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武田家的明国武士 >

第27章

武田家的明国武士-第27章

小说: 武田家的明国武士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另外据早上刚得到的消息,风闻上杉谦信再度出兵关东的消息,原本依附武田家的上野吾妻郡的齐藤家,已经改换门面,从属于上杉家。
而武田家刚刚攻下的甘乐郡,多胡郡墙头草的一些地方豪族,也闻风而动,再度见风使舵地倒向了上杉家一方。
所以根据武田义信的意思,大军从甘乐郡,多胡郡返回的路上,可以适当教训一下这些地方豪族,逼迫他们写下誓书保证,并递交人质,来确保武田家对甘乐郡,多胡郡的统治的巩固。
武田义信的提议,得到了谱代家臣跡部信秋的支持。
而小幡宪重仍是坚决反对,作为上野国国人众,他多次与上杉谦信打过交道,深知这位军神的厉害之处,所以他不肯冒与上杉谦信交战的风险,再走一趟上野国。
但是武田义信态度十分坚决,作为武田家嫡子,他觉得自己有必要在父亲不在场的情况下,竖立自己的权威。
在他眼底小幡宪重的小幡家,真田信纲的真田家都是作为武田家的先方众,将来是属于他的家臣,所以他们的意见不足为虑。
而武田胜赖是自己的同父异弟,尽管胜赖已经没有武田这个苗字,但他仍属于武田家的一门众,地位要高过先方众,而且信浓诹访氏的家格也高于其他两家的家格。所以在场武田胜赖是否支持自己的意见,则显得至关重要。
武田胜赖心底虽然也渴望能与上杉谦信一战,但他并非是不懂的考虑之人。重返走西上野这条路线极其危险,一不小心就会将这支三千人的武田军葬送于此。
更何况昨夜,武田胜赖与山本勘助和李晓都商谈过,深觉得此刻不易与上杉谦信发生交战。
北条氏康这样的雄主,手下有地黄八幡如此的勇将,身边还有一万六千人的北条家大军,却宁可选择退避,而不选择与上杉谦信交手。或许别人看来是北条氏康胆怯畏惧之举,但实质看来正是北条氏康老成持重之举。
何况谁又敢说,在河越之战中以一万大破八万关东联军的北条氏康是一个胆怯畏惧之人。
从军事意义而言,北条家与上杉谦信冲突毫无必要,两家相互征战的结果,相反只能便宜给武田家坐收实地。而且松山城远在武藏,与春日山城距离遥远,但对于北条家而言,却是嘴边的一块肉,随时可以重新调集重兵攻打,又何必与上杉谦信争这一时之长短。
所以武田胜赖很明确地向武田义信表示反对。理由是从根谷屋城入甲斐都留郡这条路虽然难走,但是胜在十分安全,上杉谦信绝不可能深入武田家甲斐腹地追击。
武田义信听闻武田胜赖居然敢驳斥自己,十分震怒。
自第四次川中岛合战中,因为自己擅自出战,而累及猛将诸角虎定战死,本部亦然损失过半。这件事武田义信已经遭到武田信玄狠狠训斥过了。偏偏在这关键时刻,又流传出武田信玄想要废嫡,改将家督的位置传给本要继承诹访家的武田胜赖。
尽管这个传言没有影子,很可能是有心看武田家内部分裂的敌对家势力散步的谣言,并且在武田四名臣,传役(师父)饭富虎昌,还有一系列武田家谱代家臣力保之下,武田义信取得了武田信玄的原谅,并保住了自己的嫡位。
但是因为此事,武田信玄武田义信父子二人已经生出了隔阂了,所以武田义信才急于在此次武田家西上野攻略中建立自己的军功,让父亲对自己印象有所改观。
他担心若是让父亲闻之,好容易打下来的甘乐郡,多胡郡又重新丢了,会让武田信玄再次对自己产生失望。
眼下面对武田胜赖的反对,加上之前父亲有立武田胜赖为嫡子的传闻,令武田义信的态度反而更加坚决。所以军议之上两边吵作一团。武田义信,有跡部信秋的支持,而武田胜赖,则有小幡宪重支持。
