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文学电子书 > 二十四不孝 >

第2章

二十四不孝-第2章

小说: 二十四不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于是皆大欢喜。王老劁日子过的鲜鲜亮,保姆侍候得应应当当。每年的三个生日也过得风风光光。三个儿子不旦解决了养老爹的问题,每年为爹办寿所得的十有七八又都充了自家财政。在单位,三个儿子又都被传颂为大孝子。
  转眼就到了王老劁八十大寿的年头。这哥仨都攒足了劲要为爹大办一场。哥仨又都分别算着自己心里的小帐。老大已答应用办寿的收礼为大儿媳买一台小轿车,也让那个当副县长的亲家看看自己的实力。老二的儿子这会已考研成功,他要通过办寿,把送儿子出国的钱凑齐。老三的目标更明确,就准备给小媳妇买件貂绒大衣。
  正在王老劁得意洋洋地迎接自己这三个八十大寿的时候,一件意外的事使王老爷子从热炕头掉进了冰窟窿。
  那天,王老劁在保姆的陪同下,逛进了镇敬老院。正赶上敬老院给孙老千过八十大寿。孙老千和王老劁是打小的朋友。看着简简单单的几碟小菜和一个比面包大不了多少的生日蛋糕,王老劁感慨万千,当着众人的面,大谈自己过寿的风光,弄得孙老千很没面子。其实,王老劁每年过三个生日,儿子用以圈钱的事早就传开了,只是没人当着他撕开这层窗户纸。孙老千受了羞辱,情急之下给揭了锅:“我孙老千生日过得好孬,实实在在过的是自己的生日,不像你,一年过三个生日,哪个都不是真的。你是大年三十晚上生的,办寿也没人去!那三个拖油瓶,借给你办寿弄钱罢了!明眼人都知道,唬你个睁眼瞎吧!”
  顿时,王老劁如五雷轰顶,醒悟了。其实他何曾不知道自己的生日是三十晚上,何曾不知道三个儿子是用他过生日圈钱。他是以为别人都没看出来,也就憋屈着自己,骗自己。没想到,这事全世界都知道,就瞒着他一人儿。感情是光着屁股拜一圈年,人家都看见了,不好意思说呀!多苛碜呐!
  回家后,王老劁窝屈了一宿,他心里想不开,一辈子好强要面的他,老了老了跌这个份子。第二天就是老大给他办八十大寿的日子,一见那红火场面,王老劁顿时就疯了,爬上四楼顶,耍起疯来。
  王老劁疯了,三个儿子的八十大寿计划也就落空了。老大的媳妇骂着要她的小轿车,老二的儿子怪爹没凑齐他出国的钱,老三的小媳妇要她的貂皮大衣。全家都乱营了。
  关键时刻,还是老三出了个扭转乾坤的好主意——送爹去精神病院。
  于是,在精神病院门前有了三张收礼的桌子,三个儿子分别收自己的份子。眨眼之间,小轿车有了,貂皮大衣有了,儿子出国的钱也凑齐了。王老劁确死了,咬舌自尽的。他拒绝医生给他“过电”检查,因为他没有精神病。





