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明二十四监 >

第404章

大明二十四监-第404章

小说: 大明二十四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皇上为了堵住大臣们的嘴,已经让与朝廷闹翻了,现在再去堵百姓们的嘴吗?
    不能。自己可以去帮皇上来赎自己的背叛。但绝不是对帮倒忙!
    现在只有死可以赎罪,解脱一切。
    最后,自古圣贤,皆崇俭薄。惟无道之世。大起山陵。劳费天下,为有识者笑。但请因山而葬,不须起坟。无用棺椁,所须器服,皆以木瓦,俭薄送终,则是不忘妾也。
    “自古红颜多薄命,美中不足叹人生。想自己,虽然生得天生丽质,款款风情。古之回眸一笑,倾国倾城也不过如此。皇上叫自己美女,称为人间之宝。但这一切都将成为过去,别了,皇上,你的嫣儿从此而去了,皇上,遇到你,嫣儿终生不悔,不要忘记了嫣儿。”
    拿出了一瓶,那是以前藏匿好的鹤顶红,为了宫变失败之用的,但宫变之后,就被皇上给休了出去,更有新月死命的看着,没有机会使用。
    现在终于有机会用了,张嫣心里一阵的凄怆,走到了床边。
    “皇上,别了!今生有负,来生世世嫣儿愿意长伴君前,永不相背。”最后说了一句之后,将那鹤顶红一饮而尽。然后躺在床上,将皇上给自己做的木偶,拿住抓好了,放在心口。
    广场上经过了田尔耕带着人搜索枯肠,竟然还有二三百人藏匿了刀子,朱由校大怒,这种以死而谏的方式的确让他头疼。这都什么精神,有那精神头,带到战场上去多好。在这里玩自杀,太可惜了。
    经过抢救,那百余人,救过来三十余人,刀子都是自己找来的,有的本身锋利度有问题,有的手法力度上都有问题。所以这些人虽然有死志,但还是没能死成。
    田尔耕命人抢救了之后,当然也在同时开始不断的收集情报。一方面他们面对的都是老实八交的百姓,一方面锦衣卫的办事效益还是可以的,很快就收集到了一定的情报。终于知道他们的怎么就突然出现的了。
    “艳后,这谁这么无聊!”朱由校了解了情况之后,那个气啊,以前不知道也就算了,真不知道谁那么无聊,整出这个五大艳后出来。还把张嫣放在里面。这丫不给郭德纲说于谦老婆漂亮,有四大美女之称,苏三、杜十娘、赛金花,并列三个妓女一个意思吗?
    妈的,瞧瞧前四个艳后,一弄就是好几个丈夫,就曹丕他媳妇还好点,但还是爷三一起恋人家,又是诗又是曲的。但这张嫣又有哪样能与她们沾边呢!除了朱由检没别的事了,这不是毁人吗?
    这龙找龙虾找虾,乌龟找王八,从来都是什么秦皇汉武,唐宗宋祖,这都是一类人,所以给归一块了。但你把这四个私生活闹绯闻的女人,给自己女媳妇放在一起排列着,漂亮是漂亮,但朱由校的心里怎么就这么的别扭。
    “皇上,问了一些百姓,这些言论都是一些人传出来的,来的时间也是那些人提前说好的,百姓们感念皇恩,被这些人迷惑了,才来的,而那些传播人很杂乱,有京城人士,也有其他地方的,但都没出现在今天的现场。”田尔耕硬着头皮说道,这以大的失职,这顿板子是少不了的。
    “别有用心啊!”不用查也明白,那些人不是容妃,就是大臣们搞的鬼。但这帮百姓,一个个对自己死忠,偏偏被洗了脑,感觉张嫣就铁定是那个五大艳后,这才是事情最恼人的地方。
    红颜祸水这个词是何其的深入民心,有史料记载的大多就是褒姒、妲已、武媚娘,杨玉环等人之流。在君主时代的中国几乎是历代仁人志士所绝对的接受。当然这种说法多指与帝王相关的女子。
    存在就是道理,这点朱由校从来没有想过否认,帝王那嫔妃是按群算的,孳生女人争权夺利,是相当正常的。红颜易老,青春有限,更有诸多家族的利益在内,所以为了争宠,宫廷里的这帮娘们无所不用其极,不择手段。他们的目的就是为了讨好皇帝。而如何讨好争宠,他们使出了浑身的解数。献媚,迷惑等等手段,当然说白了,就是靠着脸蛋和双腿了。最后才有了褒姒、妲已、杨胖女这些。更可怕的还有那些乱政的女子,才是重中之重,比如经常提到的武则天这头淫驴。(未完待续。。)

