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寒士谋 >

第292章

寒士谋-第292章

小说: 寒士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江东猛虎孙坚,一世英雄,在这乱世中,什么大风大浪未曾见过,他早就明白到,只要生存下去,就不愁没有成就大业的机会。更何况,他孙文台麾下猛将如云,孙氏一族在江东又是名门望族,如今周瑜来此献计,已有投诚之心,若能再得周氏一族协助,他孙文台很快又能组建一支雄军,征战天下!
“还请公瑾教我如何解这舒城之危。”
孙坚仅仅思虑一阵,便是果断地下定主意。周瑜脸色一喜,心中亦是有不少激动,孙坚不惜将和氏璧这绝世宝物割舍,足可证明他对自己的看重。
“孙父如此重信公瑾,公瑾自当施犬马之力,解舒城之危。袁公路坐拥南阳、汝南、淮南三郡福地,兵甲足有二十万之巨,若不能将其铲除。孙父难得江东。公瑾之计,不但可解舒城之危,更可助孙父铲除袁术,夺得江东!”
周瑜不愧神智非凡,一计施出,竟能计定江东。孙坚父子皆是惊色连连,孙坚随后更是大喜道。
“我得公瑾,大事谐矣!公瑾快快将计说来!”
“偌!袁公路无谋贪欲,依靠家势威震南方,且其历来漠视朝纲。我看他早有称帝之心,只是无借口成事。如此,我等何不为他找来这个借口,如他心意。如此,不但解了舒城之危,更可让这袁公路自取灭亡。”
“公瑾的意思是,让我用和氏璧与袁公路谈判,让他撤兵!?”
“正是如此。袁公路早有称帝之心,若孙父将和氏璧献上,他必然撤兵。到时孙父再暗中结好,称愿投诚于他之麾下,拥他称帝。
再发信进言,袁姓出于陈。陈乃大舜之后。以土承火,正应其运。又有民间谶谣,代汉者,当涂高也。袁术字为公路,正应其谶。又有传国玉玺。若不为君,背天道也。
袁公路看后必定大喜,不久后便会称帝,而在这此间,孙父得袁术重用,可问其借兵借粮,此时会稽、九江、豫章三郡皆有贼子作恶,孙父可言为其扩张疆土,稳固河山,出兵讨伐。袁术必许。同时孙父在从其中,连结江东各大豪门世族,寻求资助,以孙氏一族在江东的名声,必能事半功倍,如此孙父在进攻会稽、九江、豫章三郡的同时,又可暗蓄实力。
待那袁公路称帝之时,再发信予各路诸侯,孙父为之内应,与之一同讨伐,岂有不成之理!袁公路势力一除,南方一带,便再无势力可与孙父争锋。孙父夺之江东,再谋扬州之地,再作数年稳固,平交州,谋荆州,成夺天下之大势,再与关中诸侯逐鹿中原,到时无需十年时间,孙父便可夺得天下大业!”
周瑜一番惊天言语,惊得孙坚父子一阵色变不止,周瑜之智实在令人不得不为之倾服。
“哈哈哈哈哈!!好好好!!!我得周公瑾,如太祖得之张良,何愁大业不成!!”
周瑜一来,不但解了孙坚灭顶之灾,还为他带来夺天下之大策,孙坚喜不胜收,当下便拜周瑜为军师,抚军中郎将,委以重任。
周瑜的到来,如同一颗艳阳,将原本黯淡的孙坚势力,照得透亮无比,生机勃勃。周瑜计策落定,孙坚当夜便令人传信予袁术。
在舒城之位,袁术营寨。袁术听得兵士来报,孙坚愿意投诚于他,袁术听罢只是冷冷一笑,孙坚这头猛虎,他岂会收留,一旦被其反扑,那可是入肉三分。
袁术原本欲要喝退来使,哪知那来使却当场大笑,言袁术乃是无胆之辈,他家主公有眼无珠,认错明主。
袁术听罢,一手轰地拍在桌案,怒发冲冠,就怒言要杀孙坚来使。孙坚来使,乃是孙坚麾下谋臣朱治,朱治此人不但才华超绝,更是胆识过人。朱治不惧袁术的威胁,只说他依孙坚之命,带来一信,此信能助袁术成就大业。若是看后,袁术仍旧执意要杀他,悉随尊便,他绝毫无半分怨言。
袁术眉头一皱,收住杀意,令朱治将信呈上,朱治依从将信呈上,袁术接过信后,冷着脸面打开便看。
这信果然如朱治所说有着莫大的秘密,袁术眼珠子越看睁得越大,后来甚至不觉浑身剧烈颤动起来,看毕更是朗朗大笑道。