    二十四不孝 二
     更新时间:2010…3…5 8:24:41 本章字数:4651

  康乾讲的故事——亲 尝 汤 药
  汉朝有个皇帝叫汉文帝,名刘恒,是汉高祖的第三个儿子。他即皇位后,不忘生母薄太后,以仁孝闻名天下。母亲病了三年,身为皇帝的刘恒亲自侍候了三年,有时目不交睫,衣不解带,亲口尝药,然后才给母亲吃。汉文帝在位二十四年,在他的率先垂范下,民间孝风喜人,重德、重礼,社会稳定,人丁兴旺,经济也得到很大发展。后来他统治的朝代与汉景帝一同被誉为“文景之治”
  叶子讲的故事——亲 母 为 佣
  某海滨城市日报刊出一条令人瞩目的通讯:《保姆不慎摔成重伤,大学老师变卖房产为其治病》消息一出,全城敬然。在当今金钱至尚,物欲横流的风气下,有这等贤明之士,实乃社会之幸,民族之希望。于是乎,各路媒体蜂拥而至,均想在这棵精神文明之花上多摘些硕果。然而,令全城人大跌眼镜的是,就在那条通讯刊出的当天夜里,那大学老师夫妻连同受伤的保姆一快失踪了,连那老师所在的学校都不知道他们的去向。
  一时间,报上、网上狐疑之声哗然。有的说,那老师是为捞政治资本,自己造的假新闻,面对众多媒体的追踪,怕穿帮藏慝起来了。也有的说,“狗仔队”多事,人家做好事的本人都没放在心上,媒体乱炒,人家能不躲开?更有甚者说,本来就没有这等事,是校方为炒做名气,自我编造的故事。
  当今的人大多都爱叫真,越糊涂的事越想把它搞明白。于是乎,网络的“人肉搜索”大显神威,不断有人挂贴,爆出令人瞠目结舌的消息。消息越来越离谱,甚至都到了令人无法相信的地步。可无论怎样搜索,那老师就是不露芦山真面目。直到有一天公安局在报纸上刊出《无名尸认领启事》,那老师才终于出现了。于是一段令人心颤的故事,成了公民茶余饭后的嚼舌之物。
  说在一小山村,夫妻两似宝如娇地养着一个儿子。丈夫叫齐守山,看林子的,媳妇叫桑丫,养蚕的。儿子叫齐白宝,从小长得就像个白白胖胖的蚕宝宝。夫妻两守着一根苗,从小娇生惯养。要星不摘月,要大不给小,就指望孩子好好学习,长大跳跃龙门,冲出大山,光宗耀祖。
  这齐白宝也争气,爹妈没白惯着他,别看他自私自利,不知疼爱父母,学习却出类拔萃。读初中他是乡重点,读高中是县重点,一气考上某海滨城市的外国语学院。他的志向是读完大学出国定居。老爹老妈咋办?他没想过。
  一对山村的农民夫妻,靠着看山养蚕,把一个孩子从小学供到初中,从初中供到高中,又从高中供到大学,其艰难可想而知。更何况,齐白宝从小娇生惯养,不但要学费,要住宿费,还要买电脑,穿名牌服装,隔三叉五还要请同学吃顿像样的大餐。
  齐白宝在学校确实够份,同大款子弟一同住高间,吃小灶,笔记本电脑、台式电脑各一台,都是原装进口。从头到脚非名牌不近身。出门打车,洗浴中心按摩搓澡。同寝室同学一顿五百元请他吃饭,他回敬一千,而且连老师一块请上。齐白宝有句口头惮:“山沟里出来咋了?咱谁也不差!”
  齐白宝挥金如土,同学偶问他的身世,他一句话顶回去:“好汉别问出身,咱哥们差啥?”他也确实不差啥。齐白宝会来事,又大方,在学校人缘极好,学习又一直是班里的尖子。曾代表学校参加过中央电视台主办的大学生辩论会,他可谓是学校的娇娇者。
  博士导师赵教授听说齐白宝毕业要出国,便劝他别出国,说出国不一定比国内有出息,他自己就是个“海归”。他劝齐白宝考他的研究生,争取毕业后留校当老师,将来熬个教授啥地,比出国更走捷径。
  齐白宝一听,也对,不出国了,考赵老师研究生。于是一封信给爹妈下了“将军令”:准备钱,我再在国内念三年研究生。
  齐守山两口子一接儿子的信,如五雷轰顶。原指望儿子再有半年大学毕业或工作赚钱,或出国勤工俭学,自己养活自己,这下惨了,还要再供三年研究生。为供儿子上高中,上大学,家里该卖的东西都卖光了,该借的亲戚朋友都借遍了,眼前已负债累累,家徒四壁,就指望儿子毕业赚钱还债呢,哪还有钱供他上研究生!卖山呐!齐白宝早就想好了辙。他写信,让家里卖山。
