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寒士谋 >

第137章

寒士谋-第137章

小说: 寒士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就在安邑,乃至整个河东都以为卫家与文翰官府一派,将要强强联手,大有所为之时。一件令所有人大为所惊的事情发生了。
在某一日,卫仲道受邀到文翰太守府中喝宴,酒醉三分,中途离席后,竟闯入了蔡公之女的闺房,大发酒疯,述说对蔡公之女的情义,希望蔡公之女回心转意,重新下嫁于他。
此事,被文翰得知后,大发雷霆,与其二哥关羽一同将卫仲道打走,卫仲道被他们俩兄弟打得浑身青淤,甚是狼狈的逃回了卫家。
不日后,卫仲道宣告天下人,与文翰断绝情义,理由就是文翰强夺他未过门之妻,此举更甚于卫琼夺位谋父之恨,要与文翰不死不休。
而很快,文翰也做了反击,宣告卫仲道调戏他未过门之妻,忘恩负义,从此与卫家断绝来往。
于是,一个女人,让整个安邑城好似处在了暴风雨来临当中。卫家人与官府已是连日发生数次不少的争斗,不少百姓遭到牵连。
还好,无论是卫家人还是官府,都会向他们做赔偿。但饶是如此,安邑街道上也是越来越冷清,生怕有一日卫家会与官府发生大规模的拼杀。
不过,让人安慰的是。文翰和卫仲道还是未丧失理智,除了一些小打小闹外,双方暂时未曾有置对方于死地的意思。
又是过了一些时日后,新任太守文翰相中了安邑城外的几块荒地,想要私自购买,留于后人享福。但哪知卫家不知从哪里得知这一消息,先行一步,将文翰相中的荒地购买。文翰作为一郡之守,相中之物,被人夺去,当然气得火冒三丈。
于是,一场土地购买战拉开了序幕。
每当文翰相中的荒地,卫家就会派人去抢,就这样仅仅三日的时间,安邑城外的大部分荒地,都落入两人的名下。
不过,他们俩人的购地之战并无就此结束。他们将战线开始伸延到安邑周围的县里,文翰为此,已出到了官府的力量,让各县的官员替他去收购。而卫家则动用他们积蓄近数代人的人脉关系,还有与他交好的数个小豪门一起去收。
他们俩人,为何如此疯狂?其中谣言许多,其中一个比较靠谱的谣言是,蔡公放言,文翰和卫仲道这两人,谁有更多的土地,更多的财力,就将他的女儿嫁给谁。
当然,这只是谣言。以蔡邕的为人,这谣言很快就被人推翻。
其中也有谣言说,原本文翰想在河东落根,成就一新生的豪门。豪门的诞生,那当然需要土地。而卫家乃河东豪门巨头,当然不想他的仇人在河东落根,所以大肆收买文翰想要的土地,想以此断绝文翰在河东落根的念头。
如此的谣言十分之多,一时让人难以分辨。
而就在两人疯狂的购买之下,河东郡的荒地越来越少,原本一开始有不少想要讨好文翰的豪门人,或是赠送或是用极低价格半卖半送地将他们手上握有的荒地卖予文翰。但是物以稀为贵,但河东荒地存量越来越是稀少时,荒地的价值也由原来的一亩一银,升到一亩十银的天价。
这荒地的地价整整翻了十倍。
一些有心人当即发现其中的商机,开始暗中收购,将这荒地的价值不断的推高。
而对于河东的豪门人来说,他们乐于见到卫家和文翰如此疯狂。时值乱世,荒地没有人去开荒,根本就无大用。趁此出手了,他们还可以赚得一笔可观的收入。
在金钱的诱惑下,他们也不再向以往那般好说话,开始与文翰和卫家讨价还价。就在河东豪门人暗暗窃喜之时,文翰却忽然停手了,不再收购了。
后来从卫家传出的消息,这些河东豪门人才知道,文翰的资金用完了。
原本,一些自以为聪明,想要靠炒地皮来大赚一笔的河东豪门人,顿时急了起来。他们投资了不少金银下去,而这些荒地根本无价值可言。
而随着文翰停下了手,卫家似乎也有意停手。这样可把那些炒地皮的豪门人急得每日都茶饭不思,望穿秋水般等待代表文翰或是卫家的买客到来。
一日接一日的过去,文翰和卫家似乎真的想要收手。这可急得那些炒地皮的豪门人再也按不住,主动去找文翰和卫家人去推销这荒地。
而文翰最是清脆,他不但宣告不买,他还想去卖。用一副穷得只剩下地,当初万万不应如此懊悔模样示人,让那些原本想好无数天花乱坠措辞的炒地皮豪门人,硬是说不到几句话,就立刻打道回府。
至于将目标投向财大气粗的那波人,得到的回复更是直接,那就是文翰都收手,他难道还要抱着这毫无价值的荒地来过日子?卫家同时也宣告要卖地!
