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寒士谋 >

第188章

寒士谋-第188章

小说: 寒士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如今,曹性被押回陈留,在未来几乎是不可能回到吕布麾下,所以也不可能放冷箭射夏侯惇,夏侯惇冥冥之中保存了一只眼目。
“哈哈。文冠军不愧是文冠军,略施小计便将这吕布兵马中最为棘手的铁甲骑军给解决了,而且还几乎将吕布杀死。老夫实在是佩服万分啊。”
曹性刚被押走,陶谦便是扶着下颚白须赞道。其他诸侯皆是点头附和,眼中对文翰多出以往没有的一份敬重。
“陶公实在谬赞了。这其中许多因素皆是恰巧,这可谓是天佑吾等义师右盟。”
文翰不骄不傲,甚是谦虚,其实他心中也是明白,若非当初他留有一手,在这马鞍马镫画纸上留下瑕疵,而刚好吕布投降了董卓后,又定是将这画纸奉献给了董卓,董卓大力建造,配备给这些凉州铁甲骑军。而最终,各种因素巧合,这致命的瑕疵被他自己成功利用,所以才能不费吹灰之力将这战力超绝的两万凉州铁甲骑军歼灭。
“哈哈,不凡莫要谦虚。凡事皆有因由,怎可尽说恰巧。此次能得以歼灭这两万凉州铁甲骑军,皆因不凡之策,不凡当记一大功。诸位说是不是啊?”
曹操在正座上哈哈一笑,似乎心情极为畅快喜悦,他话音一落,各诸侯纷纷应和,皆是认可文翰的此番功劳。
义师右盟这里欢天喜地,欢笑连连,而反之在虎牢关内,却是一片肃然地死寂。
吕布浑身都在颤抖,双手抖动地抚摸着倒地口吐白沫,伤势不容乐观的赤兔马。赤兔马四条马蹄受伤极为严重,蹄子上血流不止,在刚才它几乎用尽全身的潜能、生机来救吕布,在急速奔跑下,将原本的伤势不断地加重。但是赤兔马为了护主,却是一路强忍,直到回来虎牢关内,见吕布安全后,才敢放松倒下。