  村里分的承包山,是老两口子下半辈子的生存指望,卖了山,往后咋活呀?可是为了儿子的前程,夫妻俩,一核计,豁出去了,卖山!
  山卖了,齐白宝读研究生的钱总算凑齐了。齐白宝也考上了赵教授的研究生。学费是有了,可齐白宝平素吃喝挥霍的钱,家里再也拿不出来了。卖了山,五十多岁的老爹跟年轻人一块进城打工去了。没了山,老妈桑丫再不能养蚕,只能在村里东家干点零活,西家帮着看看蚕,自己混饱肚子,无力再照顾儿子。
  挥霍惯了的齐白宝,一时难以忍受。这时,赵教授想花重金招个能干、保靠、能打扫卫生和做饭的保姆。这保姆最好是中年妇女,没有老伴,能在城里长住。赵教授问齐白宝家乡的亲属里有没有合适的。齐白宝马上想到了自己的妈。但他说:“我家的亲属哪有做这个的,最次都养山,放蚕,养车拉脚啥的。不过我家有个邻居老太太挺好,利手利脚,没有老伴,我看能行。”
  于是齐白宝赶回家,去接老妈。老妈一听进城去当保姆,还是给儿子的老师当保姆,说啥也不去。一来怕自己一个农村女人,给儿子丢脸,二来家里还养十几只换油盐酱醋的鸡,没人照应。不去也得去,桑丫哪经得起儿子软硬兼施。儿子说,要不去,就月月给我邮两千元零花钱。老妈无奈,只好答应了。更让她想不到的是,儿子要求就是去也不能母子相称,只能称是邻居,而且还要说死了老伴。
  桑丫一听,哭骂儿子书都念狗肚子里去了,不认亲母,还咒亲爹,天理难容。齐白宝见妈悲痛致极,又哄妈说:“这一切还不都是为了前程,如果别人知道我的妈是当保姆的,日后留校当老师,咋面对学生?!”
  哭归哭,骂归骂,爹妈最后总是替儿着想,她还是答应了儿子的要求。为了断决妈反悔的念头,临走,齐白宝把家里惟一的财产——三间草房也给卖了。
  于是齐守山、桑丫老两口子天各一方,一个在千里之外的建筑工地当力工,一个在儿子的学校当保姆。
  桑丫到了赵教授家起早贪黑地干,洗衣、做饭、打扫卫生,无所不为。每月挣的两千元钱都偷偷给儿子齐白宝去挥霍。齐白宝呢,风风光光地当着自己的大研究生。他还是那样会来事,还是那样大方,还是那样人缘极好。有时候,赵教授带着自己的弟子来家里谈学问,桑丫便侍候他们。赵教授夸保姆能干的同时,总要捎上两句对齐白宝感激之类的话。每当这时,桑丫就尴尬地低头走开,齐白宝呢,却落落大方地说:“桑姨得好好干,要干不好,不但对不起赵教授,也对不起我这个介绍人呐!”
  不久,赵教授把同是自己研究生的女弟子蔷蔷介绍给齐白宝。因为在这之前齐白宝就对蔷蔷也眉来眼去,没多久,两人就确立了关系,出双入对起来。赵教授在自己家,让桑丫准备了一桌丰盛的酒席,为两个弟子订婚。桑丫见自己有了儿媳,虽然心酸,也十分喜悦,不但饭菜做得精细,还主动给他们敬酒。蔷蔷是个高干子弟,虽然对保姆敬酒有些不悦,但奈于是导师的保姆,也欣然喝下了。
  转眼又快到三年了。这年春节,齐白宝的父亲齐守山打工的建筑工地没活儿,又放假了。他们全家已经三年没在一起过年了,齐守山来到了娘俩住的海滨市,想一块过个除夕夜。可他不敢到学校找儿子,就找个小招待所住下了,然后偷偷往赵教授家打电话找桑丫,正好赵教授接的,齐守山立刻谎乱地说两句,就把电话放了。
  赵教授当初找保姆就声明不要有家的,他便追问桑丫,这男人是谁。桑丫吱吱唔唔说不出来,最后只好承认是自己男人。赵教授没说啥,事后他找到齐白宝,问他为啥隐瞒保姆有老伴的实情。齐白宝一看事情要败露,忙谎称她以前确实死了老伴,可能是后找的。赵教授说:“开春让她走吧,有老伴的人不能安心在这干”。于是那个三十晚上,齐守山独自躺在招待所的床上,瞪眼望房顶,听了一宿炮竹响。