两个原本收地的财主,现在反而去卖地。这可急死那些手中堆积了许多荒地的豪门人,这人一急,脑袋就会乱,眼光就会蒙蔽。他们开始将手中的荒地贱卖销出,这出售的价格低得让人不可置信。
而有几波受卫家暗中安排的小世族,在此时出手了,他们将那些贱卖的荒地全部收购,那些囤积荒地的豪门人,甚至没想过为何这些小世族忽然有如此多的资金,一副将荡手山芋脱手的万幸样子,还甚是客气地多谢这些小世族的慷慨。
如此一来,文翰和卫家捉住这些豪门人畏惧、贪婪的心理,将河东七成的荒地都收于囊中。
这场持续半月的土地收购战算是告一段落。在文翰的太守府中,文翰正大摆筵席庆祝这半月来的所获。
“哈哈,这些贪婪的炒地客想要从中捞一大笔,却不知从头到尾都被我们牵着鼻子走,你们不知,当我派去的买客从他们手中收购荒地时,他们那副如负释重,感激万分,恨不得马上交易的样子,着实可笑。”
卫仲道手执酒杯,朗朗大笑。炒地客这一新颖词语,乃是文翰发明,形容得无比贴切,时间一长,在他周边的人也不觉将那些人称之为炒地客。
“嗯。太守大人,这杯理当敬你。看来你不但行兵打战之能了得,而且更是一商业奇才啊。当初我等见这荒地价格节节攀升,可是吓得不轻。没想到,太守大人竟忽发奇想,与这些人打心理战,硬是将这荒地的价格压了下来。”
“哈哈,对呀。这杯理当敬太守大人。”
戏隆和卫仲道一起朝向文翰举杯,文翰此时也是心中喜悦,举杯畅饮。其实,他之所以在后来会合同卫家假装抛售的举动。
全因他在后世,结识过一批智商极高的地产界巨鳄。当时文翰作为特殊保镖,守护他们的安危。这些地产界巨鳄,无一例外都在外国猎食,每一次出手都会令外国经济大乱,其中一些手法,文翰也是从他们教识中学到的。
“现在河东七成荒地,都在我们手上。接下来,我等可慢慢将剩下的三成收回。屯田这一措施,在下个月便可推行。
仲道为此你可吃了不少苦,不但身上受了这皮肉之苦。想必在卫家,你这一举动定然遭受不少质疑、抨击。”
“太守大人客气了。这皮肉之苦只是小事,不过族中之人的质疑当真令我耗费不少心思,才将他们压下。
还好的是,在最后太守大人用计将这地价压下来,否则,我当真可能无能为力。卫家,花费的银两已是超出我两位叔叔的底线了。”
“此事是我有愧于仲道。卫家花费的银两,等屯田之后,我会用粮食来补之,或者将粮食变卖后,再还予你银两。仲道,虽然我等二人相识不长,但经历之事,足以令我等以兄弟相称。你也不必称我做这太守大人,直呼我字便可。”
时值乱世,粮食的价值可丝毫不差于银两,
“好,如此我也不做矫情。不凡,这花费的银两,还不能伤及偌大的卫家筋骨。就当做是卫家投资在不凡的身上。”
“这…”
虽然卫仲道口中是这么说,但文翰也非是不知算数之人,卫家此番投入的银两将近数十万黄金。虽然卫家财大气粗,但这一笔资金足够是他们一年的收入了。卫仲道刚刚上任,就花费了这么大笔银两,只怕这会对他在卫家的名声不好。
“哎。不凡难道忘了当日你我交易。我说过,我卫仲道重夺家主之位后,卫家将会是不凡的马前卒。钱财身外物,卫家不缺,又何必在乎?
