应允!”
众臣听得待雪如此说,都以皇长女为傲,支持季阳楼的人逐渐增加了。
这番话言之凿凿,但只有待雪自己心里清楚,她这么做只是为了她的亲人和她自己。为了给自己谋一份好名声,为了打压世王,为了母后娘家能有更大的势力……
待玥眨巴眼睛,从椅子上跳下来,跑到待雪身边跪下,奶声奶气道:“儿臣也要去!”
待雪闻得小包子此言,恨不能揪他的耳朵,这完全不在她的计划里。
正帝的表情喜怒难辨,静静地审视下方季阳楼和一双儿女。半晌,终点头同意季阳楼和待雪一同前往北都。
正帝先夸赞了一番季阳楼年少有为、堪当大任,不愧是皇后的胞弟,又说皇后教子有方,养出一双好儿女,朕心甚慰。
待雪将目光投向皇后,皇后正疑惑地看着季阳楼,察觉到待雪的视线便转而看向待雪,见待雪尴尬心虚的表情,目光陡然间变得犀利,似乎看穿了什么。待雪心虚地把头低的更低了。
宴席散尽。
待玥凑到待雪耳畔说:“你开心了!把我丢下,自己跑出去玩。”
待雪委屈地注视着他,“怎么会?皇弟,你冤枉姐姐了。姐姐待你之心可昭日月啊!”举起右手做起誓的模样,还欲挤出眼泪来。
可怜的小包子相信了。
一个熟悉的身影走到面前,抱起待玥,“待玥,初次见面,多多指教。”
待玥看眼前姿容俊美、风仪出众,有着点点熟悉感的男子,伸出短手抱住他,“你是舅舅吗?姐姐称你舅父的。”
季阳楼宠溺地摸摸他的头,“待玥真聪明!”转而看向待雪,“待雪,好久未见,都长成颇具风范的大公主了。”
待雪知道他说的是方才晏间的一席话,垂了首汗颜道:“舅父谬赞。待雪愧不敢当。”
“我们借一步说话。”便作出请的姿势。
走过几个庭院,到无人之处。
“待雪,前次你寄与我的书信中所言,正帝欲打压世王,确真吗?”
如今朝中正帝明面上仍重用世王,待雪若不是知晓后事,也不敢确信此事。
待雪坚定地点头,“所言非虚。”
“如此看来,此番是季家崛起的好机会。只是姐姐劝服我的理由未免薄弱,若非全然信赖姐姐,我是不会孤注一掷的。”
待雪疑惑:姐姐?就是我的母后?关母后什么事?
“姐姐为什么不直接差人送信给我?要托你转交?”
“……”
“定是为了掩人耳目。”
“……”
舅父,您误会了。都是我干的,母后不知情呐!
话已谈完,待雪跟着季阳楼的步伐走到灯火通明处。
皇后身边的总管太监张云伍急急向季阳楼走来,“诶呀,大人,找了您许久,原来在这儿。皇后娘娘有请,您快去吧。”
季阳楼听后马上向鸣凤阁去,张云伍犹豫一下,走近待雪,低声道:“小主子,您又做了什么事?把皇后娘娘给气的哟。”
待雪心尖一颤,意识到自己大祸临头了。
待玥扯了扯待雪的衣角,“姐姐又闯祸了?”
待雪:“……”
“你欺负人的时候表情是这样,”待玥模仿待雪做出表情,又道:“你闯祸的时候表情是这样的。”又做出另一个表情。
虽然两个表情在待雪看来一模一样,但是待玥某种程度上真的看透了待雪的心思……
作者有话要说:我是亲妈,不会太虐待玥小包子的~~姐弟恋是木有的
最近刷微博,看到顾漫说四月底会贴《骄阳似我》的文,很开心。
转念一想,她2011年的时候也说年后会贴文,瞬间觉得她的话可信度不高啊~~
可怜我等她的文从高一等到现在,掉死在坑里了~~~
还有《非我倾城》啊~~~不知道什么时候她才填啊~╮(╯_╰)╭
、15chapter 14
第十四章
北都定国侯府。
林望风坐在上座,接过属下递来的灾粮发放账目,匆匆扫了几眼,问:“朝廷的赈济粮何时到?”