至于真田信纲在这时选择了沉默,而最后木曾家木曾义昌的意见,倒成了军议的关键。木曾义昌的妻子是武田信玄的三女真理姬,说来是武田义信,武田胜赖两人妹夫,也不算是外人,在武田家中也被视作一门众的地位。
而且信浓木曾家是木曾义仲的后人,算是名门之后了。
木曾义昌犹豫了一会,最后还是决定赞成武田义信的意见。听到于此,武田义信一副自得了然的模样,显然对木曾义昌如此识时务的表现,十分赞赏。
在家臣团中,大家商议的结果是折返上野国,再走白根山山路,返回信浓。
总大将武田信廉听后,点了点头表示接受这最后的意见。

第五十九章 上野骑兵
当武田家大军再度入上野国后,动手剿灭了几个不听话的甘乐郡,多胡郡地方豪族,一举将甘乐郡,多胡郡两郡的叛乱,平定了大半。这一切令原本坚持走上野国踏这条路线的武田义信十分高兴,坚信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
平定了叛乱后,武田胜赖,小幡宪重都觉得必须得快速行军了,待通过白根山山路后,就可以进入信浓了。但武田义信觉得眼下还不必这么匆忙,因为上杉谦信的越后军正在围攻馆林城,无暇顾忌武田家这边,即使现在越后军赶来,也有足够的时间撤离。
所以武田义信坚持非要等这些豪族们将降服的誓书,还有人质送来,因此又多耽搁了几天。
进入永禄四年二月之后,再度返回上野国的上杉谦信,先率军出其不意地包围了馆林城。两日之后,馆林城被越后军攻破,馆林城城主赤井家赤井照景出奔,后逃往下野国的宇都宮家请求庇护。
作为出身于藤原北家,上野国的强力地方豪族的赤井家就如此覆灭了,一时之间上杉谦信的雷霆手段再次震惊了上野。
而刚刚被镇压了甘乐郡,多胡郡两地地方豪族,再度起了反复的心思。他们不仅拒绝了武田家提出,如誓书保证,递交人质等等的要求,有的大胆的豪族,已经开始陆续组织人马,袭击起武田家的军队起来。
日前在武田军本阵途径甘乐郡的乡间小路时,居然遭到了数家地方豪族的一次大规模袭击,在这次袭击中,居然还有豪族调集了十几挺铁炮朝总大将武田信廉的位置排枪射击。
尽管武田信廉本人安然无恙,武田军成功击退了这次袭击,还杀了几十人,但是这一切预示着,武田军现在在上野国开始寸步难行了。
同时更糟糕的是,据说忍者来报,箕轮城的长野家终于出兵,这一次长野家聚集了两千军势,长野家新任家督年仅十五岁,刚刚元服的长野业盛亲自出征。
军中不仅有长野业通,长野业胜、长野业固如此长野家的猛将,还有号称长野十六枪这十六名据说可以一敌百的武士,十六枪中名声最赫的就是有‘长野一本枪’之称的上泉信纲。
此外越后军在攻陷馆林城后,亦然马不停蹄,朝甘乐郡直扑向武田家的西上野征讨军而来。
闻之消息,武田家必须得加快速度朝白根山行进,否则就真的要被长野家和上杉家两军给合围了。
但是武田军这一路行来,却是遭到了上野国豪族早有预谋的重重阻截和骚扰。他们在路上破坏桥梁,狙杀武田家的使番,攻击落单的士兵,同时武田军夜间宿营时,进行袭扰。
这一切都耽搁了武田军行进的速度,而恰恰在这时长野家的两千军势,提前追赶上了武田军负责殿后的武田胜赖队。
正午的太阳照射到的山间,四处都是群山,山间是蜿蜒崎岖的小路,而日光透过繁密的树叶,在林间洒落。
在山间一块空地上,传来了一连串哒哒地马蹄声,山口之后出现了三十多骑背后插着旗指物的游骑,他们的旗指物上正绘着长野家的家纹桧扇。这些长野家的骑兵望着远去的武田胜赖的后队,正犹豫着是否上前追击。
