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文学电子书 > 一生要做的99件事 >

第14章

一生要做的99件事-第14章

小说: 一生要做的99件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个人,能容忍他人的固执己见、自以为是、傲慢无礼、狂妄无知,但却很难容忍对自己的恶意诽谤和致命的伤害。但惟有以德报怨,把伤害留给自己,让世界少一些仇恨,少一些不幸,回归温馨、仁慈、友善与祥和,才是宽容的至高境界。 (崔鹤同) 
阿拉伯著名作家阿里,有一次和吉伯、马沙两位朋友一起旅行。行经一处山谷时,马沙失足滑落,幸而吉伯拼命拉他,才将他救起。马沙于是在附近的大石头上刻下了:“某年某月某日,吉伯救了马沙一命。”他们继续走了几天,来到一处河边,吉伯与马沙为了一件小事吵起来,吉伯一气之下打了马沙一耳光。马沙跑到沙滩上写下:“某年某月某日,吉伯打了马沙一耳光。” 
当他们旅游回来之后,阿里好奇地问马沙:“为什么要把吉伯救你的事刻在石上,将吉伯打你的事写在沙上?”马沙回答:“我永远都感激吉伯救我,至于他打我的事,我会随着沙滩上字迹的消失,而忘得一干二净。” 
记住别人对我们的恩惠,洗去我们对别人的怨恨,在人生的旅程中才能自由翱翔。 
在心理咨询实验中,所有被施暴的人,无论是性骚扰或暴力侵害,在治疗的历程中,宽恕是必然的过程。有一位遭受性骚扰的女孩儿,她的憎恨迟迟不能消去,当然她的抑郁也不能消失。直到有一天,她领悟到宽恕的内蕴时,她说:“伤害我的人是我的亲人,我也不能报复,即使报复了又能怎样呢?我背负着痛苦的记忆已经很久了,还是宽恕他好。”她的病情才有起色。 
当一个人能宽恕别人的时候,压力才能得以缓解,恢复心理平衡。你是要放在心中继续计较而折磨自己呢,抑或放下过去,洗净它的污染,重新创造新的生活呢? 
宽恕对于受害者而言,固然有一种平白损失的感觉,但是一直处在愤怒之中,却使一个人难以重新振作。当然,你可以化悲愤为力量,去报复对方,但绝对不如化悲愤为力量,在宽恕中开拓美好的未来。 
最高境界的宽容,是宽容那些曾经伤害过我们的人。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是如果我们这样做了,就会从中体验到我们的富有和强大。而当一个人能够宽容别人时,也必定能够宽容他自己。因为当他对自己充满自信之后,他无需去防御别人。他敢于正视自己的缺点,对一生中所遭受的不可避免的冲突和挫折具有必要的忍耐力。他能够积极地参加丰富多彩的活动,从中克服自己的弱点,使自己不断趋于完善。他也不害怕犯错误,因为他了解错误的潜在价值。每当出现错误时,他不会出现一般人的感叹:真是的,又错了。而是会说:看这个,它能使我想到什么?然后他会利用这个错误当做垫脚石,来寻找解决问题的新途径。 
宽恕是心灵成长的重要动力。宽恕能治疗一切愤恨,能重建人与人之间和谐的态度。不肯宽恕的人大多是自以为聪明的人,但从长远来看,他们并不聪明。 
如果说宽恕是一种圣洁的品质,那么我们中的许多人都不具备这样的仁慈。但原谅那些曾经伤害你的人,这样会给你带来一种身心的平和。如果你拒绝忘记那些微不足道的陈年往事所引起的愤怒,你就不能体会到这种平静。此外,科学研究还表明:宽恕他人能让你更加健康。 
假如对你来说宽恕是件很困难的事,下面的这4个步骤将教会你如何学会宽恕他人: 
1.不要等着别人来道歉。一般来说,一旦我们坚持等待别人来道歉,就得花上好几年的时间来消除怒火,而付出代价的往往也是自己。这等于是把安宁交到了别人的手中,让别人来主宰自己的心情。因为你只要一想到那件不愉快的事,你就会感到愤怒和受伤害。 
2.同情冒犯你的人。他(她)这么做也许是出于无知、恐惧或者是痛苦。你可以试着扮演一下那个做错事的人,或者从他(她)的角度给自己写封信,试着为他(她)开脱。 
3.设想一下被自己所爱的人原谅后的轻松感。每个人都有犯错误的可能,列举自己的缺点和失败远比说别人要痛苦得多,不过,这样做有利于心理平衡。想像一下某一天你得罪了一个你在乎的人,而他(她)大度地原谅了你,你的心情如何? 
