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佳媳 卫幽 >

第75章

佳媳 卫幽-第75章

小说: 佳媳 卫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爷静宵相差几个月,不论在情在理,二房都能分得一杯羹。

既然与裴静宸毫无利益冲突,将来他还可能称王,二房近水楼台,又岂会放过这现成的依仗?倒是符合庞夫人之前给她的印象的。

待丹红出了门,明萱低声问道,“那件事是真的?”

心照不宣,裴静宸现在与她默契十足,早就听明白了她的话,笑着摇了摇头,“先帝倒的确有过允诺,在时也曾诏我入宫谈及此事,然当时我尚还年幼,又一心想着只有身在裴家才能调查清楚当年我母亲的死因,所以没有立即答应。”

他轻抚了明萱的脸颊一把,调笑着说道,“现在想来,我倒是有些后悔,当初应该直接应允了先帝,也好让我的阿萱做个王妃当当。”

这话的意思说得分明,曾经有过这样的事情,但先帝已逝,在位的是新帝,且这位新帝并非正常的皇位传承而来,而是通过五龙夺嫡在裴相的支持下才杀出重围得登大宝的,对于皇上而言,先帝的明旨他无可推脱,哪怕为了孝道亦会遵从,但那些口头上的允诺,却就未必了,只当随风散了吧。

明萱笑着摇了摇头,“当你的王妃也好,做国公夫人也罢,哪怕将来你身上无官无爵,你我浪迹山水之间,我只愿你我平安,白首相依,永不离弃。”

这话说得诚挚,没有半分犹豫,确然是她的真心。

她来自后世,虽然深谙权势在当朝的重要,心内向往的却是另一种生活,若她的夫君得以封王,虽然听着威风凛凛,但任何事都有两面性,有富贵荣华,那么必然会有随之而来的责任和义务,今上为了权势连结发之妻都能牺牲,又怎会将王爵赐下却无所要求?

争斗,是件累心之事,若能抽身事外远离纷争,又何必非要站在风口浪尖之上?

裴静宸眸中的深情浓到化不开,紧握相交的双手代表着他此时此刻的心意。

他柔声开口,低声呢喃,“我们会白头到老的,我保证。”

庞夫人果然如预料中地来了静宜院,但明萱没有想到她一开口就要给顾元景说媒。

在一通客套的寒暄之后,庞夫人指着身旁静静坐着不发一言的裴书钰笑着说道,“你六妹妹是三月初八的生日,等明年开了春,她便及笄成大姑娘了。宸哥儿媳妇,你是书钰的大嫂,我也不瞒着你,这些日子来,想要求了她去的人家还真不少,但我和你二叔就那么一个女儿,捧在心尖上的孩子,寻常人家还舍不得让她去,我时常想着,若是能找个知根知底的人家亲上做亲,那是最好也不过的了。”

她满脸堆着笑,话锋却是骤然一转,“宸哥儿媳妇,贵府上的四爷不知道可有定下亲事?”

明萱掩下心头惊诧,笑着说道,“我四哥倒是不曾定过亲,不过婚姻大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我父亲母亲虽然没了,祖母和大伯却会为了四哥的婚事考量,他年岁也有一些了,想来祖母和大伯父应该也已经为他筹谋了吧。”

她说话的时候,目光微微瞥向端坐着的六小姐裴书钰,只见她面色虽然有些发红,但眼神却甚是清明,眉头轻皱,似乎对母亲的唐突有些方案,即便如此,脸上却还竭力保持着镇定,看起来倒不像那等寻常闺中女儿般扭捏。

只是,裴书钰再好,哪怕跟个天仙儿似的,与她哥哥顾元景却绝对不相配的。

当年父母的冤屈,虽然不再被提起,也许出现这局面是谁都不想看到的,但裴家终究还是难辞其咎的,明萱嫁给裴静宸,看得出来,顾元景起先是不愿的,但他当时身在外面,不能决断,后来又见裴静宸是个好的,才终于释怀,但这恐怕已经是他的极限了,他又怎会再娶一个姓裴的妻子?

