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九重韶华 作者:看泉听风[完结+番外] >

第2章

九重韶华 作者:看泉听风[完结+番外]-第2章

小说: 九重韶华 作者:看泉听风[完结+番外]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姜凌说:“我可没胡说八道,你不知道我这段时间不知道听了多少人想要让儿子娶阿识,我们阿识这么漂亮,我可得看好了她,不然那些臭小子有机会骗我家乖囡。”

沈沁听了想了想,郑重道:“你说得对,太早定下没意思,阿识将来要晚些成亲,当人媳妇的日子哪有在闺中舒服,阿识将来夫君定要是长得最俊美最有才华的。”

沈沁和姜凌是青梅竹马的表兄妹,打小处在一起耳鬓厮磨,沈沁堪堪满十五岁就嫁给姜凌,第二年生了长子。她同姜凌感情深厚,两人成亲这么多年,姜凌身边连个近身伺候的丫鬟都没有,大家又是嫡亲的从母,长嫂也是从小看着自己长大的,婚后生活可以说是一帆风顺,沈沁没什么可惋惜的地方,可她还是觉得最幸福的日子是闺中之时,她要让女儿二十才嫁人。

“当然!三十而娶,二十而嫁,阿识待二十嫁人也不迟。”姜凌同妻子的想法不谋而合,“我们给阿识多找几个人选,让她慢慢挑。”姜凌已经开始琢磨目前适龄的小郎君中有几个是比较适合的。

姜微目瞪口呆的听着父母一本正经的讨论着自己未来夫婿的各种条件,她今年才一岁好嘛?他们想这些会不会太早了?

“阿祈,你回去时把阿识的名字告诉阿兄,让他去告诉族老,待我跟阿识回京,阿识也该上族谱了。”沈沁提醒丈夫道,女儿出生后身体就不好,夫妻两人一心扑在了女儿身上,也没空理会这些琐事,现在阿识身体好了,她也想起阿识还没上族谱。沈沁口中的阿兄是姜凌的长兄——宋国公世子姜凛,姜凌之父姜恪正随在圣上在避暑行宫,府中事务皆由姜凛处理。

“好。”姜凌让丫鬟摆开书案,郑重的提笔将女儿的名字写了下来。

姜微好奇的探头过去,她一来好奇她爹字写的如何,二来也是想看看这个时段的笔墨纸砚,每个朝代的笔墨纸砚都有一定的时代特色。她早对自己穿越的年代好奇了,看这里的服饰有点像两晋隋唐,坐也是正坐*,睡的是的矮床,穿住方面都很符合那个时代的特色,姜微心里有点打鼓,隋唐还好些,魏晋南北朝可是人命如草芥的乱世啊,希望自己不要穿越这个时间段。

“阿识想看耶耶写字?”姜凌面对妻女时总有二十万分的耐心,将女儿趴在书案上瞅着自己写字干脆让她坐在自己怀中,提笔手腕微动,姜微的名字就跃然纸上,字迹翩然。

“好字!”姜微暗赞一声,古人写毛笔字都很漂亮,毕竟一握笔就开始用毛笔,现代人没法子比,但姜凌的字在她所见的古代字帖中都属上流的,这说明自己老爹不是花瓶。

姜微想细看老爹用了何种纸墨,却不想姜凌写完后,书案就被下人整个收走了,她眼巴巴的看着收拾的下人,姜凌笑道:“阿文你看阿识是不是喜欢写字?”

“她哪里懂这个,是见了好玩吧。”沈沁点着女儿的小鼻子道,“待你满了三岁,你阿翁就会教你读书认字了,现在不急。”

“阿耶要给阿识启蒙?”姜凌讶然道。

“耶耶已经答应了。”沈沁说。

“阿识真是有福气。”姜凌笑着摸着女儿的头,天下能让岳父启蒙的人除了阿文也就阿识了。

姜凌陪妻子说了一会话,就听外面下人来传话,说是时辰差不多了,郎君该回城了,沈沁依依不舍的对丈夫道:“你下次休沐就留在家中歇息吧,这么来回的赶路,身子哪里吃得消。”

“不累,骑马来这里也不过大半个时辰。”姜凌不在意道,他是典型的世家子,美姿仪、文武兼修,一天来回骑上两个时辰马对他来说不过小事一件,“莫非你嫌我烦了?”他可怜兮兮的问。

沈沁斜了他一眼,“我不是心疼你来回赶路辛苦嘛。”

