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雕同人]悠然过一生-第4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原著里没提过,自己宋史没学好,压根没记忆,这个时间段,到底有谁谋过反?黄裳一边思索,一边感叹当初没有好好学历史。不过,明教想干什么?吞了黄金和粮食?抓抓头,看姜袭的表情不像那么简单,难道他们知道是谁要谋反,想利用此事,从中取利?看来要查出莫愁的真正仇家是谁?还得要费点力,拔开这重重迷雾才成。
微微一笑,对姜袭试探性的说道:“明教知道这里有粮食?”
姜袭一怔,方查觉自己刚才见到如此多的粮食,一时不慎吐露了真言,犹豫了一下道:“我们也是听说,听说。哈哈!”
黄裳怎么会不知道他在敷衍自己,轻笑道:“这么多粮食,反正也带不走,不如烧了,好过便宜对方。”说着,假意掏出火折子,做出要放火的架式。
姜袭大惊,他知道黄裳是故意在逼自己,可却又不能真的让他把粮食烧了,心下颇为恼火,他在明教地位尊崇,连教主也要给他几分面子,何尝受过这种逼迫。有心动手制住黄裳,可转念一想,黄裳的武功虽然不如他,却也并非弱者,百招之内想要拿下他,并非易事,而且打斗起来万一惊动了看守密室的人,那么今晚夜探就泡汤了,搞不好还会陷在这里。更何况,他下意识的看了一眼还在探头探脑、四处转来转去的老顽童,若是此人出手帮助黄裳,到时候被制住的恐怕就是自己了。这么一想,立刻打消了这个念头,伸手挡住黄裳欲递上去的火折子,有些无奈的说:“这么多粮食,就这么烧了,未勉太可惜吧!”
黄裳见终于逼得姜袭变了色,心下暗喜,不免有些得意,这里没有引火之物,光用火折子
哪那么容易将粮食点燃。狡狤的笑道:“是挺可惜,带不走没办法呀。”作势要烧。
老顽童见状,拍手笑道:“放火吗?好啊好啊!让我来。”跑过来拿黄裳手中的火折子,唬得姜袭脸色大变,他知道黄裳是在试探自己,未必会真的动手,但周伯通就不同了,他是个孩子心性,没准就真烧了。连忙拦在他前面,知道不说真话是不行了,心里暗恨,憋气道:“我们明教要这批粮食,别烧。”
黄裳见终于逼出姜袭的实话,心里大喜,收了火折子,道:“哦?你们明教究竟有何目的?”
面对这种质问的口气,姜袭心头直冒火,看了看老顽童,捏起的拳头又轻轻松开,心道:可恶,如果不是怕坏了教中大事,即使打不过老顽童,他也不会受这种窝囊气,大不了跟他们拼了。咬牙切齿的说:“这个……,是这样,我们得到消息,宫中的张贵妃命令手下的于公公,连同其父枢密使张知同,在黄山中秘密练了一支约万人的兵马,我们很奇怪,一个皇宫嫔妃,为何要做此种事情,这位张贵妃膝下并无子,黄山离京城虽说不是太远,可中间也有不少城镇,关防,仅凭一只三万人的兵马想要打进京城,简直痴人说梦。因此,就派了子俊来此一查究竟,在查到原来这批兵马,竞是金人秘密布在此处的一道伏兵。而那张贵妃父子早就勾结了金人,将大宋的大好河山换了他一家的荣华富贵。”
黄裳完全没想到真相居然是这样的,居然又迁扯到了金人,暗叹:想不到金人那么早就在这里练兵了。转念一想,不对,既然在此六七年了,为何一直不攻宋呢?“既然如此,为何这些兵马一直没动呢?”
“可能时机没到吧。老夫虽然不懂军事,也知道三万人马从这里打上京城,根本不可能,除非……”姜袭对此点其实也不是特别清楚,他也在猜金人到底在打什么主意?