第779章这事大了
    大明才在皇后方面专门的找小家小户的女子,对于高门大阀,丝毫不去理会,就这样还是出了万贵妃、客氏这样的人。所以女人有时候很可怕,别有用心的女人更可怕。当然这些仅指美女,长的丑的的确安全。
    百姓一旦有了五大艳后这个印象,那就难改了。而且朱由校自己也不舒服,好象被别人指着说,你老婆漂亮,但却给你戴帽子一样。这让他一个头两个大了。
    对于大明精英们,朱由校可以不在乎,反正指望着他们大明就是一个亡字而已。但对于这些百姓,更让朱由校警醒,看得出来,这帮百姓多数是出于真心,真心实意的过来谏言。是被有心人给利用了而已。这种利用不得不让人警醒,这是嘬死的前奏啊。
    大明百姓经过了自己这一年多来的鼓动,政治觉悟在不断的加强,参政议政的素质是有了,但政治水平低下,是非观念不清。又对自己这个大明皇上,因为怀有感激,而最终变得无限扩大化、神话化,这可不是一种好现象。自己以前利用他们搞了点**,发动群众斗群众,眼前的这群人一转眼不就变成了一群红卫兵吗?
    朱由校不由的一惊,自己是不是膨胀了?这样下去,大明上下成了一言堂,这是自己想要的吗?自己在城门口是罚治了一下两个跳出来挑战自己权威的大臣,但利用的不是以德服人。是以势压人。他们其心不纯用心险恶,但他们运用的却是大明的规则,自己凭什么可以压制住他们,还不是掌握了民心这一条。但这民心运用上,也是在走钢丝,不能太过,过犹不及就变了味道。这‘一纸大字报’等于提前贴了出来,民心若都成了眼前这些百姓一样,那还是大明百姓吗?
    “皇上,不好了。皇后自尽了。”就在朱由校与百姓们对峙之中时。正在沉思默想之时,突然传来了晴天霹雳。一位宫女冲到了正阳门上,对着皇上喊道。
    “什么!?”朱由校傻了,这是在开玩笑啊?保和宫里自己与皇后两人才分开的。隐隐的好象是她跟着过来了。但那会没太注意。脑子全放在这帮请愿百姓身上了,自杀事件来的太过突然,一下子把他脑子搞的乱乱的。怎么就能搞那一哭二闹三上吊的把戏呢?怒目而视的大喊:“你再说一遍。”
    “回皇上。皇后自尽了,”那宫女是从浣衣局领过来的,本来是侍候皇上的,被发给了皇后。这时看到皇上那样子,吓得要命的回答。
    “救下来了吗?怎么回事?快说。”朱由校的神经不算大,受不了这个打击,只觉得身体有些发软,下意识的问。
    “回皇上,皇后是在坤宁宫寝宫,写下遗嘱,然后服毒自尽,被新月发现,现在抢救。”
    “生命有碍吗?有传太医了吗?”
    “回皇上,奴婢不知生命是否有碍,新月正在里面,让奴婢来告诉皇上。已经传太医了。”
    “朕这就去。徐爱卿你在这里盯着吧。”朱由校眼睛通红,无法想象,自己的爱人就这样要离他而去了。顾不上许多,急忙的奔向交泰殿。
    “是,皇上,老臣遵旨。”徐光启一阵的无奈,皇上辽东归来,强势的实在太多了。现在又来了这一惊变,真不知道事态会发展成什么样子。
    与孙承宗支持皇后张嫣不是太一样。徐光启与皇后接触的比较少了一点,主要是因为张嫣不畏魏忠贤客氏,进而与魏党作战,这种高尚风格而折服。对于皇后与皇上宫变时的纠葛只是耳闻一点。所以对于张嫣刚硬的一面没有见过,突闻其自尽的消息,顿时一惊。
    皇后自尽,不管这个皇后是否被休,但都不可改变一点,皇上认可,而且还居住在坤宁宫。这样合不合礼仪都不重要了,她就是母仪天下的国母。这国母服毒自尽,真让他大吃一惊。
    眼前这样的局势虽然因为上百人的集体自杀,的确是让人震撼,但也仅仅如此而已。一帮受人蛊惑的百姓而已,并且没有任何暴乱的迹象。并没有什么,只是皇上太注重形象了而已,都在可控制的范围之内。这皇后怎么就如此想不开呢?
