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红楼如玉君子 >

第155章

红楼如玉君子-第155章

小说: 红楼如玉君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起码皇宫里面坐龙椅上的那位,心里就很不舒服了。大凡皇帝这种生物,哪怕是昏君,对于权力都有一种天然的敏感,就算是汉代那位直接被梁冀一块肉饼毒死的皇帝,才多大一点,放后世还是上幼儿园的小屁孩呢,就知道梁冀那个大将军是跋扈将军,是分薄了本该属于他的皇权的坏蛋了!

当今做皇子的时候就战战兢兢,谨言慎行,所谓压力越大,反弹力度也越大,当今小心眼的程度,只有更甚的道理。虽说一开始不把贾宝玉这个纨绔放在眼里,但是如今这事一出,立马就脑补起来。贾家莫不是有不臣之心?

不然为什么会让一个连大选都没资格的嫡长女,小选进宫,是不是等着他宠幸了贾元春之后,让贾元春生个皇子,回头干掉自己,将小皇子捧上皇位,然后趁着小皇子年纪小,不懂事,干脆架空了皇帝,取而代之?

不得不说,皇上,你脑补得太多了!贾家全家加起来,也没这个心眼。不过也因为这样事情,使得贾元春在宫里特别的不好过,皇上对某个女人表现出一点厌恶了,其他人那是恨不得为皇上分忧解难,只求皇上能够另眼相看。

不过也就是因为这段特别难熬的日子,使得贾元春更加坚信了要往上爬的信念,不成功便成仁。

其实皇上只不过是一时疑心发作,自己吓唬自己。

贾家如今也就贾政一个人入仕,还是个一直挪不了窝的,平常连衙门都不怎么去,因此,贾家其实翻不出大浪来。

但是就是以上这些原因,导致了,如果贾宝玉不长歪的话,那么别说其他的了,皇家第一个就不会饶过贾宝玉的。

好在贾宝玉这孩子,无师自通的长歪了,躲过了一劫。不过就是因为长歪了,所以说和贾家门当户对的人家都看不起这孩子,君不见,那史湘云的年纪和贾宝玉的年纪那么的相配,而且还是贾母的娘家人,和贾宝玉的关系也很不错,可是了,史湘云早早的就定下了婚事,人家根本就没有考虑过贾宝玉这货。

连亲戚都是如此了,何况是其他人,尤其是那些在官场上混的老狐狸。恐怕也就是这样的原因,导致日后薛宝钗这个商家女,嫁给了贾宝玉。

第三卷仕途之路 第292章 薛诰

林海摇了摇头“这贾老太太也不知道到底是爱他还是害他。”若不是贾母整出来这样的事情,或许就没这么多事情了!



“这事谁又说得清楚了,不过,我只是知道,菖侄孙那里怕是要小心一点。”林泽摇摇文士装逼的扇子,一脸不屑的说道。



“贾家还没死心呀!”林海有些吃惊的说道。



“死心,死什么心呀!”这会儿林泽也吃惊了!



对了,这事有关林黛玉的名声,林菖并没有对多少人说起,林海连忙对着林泽说道:“还不是,林贾氏生的那个女儿的事情,听林菖说,等着林贾氏去世后,贾家就派人到清河县去接,说是贾老太太听到女儿的死讯,悲痛万分,想要外孙女去身下孝顺她。



结果这事被林菖给拒绝了,哪有父亲还在的时候,就将自家的女儿放到外家去养着的,而且我林家又不是没有人了!



结果那贾老太太一计不成又使一计,借着死去的林贾氏的名头,要定下那含玉公子和林贾氏生的女儿的亲事,林菖宝贝都宝贝不及他的那个女儿了,又怎么会给`她挑一个这样还看不到前途的人,自然又是拒绝了!所以我才是贾家还没死心呀!”



