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明二十四监 >

第178章

大明二十四监-第178章

小说: 大明二十四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浅曰柿傅牧耍徽馕抟筛钦伊艘环莺貌钍隆O喾刺奖匦氲锰噬系模话赘吮哟硕嗔艘桓銎牌牛徽庋氖虑亓加竦咕醯梦匏搅耍痪褪歉模荒训阑鼓孀呕噬喜怀桑俊靶换噬先绱说男湃危话赘吮ɑ嵛噬蟡īng忠尽力!”
    “训练、改编事宜以后再谈。下面的各位朕也没见过;一一报上名来吧。”皇帐里坐着的人很多;大者是辽东那边过来的非辽籍之人;所以朱由校问到。
    辽东这支部队给朱由校带来的感触颇多;特别是刚刚左翼突袭被敌人戏耍了一回后;朱由校更加认识到了机动xìng的重要xìng。没有速度;再强的攻击投放不到敌人身上;有什么作用?干干的看着敌人;就是追不上;放谁身上谁都不会好受。现在二万五千名骑兵就摆在自己的面前;如果能把这些人收编了;稍加训练;自己立刻就能拥有二万五千名骑兵;这个诱惑可不是一般的大。
    “皇上;臣吴襄拜见。”
    “吴襄?你可是祖大寿的妹夫?”吴襄;那不是吴三桂的爹;祖大寿的妹夫;怎么他也在这非辽籍里?
    “回皇上;正是;”吴襄也是郁闷;这样的事实连皇上都知道了;这可真是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了;这一路上就怕在这种事情上;不招皇上待见;没想到皇上见了自己第一个问题就问了这个。
    “你不是辽籍?”多少书里都说吴三桂是辽东人;甚至是当地的望族;怎么他吴襄就不是辽籍了呢?
    “回皇上;臣的祖上是江苏高邮人;”这个辽籍当时可是一刀切的;吴襄也没办法啊。
    “那你的家人在哪里?”其实朱由校关心的是吴三桂在哪里;这个脑后有反骨的人;一定不能让他碰兵权。
    “回皇上;均在宁远。”吴襄硬着头皮说。
    “哦;那爱卿还是回宁远吧;一方面骨肉离散非朕所愿看到的;一方面现在宁远收复锦州在际;也需要将才;爱卿带着自己的家丁速去吧。”这样的人留在中原干什么?还是快快的回辽东吧。
    “皇上、、、、、、”吴襄哪里听不出好坏话;皇上这一下子把自己推了回去;立场鲜明的把自己归到了辽将那个圈子;他当然的有所犹豫。
    “带句话给那些辽将们;朕给他们四个字;好自为之。回去吧!”如此显赫的汉jiān家族;朱由校既不会用;也不会在乎;直接把你当成敌人;你这个jiān字就jiān不成了。堂堂正正的打仗自己的力量每天都在增加着;哪里会怕了他人。
    “臣告退。”吴襄很委屈;被皇上如此的‘斥责’着惶恐不安的走出了皇帐;耳闻目睹了皇上的强大之后;他更加的为辽将那些作为而感到后怕。皇上那语气里充分不屑不是源自地位;而是源自实力。皇上的实力有多可怕看看眼前的景象就明白了。打的二十余万蒙古兵直接扔下如此多的步兵跑了;这得多大的威慑力量?以前挤死福王让人不敢相信;现在擒获如此多的人可是摆在自己面前的;哪里能够不信?
