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明二十四监 >

第357章

大明二十四监-第357章

小说: 大明二十四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人,怎么如此的偏激。看来那个投降、去帝号,割地赔款。肯定是一点效果都没有了。
    “朝鲜?”卢象观一愣,这个还真不是他能决定了的。他参加亲军,对于一些事情当然也知道一些,皇上对于朝鲜,那是当然要征伐的,否则的话也不会救那什么光海君,又扶起上位了。所以此事他只能够上报皇上。
    “贡献出朝鲜?建奴真敢想。”朱由校一听就知道,自己对于朝鲜的心思,是被建奴看出来了,当然这不算什么。是个人都能看出来。但想着凭借着他人之物。就让自己放弃进攻,给他们机会,真不知道建奴这腚眼吹喇叭——怎么想(响)的。
    “投降?皇上,臣还从来没曾想过。建奴会如此好说话。这次服软无非是想拖延时间罢了。”孙承宗对于建奴投降可不是第一次接触了。上次是喜峰口时。使者来过来拖延时间。现在基本可以确定差不多少了。
    袁可立也对这个建奴求和感到莫名其妙的,皇上想朝鲜,那是肯定的。但为了得到朝鲜而放弃建奴,那根本是不可能的。朝鲜现在处于建奴与朝鲜王朝共管的状态。大明早已出师有名,何须建奴来献。“皇上,建奴献朝鲜来求和,反而与皇上朝鲜之战略有所冲突,反而不美。世人对于此恐有垢病。”
    “嗯,建奴此次感觉到了威胁,朕不知他这是真正的求和,还是另有阴谋,麻痹我军?”这是朱由校最大的反应。按理说大明与建奴已经是不解之仇,一纸降表,能解决什么问题,真假不说,反正朱由校肯定是不会放过建奴的,无论是反抗还是投降,没有什么可以改变的。
    “阴谋?”孙承宗看了看袁可立,袁可立也不解的看了看孙承宗,拖时间这是谁都能看出来的,但这个阴谋、黄台吉如此做为要干什么,的确让人费解。
    “虽然猜不出对方要干什么,但通过他命令撤退耀州、海州鞍马的兵马,到辽阳之处集合来看,估计对这三城的防御能力,已经不再看好,试图以辽阳来收缩兵力做为最后一搏了。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朱由校皱着眉头说道。这一仗打起来一波三叠,远不如在蒙古之时痛快。现在刚刚的深入内陆,这黄台吉又来添堵了。鬼才相信他没有阴谋了,拖时间的目的相当的明确。要说一个月的时间,集中了建奴近半的兵力,到了盖州那一方,这个的确可以做到。但对于在一个月的时间,将这条辽东黄金线上的几座城池全都布置成固若金汤,朱由校肯定是不信的。抛出个朝鲜,这个大诱饵出来,所为何来?无非就是试探、拖延时间、示敌以弱,使明军放松警惕,麻痹大明的神经,好中他不知道什么的计谋而已。
    明军接受了,那就停战,估计应该能够换一时的平安,但那样放虎归山的事情,朱由校肯定不干,雷霆万钧的打垮建奴,而后慢慢的蚕食,最后将起彻底的消灭,这才是朱由校作战目的。
    至于麻痹明军,致使明军放松警惕,这一点朱由校是警醒了再警醒。战争的偶然性相当强,冷兵器胜热武的战例在后世可是不少,特别是现在的热武还仅仅是原始状态,比冷兵的优势很大,但要是在特殊的条件下,这种优势就打了折扣,比如喜峰口时的大水淹、郑屯谷前那种大地陷,一旦沾上了,火枪并不能沾什么便宜,那就麻烦大了。