  转眼开春了,齐白宝研究生毕业,留校当了老师。他又和蔷蔷结了婚,贷款买了幢豪宅。赵教授辞了桑丫,另找了保姆。桑丫总算解脱了。儿子书读完了,当了大学老师,能赚钱了,她该回家同老伴团聚了。可这时蔷蔷提出要雇桑丫当保姆。齐白宝不同意。这些年,妈为他付出的太多了,母子不能相认已够痛苦,再让亲妈给自己当保姆,天理难容啊!可蔷蔷就是看好了桑丫,非她不雇。齐白宝很是为难,因为蔷蔷已怀孕了,再说,蔷蔷的老爹是省城的大官,往后还全指望老岳父提拔呢,咋能刚结婚就不听媳妇的。齐白宝这次是为难地给老妈跪下了。儿的难事,就是妈的心刺儿,再大也得挑了它。桑丫留下了,这个中原委,不但有儿子的前程,还有儿媳肚里的孙子呢!桑丫同儿子约定,等孙子生下,带到两岁,自己无论如何也要回家跟老伴团聚。然而,不久发生的一件事,彻底打破了桑丫的计划。
  一天,儿子两口子都上班了,桑丫在打扫卫生,突然有电话打来,她奔向二楼楼梯的拐角处接电话,刚听几句,桑丫就懵了。原来,齐白宝的父亲齐守山在建筑工地让楼顶掉下的钢筋给穿死了。桑丫听罢,眼前一黑,从楼梯滚了下来。
  桑丫住院了,是颅内出血,当天就做了大手术。多亏抢救及时,不久就康复出院了,可为了向儿媳隐瞒身世,她忍痛没把丈夫死的事告诉儿子。这时儿媳却发难了,说给她做手术的这十几万元钱,都是齐白宝借的,光从赵教授那就借了八万,保姆负伤,钱总不能全让东家拿吧?保姆自己也有过失啊,咋也得拿一半。蔷蔷逼桑丫要钱,桑丫只顾呜呜哭,不知所措。此时的齐白宝发怒了,把媳妇痛斥了一顿:“她病刚好,就逼她要钱,你还有点人性吗?再说,她哪来的钱!”
  蔷蔷一听,也是那么回事。就算她病好了,也逼不出来七、八万元钱呐!于是她突然想起媒体的力量。社会上有许多有善心的人,如果知情,他们肯定会募捐的。于是蔷蔷就在网上贴了个《大学老师欲卖楼救保姆》的贴子。当天,日报的记者就来找她,没几天,那篇《保姆不甚摔成重伤,大学教师变卖房产为其治病》的通讯就见报了。
  这一切都是蔷蔷背着齐白宝干的,等齐白宝看见报纸,他整个人都傻了。这事要全都捅出去,他这辈子还有何前程可言。他把蔷蔷大骂一顿后,全盘把一切都告诉了蔷蔷。蔷蔷听后,先惊,后愣,再悔,再怕。她后悔当初没看出齐白宝的本质,稀里糊涂嫁给了她,害怕这事真曝了光。丈夫的前程没了,自己也丢尽了脸面。两人一商量,三十六计,走为上,先避避风头再说。于是当天夜里,二人带着老妈在别处租了间房,先躲了起来。可没想到,网上的“人肉搜索”比鬼子进庄还厉害,令他们越来越害怕,多日不敢露面。
  面对这局面,桑丫更是为难。为了儿子的前程,老两口子付出了一生的心血,到头来却因为自己,毁了儿子!看来自己才是多余的人。于是桑丫借机走掉了。她独自在街上行走,边走边想着自己的一生,想着这一辈子两口子为儿子艰难的付出,想到死在千里之外的丈夫临死都没能见一面,突然一股热血直冲脑后,当时人便倒在了路边的水沟里。
  等桑丫被发现时,她早已死去多时,公安局尸检报告确认:大面积脑出血。桑丫的尸像刊在报纸上,成了无主尸。
  齐白宝正到处找妈妈,见到报上的《无名尸寻主》时,整个人都傻了。他想去认,可蔷蔷劝他还是别去,说认了就无法解释。其实齐白宝心里早有这顾虑。但最后他还是出现了,因为曾给桑丫做手术的医生认出了桑丫,给公安局打了电话。
  就在市报那篇《保姆不慎摔成重伤,大学老师变卖房产为其治病》的通讯发出一个月后,又一篇通讯刊发了:《亲母为佣,XXX大学辞退无德教师》





    二十四不孝 三
     更新时间:2010…3…5 8:24:41 本章字数:3805

  康乾讲的故事——啮 指 痛 心
  春秋时鲁国有个叫曾参的人,他是孔子得意的门生,世人称其为曾子。曾子少年时家贫,常上山打柴。一天家里来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