    “好自为之”;这种话是什么意思?辽将的回头路就在皇上这四个字里;但辽将们舍得那已经到手的银钱或者敢于拿出实力与建奴拼杀吗?若不拿出来;估计皇上肯定会视他们为死敌的;这点吴襄一点都不否认。若是有可能;他都想现在就抽身而退;但他知道他退不出来了。
    “曹文昭、曹变蛟;爱卿就是传说中的大小曹吧。果然是个猛将;”对于大小曹叔侄两朱由校还是有所耳闻的;勇冠三军;是不可多得的猛将。
    “多谢皇上夸奖。”
    一个个的把辽东诸将认识了一个遍;朱由校开始说:“诸位;关宁铁骑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家丁的制度也已经不再符合战争的需要;现在朕yù将你等带来的骑兵通通改编成一支快速反应队;你们将没有一个家丁;若汝等愿意;就留下来在这岱海训练一个月;若不同意;可以离开;”对于这次的改编;朱由校想了很久;这样一支部队让他们谢甲归田;他们能做什么?只会能社会增加负担而已。
    他们都是世代的军户被派到辽东的;平时他们受的训练是最差的;拿的粮饷当然也是最少的。慢慢做了下来;什么人都变油了;多年的兵当了下来;兵油子的习xìng长了不少;用他们去平剿匪;还效果估计也会和左良玉之流也差不了多少;百姓们看着他们都会害怕;匪过如梳兵过如篦;这样的事朱由校可是不想在自己的手里再度产生。这些人其实练起来;作战经验之类的是有了;胆气也足;但正是的训练倒不一定能练的过新兵;新兵是一张白纸;可以把一些新的东西按着自己的思路传授给他们;让他们从零开始接受。但老兵油子却会变着法的把这些训练内容进行打折;弄得训练目的最终失败。老兵油子的坏处相当的多;更有做战怕死这一条;也是让人受不了的。所以初生牛犊不怕虎;听过老牛喜欢吃嫩草;没听过老牛不怕虎的。
    而家丁制和亲兵制最大的区别是本质上的;家儿本上就是当官的私人;拿着他人的兵血里的钱养活着的。亲兵则是每个时代都会有的;有点jǐng卫员的意思;这二者的区别是相当大的。卢象升也是在养家丁;但朱由校已经把这样的利弊得失给其分析了一个遍。白杆兵就没养什么家丁;人家的战斗力就是强;一个部队都抱成了团;发挥出集体的力量是相当巨大的。手机用户请到阅读

第315章战后盘点
        所以基于以上的考虑,朱由校只是给他们一个快速反应队的番号,连个军、兵之类的都没有,更别说什么亲军了。这就要走一步看一步,如果有可塑xìng,当然会把他正规化,成立一个军啥的,但若是烂泥扶不上墙,那只能是想办法解决了。
    众将其实本身就没有多少家丁,就象赵满教那级别的,也就是三十六个家丁而已,何况是他们。从辽东出来,当然知道皇上和辽东体系的关系,虽然名义上是来剿匪,但谁都知道那是皇上把他们给抽离开来,说是救他们也好、不让他们给辽将那边增添力量也好,总之是把非辽籍的人给调了出来。现在众将听说了右屯大捷,又亲眼目睹了皇上的战绩,对皇上手中的战斗力也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但越是这样,对自己的前途就越是不敢想象,自己的战斗力不入皇上的法眼,那还能有什么好前途?如果皇上急需将士来加强他的战斗力还好说,但明眼人都能明白,如今他们是皇上或者辽将们眼中的鸡肋,食之有味、弃之可惜。
    能入皇上亲设的快速反应队,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当然比就此闲置起来,甚至是全都解散了强的多吧。众将对这个选择还是能接受的,所以众人一个个的都宣誓效忠。