绝无可能的。

庞夫人听出了明萱言语中的疏离,却仍旧笑着说道,“我听你二叔说,顾家四爷有勇有谋,又生得一表人材,将来必是朝廷的中流砥柱,这样的人中俊杰,当堪配世家淑女,也不知道什么样的女子能有这个缘分得配这样的夫婿呢。”

她看了一眼旁边的女儿,叹了一声,“我家书钰若是能有这个福份便好了。”

顾元景虽说前途看好,独撑一房,但到底只是个妾生子,论出身血脉,不算高贵,若是平常,庞夫人恐怕是看不上他的,世家嫡女婚配的名单上也不会出现他的名字,但自从上一回临南王想要蘀郡主求了这个女婿之后,他却成了盛京城中声明最显赫的佳郎,庞夫人想要蘀女儿求一求,倒也不算什么稀罕事。

只是这说媒的事,本当应去永宁侯府的,她却说到了静宜院……

明萱看向依旧端坐的裴书钰,见她脸上越发红了,眼神却直直地盯着别处,恍若对庞氏那样露骨的话置若罔闻,不由探究地多瞧了她一眼,裴书钰似有所感,转头也望向她,目光中清冷,却是一片凄凉。


第131章 私祭

明萱见到裴书钰眼中的神情,便有七八分肯定这位冷艳的六妹妹对顾元景毫无意思,那道凄冷的目光充满了心事,想来裴书钰心中恐怕早就藏了一道影子。庞夫人试探这亲事,多半是一厢情愿的想法,瞧书钰脸上的恼意和委屈,想必庞夫人事先都没有对她知会一声的,否则今日这情景,书钰又怎么会愿意在场?

这世间,没有做母亲的当着女儿的面给她说亲的道理,若是这件事传了出去,丢的不仅是庞夫人的脸面,坏的却是裴书钰的名声。

明萱冲着裴书钰善意地一笑,眼中却难免流露出几分怜悯。

在镇国公府裴家的这几个未出阁的小姐中,裴书钰的境遇是最好的,毫无疑问,庞夫人对这唯一的女儿十分看重疼惜,但这份爱女之情,在此时此刻,却又忽然显得那样浅薄。

庞夫人看得到顾元景将来的前程远大,却看不到裴书钰心中早就令有所想,庞夫人看得到顾家三房未来可预见的风光,却看不到裴顾两家暗潮汹涌的敌意,庞夫人看得到顾元景成了二房女婿之后的助益,却看不明白这门婚事背后的凶险。

说到底,还是将利益摆在幸福之前。

可这偏偏又是周朝现世最主流的价值观,个人的儿女私情是小事,家族的命运和前程才是不得不服从的必须,对子女真心相待的父母是有的,可更多的却是将女儿当作能够替家族的繁盛发挥最大功用的联姻工具,裴书钰如此。俞惠妃如此,顾贵妃裴皇后亦是如此。

明萱她自己,又何尝能够免俗?

她心下叹了口气,对着庞夫人依旧端出明媚笑容。“二婶多虑了,六妹妹是温婉贤淑的世家嫡女,将来的六妹夫定然也是门当户对的少年俊彦。祖父定也会帮着留意人才出色又匹配的年轻人,您实在不必太过忧心。”

庞夫人见明萱语气中越见客气,却绝口不提顾元景,只道这侄儿媳妇恐怕在兄长的婚事上作不得主,也倒没有继续追着紧缠不休,她略坐了会,便借口院子里尚还有事务要处置告了辞。

明萱亲自送了她母女出去。回到内屋才舒了口气,她对着书案前捧着本游记细读的裴静宸说道,“二伯父的消息好生灵通,他定是知晓了我哥哥在临南立下了大功,回京之后便会有封赏。所以才让二伯母到我这里来试探的。”

顾元景的来信中并没有说得详细,寥寥几行字,只有两层意思,皇上下的指令他做到了,近日即将返京。倘若他果真立下功勋,那么在韩修出征之后,皇上为了平衡朝势,极有可能提拔他成为另一个韩修。

裴静宸嘴角微翘,“听说二伯父和英郡王私交不错。”

英郡王和东平王是一母同胞的亲兄弟。都是东平太妃朱氏所出的周室嫡子,因为皇家血脉稀薄,所以先帝时才特意给兄长的幼子赐下了郡王位,身为宗亲,英郡王和东平王紧密拥护着皇上,很能上揣圣意。得到第一手消息的机会也多些。