上野国的骑兵在战国时,也算一支大大有名的骑兵队,一时与武田家的甲斐骑兵队齐名。在长筱合战中,当时已经领有整个西上野的武田家,正是派小幡信贞为主的上野骑兵队,作为攻击的三番阵,突破织田家布置下的数道防马栅,直接猛攻织田信长所在的织田军的本阵。
织田信长本人也为上野骑兵组成的‘小幡赤备’冲击力,深为震动。
眼前这支正是长野家的前哨骑兵队,他们今日数次袭扰了武田胜赖的部队,有次还造成了足轻队的一点损失。不过他们主要目的还是拖延武田胜赖的行军速度,为在后方火速赶来的长野军主力还有越后军争取时间。
因为武田义信愚蠢的坚持,将武田家的西上野征讨军陷入一种极危险的境地,尽管如此,武田义信在早上的临时军议上还拒绝承认自己的错误,甚至提出了返身与长野军一战的打算。
这点实在令武田家其他众将十分崩溃,但武田信廉也心知现在不是追究责任的时候,必须快些通过白妙山山脉,才是目前最好的途径。当下由西上野征讨军中,除了本阵外,军力最强的武田胜赖队和小幡宪重队轮流担任殿后军,而其余各队火速赶往白妙山。
眼下武田胜赖备队中,运载粮草辎重的小荷驮组刚刚于小路上经过,这对于上野骑兵来绝对是一块眼底的肥肉。
武田军的小荷驮组在山路上艰难行进着,不时有驮马深陷入泥坑之中,并一度与大队脱离,小荷驮组里多是普通足轻和马夫,还有一名负责指挥的武士,另外武田军自然知道小荷驮组的重要性,同时安排了一组三十多人枪足轻,还有一支铁炮组负责守护。
眼见武田军的小荷驮组防备如此薄弱,终于上野骑兵忍耐不住了,几十骑分着两路包抄着小荷驮组冲去。
面对疾驰冲来的上野骑兵,武田家兵士纷纷高喝,以提醒各队后方遭到攻击。
在铁炮组头下令下,二十多人铁炮组分站姿跪姿站成两排,匆匆朝上野骑兵放了一排排枪后,就立即解散提着枪撒开脚丫子朝后方跑去,而这次排枪射击的效果仅仅打死了对方一名骑马武士。
铁炮组退下后,武田家二十多人枪足轻排成枪阵的严阵以待,他们心知本队已经得知小荷驮组遇袭的消息,各队正火速朝这里增援而来,所以他们只需要抵挡住上野骑兵第一轮冲击就好了。
而上野骑兵一边加快了速度,一面纷纷在马上张弓搭箭,一轮骑射之下就射倒了七八名足轻,枪足轻组顿时乱作一团,足轻们不顾足轻头的喝令,纷纷抛下长枪四下溃逃。
枪足轻一退,负责看守驮马的马夫和战斗薄弱的足轻当下也亡命般四处奔逃,场面一度十分混乱。
上野骑兵们见武田军如此不堪一击,不禁在马上放声大笑,不过也没有顾着去追杀这些逃兵。
一名骑兵拿骑枪朝驮马背负的袋子一捅,只见从袋口渗出的不是白花花的大米,而是黑色的泥土。
“不好,我们中计了。”骑马队的武士头目大叫一声。

第六十章 母衣众骑兵
当长野家骑兵袭击武田胜赖队的小荷驮组时,在距离五十多米远的背阳一处山坳的树林里,李晓正在林中遥遥看着一切,待看见上野骑兵提起长枪插入驮马背袋的一刻,他忍不住露出一丝笑意来。
“终于吃瘪了吧。”李晓笑着说道。
这一切当时是山本勘助与李晓一起商量过,布下的一个伏击圈了,目的就是要将这支不断骚扰武田家的上野骑兵队引入,并一举歼灭。
“上马。”
李晓喝令一声,藏身于林子内的众骑马武士们纷纷跨骑上战马,抽刀取枪,林子间弥漫着一股杀气,顿时惊得四周的雀鸟惊飞。
李晓身后跟着是他三名直属部下岛胜猛,师冈一羽,小幡由美,再身后就是二十多骑直属于武田胜赖本人的马回众。
马回众,也有称作母衣众,是作为大名或者城主的直属骑兵队配置的,一般都是由手下最精锐,最骁勇的武士组成的。赫赫有名如织田信长手下的黑母衣众?赤母衣众,丰臣秀吉手下的黄母衣众。