    “诸位,既然都同意这次改编,那以后就是朕的心腹,有些话朕要说在当面。辽饷的风波如何,朕想你们一定会心里有数。朕不想搞一刀切,但辽将们绝大多数也的确不让朕放心这也是事实。朕现在已经把李永芳种植在了前门之处,这是朕对汉jiān、卖国贼动手的开始。朕保证绝不会放过任何一个数典忘祖,帮着异族来欺负、屠杀我大汉子民的卖国贼、汉jiān。在朕的快速反应队里,也不希望有孬种、汉jiān的出现,做不到的,李永芳就是个例子!”朱由校有感而发的对这些从辽东回来的边兵说着,忠诚是一个组织一支部队必须拥有的品德,否则的话,战斗力再强。也只是一团渣而已。
    “臣等誓死不做汉jiān!”这些人一听皇上说的严肃也急忙的表着忠心。
    “好吧。走,看看外面的战果统计如何了,大家再一起庆功吧。”
    到了外面,把卢象升叫了过来。问一下情况。卢象升陪同着皇上。带着众将一起边看边介绍。
    打扫战场的工作还是没有结束,俘虏太多了,人数倒是统计过了。二万一千余人。受伤的已经开始给予救治了,因为是汽油弹的爆炸xìng,所以划伤的部位在脸上的不少,这样的以后卖钱肯定是卖不上价的。这样毁容的倒还好说,最恐怖的就是那被汽油烧伤面目,那才叫一个狰狞,这样的人别说卖个好价了,倒找钱让人收留都难,活生生一个鬼啊!所以这样的人最好是留下来自用。
    而还有一些是受的弩伤,因为部位、深浅的不一而伤情不一。这些倒好治,就是怕伤口发作。
    马也不少,大多数的马都是在马厩里的,但少数的几千匹却是散在了外面,好在有骑兵帮着捉回来圈在了马厩里。统计出的数字是三万多匹。
    一听这个数字,秦良玉的心是思cháo起伏,白杆兵里会骑马的可是不少,在石柱那个地方也是盛行骑马、赛马的,但哪里有钱去买马、养马啊。平播、援辽、平奢、平贵等这些战斗里虽然也得了不少的战利品,但毕竟是少,还不足以让秦良玉给军队供应起马来。马的好处那是不言自明的,看着皇上这一得就是三万匹,这平静的心因为有了yù望而变得不平静起来。但这批战利品,自己可是寸功未立,还真让她这个自尊心相当强的巾帼英雄,没法张这个口。
    因为卢象升曾研究过这些兵将的优劣,对于这个大高个女人,当然知道是白杆兵的主人秦良玉,所以留意了不少,刚刚报完数字,就发现了她的异样。
    蒙古大营那边,也早已让净军们给翻了一通,一共得了十几万两银子,和三万头羊等。其他的东西,朱由校也不会要的,以后肯定是交给皇商处理。
    打死烧死的人倒是不多,连二千人都不到,这个倒是大出人的意外。
    “费了这么大的劲,也就解决了敌人的十分之一多一点,唉!”朱由校深有感触的说,这蒙古人太不地道,自己这边刚刚的开始动手,这边的骑兵也已经到位了,怎么说也得再战一个或者二个时辰,到天黑再见个分晓,他们倒好,冲车被烧、步兵被围,骑兵刚到,转身就跑,他们的这种高效到底哪里来的?
    众将听了一个个的不由的脸红起来,这样的皇上不好伺候啊,都打成这样了,还不满足啊!
    “皇上,这已经是天大的大捷了,一万多人对付二十万骑兵,抵抗十余天,灭敌二千、擒获二万余人,自身的伤亡仅仅是几十,这样的战绩无论是放在何时何地,都是以少胜多的大捷,完全可以载入史册了,皇上的要求太高了。臣还正想着向京城报捷呢,”和朱由校一起制定各种战术的卢象升,当然知道朱由校是想借这一战来重创联军,但现实和理想的差距实在是大了点,难免让人失望,包括卢象升在内,其实也是不太满意,但又能怎么样,人家蒙古人走了,你又追不上,空自叹息有什么用?