黄裳心念一动:“除非一路上的关防都有他们的人,而京城的城门是张知同的人在把守,那么只要这支兵马能以最快的速度,穿州过省到达京城,与那些汉奸里应外合打开城门,攻入皇宫,掌握了皇帝,各处勤王之师也是靴长莫及,远水解不得救火了。”
姜袭点点头道:“老夫猜测,只怕到时候金人会同时大队人马进攻襄阳。将大宋的主力兵马,吸引到襄阳去,到时候这支兵马就成了奇兵了。”
黄裳其实对军事一窃不通,他也不知道这样到底能不能成功,但一想到如果真的成功,顿时出了一身冷汗,若此处兵马真能有奇兵的效果,那么此招不可谓不毒。这么说来,莫愁的仇人岂非是金人?
“这么说来,当年杀死李知县之事,是金人在幕后指使?”黄裳一字一句的说。
姜袭一怔,瞬间捕捉到点什么,点点头道:“当年他们在曾经暗中拉拢李知县,不过被他拒绝了,所以……”
点点头,黄裳还有一些不解的地方:“三万人马,是怎么从中都穿州越省,来到黄山而没被朝廷发现的?”
“这些人不是金人,全是汉人。”姜袭淡淡的说。
“什么?”黄裳失声道,反应过来有些失态,担心外面有人听见,连忙将身体往麻包后藏了藏。
“这些汉人都是奴隶,常年在金人军中做马前卒,赶死队的,他们早就失了血性,只知道听命行事,谁给饭吃,就为谁卖命。”姜袭语气中透着一股子悲凉,好象他也是其中一员一样。“因为是汉人,过边防并非太难,而且他们并非三万人马一起过来的,而是化整为零,分成很多批通过各种方法、手段,花了近两年的时间混进来的。”
黄裳无语,这些事儿他当真是一无所知。思索了半晌,觉得金人此计要么是没可能成功,要么是被明教破坏了,否则在历史上为什么最后入主中原的是蒙古,而非大金。他知道今晚是得罪了姜袭,而这件事情既然这么复杂,现在被自己知道了,只怕离了此地,明教都是不会放过自己的,何况还有在暗中的欧阳锋和裘千仞,苦笑,看来自己真是麻烦了。不过,现在这么一来,事情到也明朗了,明教的目的不光是这些粮食,还有这三万兵马,看来明教的野心果然不小。
轻笑道:“原来如此,承蒙杨大哥看得起,唤我一声兄弟。既然这是明教所须之物,兄弟就不烧了。呵呵!”
姜袭松了口气,心下暗恨,这黄裳果然是狡猾的紧,他利用这些粮食掌握了主动,把本教的目的搞得一清二楚,可我们却不知道他的目的何在?此人怕是留不得了,看了一眼跟在黄裳身边催他走的老顽童,眼中杀机一现而隐。却被敏锐的黄裳捕捉到了,心道:看来果然被他记恨上了,得想个法子化解才成,不然,我可不能同时应付这许多人。
“此地不宜久留,我们还是先走吧。”黄裳轻轻的说道,心中暗暗动了心思。说完,一马当先的轻轻将大门打开一条缝细,向外看去,门口两名宋朝兵士打扮的小兵守着,黄裳一怔:怎么不是黑衣人?而是宋兵?仔细的往更远处看去,顿时震憾了。只见外面竞是一片绿草如茵,风景秀丽的山谷,四周的草木随着微风轻轻摆动,高耸的翠竹,顶天立地,郁郁苍苍,重重叠叠,从门缝中望去,受视野所限,一眼望不到头。山谷还修着一个个大木屋,不时有宋兵走来走去,进进出出。黄裳脑子里顿时乱成一团,机械的关了门,呆呆的看着身后不远处的姜袭道:“我们不是在高府密室么?”
“怎么了?”姜袭见他这副模样,下意识的觉得不对,问道。
“为什么外面是大山,为什么我们会在山谷里?”黄裳甩甩头,怎么会有这种事?从云溪镇的高府花园里,挖了一条密道到黄山深处的山谷,还让那些属于金人的部队穿着宋人的兵服,难怪要六、七年的时间。老天啊!
作者有话要说:回来晚了,更得晚了,见谅!