    “皇上,为何不将计就计,为表其诚意,先让他将代善的兵马给献俘了再说。”孙承宗言道。这个花招也是简单,试试水而已。
    “孙老师,那黄台吉,沾上毛比猴都精,又岂会不明白相距的道理。提出此等要求,他一并的答应了,这就前来献俘,那孙老师是等着代善前来,还是接着向北进攻?”朱由校看着孙承宗问。
    “自然是接着攻击了,”孙承宗一愣。
    “那献俘何意?如果说是推测黄台吉的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大可不必,他投降最关键的点一是拖时间,二是想玩阴谋,麻痹大明而已。即便是真有心想降,朕亦不会接受。他以为朝鲜这招棋摆出来,明着是献,潜台词却是欲言,他会撤出朝鲜,让大明没有一个好借口而已。”
    朱由校对于孙承宗提出的试探并不看好,这里面操作起来就中了黄台吉的套了,比如说代善来降。这个条件一提,黄台吉百分百能答应。(未完待续。。)

第680章地道战
    “朕以为,若大明有些探试,代善那边也肯定来,光明正大、浩浩荡荡的来了,明军是等着接受还是不等?一等就中计,连想都不要想,只要代善在明军的大炮之外,凭着他们的马力,可以大玩游击,明军立刻的进退失据,追还是不追代善?追的话一准追不上,就象是马祥麟追着建奴骑兵一样,追了半天,也是一无所获。白杆兵上去,天雄军上去用骑兵追,中伏了怎么办?硬拼,来个伤敌一千自损三百,那肯定非我军所愿看到的。而对付建奴的骑兵,不追靠追,只能靠堵、围。并且一旦如此,那肯定会耽误时间,这是否就是中了黄台吉的缓兵之计?给建奴某些相当关键的时间?”阴谋论是朱由校不变的的假想,虽然推算不出来的,但朱由校相当执着的认为它是存在的。毕竟盖州的空城计,他是躲避的态度。一张降表,事情一下子就能复杂起来。
    “皇上,臣倒是以为孙尚书所言极是,皇上思虑会误了战机,拖累了北伐速度,为何不能以向大清河何可纲将军部投降呢?我大明可以要求建奴,为表投降之诚意,走到大清河投降就是。在那里,建奴无论耍何等花招,何部只是固守而已,船上还有大炮在随时待命,建奴还能玩出什么花样来不成?又有何损失?如此建奴阴谋自败。而北伐的进度依然如故,丝毫不受影响。”卢象升此时说出了他的见解,这个受降的过程。很明显的皇上有了一个误区,那就是向北伐部队投降。这明显是个错误观点,为什么非要让代善向这边来呢?大清河驻军岂不更为合适吗?
    “卢爱卿此言倒是一语惊醒梦中人,朕倒是没有想到。爱卿大才啊。”朱由校一愣,一副恍然大悟的模样,把小白解释的相当透彻。
    “臣不敢当皇上谬赞,补缺查漏是臣等的责任,且此提议亦是孙尚书所提,臣之言不足为道。”卢象升可不敢接这种大才称号,当着孙、袁二位。那个人岁数都是自己的二倍多。
    “孙老师。如此就如你所言,把球推给建奴,代善那边投降与否,不误北代半步进程。”朱由校不再多说什么。现在北伐的进程方是大事。速战速决方是首要。
    皇上刚刚发完了誓言。现在表面接受建奴的提议。潜台词就是‘兵不厌诈,送来的俘虏可以接受,但投降也是照杀不误’。这种话不用说出来,但谁都懂。
    达海听到了卢象观的话算是明白了明军的打算,不顾夜色,匆匆而回,报之黄台吉。
    “让大金一方先做出投降的具体表示,要求西凤山的代善先行向大清河投降,潜言之在此之前北伐不会停,明皇好打算啊。”黄台吉听了之后不由的说道。