“为了你跟阿识我怎么都不辛苦。”姜凌握着妻子的手柔声道,沈沁抬头望着他,两人四目相投,柔情蜜意尽在不言中。

夹在两人当中的姜微木着一张脸,尽量的降低自己的存在感,这辈子爹娘感情这么好她很开心,但是他们能不能不要把自己塞在中间啊,她一点都不想当电灯泡。

姜凌明日还要回官署,不能久留,同妻子说笑了一会后就匆匆离去了。沈沁待姜凌离去后,脸上依然带着笑意,她相貌本就极美,只因产后失调,神色稍显憔悴,这几日经过沈奕的调养,她气色比以往好了不少,加上爱情的滋润,真是人比花娇,姜微都看呆了,有基因这么好的爹娘,她不愁将来长歪。

沈沁晃着女儿道:“阿识是不是也舍不得离开耶耶,等我们身体好了以后就能回京了。”

姜微吚吚呜呜的叫了几声,算是在附和沈沁,青黛将刚做好的桂花栗子羹放在沈沁面前,听沈沁这么说笑道,“我听阿辛说,县君和小娘子的身体都好的差不多了,只是阿郎*不放心,才多留县君住一段时日。”栗子羹是沈奕给沈沁开的食疗方子,栗子补肾健脾、益胃平肝,正适合现在沈沁食用。姜凌有爵位在身,正四品的开国县伯,故沈沁赦命为县君,除了沈沁几个陪嫁的仆佣外,下人大多称她为县君。

“我同耶耶一起回京。”沈沁舍不得把父亲一个人留在别院里,阿娘走后,耶耶就一直很寂寞,她和阿兄也曾劝过耶耶续娶,可耶耶一意清修,身边连个侍妾都没有,沈沁每次看到耶耶孤单的身影就难受,要是阿娘没走该有多好。沈奕这次会回来还是因为采了几株好药,目前正在别院炼药,沈沁准备等父亲炼完药后,同父亲一直回京城,她是打定主意这次怎么都不让耶耶离京可,他要是不肯她就抱上阿识一起哭!

“县君,太夫人听说小娘子身体大好,派了人来看小娘子。”红景进来回道,她是沈沁身边年纪最小的丫鬟,今年才十岁,她娘是沈沁的乳姐,沈沁乳姐早逝,就留了这么一个孩子,沈沁把她带在身边当半个女儿养,很是疼爱。红景自己也乖巧伶俐,平日房里有什么跑腿打杂的,她干的分外勤快,嘴又甜,房里的仆妇、丫鬟没有一个不喜欢她的。

房中众人神色各异,自小娘子生病、县君来别院养病后,太夫人还是第一次派人来关心小娘子的身体。

沈沁道:“既是太夫人来了,那就让他进来吧。”她脸上神色如常,让人看不出喜怒,但姜微敏感的察觉阿娘不高兴,沈沁示意姜微的乳母紫苏把女儿抱下去。

“你说太夫人怎么想到突然来了?”紫苏把姜微放在床榻上,见姜微乖巧的坐在榻上一声不吭,就给她身上搭了一件小披风,低声同身边的同伴闲聊。

“是听说小娘子身体好了,特地来看是真假吧。”青黛道。

“难道我们还会拿小娘子的身体说事。”紫苏撇了撇嘴,“随便派个老婆子来就要看小娘子,当我家小娘子是什么?”

“你跟一个老妪计较什么。”青黛不以为然的拿起一旁的小衣给姜微比划着,也不知道她口中的老妪到底指谁。

姜微心中暗忖,这太夫人不知是谁,看来关系跟阿娘不太好。

“这是什么?”紫苏望着青黛手中的小衣服。

“县君身体好了,皇后肯定会召见的,总要准备几件漂亮的见客衣裳吧。”青黛说。

漂亮的衣服?姜微觉得自己目前身上穿的小衣服就很漂亮,还不够见客吗?姜微低头看着自己身上的小深衣,质地做功都十分的精良,连她穿的袜子都是两层,里层是柔软的丝绸,外面是图案精致的织锦,换现代这么一身起码也要好几万吧?