我不懂军事,关于兵法军事的内容,全是凭着想像臆测的,有不何情理之处,还请大家无视吧。必竞这不是军事小说。
、事情明朗离高府
黄裳下意识的看了一眼姜袭,明教在多年以后打败了元朝建立了明朝,如果他们有法子能将这三万人马收为已用,那么有没有可能打败大金和蒙古,提前建立明朝呢?想了想,觉得自己未勉有点意想天开了,明教在上次光明顶一役后元气大伤,应该没这么快恢复元气。更何况,争夺天下不比江湖仇杀,个人武勇根本没多大用,明教有多大实力他不知道,但至少明教缺乏一个能够帮助杨青夺取天下,智慧超群的军师级人物。
没错,当年刘邦与项羽争夺天下的时候,手下有张良,还有韩信,后来朱元璋夺取天下的时候,手下有刘伯温、徐达、常遇春。如今杨青身边,武艺高强者不少,唯独没有一个智慧超群的人物,却拥有后世被称为一代天骄成吉思汗那样的对手,何况完颜洪烈也非易与之辈,只怕如今想要建立明朝,是很难的事。
就这会功夫,姜袭已经从门边退了回来,脸上没有任何表情,可黄裳却敏锐的查觉姜袭嘴角扯出一抹笑意,一闪而逝。
“看来,只好原路返回了。”黄裳一马当先的钻入来时的洞口,老顽童早就不耐烦了,立刻紧随其后,钻了进去,唯独姜袭钻入洞内时,小心翼翼的将洞口重新用石头填住,这才追着黄裳二人去了。
黄裳自然发现了姜袭的做法,不过他没有理会,只是快速的向前窜去。来的时候要小心的探路,走得不快,回的时候,一切都很清楚,三人轻功都极好,走得飞快,功夫不大,就钻入了一个小洞,老顽童哈哈轻笑,手舞足蹈的在小洞内跑了一圈,道:“这儿就是他们先前将我关进来的地方。”
黄裳游目四看,环视四周,姜袭又如法泡制,将洞口用石头填上。黄裳伸手四处敲打着,感觉有一处墙壁是中空的,显然后面另有玄机,与姜袭交换了个眼色,二人四处寻找起机关来,可是转了一圈,使终都没有发现机关。黄裳无奈,只好试着运劈空掌挥手打向那面墙,墙上霎时被震落一些土屑,却没有被打破,黄裳心知自己内功不够高,打不坏这墙,姜袭见状,走到前面,运足功力,挥手击向那墙,那墙面在次震落不少土屑,出现了一条很大的裂缝,却使终没在破开。黄裳叹气,看来还是得老顽童出手,对他喊道:“老顽童,帮忙把墙打破,咱们好出去。”
“出去?好啊,好啊!”听到出去,老顽童很高兴,这下面不好玩,他早想出去了,可是转来转去都没找到出去的路,这时听黄裳这么说,很是欢喜,立刻窜出来,对着墙就是一顿猛劈,那墙被他打了三掌后,终于破开了一个大洞,黄裳大喜,探头向里望去,墙壁后面赫然是一条水道,有点像现代的城市下水道,不过没有城市下水道的肮脏、恶臭,反而散发着一股子清新,冷然的气息,清澈的水缓缓流过。
黄裳立刻钻了进去,刚才弄出那么大动劲,肯定马上会有人前来查看,不马上走呆会儿就走不了了。踩在水里,黄裳一个机灵,这水好冷,冷得像那天山上的寒冰,黄裳不得不一边运功相抗,一边向前走去,水道很长,水却很清澈,偶尔还有几条鱼在脚边游来游去,黄裳已经搞不清楚他们现在到底是在黄山的地底下,还是在高府的地底下。
老顽童是个闲不住的,一开始还老老实实的跟在后面,后来就烦了,一边走一边抓鱼,那鱼滑溜,被他抓住尾巴一阵乱弹,往往就从他手里又滑回水里,气得老顽童哇哇大叫,蹦着去抓。黄裳看得一阵莞尔,以老顽童的身手,抓条鱼还不是伸手就来,却偏偏要这样耍玩,真是有趣。摇摇头,继续向前。到了水道的尽头,前面赫然又出现了一道墙壁,挡住了三人前进的路线,不过这回这道墙壁的下方却多了一个可供一人通过的缺口,地下水正从此处缓缓地流了过去,黄裳也不知道墙那边是个什么光景,打破墙壁会不会有水涌过来,回头对二人说道:“我先过去看看,你们在这儿别动。”
老顽童笑嘻嘻的说:“去吧,去吧!”