对了,不凡,这下一步你又打算如何去走?”
说到此,文翰不由将眼色投向了戏隆,如文翰所言,戏隆乃是整个集团的大脑,这下一步怎么走,还要问他。
戏隆笑了笑,他虽然追随文翰的时间不长,但文翰却对他无条件的信任。作为一个谋者,他是幸运的。
“呵呵。这首先还要为屯田的实施做好准备。半个月后,屯田推行,除了河东的百姓外,各州各郡的流民定也汹涌而来。为了以防到时应接不暇,所以,我等现就应派人准备修建房舍材料。
同时,我等还要熬一段日子。在屯田的人数众多,在未曾收成之时,这些人吃喝我们都需管饱。待收成之后,我等可从其中扣除。
而且,实施期间,以防一些有心人要阻碍屯田实施,故意哄抬粮价。所以,我等还需准备大量的粮食。
这准备有二,第一我等可趁现在这半个月的时间,粮价未曾被哄抬时,收购粮食。第二,这还请太守大人安排,向并州的丁刺史,还有陈留的曹太守借粮。
毕竟,这需要的粮食众多。单靠我等用资金收购,只怕不能满足。我等先前收购荒地已是引起了许多人的注意,若是再大量购粮,必会遭来许多人的猜忌。
而凭太守大人与丁刺史、曹太守的关系,这借粮一事应该不会太难。一切待屯田实施推行,来年收成后,我等再双倍奉还便可。
我这先前所说皆是为屯田所准备,接下来半个月,乃是关键时刻,我等要做的远远不止如此。要稳定河东,还需要把握经济命脉。河东的商业,大部分都捉在豪门世族和巨商富贾手中”
戏隆说到这里,忽然一顿,有意无意地瞟了卫仲道一眼。卫家毕竟是河东豪门巨头,所以在刚才戏隆一些有关豪门人的话语,也故意没特别指明。不过,接下来的话,对豪门世族的针对性特别强。


 第二百四十九章 醉仙酿

“志才,不必多虑。我相信仲道。”
文翰似乎猜到了戏隆的顾虑,淡淡地点了点头,让戏隆继续说下去。原本卫仲道也听出一些味道,想要开口回避,但听得文翰那相信二字,心中不觉一颤。一时间,脑海里涌出了许多的念头,低头沉思,默默不语。
“嗯。那我就直言了。若是太守大人想要插足整个河东的商业,一些有眼光的豪门人,定然猜得主公想将河东的经济命脉捉在手中,依此来稳定河东,这样一来,豪门世族的地位在太守大人的心目中就大有所降。
豪门世族之人,一直都认为他们才是河东的主人,怎会任由太守大人一家独大,定会百般阻扰。所以,太守大人在商业上,与他们几乎不可能合作。
而那些巨商富贾,他们的野心却无那么大。毕竟这些人只有钱财,没有兵力、名望。所以,他们所重视的就是利益。这点只要太守大人可以给予。那么他们就会毫不犹豫地与太守大人合作。
所以接下来,我们要拉拢的就是这群巨商富贾。至于我等要如何插足这商业事,这实在非是我所擅长的领域。太守大人,还是向卫兄请教一二吧。”
戏隆说着说着,又再次把目光投在了卫仲道的身上。卫家的商业遍布整个河东,其中又以卫氏丝绸最为出名,乃是百年老字号。
卫家十分重视商业,出的商业奇才也是不少。而卫仲道身为卫家之主,对商业领域当然超于一般人。
“哈哈,志才你不是自诩为百才之人吗。想不到你也有不擅长之事啊。”
“太守大人,人无完人啦。”
对于文翰的取笑,戏隆只是淡淡地回了一句。之后两人,又将目光投在了卫仲道的身上。卫仲道正在沉思,过了一会后,他正了正脸色道。
“首先,戏先生所言甚是合理。要拿住河东的商业,就必然要与河东的巨商富贾合作。至于太守大人要如何插足,我认为,太守大人始终是官府之人。在这些巨商富贾眼中,身份是不同,也就是说非是同道之人。
所以,我建议太守大人,还是先是从商,这样才能与那些巨商富贾走到一块去,到时再谈合作之事才会水到渠成。”
“从商?”