林泽如今掌握着情报,消息自然比很多人都灵通得多,听了林海的话,有些玩味的说道:“我要是贾家我也不会死心的,现在谁不知道贾家只剩下一个花架子了,钱不就才分了家了,听说那贾老太太特别的看不起大房,可是如今人家大房风光了!那贾老太太还不使劲的帮二房站起来。



林菖虽然又娶了一个妻子,可是他的女儿,毕竟还有贾家的血脉,贾老太太要是打着这个旗号,林菖也拿她没有办法·若是能让那含玉公子,娶了林贾氏的女儿,本身就是亲上加亲,这林菖还不使劲的帮助女婿呀!依着贾老太太那聪明的性质·恐怕这事还有得磨。”



反正林泽是不相信,他们会轻易的放过林家这么亲戚的。



“这消息,你跟林菖说了没有?”林海和林泽是同辈,又是一个族的,说什么话,都要方便随意一些。



“刚刚才接到的消息了,说贾家又派人下江南来了·我估计会到林菖那里去一趟,因此已经传了消息过去了!”当年林泽就不怎么看好,林菖和贾敏的婚事的,只是族长说做人不能言而无信,加上贾代善救了林家一事也是真的,所以大家表面上才没有反对,但是事实上都有些不看好这门亲事的。



如今看来,他们这些人的眼光还是挺好的·果然这门亲事要不得,不过这些都是马后炮了,而且贾敏已经去世·再说这些也没什么意思了!



突然林泽像是想起什么来了“我还有一件事情忘了告诉你了,你让我调查的那个薛诰(薛蝌、薛宝琴的父亲),如今已经在京杭大运河上了,不日就要路过扬州了!”



“哦!”林海有些高兴,这么快就找到了薛诰了!



要说着薛诰也是薛家里的能人一个,按照原著的说法,在薛姨妈的口中,透露出薛诰一家人的情况:“他父亲(薛诰)且好乐的,各处因有买卖,带着家眷·这一省逛一年,明年又往那一省逛半年,所以天下十停走了有五六停了。”



但是在第四回,介绍薛蟠一家时,并没有提到他还有一个叔叔,而且薛家的皇商地位是从他父亲的手里直接由他继承的:“虽是皇商·一应经纪世事全然不知,不过赖祖父之旧情分,户部挂虚名支领钱粮,其余事体,自有伙计、老家人等措办。”又有:“自薛蟠父亲死后,各省中所有的买卖承局、总管、伙计人等,见薛蟠年轻不谙世事,便趁时拐骗起来,京都中几处生意,亦见消耗。”可见薛家早在薛讯薛诰时便已经分家各过,在京的一切店铺买卖与皇商地位已经由薛讯继承,而薛诰则继承了商人本分—云游四海,各处买卖,可见并没有固定的店铺,与一般商人差不多。



但是薛诰又不同于一般商人,在原著的第五十二回中所透露的“西海沿子上”“通事官”等,这些都是专门四处搜奇货珍货异货的商人。可见薛诰并不是一般的各处买卖,虽然广游天下,但是也是有能力的,把海外珍奇带回凤朝。



林海找薛诰也不为什么,就是为了薛家的商家底蕴。



商家底蕴?



这东西听起来有些莫名其妙-,但是就如同人际关系一样,做什么事情都得先搞好关系这经商也是一样的。苏州林家有专门负责商业的人家,也有些是出海做生意的,但是这些和林海这边没有什么关系,林海也不好意思的厚脸皮去拿这些东西把!



但是大家都知道,这东西方的贸易利润有多大,而且凤朝的商人地位比起前朝来也得到了一些改善,起码有一点,就是不禁商籍科举了,也不会禁止人家坐轿子什么的,因此,商业其实发展很蓬勃,当然,官商勾结这种事情也是少不了的。



当海贸兴起的时候,一些胆子大的甚至将生意都做到欧洲那边去了。



林家同样有两艘船加入了远洋船队,侥幸没有碰上太过强大的风浪,虽说一些丝绸淹了点水,不过,就算是这样的,放到欧洲那边也卖了个好价钱,大赚了一笔。



可是这事不关林海这边的事情呀!林海对着这个东西方的海贸交易也是眼馋的不得了,银子谁都不会嫌多,但是他又不想去搭苏州林家的路子,于是只能想到薛诰这人了!



谁说敌人不可以变成朋友,当有足够的利益时,生死大敌都可以化干戈为玉帛了!