4.完成一个象征性的动作。当你决定宽恕他人时,如果没有人来帮你完成这种表达,你可能也难以知道自己是否真的做到了宽恕。因此,你可以自己找个方式,比如说,你可伸直手臂举起一块大石头,当你决定宽恕时就把它扔掉;或者是点亮一支蜡烛,想像自己的怒火已经同这蜡烛一起熔化了。 
记住:宽恕不等于忘记,就算在你决定宽恕之后,受伤的感觉往往还会停留很长一段时间。有时甚至需要你再次去宽恕。不过根据斯坦福大学的研究,已经宽恕了他人的人会觉得那些曾经让他们锥心疼痛的事情已不再令他们痛苦了。 
宽恕他人有时就像镜子一样反射出你对自己的宽恕。 
                  第40件事 给孩子做出榜样
第40件事 给孩子做出榜样 
孩子是你生命的延续,你应该为培养孩子高尚的情操和健康的品格而不遗余力。孩子总是望着父母的脊背长大,因而最好的教育方式就是――言传身教。 
以下两个故事都说明了为父母者的榜样行为带给孩子的力量。 
他当时11岁,一有机会就到湖中小岛上他家那小木屋旁钓鱼。 
他跟父亲在薄暮时去垂钓,他在鱼钩上挂上鱼饵,用卷轴钓鱼竿放钓。鱼饵划破水面,在夕阳照射下,水面泛起一圈圈涟漪,随着月亮在湖面升起,涟漪化做银光粼粼。 
鱼竿弯折成弧形时,他知道一定是有大家伙上钩了,他父亲投以赞赏的目光,看着儿子戏弄那条鱼。 
终于,他小心翼翼地把那条精疲力竭的鱼拖出水面。那是条他从未见过的大鲈鱼! 
趁着月色,父子俩望着那条煞是神气漂亮的大鱼。它的腮不断张合。父亲看看手表,是晚上10点――离钓鲈鱼时段的时间还有两个小时。 
“孩子,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他说。 
“为什么?”儿子很不情愿地大嚷起来。 
“还会有别的鱼的。”父亲说。 
“但不会有这么大。”儿子又嚷道。 
他朝湖的四周看看,月光下没有渔舟,也没有钓客,他再望望父亲。 
虽然没有人见到他们,也不可能有人知道这条鱼是什么时候钓到的,但儿子从父亲斩钉截铁的口气中知道,这个决定丝毫没有商量的余地。他只好慢吞吞地从大鲈鱼的唇上取出鱼钩,把鱼放进水中。 
那鱼摆动着强劲有力的身子没入水里。小男孩心想:我这辈子休想再见到这么大的鱼了。 
那是34年前的事。今天,这男孩子已成为一名卓有成就的建筑师。他父亲依然在湖心小岛的小木屋生活,而他带着自己的儿女仍在那个地方垂钓。 
果然不出所料,那次以后,他再也没有钓到过像他几十年前那个晚上钓到的那么棒的大鱼了。可是,这条大鱼一再在他的眼前闪现――每当他遇到道德难题的时候,就看见这条鱼了。 
另一个故事是这样的: 
迈克带着他三个兴高采烈的孩子来到剧院的售票处。“嗨!我要买4张票,1张大人票,3张儿童票。”他对售票的小伙子说道。 
“先生,6岁以上的孩子要半票,6岁以下的孩子可以免费入场。” 
“那就买两张票,我最大的孩子杰尔斯今天刚好6岁,其余的两个是4岁的双胞胎。” 
售票的小伙子将戏票递给迈克,忽然笑着说道:“其实,你如果不说,我根本看不出你的孩子是否超过6岁。” 
“可是,我的孩子们知道。”迈克正色说。 