二老爷裴孝庆定是听说了皇上会重用顾元景,这才想到了这层联姻。

而庞夫人选择从明萱这里下手,其实也并非毫无道理。永宁侯府那些陈年旧怨,庞夫人是知晓的,真正能够影响到顾元景决定的人,她认为非明萱莫属,倘若明萱这边松了口,帮着劝一劝顾元景,那么这婚事能成的机率要远远大过亲上永宁侯府顾家去求。

只是,她到底错算了裴顾两家之间的心结。

明萱撇了撇嘴,没有继续这个话题,倒是笑呵呵地说道,“我看今日天色不错,外头暖阳和煦,没有风,现在又正是晌午温度最高的时候,你整日呆在屋子里也并不好,不若我推你出去走走?”

她拍了拍手说道,“正好,我前几日让人找坊间巧匠做的轮椅已经送到了,咱们试试看好用不好用。”

裴静宸的腿因为毒素聚积,现下仍旧处于麻痹状态,根本不能走动,先前明萱每日也让长庚抬着他出去呼吸一下新鲜空气,但不过也仅限于静宜院范围内活动,因想着老用轿杆穿过太师椅抬起来,不仅费力,还至少需要四个人,出去一趟实在劳师动众,所以她便绞尽脑汁,依着前世的记忆设计了个轮椅。

明萱画的图纸太过简陋,好在民间自有能工巧匠,西城区有个叫老张头的木匠曾经也替富贵人家做过类似的东西,只是明萱画的更精细一些,他摸索了几日,倒当真给她做了一辆轮椅出来,虽然只是初具雏形,看上去很是粗陋,但好歹在家里推着裴静宸四处走是没有问题的了。

成亲至今,裴静宸多是依着明萱的,闻言便笑着说好,“咱们去试试看那什么轮椅到底好不好用。”

此时已至十二月中,在盛京已经是彻底进入了寒天,虽然外头不曾下雪,又是晌午太阳最炙烈的时候,但明萱仍旧不敢怠慢,将裴静宸包得严严实实,自己也披了件厚厚的狐狸毛大斗篷,令丹红素弯捧了手炉远远跟在后头,便出了静宜院的门。

穿过两条窄巷,便是后园。

冬日万物萧索,沿途之上除了一些常绿植物,只有梅花仍在枝头怒放,明萱望着鲜**滴的梅花瓣,仿佛看到辅国公府竹亭之外的那座梅园下,她曾遇见的那个墨香盈袖的少年,此时想起,竟然恍若梦中,模糊地连他的模样都不记得了。

那时她心中急切地渴望能够逃开棋子的命运,哪怕相遇那样美好,心中也难免存了几分掂量和算计,又何尝像此刻哪怕丈夫腿疾未愈,哪怕四周暗箭难防,哪怕身处刀锋险地,心境却仍旧这般平静安和?

此一时,彼一时,这便是造化弄人。

明萱亲自推着裴静宸脚步徐缓地沿着青石板路往前走着,经过桃林的时候,她忽然看到林子深处冒出几缕袅袅青烟,她眉头一皱,忙吩咐身边丹红,“我瞧着前面好似有烟,也不知是不是着火了,你带两个粗壮的婆子去看看。”

冬日树木干燥,若是当真走了水,就怕难以止住火势,裴家后园多是树林,一片连着一片,又没有水塘的。

没过多久,丹红急匆匆地跑了出来回禀,“大奶奶,林子里并没有起火,是有那等不懂规矩的婆子,在里头烧纸钱呢,我怕您担心,先出来回个话,几位嬷嬷这就绑了她过来。”

明萱脸色微变,大户之家,很避讳这些鬼神之说的,祭祀都有专门的场所,严禁底下的奴仆私下祭奠,烧纸钱这种事被视为触主家的霉头,若是被发现了,不打个半死绝不可能,里头的那个婆子不仅私祭犯了规矩,竟还躲在桃林之中,这一个不察起了火,那灾祸可就大了。

可她却并不是那样在乎这种忌讳的人,也信奉得饶人处且饶人,因为对方私祭了一回,就致人于死地,这样的事,她做不出来。

明萱低声叹了声,想了想说道,“你看看四周可还有其他人瞧见,若是没有,也不必带到我跟前来,就放了她走吧,只是务必要让她谨记,以后再不能做这样的事,倘若林子走了水,那可不是她一个婆子可以担得了的事。”