    他哪里知道,这张嫣是何等刚烈的女子,在宫变之时,因皇上说的几句话不顺,已经打算撞墙而死明志了。
    但皇上城门之外的发飚,也让这位老臣意想不到,然后又是打了魏忠贤,这让他感到痛快之余,又不禁思考,皇帝变了,不说黄尊素之前。但说之后从来未有苛责过大臣,虽有争斗,但却从来没有以皇权压人的道理,万事以理、以事实而论,甚至是剑走偏锋,借各种势而为之,最终取得后果。以势强压之的,莫不是最后认定为了反叛大明者。即便是遇到刘宗周那种死硬份子,或者侯询这种嫌人讨厌的人,也没有苛责至此,甚至是动用了大廷杖这种**器。
    这次的一反常态,所有的起因都是张嫣,皇上真的占着理了吗?没有,皇后有错,皇上休妻,这本是天下共知的道理,大臣直谏以此为下马威,蓄意讨好皇子朱慈煦,弄张嫣一个难看。所以事实僵在那里惹的皇上大怒。
    现在好了,本来缓和了一下,打完了老魏这敲完山了也震完虎了,君臣再转转脸过去也就过去了。但树欲静而风不止,又来了这一出,城门外为了张嫣的面子,皇上都能撕破了脸面,来个死不认帐,苛责了两位大臣,现在闹出了人命官司,又怎么得了呢?
    徐光启想着一定抓住个机会好好劝劝皇上,可不能回到一年前好个样子啊。
    正阳门上,一个个的大臣都愣住了,万万没想到事情会闹到这个结局。事情闹大了,看那皇上眼球都快瞪出来了,此恨可是不小。虽然张嫣一死,也的确达到了目的。但谁又能抵挡得住皇帝的怒火?他可不是一般的皇帝啊。
    皇帝真的怒起来,那可不是个小问题。别说是手握重兵的当今皇上了,就是再普通的一个皇上,那也必将是一场大灾难啊。
    众臣一个个大眼瞪小眼了,有的跟着皇上跑着去看,有的接着留下来。
    “完了,完了,这天要变了。”
    “是啊,皇后要是救回来还好,要是一旦有个散失,那必将是一场大祸!”
    “见步行步吧,何至于止呢?”
    大明的大臣们与皇帝作战,也是一部血泪史,跳出这个圈子看看,大臣们里有谏臣、直臣,他们为了自己的政治理念,拿着他们的自己的血肉之躯,以为可以凭自己的铁骨铮铮,与无私为国,以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为精神武器,这种浩然正气,就可以与掌握着国家机器的皇帝去据理力争。结果一个个被撞的头破血流甚至是道消身毁,也再所不惜。
    太祖开了一个相当不好的头,从亲自动手殴打李仕鲁在朝堂之上,将李仕鲁活活打死;及将有大明包拯之称的齐鲁先是下了龙座一巴掌给打掉两颗门牙,再到被斩首,然后对于大臣实施肉刑的风气就没有停过了。
    而这些谏臣所为的都是朝廷之事,是为百姓为国家仗义执言,他们的出发点都是为了维护朝廷的法度,是真正的直臣、名臣。
    但为了皇上的私事而最后惹得皇上龙庭之怒的,这里面道道可就多了,最重要的是一种较量,一种在皇权与相权之间谁弱谁强的较量。
    ‘楚王好细腰,宫人多饿死,’天家无私家,这是大臣们一贯依仗的道理。在这些大臣的眼里,皇上就当为万民之表率,是一位圣人,无论你想着出外巡游,还是给谁封个庙号,甚至是立谁为皇储,宠信哪个妃子,这等等的一切都变成了较量的战场。
    所以许多看似大臣们在没事找事,无事生非,挑皇帝毛病的事件里,就变成了大臣与皇帝较量的一种手段。张嫣当不当这个皇后,与大明的国运有什么关系?与大明百姓又有什么关系?没有。后宫不得干政,除了皇帝年幼,需要垂帘听政之外。
    正德到郊外玩玩,能把大明祸害成什么样子,非得让他呆在宫里不准出来吗?没必要。
    嘉靖给不给自己亲爸爸一个称号,并老百姓饭碗吗?并边疆安全吗?一个虚号而已,有个屁用?