    “该报的报,今rì过后,朕哪里都不去了,务必把净军和锦衣卫等部队的快速行进中shè移动目标的科目训好!”朱由校发狠的说道,接合着左翼袭击被蒙古人如此的污辱、戏弄,朱由校的自尊真的有点受不了,他受不了自己坐在轮椅之上任由他人欺负,现在很显然,蒙古兵就是找住了他这个弱点,如果现在冒然挺进归化,极有可能,就要面临这种囧态。可以说如果不是阵地战,自己基本上是必败无疑。(未完待续。手机用户请到阅读。)

第316章岱海苦训
        而现在也正是练习的好时候,有着这大草原的广阔,练起战车来,才有才绝对的空间,现在连一半的命中率都达不到,朱由校是真不敢把战车拉到战场上真刀真枪的干,就象是一支步兵部队有了马,只能是骑马步兵一样,一有战斗,先下马,这种半机动真让人受不了。一旦遇到稍微高名一点的统帅,人家就是围着你,彻底的打游击,rìrì夜夜不停的sāo扰,到被sāo扰的有了漏洞后,再一举歼灭。这次的阵地战,也实在是蒙古人对冲车太自信了,准备了那么长的时间,才对阵地发动的攻击。
    这样的情况,可一可二不可三,朱由校给自己下了一个决定,战车的shè击技术不过关那就死也不动一下。
    接下来当然就是安置俘虏了,加上原有的六七千俘虏,这可是小三万了,不得不小心点。把他们圈好了,一个个从头到脚都翻上一遍,确信没有武器之后,双手绑好,第百人一组,被圈子在一处空地上。
    忙完了这些,天sè也就黑了下来。一夜狂欢,净军、锦衣卫、天雄、天仇甚至是宦官杂役们这根弦都是绷的很紧,人数的巨大悬殊让人无论如何都会有所担心。现在一块石头终于掉在了地上,怎能让人不放松呢。
    而客军们无论是辽东的还是白杆兵,这段时间赶路也的确辛苦了,而且以后也有了着落,也放松的围着草原的篝火;烤着那美味的牛肉、羊肉,尽情的放开肚皮吃着。白杆兵这段时间平了四川、贵州的叛乱。然后又急急的赶路,也是辛苦,现在个个成了天子亲军,那幸福感是可想而知的,也是极为的放松。
    第二天七月十三rì,朱由校起的不晚,虽然昨天闹的也厉害,但军中无酒,也还可以,昨天他就发狠训练战车部队。现在当然在开始实施了。前段时rì的大练兵。只是练习的个人体力纪律等,在狭小的阵营里,是没办法练习战车的。
    净军、锦衣卫、天仇军、大汉将军,已经集合完毕了。朱由校照例来了一通训话。又是讲形势逼人又是讲自己受辱又rì寸步难行。总之是摆事实讲道理,论行赏玩悲情,但不管怎么说。就是要求两军速度的把这个科目给训练好了,能够拉出来打仗,而不是花架子。
    训练的职责仍然交给何可纲,他是净军的朋友、锦衣卫的同知、天仇军的统领,又熟知训练的章程,是最为合适的人选。满桂虽然吵吵着想来加入,但现在他是快速反应队的统领还有看着俘虏的任务,就不便参与了。
    净军锦衣卫都是一早跟着朱由校的,听了朱由校悲痛yù绝的训话,当然是下定了决心要练好,净军当然知道这一项内容的重要xìng,在大同时就已经集训过几天了,现在还训,说明皇上对此很不满意,宦官最需要做的是什么?那是变着法的让皇上满意,现在那只能苦练了。
    锦衣卫倒是刚刚接触这一项,但他们的底子可比净军强多了,打小就会骑马,这个优势是宦官不具备的,宦官家里是穷的揭不开锅了才挥刀自宫的,锦衣卫可是世代相传的,那家境是不具可比xìng的。
    而天仇军能入围这次训练,当然是受宠若惊,净军、锦衣卫大汉将军,一个是近侍一个是亲军一个更是皇上的贴身保镖,自己是被皇上解救出来的奴隶,这身份一个是天,一个是地,能得皇上一视同仁,当然感激的是一塌糊涂。他们的优势也有,那就是在草原上呆的久了,都会骑马。
    大汉将军那就更不必说了,目前在草原上,朱由校也是有座驾的,没有能力发挥战车的威力,还谈什么贴身护卫?相对而言,他们弓马娴熟,优势最大。
    就这样四支部队开始了他们的大集训,而此时的皇商来了,接到通知后,他们是跑的飞快,哪里还管什么夜行不夜行的,不是忠心皇上,忠心的是钱。
    卢象升和他们见面后,就找到了皇上,首先就昨天秦良玉的反应谈了一下,这是投石问路呢,她秦良玉如果能牵走八千匹战车,自己的在雄军这边还差三千匹战马没着落呢。上次就买的皇上的马,总不能这次还买吧?
    朱由校一听这话,感觉有必要和秦良玉勾通一下了,马当然不是什么问题,十几万两银子而已,但昨天话却没有说清楚,还是很有必要和秦夫人再谈一谈的。
    皇帐,
    “秦夫人,白杆兵里的兵士们都会骑马吗?”。朱由校开门见山的问。
    “回皇上,基本上都会,”秦良玉的心脏不争气的跳动着。
    “那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