 第三百三十二章 谋者之威

“救它!!魏续你给我救它!!!若是它有何不测,我定会要你来陪葬!!!”
“是,是。我知道了姐夫,我定会竭尽所能来救赤兔!!你们俩还愣这干嘛,赶快给我去止血药物过来!”
魏续望着吕布那副因担忧而变得恐怖的面容,心中狂跳不止,这才明白赤兔马在吕布心中地位之高。当下不敢迟疑,暗道定要将赤兔救得,否则自己人头难保。
魏续出身驯马之家,其父对这治马之术甚是擅长,其治马之名远播于家乡方圆百里。而魏续从小耳渲目染,也学得其父本领的七成。在他未曾跟随吕布之前,平日除了小偷小摸来赚些外快外,主要的还是替人治疗病马来维持生计。在其家乡亦有不少的名声。
魏续除了开头一阵手忙脚乱,后来便是展示出其不俗的治马术,赤兔的悲鸣声也渐渐减弱了。吕布站在一旁,手中抓着刚才从赤兔马上剥落的马镫残骸,五指骤地用劲一收,那残骸竟被扭压成一团烂鉄。
“文!不!凡!!!汝这卑鄙小人!!!吾定要将汝千刀万剐,剁成肉酱!!!否则难泄吾忿,难泄吾忿呐!!!!”
吕布其实不笨,其心思智慧甚至要超出常人,但他有一身无双武艺,所以凡事习惯用拳头来解决更为直接。而当吕布发现在赤兔身上的马鞍马镫残骸,再想起这马鞍马镫是出自何人之手时,便立刻明白,刚才在山坡上诡异一幕的原因所在。
吕布在其内心竭斯底里地厉声咆哮,在一瞬间对文翰的恨意已是提升到极致。
吕布于今日一败,损失了足足两万凉州铁甲骑军,且又遍体鳞伤而归,使得虎牢关内守军士气一落千丈,兵无战心。反之义师右盟士气高涨,在接下来的数日,连连于关下骂阵,而损了铁甲骑军的吕布兵马,就如失去枪头的枪支,毫无锋利可言,吕布虽然气恼万分,却不得不闭关据守。
而随着义师右盟的攻城利器接连而至,吕布见之心中焦急,而又见麾下将士士气日越下降,唯恐关破,便连夜差人报予董卓,希望董卓派援军来救。
而在另一边,箕关一带。
自从张飞擒了华雄之后,刘潘张三兄弟名声大震,当日袁绍问起刘备的出身,刘备答之,其乃中山靖王刘胜之后,汉景帝阁下玄孙。袁绍听之,虽然心中不屑,以为其是冒充之辈,但刘备兄弟几人立了大功,也懒得拆穿。表面上认同刘备的身份,更给他配以坐席,让他与左盟各诸侯同起同坐。
虽然袁绍这一举,惹得其弟袁术多有不喜,甚至对刘备多有言辞,但袁绍毕竟是盟主,在他劝阻之下,袁术也只可暂时认可刘备的身份,让他和众诸侯同坐下席。
刘备身份、声名在义师左盟得以陡升,可谓是心花怒放,只觉得终于到了出头之日。在董卓领着其麾下众将接替了箕关后,刘潘张三兄弟每战必前,袁绍也乐得如此,而数日来,刘备二弟潘凤又是斩了董卓三员部将,勇不可挡,吓得董卓龟缩在关,不敢贸然出战。
董卓见义师左盟势不可挡,心中惶急,于帐下问之其智囊李儒计策。李儒观察义师左盟已久,知得左盟各诸侯各有私心,便想出一计,告之董卓。董卓大喜,当下便依计行事。
到了次日,董卓派大将徐荣领一万凉州铁甲骑军于义师左盟邀战,袁绍派出刘潘张兄弟三人,让其领左盟一万将士应战。徐荣先是出阵与潘凤斗将,斗了几回合,便虚刺一枪,佯败而走。刘备见之,立马引军冲杀。而在义师左盟的鲍信、袁术、马腾、公孙瓒等人见董卓军露出败象,唯恐又被刘潘张几人夺去大功,不听指挥,便各领其军马掩杀而去。
徐荣引军夺一山路而去,刘潘张还有鲍信、袁术、马腾、公孙瓒等各路诸侯领军马死死紧追。而徐荣似乎早做好撤退的准备,对山路甚是熟悉,引军逃得极快。义师左盟几乎大半的兵马一直追到夜黑,皆一无所获,才愤愤不平地无奈回营。
哪知这些左盟诸侯引军刚出了山头树林,便见得义师左盟的大营位置火光张天,且有着铺天盖地的厮杀声,便知大事不好,连忙引军去救。
而等他们赶至,董卓的大军已早就退走,义师左盟大营一片狼藉,四处火光,遍地皆是留守的义师左盟军士血琳琳的尸体。
后来这些去追的左盟诸侯从暴跳如雷的袁绍口中得知,他们引军离开不久,早有准备的董卓便立即领大军出关袭营,留守的左盟大军兵力远低于董卓大军,又是受到惊讶,仓促应对,被董卓大军杀得兵败如山倒。而袁绍还差点被董卓麾下大将张济,用箭射中,还好当时被其旁的一位牙门将及时发现,用身躯为袁绍挡了这一箭。