    神宗万历是让大儿子还是让胖福王当政,与国策有什么关系?两人都不是皇后所出,按理都是庶出,谁上位谁下位又有什么关系?用的着死咬着好几年不放口吗?
    这些当然都没什么大不了的,但偏偏就让大臣们抓住不放,为何?就是一种较量,这处较量对于大明文官阶层来说相当的重要,根子就在太祖对待廷臣的态度上来,文官集团绝对不能再来个昨日重现。让历史重演。
    现在张嫣自尽,大臣们的心里哪里能够平静的了,这种较量是可以,但要掌握度字,一旦过了度,事态就不是他们能够控制的住的了。
    所以一些老奸巨滑,居心叵测,心怀鬼胎的大臣们心里开始惶恐不安起来。(未完待续。。)

第780章锦衣开查
    田尔耕可不是惶恐,他是真的吓坏了,这前门的事还没解决,这后果竟然就这样无限扩大了。这不是把他架在火上烤吗?
    锦衣卫成立的目的是什么?那就是皇上的爪牙、鹰犬、密探等等职责融为一体,但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拱为皇上一人而已。但现在呢?真是人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本来一场非法集会而已。但皇后这个时候寻死觅活的,这不是雪上加霜吗?
    “还跪着呢,皇后要是有个好歹,都是你们这帮蠢货给逼的!”田尔耕有气没地撒,冲着广场上的百姓浓浓的吐了一口痰。这他娘的招谁惹谁了。这样的大事偏偏发生在自己的眼前,别人的责负大小不知道,反正自己是跑不了了。
    锦衣卫的确是变了,一个这么大的机构,现在剩下的人已经不多了,而且整个机构除了穿着这身衣服之外,又不办案,各个部门除了想着赚钱,就是赚钱。本身又没有什么案件可办,哪里还有那种警钟长鸣,洞察一切连大臣昨晚吃的什么,睡的哪一房姨太太都查的清楚呢。不过这个问各种物品价格的习惯倒是很好的保留着。不过这倒不是为了给皇上报价了,而是为了自己的小金库在那里搞的‘市场调查’。
    这种局面之下,连对大臣的‘监控’都放松了,又哪里有心思放在那些草民的身上,这才有的这种事情发生。这皇后一有事,小事情也变成大事情了。田尔耕想到此时,不由的一个头两个大了。
    “给本官审,一定要把那帮天杀的混蛋给本官找出来,否则的话这事没完,”走下正阳门的田尔耕命令着,一旦皇后救不过来,这事就真捅大娄子了。宫变之时皇上都是云淡风轻的,这个时候如此着急,可见心情了。天子一怒流血流橹,这可不是闹着玩的。
    “大人。查起来并不难。这样的事情,跑不出城外跪请的那些廷臣,只要画影图形或者带着人去辨认出来,不难。”同知闻一礼上前说道。这位锦衣卫第一自作聪明者。在宫变之中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官职上虽然没怎么提升。但金钱、权力上却赏了不少。
    经过了一番打听之后。掌握了一定的情况。还算敏锐的他,把怀疑的对象绑在了那些大臣的身上。
    “唉,只有同行才是赤果果的仇恨啊。”田尔耕是有苦说不出。现在这种局面,不仅仅是朝廷中大臣的问题,极有可能牵扯到皇上家里的家务事了。历朝历代,这宫斗的事情,别看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