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把儿童比做一块大理石,他说,把这块大理石塑造成一座雕像需要六位雕塑家:家庭;学校;儿童所在的集体;儿童本人;书籍;偶然出现的因素。从排列顺序上看,家庭被列在首位,可见家庭在塑造儿童的过程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遗憾的是,现实生活中的许多父母在身教方面做得不够,甚至背道而驰,平时教育起孩子来头头是道,大道理一套一套的,但在具体行动中,或有意无意或自觉不自觉地溺爱着孩子,并对做父母的自己得过且过、放任自流。比如轮到让孩子自己做事的时候,有的父母总是不忍心让孩子受苦或不放心孩子,常常是百般拒绝并越俎代庖,无形中剥夺了孩子锻炼、学习的权利。更为教育所忌讳的是,有的父母在孩子面前说的是一套,背着孩子做的又是另一套。比如有的父母教育孩子树雄心、立壮志,自己却整天泡在麻将场上不出来;有的父母教育孩子诚实守信,自己做事却坑蒙拐骗,不择手段;有的父母教育孩子与人为善、文明礼貌,自己与人发生摩擦则常常污言秽语,甚至拳脚相加,如此等等。孩子耳闻目睹父母自相矛盾的言行,并受其潜移默化的不良影响,自然难以形成正确的立场、观点和为人处世的态度及行为规范。如此一来,即便是家长将教育孩子的道理讲得如何透彻和完美,也难免成为极其苍白和毫无说服力的东西。而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有些讲不出多少大道理的家长,能运用其高尚的人格魅力和表里如一、言行一致的行为,给孩子塑造出良好的个性心理和道德品质。 
家教是一门艺术、一门学问,既极其深奥又十分简单。其核心关键是要求做父母的用言传身教去审慎地进行教育。在家庭环境中,父母的一言一行,孩子都耳濡目染,并极力仿效。要想使家教收到良好的效果,既要讲“言传”,更要讲“身教”。也就是说,父母在教育孩子过程中要身体力行,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必须首先做到。是谓: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也。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孩子是父母的影子。父母教育孩子,对于孩子来说,重要的不是看父母讲了多少道理,而要看父母怎样做,只要父母率先垂范做出榜样,其感召力和威力所产生的家教效果是不言而喻的。 
英国诗人多萝西在《什么伴随着你的孩子》一诗中写道: 
批评伴随着孩子,他学会谴责; 
敌视伴随着孩子,他学会争斗; 
惊恐伴随着孩子,他凄凄切切; 
惋惜伴随着孩子,他嗟叹时运; 
嘲弄伴随着孩子,他羞惭腼腆; 
妒忌伴随着孩子,他学会羡慕; 
责难伴随着孩子,他自愧自惭; 
鼓励伴随着孩子,他信心日增; 
宽容伴随着孩子,他坚韧不拔; 
赞美伴随着孩子,他鉴赏有方; 
认可伴随着孩子,他爱心常存; 
称许伴随着孩子,他自爱自尊; 
赏识伴随着孩子,他明白人生终当一搏; 
分享伴随着孩子,他慷慨大度; 
诚实与公正伴随着孩子,他领悟出真理与正义; 
安定伴随着孩子,他信赖他人与自己; 
友善伴随着孩子,他看见洒向人间都是爱; 
假如宁寂伴随着您,孩子就心静似水,平和待人。 
什么――伴随着您的孩子? 
为人父母者,做好孩子的榜样吧! 