青黛笑道:“小娘子想看新衣服嘛?等你入宫时就能穿了。”说着她将小衣摊开,是一件深红无纹连裳小衣服,上面绣满了精致的绣纹,看得姜微满眼小星星,好可爱的小衣服啊。

沈沁打发走太夫人派来的仆妇,进来就见女儿趴在新衣服上笑,她不由失笑,“阿识喜欢新衣服?等洗过后再穿好不好?”对于沈沁来说,只要女儿喜欢,她才不在乎是不是这件衣服是专门入宫制作的。

姜微扑入沈沁怀中,眼眶发红,爸妈也是这么对她的,她现在都不敢想象家里的情况,爸妈——姜微脸埋在沈沁温暖馨香的怀里,泪水被柔软的衣物吸走。沈沁不知道女儿的心思,抱着女儿往外走,刚出内室就听红景在说:“拿去烧了,看着就晦气!拿些盐来撒撒!”

撒盐?姜微抬头就见红景两根手指提了一张席子丢给屋外的仆妇,仆妇当真取来了盐递于红景。红景亲自拿盐将那仆妇走的路撒了一遍,然后又那步将门外走廊擦拭了一遍,手脚十分利落勤快。

姜微目瞪口呆的看着她一系列如行云流水般的举动,她改变了之前的看法,这太夫人何止是跟阿娘关系不好,这样子妥妥是死对头吧,她做梦的时间不长,可就她这一个星期在梦中看到的情况也能判断出她出生的人家家世不凡,越是这样的人家对晚辈的教养就越严格,光看她爹娘就知道了,看着不靠谱了些,但言行举止一看就是受过严格教养的世家弟子。

就如红楼中所言,长辈房里的猫狗都比年轻的主子体面些,这话虽有点夸张,但不可否认阿娘对外翁身边几个积年老仆都很尊敬,一口一个阿叔、阿婶,态度亲昵,完全没有把他们当下人看。对身边伺候的那些丫鬟仆妇们也十分和善,谁有个头疼脑热,都会让她们休息养病。她不觉得阿娘是在演戏,自己家里有什么好演戏的?同样都是仆妇,如果不是有仇,怎么可能如此区别对待?她不认为红景是自作主张,能近身伺候阿娘的那些仆佣肯定都是世仆,没有比他们更了解规矩的人了,要没有阿娘的默许,她怎么敢做这种的举动。

紫苏在一旁说,“等郎君回家,郭夫人也该知道小娘子的名字了,说不准郭夫人要让三娘再生个小娘子,这样就能叫‘仲华’了。”

青黛道:“或者郭夫人会让小七娘改名,也跟着小娘子从郎君的彳字部。”

“太夫人一定后悔这么早让小七娘上族谱了,上了族谱还能改名?”一直沉默不出声的蓝实也难得说了一句。

蓝实的话让众人低笑起来,良媪对沈沁说:“县君,谁说老实人不会说话,你看蓝实一句话就说中了。”

姜微听得一头雾水,她的名字有什么不对的地方吗?不过她的困惑在半个月后解开了。半个月后的深夜,应该在京城官署中的姜凌突然出现在了别院,到的时候还轻手轻脚的,不让下人吵醒沈奕和沈沁,但沈沁还是在下人的通报下起身,还不等她发问,姜凌就来了句:“我把三哥*打了,太夫人说是被我气晕了,阿兄让我来这里住上几天,等风声过去了再说。”

姜凌话音一落,房里就一阵安静,姜微晚饭时睡了一觉,这会还不怎么困,听到自己亲爹的话,一下子精神了,跟哥哥打架、让长辈生气这种不应该是叛逆期少年才干的事吗?姜微上下打量着自己老爹,看起来也有二十出头了,难不成自己老爹叛逆期来的晚?话说这太夫人是老爹的长辈吧?别说古代了,就是现代一个晚辈把长辈给气晕了,无论这长辈再极品,晚辈都会被人指责吧?不看她娘心里再舒服,也只敢撒撒盐吗?

房里的仆佣都是看着姜凌和沈沁长大的,两人打小就是俩熊孩子,仗着长辈的疼爱无法无天,可即便如此众人听到姜凌把郭太夫人给气晕了还是有点担忧,太夫人名分上可是姜凌的祖母!孙子把祖母气晕,怎么说都是郎君理亏啊。

“什么?你跟三哥打架了?你受伤了吗?”沈沁连忙摸着丈夫的手问。

“他哪能打得过我?被我三拳就打晕了。”姜凌浑然不在意的说,“我让人把他抬回去了,后来就听说太夫人晕过去了。”

就在众人不知道该说什么的时候,却听沈沁兴致勃勃的问:“你做了什么?快跟我说说!”她不认为太夫人会因为阿祈打晕三哥就气晕过去了,阿祈肯定还做了什么。

“……”房里所有的下人都已经发不出任何声音了,这是重点吗?