这一战,义师左盟可谓是损失惨重,死伤足有二万多人。袁绍气得眼眸直射红光,大喊要重罚鲍信、袁术、马腾、公孙瓒这几个不听指挥的诸侯,后来冀州刺史韩馥和兖州刺史刘岱,两人竭力相劝,说此间正是战况危急,不宜重罚,待危急解除之后,再来依罪而论也不迟。当然若是这几人能够在这此间,戴罪立功那就最好。
袁绍听罢才是消气,当然他亦是明白这些人都是一方诸侯,若是他不依不饶,只会令这个义师左盟不欢而散。
而在一旁,领军追了一天一夜的刘备,脸上略显狼狈。当他听到袁绍说起,今日这一惨败,很可能就是出自于董卓麾下军师智囊李儒之手后,便一直默不作声,心里掀起滔天巨浪。
“一谋夺定,便能不费吹灰之力而杀得千军万马。这,就是谋士的威力吗?!若是吾刘玄德麾下亦有如李儒这等韬略超群的谋士,吾又何愁大业不成!”
“哈哈哈!!文优不愧是本相国之智囊。略施小计,便举手之间剿灭了这群逆贼数万兵马!有文优在,吾可安枕无忧,安枕无忧!”
在箕关楼台内,董卓一脸狂喜,开怀大笑。而在一旁的李儒却是不骄不傲,略施一礼,甚是谦虚地说道。
“主公谬赞,儒能为主公排忧解难,实乃儒之所幸。”
“好,居功甚伟,而不傲。文优实在是吾之子房也。文优一人,足可充当千军万马!”
董卓这句话说得真心,他对李儒说着说不出的喜爱,否则也不会将其女儿下嫁于他。每当董卓想起与李儒的相遇,都会不由地一阵感概。
他很清楚,若非他遇到了李儒,可能他终其一生最多也只是一方诸侯,哪有今日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无人敢逆,顺我者昌的威风。
董卓大赞李儒,还说其一人能抵千军万马,不由让座下一些将士感觉自卑脸红。李儒默默地观察着众将士的神情,不知在想什么,忽然他脸色一凝,向董卓作揖拜道。
“其实在主公麾下,有一人之谋智,更胜于吾十倍有余。若此人愿助主公,这些逆贼早就在他谋略下,灰飞烟灭!”
董卓眼睛猛地一瞪,立即发出极为锐利强盛的光芒。他知道李儒从不会夸大,此人能得以他之盛赞,必有其超绝之能。
“哦,本相国麾下竟有如此人物!这人到底是谁!!”
这时,在座下席位上的李催骤地心脏狂跳不止,而李儒的目光正是投在他的身上。董卓随着李儒的目光望去,当他看到李催时,眉头不由一皱,李催各方才能确实不差,但与李儒相比那就差得太远了。
“此人正是李催将军麾下司马,贾诩,贾文和。”
李催吸了一口凉气,心中暗道果然是他,然后便站起了身子,向董卓拜道。
“相国大人,此人确有小才,但又怎能与军师大人相提并论。若真如军师所说,小将定早就将其推荐给相国大人。”
“哼哼。李将军,当真如此吗?”
李儒冷冷一笑,眼光骇人,似能看透人的心思,穿射在李催的身上。李儒强压心中的恐惧,故作镇定道。
“在相国威严,军师才智面前,小将岂敢胡言!若是相国大人愿意接纳此人,吾这就立马令人修书一封,令他立马过来为相国大人出谋划策!”
李催咬了咬牙,非是愿居人下之人,而贾诩便是他野心的依托。但是眼下,他若是坚持把贾诩留在身边,只怕李儒会不依不饶,甚至可能会说他有异心。而董卓对李儒可是言听计从,到时发起怒来,要取他性命,也非是不可能之事。
做大事者,要懂得取舍。李催深明这点,若是能命都保不住了,一切皆是妄谈。
“呵呵,好。竟然李催汝愿意割爱,本相国也不客气。日后定有补偿予汝。汝下去后,便立刻修书一封,本相国亦想早日一见这被文优盛赞的贾文和。”
董卓眯着眼睛看了李催几眼,看得李催一阵心惊肉跳后,忽然脸色一变,大笑起来。李催这才将高悬在嗓子的心放了下来,不觉已是一身冷汗。
“报!!”
而就在此时,在楼台门外,一风尘仆仆灰头土脸的斥候急急跑来。董卓好似感觉到一丝不祥预兆,脸色不觉黑沉起来,瓮声喝道。
“进来说话!”
那斥候听罢,吞了几口唾液后,便是走进了楼台内,单膝跪下道。
“秉相国大人,吕将军遭其麾下将领曹性叛变,大败于虎牢关嵩岳山岭一带!曹性与贼军合谋,骗吕将军领两万铁甲骑军出关,说是要迂后袭击贼军大营。哪知贼军在其后大营山岭一带做好伏击,吕将军遭到贼军埋伏,曹性领着其麾下人马与贼军前后夹攻吕将军的兵马,两万铁甲骑军皆被歼灭,吕将军浴血奋战才得以逃脱。”