1?对孩子提出的所有问题,都耐心、老实地做出回答。 
2?认真对待孩子提出的看法。 
3?竖一个陈列架,让孩子在上面充分展示自己的作品。 
4?不因孩子房间里或者桌面上很乱而责骂他,只要这与他的创作活动有关。 
5?给孩子一个房间或者房间的一部分,供他玩耍。 
6?向孩子说明,他本身已经很可爱,用不着再刻意表现。 
7?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8?帮孩子制订个人计划并想出完成计划的方法。 
9?带孩子到他感兴趣的地方去玩。 
10?帮助孩子修改作业。 
11?帮助孩子与来自不同社会文化阶层的孩子正常交往。 
12?家长养成合理的行为习惯并留心让孩子学着去做。 
13?从不对孩子说,他比别的孩子差。 
14?允许孩子参加计划家务和外出旅行。 
15?向孩子提供书籍和材料,让孩子干自己喜爱的事情。 
16?教孩子与各种年龄的成年人自由交往。 
17?定期为孩子读点东西。 
18?让孩子从小养成读书的习惯。 
19?鼓励孩子编故事和幻想。 
20?认真对待孩子的个人要求。 
21?每天都要抽时间和孩子单独在一起。 
22?不用辱骂来惩治孩子。 
23?不能因孩子犯错误而戏弄他。 
24?表扬孩子背诗、讲故事和唱歌。 
25?让孩子独立思考问题。 
26?制订详细的实验计划,帮助孩子了解更多的事情。 
27?允许孩子玩各种无毒废弃物。 
28?鼓励孩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29?在孩子干的事情中,不断寻找值得赞许的地方。 
30?不要空洞地、不真诚地表扬孩子。 
31?诚实地评价自己对孩子的感情。 
32?不存在家长完全不能与孩子讨论的问题。 
33?让孩子有机会真正做决定。 
34?帮助孩子成为有个性的人。 
35?帮助孩子寻找值得看的电视节目。 
36?发挥孩子积极认识自己的才干和能力。 
37?不对孩子的失败表示瞧不起。不妨对孩子说:“我也不会干这个。” 
38?鼓励孩子尽量不依赖成年人。 
39?相信孩子的理智并信任他。 
40?让孩子独立完成他所从事的工作的基本部分,哪怕不会有积极的结果。 
                  第三部分
第三部分 
我们的价值,不在于外面的评价,而是在于我们给自己的定价。我们每一个人的价值都是绝对的。坚持自己崇高的价值,接纳自己,磨砺自己。给自己成长的空间,我们每个人都能成为“无价之宝”。 
                  第41件事 为自己录个像
第41件事 为自己录个像 
看看镜头里的自己,告诉自己: 
“我欣赏我的生活。” 
“我欣赏我自己。” 
“我欣赏我的财富。” 
“我欣赏我的健康。” 
“我欣赏我的幸福。” 
“我欣赏我的充裕。” 
“我欣赏我的富有。” 
“我欣赏我的爱心。” 
“我欣赏我对人的关切。” 
“我欣赏我的与人分享。” 
“我欣赏我的学习。” 
“我欣赏我知道自己要什么。” 
“我欣赏我的机会。” 
“我欣赏我懂得享受乐趣。” 
“我欣赏我的平衡。” 
有一个出家弟子跑去请教一位很有智慧的师父,他跟在师父的身边,天天问同样的问题:“师父啊,什么是人生真正的价值?”问得师父烦透了。 
有一天,师父从房间拿出一块石头,对他说:“你把这块石头拿到市场去卖,但不要真的卖掉,只要有人出价就好了,看看市场的人肯出多少钱买这块石头。” 
弟子就带着石头到市场,有的人说这块石头很大,很好看,就出价两块钱;有人说这块石头可以做秤砣,出价10块钱。结果大家七嘴八舌,最高也只出到10块钱。弟子很开心地回去,告诉师父:“这块没用的石头,还可以卖到10块钱,真该把它卖了。” 
师父说:“先不要卖,再把它拿到黄金市场卖卖看,也不要真的卖掉。” 
弟子就把这块石头拿到黄金市场卖,一开始就有人出价千元,第二个人出价万元,最后有人出到10万元。弟子兴冲冲地跑回去,向师父报告这不可思议的结果。 
师父对他说:“把石头拿到最昂贵、最高级的珠宝商场去估价。” 
弟子就去了。第一个开价就是10万,但他不卖,于是20万,30万,一直加到后来对方生气了,要他自己出价。他对买家说,师父不许他卖,就把石头带了回去,对师父说:“这块石头居然被出价到数十万。” 
师父说:“是呀!我现在不能教你人生的价值,因为你一直在用市场的眼光在看待你的人生。人生的价值,应该是在一个人心中,先有了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