而且对于薛诰这人林海还是挺看重的,其实四大家族的人,都是后辈不给力,现在的管事人还是挺有本事的,像:王子腾、薛讯···…



林海敢用薛诰,就是因为薛诰和薛讯有龌龊,而且还有野心。更重要的是,林海敢用自己的脑袋担保,薛家的通政司的密探工作,肯定不在薛诰这里,不然王家和甄家不会善罢甘休的。



若是薛诰手中握着通政司,林海发誓他死都不会去招惹薛诰的,就像薛讯一样,虽然薛讯对林海也示了几次好,林海就是当做眼睛瞎了,没有看见。



这薛诰和薛讯的龌龊说来也简单,两人都是薛家老爷的嫡子,当年薛讯娶的是王家的女儿,而薛诰了,娶的就是一般人家的女儿。这让薛诰感觉到不平,都是一样的嫡子,凭什么婚事差距那么大呀。之后薛家老爷去世后,薛讯在薛姨妈的枕头风的吹鼓下,和薛诰分家了!



本来分家这事也没什么,毕竟家里面的老人都去世了,还不分家做什么,可是偏偏,薛讯是按照三七分的,而薛家老爷的遗嘱是让他们两兄弟五五分,因此这两人的那是大吵了一架,若不是还顾及到薛家的名声,这薛讯和薛诰都想玩绝交了!



最后薛讯凭着王家的势力,力压了薛诰一把,家产三七分了,这让薛诰对于薛讯很是不满,不然他也不会去做跑商了,毕竟薛家在金陵还是有点面子的。



要说薛诰这人了,比薛讯看得要远一些,原著中,薛蝌是读过不少书的,据他说,他当年本想要参加科举的,不过天资有限,勉强过了县试之后,便屡屡落第,最终歇了这个心思,专心帮着长辈打理家业。



可见在教育后代的问题上,薛诰比薛讯看的远,商人始终都是商人,皇商也是商,因此薛诰知道改变家族的成分,就必须让后代上进,这个时代唯一的上进方式就是读书考科举。



林海就是看重了薛诰这一点,既然他有野心,想着让自己的后代从‘士农工商,的最后一位,变成第一位,那么林海就有办法搞定他。



在江南,林家的名誉那是没说的,绝对是属于名门,而且虽然表面上不显财富,但是人家会读书啊!这几年老是可以听到这林家谁谁谁又中了秀才了,谁谁谁成了举人了,外头也有几十个当着官的,虽然不怎么大,可人家还有京城的这一支撑着呢!还真是有底气的。



关键是林海还有杀手锏,就是林家的学堂,林家的亲戚很多,但是林家学堂却是只对林家子弟开放的,别人就是再这么羡慕嫉妒,也没辙。别管你是打着什么旗号,反正不是林家子弟,就被想进去读书。



要是薛诰或者是族里面不答应,也没关系,林海还可以亲自上阵了,他堂堂六艺书院考出来的探花,衍圣公的女婿,还怕交不了一个薛蝌,就是薛蝌是个大笨蛋,没读书的天赋,只要林海还在江南任着巡盐御史,他也有办法给薛蝌活动一下,整出一个举人来!



林海还不相信了,这样的条件薛诰还不满意。



对于商户来说,家里面能出一个举人来,已经算是很了不得的了!

第三卷仕途之路 第293章 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或许有些人会觉得,林海疯了,好好的自家人不去信任,却偏偏要搭上薛家。

薛诰即使和薛讯有仇,也改变不了,他是薛家人的事实。更重要的是,他还是薛蟠和薛宝钗的亲叔叔。

可是林海却不这么认为。

穿越到红楼世界一定要拯救林妹妹吗?

抱歉,他可不是圣父,如果不是林妹妹是林家的小姐,林海保证他不会去管林妹妹的死活的。

穿越到红楼世界就一定要搞死四大家族吗?