 第三百三十三章 迁都

“如今虎牢关内,兵士皆无战心,士气低落,吕将军派小人到此,是希望相国大人派出援军,以解虎牢关之危。”
常言道,有什么样的将,就有什么样的兵。魏续将其过错皆推给死去的侯成,而吕布亦是将他的过错全都推给被义师右盟擒下的曹性。
“什么!!两万铁甲骑军皆被歼灭!!!吕奉先竟如此无能!!!”
董卓听到此消息立即气得整个肥胖的身躯跳了起来,这铁甲骑军乃是他凉州大军的立威之本,而他麾下也仅有五万。为了打造这五万铁甲骑军,可谓是花费了他无数的金银和心思。如今将近损了一半,这就像是割了董卓一半的肉,哪能让董卓不心疼!
在董卓一旁的李儒,目光不断地收缩,默不作声,似乎在思想眼下这战况。
董卓气得整个身子都在剧烈颤抖,大脑此时皆被怒火吞噬,已无法思想,当下他便是望向李儒,连呼出几口恶气问道。
“文优,现今可如何是好!?今日虽歼灭了贼军二万多人,但其数量还将近有十万之多,若是贸然分兵去援虎牢,只怕反倒令箕关原本大好战机尽失。而虎牢又不得不救,若是虎牢破了,另一支由那曹贼所领的贼军便会兵至洛阳城下。
当今圣上和朝廷百官皆是在洛阳城内,洛阳城不容有失呐!”
李儒沉着脸色,整张脸都在紧绷,脑念电转,飞速地思考着应策。董卓见李儒思考,不敢打扰,只好记得来回踱步走到。
就在董卓紧张得整个肥胖的身躯,冒了第三次汗后,李儒终于张口了。他眼色极度阴冷,在座下的董卓众将看到其目光,都不由一阵浑身发抖。
“无论是箕关还是虎牢关眼下战况皆是不容乐观,而与其受他们牵制,相国大人,吾等凉州大军还不如放手一搏,将兵马集聚一地。
贼军由各个诸侯组成,就如今日所见,其心不齐,现在他们又分了左右两盟。依近日打探所得,这左右两盟,立有盟约,谁是先至洛阳城下,便能坐上最终的盟主大位。
而依吾对袁本初的了解,他定然不会希望曹孟德压他一头,而曹孟德对这盟主大位亦是势在必得。所以若是吾等现在从箕关、虎牢关抽回兵马,让他们合军于洛阳,而无论是谁先到洛阳,坐上这盟主大位,另一方都会不服。这合拢在一起的贼军反而会比分出左右两盟时更乱!”
李儒正想说下去,却被董卓忽然打断。
“不可,万万不可。让他们合军于洛阳,那么洛阳岂不是危矣!”
“呵呵,相国大人。洛阳只不过是一弹丸之地。它之所以那么重要,全因它是京城,当今圣上和朝廷百官皆在此地。而为何,我们就不能将这些人转移,建造另一个京城呢?”
董卓眼目骤地瞪得极大,立刻在心中急速思量,然后董卓脸色慢慢转喜,大叹道。
“非汝言,吾实不悟。此计可行。不过,这迁都要迁在哪里?”
“旧都长安繁盛,又有崤函之险,临近一带更有潼关、武关可挡千军万马,可迁都于此。”
“善,长安比起洛阳更是接近凉州,若有不测,本相国亦可从凉州调动兵马来救。不过这贸然迁都,只怕会弄得人心惶惶。文优,吾等还需一个适合的理由。”
“主公放心,吾已思定。吾等可造童谣,让洛阳孩童每日都在街市唱起童谣。此童谣为西头一个汉,东头一个汉。鹿走入长安,方可无斯难。
待童谣深入民心,相国再出来以应童谣,说这西头一个汉,乃应高祖旺于西都长安,传一十二帝,东头一个汉,乃应光武旺于东都洛阳,今亦传一十二帝。天运合回。相国为相应天意,解当下国难,故要迁都。如此可安抚民心。”
“哈哈。善!善!如此便依文优之计行事!迁都长安!”
董卓和李儒商定之后,留下牛辅、张济等将镇守箕关,为迁都争取时间,同时又令吕布派来的斥候,回去告知吕布迁都的消息。让他暂时忍耐,据险守关,待迁都事宜完成后,便会召他回去。交代完毕后,董卓、李儒两人便星夜赶回洛阳。
数日后,董卓忽然回到洛阳,回来后并无大动作。然后忽然在洛阳街市中传起了西头一个汉,东头一个汉。鹿走入长安,方可无斯难的童谣。此童谣散布极快,很快洛阳城内的孩童无不是朗朗上口。
而过了数日后,董卓须臾召集朝中百官于温德殿内,说有要事宣布。朝中百官皆惧董卓,不敢不来。
在温德殿下,董卓带刀入殿,龙骧虎步地在朝堂内走动,大有一副他才是当今天子的态势。而朝中百官似乎已是习惯董卓的放肆,在温德殿外的禁卫军,如今皆是董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