钟离寞恭敬地弯腰,“接到消息,以至岐寇关,约莫三个时辰后将至。”
林望风离座踱了几步,忽问:“此次朝廷派遣运送灾粮的是何人?”
钟离寞低首,“是户部左侍郎季阳楼和庄嫄圣公主。”
林望风眼底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很快又隐了去。
“世子人在何处?”
“西边有流民作乱,世子前去安抚。”
“告知世子,季阳楼与公主酉时抵达北都,必悉心招待。”
钟离寞抱拳,“是,属下告退。”
北都西城门。
旱灾使得农作物锐减甚至绝收,生活无着的灾民不得不扶老携幼、弃子逐妻、背井离乡,外出逃荒求生。北都干旱成灾,惟城内尚有余粮裹腹。
一个面黄肌瘦的小男孩缩在角落,已经饿了三天,怀里只剩下个脏馒头,可是不能吃,这是他仅有的食粮,吃了就没有了。城里有吃的,在这边守着还有份盼头,虽然高高的城门严实地关着。
他转动眼珠发呆,因为饥饿,目光无神,瞥见远处一辆有十几个侍卫护送的马车行驶近了。
马车的车帘被掀开,他瞧见车里坐着两位女子。年长的那位,清秀貌美,眉宇间带着丝英气。年幼的女子,青丝如瀑垂下,温婉俏丽,微微蹙着眉头,神色哀伤。她的视线掠过他,漆黑如墨的眸子里是蕴不开的忧伤。
他听到她轻启朱唇,“从前足不出户,如今方知竟有百姓困苦至此。”
年长的女子安慰说:“殿下,此乃天灾,非人力能左右,您已经尽力了。”
“画善,拿些吃食分与他们。”
男孩看见年幼的女子向他走近,伸出玉手,递给他一张饼。他闻着饼的香气,心中还在疑惑:这是给我吃的?
女子见他不接,又往他面前递了递。他畏缩着伸手接了,迫不及待地咬了口,三天没吃粮食了,吃进嘴里便咽了下去,全没吃出味道。
待吃完饼,他搓搓手,抬首见女子在朝他笑,笑意温和。他想说声谢谢,可是嗓子干涩,说出来的话嘶哑难听。
女子蹲□子,温和地问:“你叫什么名字?今年多大了?”
他不假思索地回答:“三三。四岁了。”
“没有学名吗?”
他不知道什么是学名,他是家里的第三子,取名叫三三,只有这一个名字,于是他微微摇了摇头。
“那你爹姓什么?”
三三思考了会,“我爹姓尹。”
女子沉默地看着他,似乎在回忆什么,然后莞尔一笑,继续问:“你的父母呢?”
“爹爹死掉了,娘亲找不到了……”
女子摸了摸他的头发,虽然他很脏,很多天都没有洗澡,但她好像并不嫌弃。
“你家乡在哪里?”
家乡?男孩伸出食指,遥遥地指了远处。
女子静静地眺望远方良久,转过头来,“三三,你愿不愿跟我走?”
三三面露疑惑,“去哪里?”
女子指了指城门,“那里面。里面有粮食和衣服,可以吃饱穿暖。”
三三站起来,注视女子,“真的吗?我愿意。”
女子牵着他的手,将他送进马车。马车里年长的女子拿出手帕给他擦脸,然后递给他一盒糕点。
他一面吃着糕点,一面竖起耳朵听她们的谈话。
“殿下,瞧瞧日头,季大人应该已进了东城门。粮食既已运至,这些难民应该能用上晚膳。”
“赈济的粮食虽有了,可流民居无定所,怕是会作乱。”
“若非有山贼拦路,想要发那国难财,我们还可以早一日到达,情况或许会好稍许。”
“这一路上的坎坷出乎我的意料,有这么些侍卫护送,山贼土匪竟敢不要命的大劫灾银和粮食,想来也是为生活所迫。”
“殿下还为他们着想,您私自留下给季大人断后,一会进城了定会被责罚。”
年幼的女子悻悻地说:“运送灾银事大,那些山贼见粮食和银两已经运远,没有钱物可劫便会离去。再说我们身边跟了这么多武艺高强的侍卫,你自己也是一等一的高手,总不会让我出事的吧?”