人家四大家族碍着你什么事了,要这么样仇恨人家,在这个社会上,比四大家族还要无耻卑鄙的人家都大有人在了,四大家族只不过是一个小缩影而已。

除非必要,林海不会去主动算计他们,当然前面就说了,林海也不是圣父,他也不会去主动的挽救四大家族的危机。

话说四大家族的兴衰,跟林海没有半毛钱的关系。

即使是有,那也是原著中的原主,而不是林海这个穿越者。

他给林妹妹找后母,那也只是为了林家所有姑娘的名声着想,林海可还有三个妹妹和一个女儿了,要是林妹妹的名声被败坏了,人家可不会单独的说是林黛玉,而是全部的林家姑娘。

他出言改变了,李纨的命运,那样只是因为李守中的那个国子监祭酒的位置,对于林圳的高中也有帮助,加上原著中也多处暗示到,李纨一介妇人就能让贾兰培养成材,说明这李纨相夫教子还是有一套的,而且效果还不错,因此林海才出言了。

总总迹象表面,没有足够的利益。林海或许会防着四大家族一手,但是却不会主动的去招惹他们,也不会主动的去招惹原著中的人物。

甄英莲当年失踪的事情,林海不知道吗?

不。他知道,甚至当年他去苏州祭祖的时候,还看见了那俩个神棍一僧一道,可是他还是装作没有知道的样子。为什么要去可怜他们了!

这样说或许是很冷血,但是不是有那么一句话吗?

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甄英莲她本出身在一二等富贵风流之地姑苏,母亲封氏性情贤淑,深明礼义。父亲甄士隐严正清白,禀性恬淡,为本地望族。年已半百的夫妻俩。膝下无儿。只有一女,乳名英莲。

“生得粉妆玉琢,乖觉可喜”,全家极其疼爱。应该说甄英莲生活在这样的家庭是幸福美好的。不幸的是,在她五岁那年的元霄佳节,甄士隐命家人抱去看灯,至半夜时家人因小解。将甄英莲放在一家人家门槛上,待他回来,甄英莲不见踪影。

若不是那甄士隐轻信了他人,只让一个下人将甄英莲抱去看灯,甄英莲会有这么可悲的命运吗?为什么这么多人出门看灯,偏偏只是甄英莲被拐走了,如果不是家人下人的不仔细,甄英莲会有被拐走的命运吗?

还有,等着甄英莲长大后,那拐子要卖她。这时正巧本地有个冯渊的小子,父母早亡,又无兄弟,有些薄产,一眼看上这丫头,立意买着作妾,发誓不再续娶,议定三日后过门。甄英莲的命运这时似乎出现了转机,她被磨折了多年,得了这段姻缘,倒是甄英莲不幸中的有幸。

然而又偏偏不幸的命运在捉弄这红颜薄命女。拐子为嫌钱,第二日又将英莲卖予“丰年好大雪”的薛家“呆霸王”薛蟠,意欲卷走两家银子,逃往他乡。薛蟠横行霸,淫佚跋扈,拐子哪能走脱,被两家拿往打个臭死。拐子求饶,两家都不肯收银,只要领人。薛家势强人多,将冯渊打了个稀烂,抬回家三日便死了,薛蟠生拖硬拽拉把小小的英莲拉回家作了小妾,进行肆意蹂躏与践踏。

而主审的官员,正是当年甄士隐帮助过的贾雨村。

俗话说,滴水之恩,报以涌泉。

贾雨村报恩了吗?

在审理“冯渊命案”中,贾雨村明知甄英莲是昔日恩人之女,却没有伸出援助之手,甚至没有表示一点点关怀,因为此时,甄家父女对他已经没有任何意义了。过河拆桥,转脸无情。

虽然贾雨村是很可恶,但是这里也可以侧面的说明,甄士隐识人不清,他是在贾雨村第一次去科考的时候帮助的贾雨村。

可是第一次贾雨村落的是一个什么下场?

虽才干优长,未免有些贪酷之弊,且又恃才侮上,那些官员皆侧目而视。不上一年,便被上司寻了个空隙,作成一本,参他‘生情狡猾,擅纂礼仪,且沽清正之名,而暗结虎狼之属,致使地方多事,民命不堪’等语。龙颜大怒,即批革职。该部文书一到,本府官员无不喜悦。

那贾雨村心中虽十分惭恨,却面上全无一点怨色,仍是嘻笑自若,交代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