其实有关这个想法,文翰心中也有想过。
而且,在这半月内,土地收购战的实行,都是卫仲道和戏隆两人做执行者。他落得清闲,当时也有过从商的念头,而且戏隆已提醒过他,单靠赌坊这一收入,是不足以支撑整个集团的远转。
所以,文翰也有心找第二条财路。于是,他利用这半个月的时间,开始研究一种产品。
“既然要从商,就要有卖品。不知太守大人,可有能够畅销的卖品呢?”
戏隆忽然一笑,饶有趣味地望着文翰。
文翰见他这种笑容,就知他定是嗅到了他那研究产品的味道,知道了他所研究的产品,而且不但知道,而且还曾偷喝过。
“我就想家里怎么忽然多了这么多耗子,将我的醉仙酿几乎喝得清光。原来这耗子长得这么大,难怪,难怪。”
“咳咳。这是太守大人的不该。这么好的佳酿怎能藏拙。好东西,理应大家一同分享,这酒才喝得有味嘛。”
卫仲道在旁听得一头雾水,然后又看戏隆那如痴如醉的样子,不觉地开口问道。
“醉仙酿?难道太守大人你在研究酒?而且,还研究出来了?”
“嗯,只是闲来无事,随意试试。不过,仲道可随我一同来,试试这酒可否大卖。”
“好。能品尝太守大人亲自所酿的酒,实乃仲道之幸,那么我就不客气了。”
卫仲道脸上又是好奇又是怀疑地跟在文翰身后,此时在东汉末年的酒的品种不多,又以先秦时期僚人酿制的清酒、秦汉时期僰人酿制的蒟酱酒最为出名。
如果文翰当真能研制出新的一个品种,无需置疑的是,这新酒定会大卖。当然,前提这酒要好。
虽然文翰故意没指让戏隆跟来,但天性酷爱酒的戏隆又怎管文翰有没有邀他,屁颠屁颠地跟在二人身后。文翰领着卫仲道和戏隆来到太守府中一个小酒坊。
这小酒坊是文翰令人建造的,里面的设备齐全,酿酒的工具虽然不多,刚好够一个人操作。
在酒坊内,堆积了不少小麦、青稞、大米等粮食作物,卫仲道有些好奇地闻了闻这些粮食作物,这些作物应该经过了发酵,有一股刺鼻的特殊味道。
“呐。仲道你试试这酒如何。”
文翰来到一酒缸旁,揭开泥封,递了一根竹管给卫仲道,示意卫仲道直接用竹管往酒缸里吸。
“一口不用吸得太尽。这酒后劲强。”
卫仲道虽然点了点头,但却没怎么将这话放在心上。无论是清酒还是蒟酱酒,都属于淡酒,卫仲道虽不说酒量有多好,但起码能几坛清酒不醉。这吸一口就能醉人,卫仲道权当文翰是以为他的酒量太差了。
卫仲道接过竹管,走到酒缸边,将竹管伸进去后,用力地一吸。这酒一入口腔,卫仲道就觉得整张嘴都烧了起来,咽下去后,整个身体,五脏六腑都好似在烧,紧接着血液好似在不断的加热。
不一会后,卫仲道竟觉得自己出了一身汗水,此时刚好有一阵凉风吹来,只觉得浑身一股无比的畅快。
“啊,爽。
卫仲道仰头呻吟,脸色已不觉潮红起来,这酒水的烈似乎好像让人上瘾,卫仲道忽然觉得自己好似力有千斤,血管喷张,有一种肆意而为,震破那世间许多无形的拘束一般,成为了那逍遥自在,不受拘束的神仙。
“呃…”
卫仲道踉跄一步,差点跌倒。
这酒还未经过浑水加工,酒性最烈,所以文翰刚才才叫他不要一口吸得太尽,哪知卫仲道完全没将这话放在心上,看样子应该快醉了。
“嘿嘿,也让我来试试。”
戏隆毫不客气地一把夺过卫仲道手中的竹管,迫不及待地跑到酒缸旁,眼神发出无比闪烁的精光,就好似一个采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