    “皇上,昨日耀州城里,大肆虐杀我大金平民,连老人孩子均不放过。更是将八旗兵及青壮,通通的施以宫刑,其场面之血腥,比之我大金屠城尤甚,有过之而无不及。明皇方张口闭口均在喊为辽东三百万汉民的冤魂报仇雪恨,故臣以为,此举在于屠灭大金矣。不要说是假投降,即便是真的投降,他们也不会真的接受。”达海从耀州而回,这一路上的确看到了明军的一些部署,这些明军部署当然也是有真有假。但那骨子里对于大金的恨意,他是深体会的。所以有此推断。
    “皇上,明皇不受降,反而安排到大清河受降,这与常理不符,一是轻视我大金,二是对北伐志在必得,丝毫不停,三是屠戳大金平民,表明了明皇对大金恨之入骨,这一切都说明明皇那边根本不会有任何受降的心思,血战到底,屠尽大金方是其本意。这是亡族之战啊!谈判以缓明军,已经不再有一丝的可能,请皇上明鉴。”范文程的分析能力还是可以的,主意最初是他出的,但现在看来,明皇一点都没有中计的表示。
    “无防,朕之和谈非仅为拖延明军而已,视敌以弱,骄其军心,也是其一。代善之军另有大用,和谈免之。”黄台吉可有可无的说着。
    这让达海一下子摸不着头脑,说到底这个小白脸并没有真正的进入建奴的权力核心之处而已。
    明军这一日,连占海州、鞍山两地,并且及时的将隐密的光报系统建好。之所以说是占,因为都是空城,有了耀州这个缓冲之地,海州、鞍山两地,有了撤退的时间,撤的相当的从容,不管建奴还是汉民,都被强行的撤往了辽阳。
    对于空城,朱由校打心里是小心再小心,盖州城让他不放心,根本没碰,这种胆怯让自己都害臊。
    对着这二个城朱由校不顾他人的劝阻,命令里里外外、上上下下的搜了一遍。的确是发现了几个家庭民用的地窑,入口都相当的隐密,不过里面空无一人。据耀州城的汉民讲,那都是为了藏身之用,但那只能是一时,管不了一世,里面存再多的粮食,也有吃完的一天。
    看着这些,又听了汉民向导的话,朱由校暗自的想着,‘还是地道战,黄台吉搞的这一套,只不过这种地道战,是不自已挖的,而是以前留的而已。想想盖州那边,问了这么多俘虏都不知情,是不是也是这个原因?盖州城的埋伏是不是如此?’
    到鞍山的时候,天色已经黑了,所以不可能再通过光报来求证了。
    鞍山距辽阳只有五六十里路,远倒是不远。现在建奴极力的收缩防守,位置就是辽阳了。这一战又是一场大仗。
    第二天一早,朱由校率军兵发辽阳,而光报传到何可纲部,要求何可纲悄悄的查证盖州的地道。
    此时的何可纲部正在对着港口进军,打算将港口给平掉,港口可不是开放的,以前袁可立来时就是一个堡子,而建奴又以此堡为依,扩大了许多。皇上要求拔掉港口,现在何可纲经过光报的情报,对这支除了有些火炮远程武器之处,别有所依的部队开始要下手了。(未完待续。。)

第681章六朝古都
    港口虽然有着一定的防御能力,但有着一定远程打击能力的明军,首先就是以大炮对准了其炮阵等进行了猛烈的近一个时辰的打击。
    这种力度是相当大的,直接的摧毁了港口炮阵,大炮、火药、投石机、八牛弩等等炸的到处都是,此时是步兵粉墨登场的时候了。
    一千竖盾兵在前,一千持燧发枪的净军在后,何可纲深深的感到了大炮的强大,如果没有大炮,仅仅是那炮阵远程,就得损失不少的兵力。而现在,一个时辰的轰炸,早已把港口的建奴的兵胆给吓的差不多了,哪里还有反抗的能力?