人群中居然骚动起来,三三顺着方才谈话的两名女子的视线望去。城门上站立着一个清秀俊雅,身姿修长,身着墨色长服的男子,宛如一根挺拔的翠竹屹立在那。
男子启口:“大家安静下来。我是定国侯之子林书落。灾粮已经运达,稍后会发放给大家。还会给大家支起帐篷,供应水源,人均有份,望大家维持秩序,不要哄抢。违者,依法处置。”
他只站在城门上,声音朗朗传开,却仿佛响在耳畔。
三三看见年幼的女子望着城门上的男子时嘴角扬起一抹令人惊艳的微笑,久久上扬着。
这个姐姐喜欢站在城门上的那个哥哥?
等了片刻,城门被打开了,那个哥哥从城内走了出来,一直走到了马车面前。
他凝视年幼的女子半晌,“殿下,你又闯祸了。”
女子低声嘀咕:“才没有。”
“季大人都告诉我了?”
女子悻悻地偏过头不言语。
墨衣男子凌厉的目光扫过三三,待转向女子时复又变得温和,“殿下,这个男孩是谁?”
三三有些怕他,缩了缩身体,靠向女子。
女子摸摸他的小脑袋,笑道:“我捡的孩子,很乖巧。”
男子点点头,然后从车夫手中接过缰神,驾车进城,驶至北都林侯府方停。
三三紧跟在女子身后,初至陌生地,他很没有安全感,觉得只有女子可以信赖。
一个年级颇长、穿着朝服的男子对女子说:“待雪,为何不听我的话先走?万一你有好歹,我万死也对不起圣上和姐姐。”
女子低声诚恳认错,“舅父,待雪知错了。”
“你没事就好。连日奔波,先去休息吧。”
女子称是,跟着墨衣男子走进内院一间雅阁,三三也跟了进去。
“居然被舅父轻易放过了,万幸。”
男子眉头微蹙,“殿下不可再如此,你知道我有多担惊受怕吗?”
男子将女子搂入怀中,紧紧地抱着,好似如此才能安下心来。
女子不经意间瞥到三三的瘦小身影,红了脸颊,微微挣扎,“别闹,有小孩在。”
男子听到放开了她,目光扫向坐在角落的三三。
“殿下,我派人带他下去洗漱。”
三三紧捉女子的衣角不放开,女子见状,“不用,我帮他洗澡。”
三三发现男子视线阴沉地打量他,害怕地藏在女子身后。
“不如让我替殿下帮他洗澡。”说罢,也不管女子同意不同意,径自拎起三三的衣领,走出雅阁,进入另一间屋子。
三三被扔在榻上,他虽然有些害怕,却也知道男子不会伤害他。
男子手脚利落地剥了他的外衫,把他放进热腾腾的水里,动作略有些粗鲁。
三三年仅四岁,又常常忍冻挨饿,个头较之同龄的孩子要矮上稍许。为了不被水淹没头顶,他在水里扑腾挣扎,弱弱地叫喊了声:“哥哥。”
男子见他挣扎得厉害,手臂穿过他的腋窝将他捞起来。三三乌黑的眸子水汪汪地盯着男子看,像极了怕被主人抛弃的小狗。男子与他对视半晌,最后无奈道:“下次不许碰那个姐姐,知道吗?”
三三乖巧地点头。
“她摸你要避开。”
三三依旧点头。
“不许缠着她。”
“……”
“没事别在她面前晃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