丹红刚待要走,裴静宸却忽然叫住她,“丹红,将人带过来,我有话要问。”

他转头轻轻捏了捏明萱的手,低声说道,“我曾经跟你说过,这座桃林原来是个池塘;曾经有人在这里溺了水,算起来,大概也是这个时候的事。恰好,我追查我母亲的死因时,曾与这件事有过交集,只是当时的知情人不是死了,就是没了下落,一时没有头绪。”

他目光清冷,带着几分探究,“我猜想这私祭的婆子,该是当年那事的知情人,说不定能问出点什么来。”

明萱微愣,随即想到大婚第二日敬茶之后,她与裴静宸经过这里,曾听说过当年这件事,永嘉郡主进门之前,世子裴孝安有过一个妾侍,竟还在主母进门之前先怀了身子,不论是为了裴家的门风,还是永嘉郡主的体面,按照裴相的铁血作风,这孩子是铁定不能出世的,所以后来这侍妾便溺了水,再后来这水塘填平上头种了桃林。

这样的阴私阀门贵族谁家没有几桩?只是一时没有想到那妾侍的死竟然还和永嘉郡主的早产血崩有所关联。

但……其实确实是可能的。那妾侍在主母进门之前怀孕自然是有违礼制,可到底是两条鲜活的生命,虽然这件事多半是裴相的授意,可怜惜她的人难免要将这罪责归到永嘉郡主身上去,毕竟裴家是为了迎娶郡主,才会对怀孕了的侍妾下这样的死手,倘若有人替侍妾不平,那么在郡主生产之时动一把手脚,亦是可能的。

她脸色微凛,点了点头说道,“好。”



第132章皇子

不多一会,静宜院的婆子们押着个三十出头的妇人从桃林里出来,那妇人一身浅米色的粗布麻衣,头上挽了个小髻,只插一根竹骨素簪,神情凄哀,眼中又带着几分惶恐不安,她脚步微滞,几乎是被拖着到了明萱跟前。

明萱瞥眼过去,看到她手上提着装了黄纸的竹篮,紧紧抓着不肯撒开,倒是深深地望了她两眼,然后柔声问道,“你叫什么?在哪里当差?”

这声音温和,却自有一股不怒自威的凌厉。

那妇人身子一颤,不敢抬头,但透过眼角的余光,却仍旧能够辨别出身前贵人的身份,她目光微闪,面上神情已然变了三变,支支吾吾了半天,终于还是开口回答,“奴婢是府里负责静秋院洒扫的二等婆子,旁人都唤我刘家的。”

静秋院亦是分在长房名下的院落,如今院子里住的是世子裴孝安纳下的几房姨娘,裴孝安纵情女色,平素不是在花街柳巷中醉生梦死,回府之后平莎堂只是面儿情上的事,他多数时间都宿在静秋院那些姨娘们处。

有婆子在一旁附和,“回大奶奶的话,这婆子确实是刘家的,奴婢见过她,她男人是二门上的管事刘福,她还有个儿子叫大海,常跟在世子爷身边跑腿。”

明萱眉头轻挑,没有想到眼前这行迹古怪的妇人竟还是个有家有业的,她知道像镇国公府这样的地方,能够做到管事的。必是家生子,这妇人的儿子都已经在世子身边做事,那这妇人也定是府里的老人了,不该连这点规矩都不懂的。

倘若不是非要祭奠不可的人。那妇人该不会冒这样的险才对。

明萱眼眸微垂,出口仍旧是和风细雨的声音,“刘家的。你可知在桃林中私下祭祀,还烧这些纸钱,是犯了忌讳之事?”

刘家的将头埋得更低,“还请大奶奶饶了奴婢这次,求您留一条生路!”

并没有矢口否认,也没有慌乱地胡说一气,之时求饶。看起来倒是个有见识的。

丹红见明萱脸上露出探究的神情,又一时沉默不语,以为大奶奶没有遇见过这样圆滑的下人,不知道该怎样对付,便上前两步。将明萱拦在身后。

她接过话头说道,“刘家的,你是府里的老人,一家大小都在府里做事,自然知道高门大户里的忌讳,可你知而再犯,想来定是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