    在塌房战的时候,遇到了最为凶猛的反击,沿着港口一线,那一排塌房为数不少,那里原来是专门经商所用。现在与港口的堡子连在了一起,成为了防守的主力。而建奴们躲在了塌房里,负隅顽抗,他们的弓箭当然没有什么杀伤性,但隐藏在内的八牛弩,的确是大杀器,给亲军带来了伤害。
    “阻击弩换汽油弹压制!将敌人的八牛弩打下去,竖盾兵冲锋!”这个时候亲军已经到了港口,不能再用大炮了,那就造成误伤。八牛弩操作上太麻烦,更有死角存在,所以抓住这个空档,以坚盾兵冲锋,无疑是最快捷的决占方式。
    在付出了二十多人牺牲的前提之下,终于把塌房给彻底的解决了。
    而港口的堡了,更是建奴们此时已经没有什么壮志凌云了。虽然论防御能力,他们可比那小小的塌房要强的数倍。但也经不住明军的大兵的猛攻。
    最终这战斗没有什么悬念就结束了,收拾了近二千多的建奴与汉军俘虏。按着皇上的惯例,全都宫刑处理。
    而在港口开战的同时,何可纲派去的一支陆战千人队,也无声无息的进去了盖州城。那里现在是一座空城有明军巡逻,是再正常不过的了。
    虽然盖州城不小,但千人搜索起来,并没有什么困难,有了目标。寻找起来当然很快。特别是在第一个洞穴里抓住了建奴俘虏之后,事情变得更加的轻松起来。
    这帮建奴都是好手,同时也精通武艺,近战、远战均有不俗的战斗力。虽然明军没有进城。但封闭了四门。派人看守。他们现在只能接着在盖州潜伏着,以待时机。
    但这战斗力在竖盾神屠兵之前,根本不够看的。只要找到了洞口,持盾前进就是。不能挺盾的,找出出气孔,往里灌水等手段,如果不是怕弄出大动静,当然用汽油弹更是直接。
    有坚盾的保护,人手又多于建奴几倍,这一战,在港口战斗没结束前,就已经有了结果。
    一审讯,倒是把何可纲吓了一大跳,这是针对皇上的烈火焚城之计,其心毒辣无比。一旦皇上入了城,建奴计划一旦得手,那就是个无解之局啊!
    正在行军的朱由校接到了何可纲的光报之后,仔细的看了一遍后,眼里露出了笑容,这个迷还是给解开了,解的是如此的偶然,又是如此的轻松。这让他心里好受了不少。
    “皇上,黄台吉贼心不死,用心歹毒,竟然异想天开,图谋万岁。幸吾皇乃真命天子,得天庇佑,不会中其之毒计。”袁可立看了之后气愤的说。
    “皇上,好险啊,一步之差险些酿成大错,那时一旦龙体有损,臣万死莫能恕矣,臣失职请皇上赐罪。”这个空城计,孙承宗那边,的确是稍稍的大意了,对于皇上放弃盖州,理都没理盖州甚至是西凤山的代善部众,一时还有点微词,现在得知真相,唬得一身的白毛汗,急忙的请罪。
    “孙老师无须自责,建奴灭我之心不死,实属正常,再则就算是要入主盖州,朕相信孙老师也会天上地下搜上一遍的。建奴空城之计,又以代善西凤山之藏军为饵,造成一种空中计反攻的假相,无非是吸引我军的注意力而已。但这烈火焚城实乃一招狠棋。依朕看,其派使求和,也是一招视敌以弱,配合着海州、鞍山的二座空城,想着再进一步向朕说明,建奴节节败退,而辽阳之时虽阻,但其阻不能伤其太多的兵力,然后撤退,而在辽阳,我军必然会在其撤退之后入驻其中,恐怕那里才是他这招烈火焚城的延续之所吧。”
    朱由校并没有责怪孙承宗,这样的计策他根本就猜不透。好象一人藏物千人难寻一样,一个人千般惦记着,弄出这么一计,想找出他的真相来,根本是不可能的。朱由校也只是预感到不好,才最终躲开的,这一点说是王八之气也好,主角光辉也罢,总之朱由校很小心谨慎,这种谨慎是显得不那么豪爽,但也的确让他少吃不少亏。
    黄台吉此次的投降,这让他弄不明白其含意到底如何,但假投降那是肯定的,朱由校弄不明白,黄台吉与大明到底有没有过和谈,但他知道一件事,野猪皮死后,袁崇焕是去吊孝来着,这说明双方还是有过和谈或者说是和谈意思表示,但历史上却没有任何的生效,最终还是入关劫掠。所以这种鬼话,他是不信的。
    而明军现在对待建奴的态度,也着实表明了明军与建奴这种不共戴天之仇,已经是没有了任何和解的可能性。为何还会如此过来要求和解,这黄台吉不会是吃饱了撑得没事干,根本是别有用心。现在看来,麻痹明军就是他的意思了,或者还有别的也不敢说,但一旦轻视了,明军这种势如破竹一样的打击之下,辽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