姜袭没有说话,只是正重的点点头。
黄裳深吸了口气,闭住呼吸,头一低整个人潜入水中,从缺口内潜了进去,一潜过去他就很庆幸,刚才没有轻率打破墙壁,他此时正身处一处深潭中,四周都是鱼儿游来游去,黄裳眼尖的看见了几尾金鲤从身边游过,如果之前冒然将墙壁打破,这边的水必然会灌入水道,那几人不淹死才怪。黄裳不知道这里离水面有多远,不敢怠慢,趁着还有气快速的向上浮去,越游越奇,刚才水道中的水冷若寒冰,而这边水潭的水却是正常的温度,好生奇怪。
在游了一会儿,越是向上他越是暗暗叫苦,在找不到出口,他就麻烦了,快憋不住了,可是现在要向回游,也不可能,已经游了不少距离,在回头只怕未必就能憋住,真正是进退两难,如今之计唯有奋勇向前还有一线生机。就在他以为会淹死的时候,他终于看到了水面,连忙水脚并用,将头浮出水面,长长的吸了口气,才发现自己竞然置身于高府荷花池中,面前就是莫愁等三人的身影。
一阵无奈,这高府地下还真是四通八达,随手摘下个莲藕,以暗器手法向三人打去,三人闪身避过,警惕的向这边看来,待看到他后,都明显愣了一下,莫愁直接向这边奔来,白寒山甚至下意识的向假山入口望了一眼,汪子俊比莫愁后动,却比她先一步走到荷花池畔,神色复杂的说:“黄兄弟还好吧?龙王呢?”
黄裳又呼吸了几口新鲜空气,感觉着空气的可贵,才道:“在下面,我先上来探路,没成想竞从这里出来了,等下,我这就过去带他们过来。”又对莫愁笑道:“我一会儿就来。”
莫愁早就等得焦虑不安,这时方才放下心来,咬着下唇,掩去脸上的担心之色,点点头,关切的道:“小心点。”
“嗯!”黄裳微微一笑,深吸了口气,在次潜入水中,这回知道有多远,心里不急很是悠然的游了回去。他刚探出头去,就被姜袭拉住了,姜袭紧张的说:“后边有人来了?里面怎么样?有路吗?”
黄裳这时也注意到脚步声越逼越近,这些脚步声都很轻,看来身手都不弱。连忙道:“前面都是水,通向荷花池,汪兄他们就在那边等着我们。快走。”
哪知姜袭忽然脸色微变,迟疑的看了他一眼,半晌方才弱弱的开口言道:“老夫不会水。”
黄裳愕然,下意识的看向老顽童,一直在戏耍的老顽童抓抓头,晃着脑袋说:“我就会刨两下。”
黄裳无语,有些头痛的抚额,道:“会闭气吗?”
幸亏两人都很肯定的点点头。黄裳松了口气,这里出去不近,如果连气都不会闭,那就真了麻烦了。“好,我数一、二、三,你们深吸口气,闭住气我带你们出去。”
二人点点头照作,黄裳数完三,待二人都闭住气后,先将会刨两下的老顽童从缺口中塞了过去,在将姜袭塞了过去,没办法,缺口太小了,只能供一人通过。黄裳过去后,见两人都很镇定,没有慌乱,都使出千近坠的功夫稳住身形,等着他。立刻一左一右,一只手拉住一个,使力向上游去。待到冒出水面后,黄裳感觉自己已经快没力了,有些筋皮力劲的感觉,带两个不会水的人,游这么长的路的确是很辛苦。
莫愁吓了一跳,就要不管不顾的下水来,却被汪子俊拦住了。汪子俊与白寒山虽然奇怪怎么多了一个人,却也没多问,一边一个将黄裳和姜袭拉了上来,黄裳上岸后立刻将还在水中狗刨的老顽童扯了上来,立刻一屁股坐在地上,运功调息。姜袭与老顽童也同样盘膝坐在地上,运功烘干衣服,待黄裳稍作调息,衣服也烘干了,站起身来时,姜袭忽然一把扣住他的左腕,急得莫愁立刻将鞭子拉了出来,姜袭却只是深深的看了黄裳一眼道:“我们打平了。”说完,放开他的手腕,站到一边。
黄裳苦笑,他自然明白姜袭的意思,他之前用粮食逼迫姜袭讲出了明教的目的,至使姜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