马回众骑马武士最鲜明的特色,就是背部铠甲上挂着一个像大包裹般母衣。母衣是用竹制骨架把布撑成一个大球,战斗时披在背后起装饰作用,亦可防流矢。(具体有兴趣的可以去玩幕府将军2,里面大名直属骑兵队就是背着母衣背囊的母衣众)
眼下在上野骑兵的正面,是从山路上武田家大股大股掩杀而来的大队足轻士兵,而两侧是不能供马驰骋的山坡,而位于身后则是杀出林子的,李晓那二十多名骑兵。
上野骑兵们心知遭到伏击了,不过他们作为久经沙场的武士,并不惊慌。他们纷纷调转马头,决定迎着后路袭来的马回众骑马武士杀回去。
而李晓手下的马回众骑兵们,急速驰骋,身后的母衣被风撑得张开,犹如大气囊般鼓起,母衣表面上鲜艳的武田菱指物,随风飘扬起来。
上野骑兵们面对呈扇形冲击而来的武田家母衣众,采取了斜线冲击的阵势,这样有利于骑兵于马上侧面骑射。上野骑兵们的第一轮齐射,并未造成武田军的多大的伤亡,披着大铠的武田家母衣众,有的身上中了两三箭仍安然无事地向前冲锋。
上野骑兵们只射了一轮,武田家的母衣众就逼近了他们。
日本骑兵名将秋山好古,曾在当时欧洲陆军强国法兰西留学三年。回到日本后在陆军大学,秋山好古回答学生什么是骑兵的时,他当场打碎教室的玻璃,然后举起流血的拳头,告诉学生,这就是骑兵。
骑兵意味着速度、力量和伤亡!
在当时日本战国,由于日本马普遍矮小,并不如高大的欧洲马那样适合骑马砍杀,所以真正意义上的骑兵战不多。而大多数武士选择骑马,只是身份象征,平时用以代步,作战时仍下马作战,这样的不能称作是骑兵,只能称为骑马武士而已。
但这样不意味着,日本战国没有使用骑马砍杀的骑兵。
当武田胜赖的母衣众逼近时,武士们手中挥舞太刀在阳光下闪闪发光,骑枪被斜举起对着迎面冲来的上野骑兵,每个人眼中都闪动了坚决的神色,由于马速很快,骑兵的交手很短,只是在拔马交错之间,彼此最多只能向对方砍上一两下,所以彼此性命就在这呼吸之间。
这时双方骑兵犹如一对充满力量的铁拳般对撞在了一起。
李晓现在的马术比起三个月前,已是进步了许多了。至少在马上坐着稳稳当当,并且可以双腿夹紧马鞍,以便从容地空出双手,舞动大枪。
而师冈一羽与岛胜猛两人一左一右的护卫在李晓身侧,纷纷大喝一声朝对方骑兵砍去。眼下师冈一羽的骑术一般只能护卫在李晓身边,但岛胜猛的战力却如他名字般威猛,他不仅骑术精湛,并且在他手上的厚大武士刀翻动之下,一名上野骑兵直接被他一刀斩掉下马。
不过论杀人最恐怖的,还属小幡由美。自上野骑兵进入她的骑弓的射程后,她手上的弓弦一直都没停过,作为小笠原弓骑马的传人,她的箭术已到了百发百中,一箭杀一人的地步。
只是不长的时间,她已经连续射翻五名上野骑兵了。
杀!
面对迎着挥舞着太刀朝自己冲来的上野骑兵,李晓手中的大枪毫不犹豫地一枪,将对方捅下马匹。随即李晓弹枪收回,利用枪杠的韧性甩动,又招架了左侧敌方骑兵提枪对自己侧击。
李晓胯下的栗色战马四蹄翻动,他刚刚调整好姿势,恢复坐立在马鞍的姿态时,又一名上野骑兵,举枪朝李晓刺来。
李晓丝毫没有格挡的念头,他枪尖错开了对方的枪头。两人不顾自身防守,搏命般的将枪头各自向对方的胸膛刺杀而去。不过李晓这一枪的速度更快,并且枪杠的长度更长,直接一枪插入对方的胸口,深深插入。
这名上野骑兵惨叫一声,眼中闪过一抹绝望地神色,然后跌落下马,但临时前他还死死抓住李晓的枪尖不肯放手。
不好,李晓暗叫一声,由于战马飞快的驰骋,他已经不可能将长枪收回了,于是他只能无可奈何的选择弃枪。
李晓眼前还有两名上野骑兵,而双手已空无武器了,正当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