姜微默默点赞,这才叫夫唱妇随!
++++++++++++ 
作者有话要说:正坐就是就是席地而坐,臀部放于脚踝,上身挺直,双手放于膝上,在椅子没有彻底流行开前,古人都是正坐的。

阿郎是奴仆对家中男主人的称呼,对主母和小姐其实都是叫娘子的,有诰命的就直接称呼诰命。魏晋隋唐还没有姑娘这个称呼,但我个人比较偏爱此称呼,所以我文里常用,可这个地方被说了N次,这次就修改下O(∩_∩)O

哥,在魏晋隋唐时期,既可以称呼兄长,也可以称呼父亲,据说哥是一个外来名字,最正确的称呼兄长的名词是兄,三哥称呼“三兄”最合适,但三兄、四兄这种称呼我个人觉得怪怪的,所以我文里有排行的话,一直用“哥”这个称呼。同样的“姊”这个名词,也既可以称呼姐姐,又可以称呼母亲,所以有些称呼我都是尽量贴近目前的阅读习惯~(≧▽≦)~


、3 避祸的姜凌

“五郎、娘子,太夫人可是你们的祖母啊!”良媪无奈的提醒两人,看着两人兴奋的模样就愁,把自己祖母气晕怎么说都不是值得夸耀的事吧?

爹娘的祖母,那就是她曾祖母了?话说曾祖母不会是自己曾祖父的填房吧?不然以爹娘怎么都不至于把亲祖母气晕后还这么开心吧,大伯也不至于会帮阿爹隐瞒,姜微这下连仅剩的睡意都没了,翻了身坐了起来,兴致勃勃的准备听八卦。

还不等姜凌给妻女炫耀自己的“丰功伟绩”,就听外面有人通报道:“郎子*,阿郎叫你过去。”

姜凌一愣,岳父作息一向规律,这会应该是他清修打坐的时间了吧?

沈沁道:“我跟你一起去。”父亲肯定是问丈夫具体情况,她也想知道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啊——啊——”姜微见父母似乎不准备带自己去看八卦,连忙叫了起来。

姜凌低头见女儿伸着藕节般的小胳膊,似乎要他抱,笑着抱起她,“阿识怎么了?”

“她是想你抱呢。”沈沁抿嘴一笑,“我们带她一起过去吧。”

“她不睡吗?”姜凌问。

“刚醒,现在应该睡不着吧。”

姜凌见女儿扯着自己的衣领怎么都不肯放手,无奈的点头,待丫鬟给女儿套上小袄后,他把女儿往自己肩头一放,“走吧。”

姜微在很小很小的时候,就一直希望自己爸爸能像别的父亲一样,把她架在脖子上、带着她出去玩,只可惜爸爸是在太忙了,每次这么带她出去的都是大哥。她被姜凌往肩头上这么一架,先是一愣,随即下意识的揪住姜凌的耳朵,姜凌的头发被束成了一个发髻,她没法子抓。

姜凌被女儿揪着耳朵,丝毫不以为意,反而乐呵呵的道:“阿识,耶耶带你骑马好不好?”说着当真在院子里跑了起来。沈沁在一旁笑嘻嘻的看着,还不时怂恿女儿把丈夫的发髻给抓乱。

下人们哭笑不得,但也没提醒两人阿郎还在等他们,横竖阿郎是不会在意的。

姜微被父母逗得咯咯的笑开了,看着这势态自己一时半会是没法子回现代了,那先当古代爹娘的乖女儿,好好孝顺他们,这也算是为爸妈积福。或许是古代爹娘跟现代爸妈长的太像了,姜微对他们有着天然的亲近。妈妈是工作狂,每天以实验室为家,几个月难得回家一次,爸爸更是一年见上两三次算好的,她从小是就是外婆和大哥带大的,跟爸妈感情好,但却从来没这么亲近过,这种一家人亲昵的感觉让姜微格外新奇又有几分依恋。

沈奕清修多年,晚上一直有打坐的习惯,姜凌来别院时他还没休息,当看完姜凛派人送来的信件时,他一时不知道该气还是该笑,远远的听到孙女跟女儿、女婿的笑声时,他脸上忍不住泛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