 第五百零四章 借兵孙坚第(13:54)

“哈哈哈哈哈!!!识时务者为俊杰!孙文台能看清局势,投于我之麾下,算他识相。你回去告诉孙文台,我接受他的投诚,不过在退兵之前,让他先将信中所言之物奉上!”
“主公!!万万不可呐!!孙文台乃江东猛虎,怎会甘于人下,只怕他此次投诚,居心莫测呐!”
袁术麾下主簿阁象,未料到袁术竟会接受孙坚地投诚,满脸急色,连忙走出进谏。
“闭嘴!此乃谋定天下之大事,岂是你区区一介书生能懂!我接受孙文台投诚,自有深意。不过,你倒是提醒了我。孙坚此人历来忠烈,宁死不屈。朱来使,你回去告诉孙文台,若他真心来投,先将其子孙策遣来我营,再将信中之物献上!”
朱治一眯眼眸,心中暗道这袁公路实在是得寸进尺,不过时势如此,也论不得他反抗。朱治施礼领命,袁术气焰嚣张地一摆大手,唤他出去回话。朱治忍辱负重,对袁术再拜,才是离去。
朱治事后赶回舒城回命,孙坚父子还有周瑜等了许久,终于见到朱治,连忙询问结果。朱治将袁术之话一一告之。孙坚听得火冒三丈,虎脸刹地变得狰狞,大啸一声。
“哇啊啊啊!袁公路欺人太甚!!我将此等宝物,甘愿献出,他还要我孙家虎子作为人质!!竟是如此,我纵使拼死与之一搏,也绝不如他所愿!”
孙坚暴怒狂啸,孙策却是和周瑜相视一眼,随后孙策脸色一正,无所畏惧言道。
“为了孙氏一族的大业,孩儿甘愿前赴袁营!还望父亲以大局为重!!”
“策儿!!!”
“孙父,我周公瑾亦愿随伯符一同前往袁营!”
“公瑾怎么连你!!哎!!!”
孙坚急得满身都好似被火在烧,却有一种浑身有力而使不出的感觉。至于孙策、周瑜两人却是满脸的坚定,令孙坚心中狂涌不止。
“父亲,昔日越王勾践为报灭国之仇,甘愿在夫差麾下做仆,忍辱负重,卧薪尝胆,受尽屈辱,才有后来的越国强盛!我孙伯符亦能忍辱负重,在袁公路麾下当一回勾践!”
孙策见孙坚久久未作决定,脸色再正,铮铮而道。孙坚听着孙策雄心壮志的这一席话,好似受到了莫大的刺激,随后重重地叹了一口气。
“策儿能有如此气概,不愧是我孙文台之虎子!话已至此,为父也只好痛下决心,让你前赴袁营。只是委屈了公瑾,要与策儿一同受苦。”
“孙父言重。我周公瑾竟投于孙父麾下,此生定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孙父放心,有我在伯符身旁,绝不会让袁公路伤及伯符半条汗毛。”
周瑜不但有惊天伟略之智,其忠义更是令人钦佩。**泡!书。吧*孙坚默默地看着孙策、周瑜二人,暗道孙氏一族的未来,便全在这二人的手上了。
次日,孙坚令朱治回复袁术,言尽答应其所求。袁术听罢,再无顾虑,大喜重赏朱治一番,然后又是迫不及待地催促朱治,命他回复孙坚,尽快完成交接之事。同时,袁术为了安抚孙坚,知舒城无粮,让朱治带回了十日的粮食回去舒城。
孙坚做事亦是雷厉风行,到了晌午,便将孙策、周瑜、还有黄盖等人送到城门,和氏璧由孙策保管。孙坚这九尺虎汉,眼看自己要亲手将儿子送予敌营,虎目不觉有几分不甘的伤感水幕。几人痛别后,孙策带着周瑜、黄盖还有数十铁骑,便往袁营赶去。
袁术在营寨焦虑等候许久,忽闻兵士来报,孙策已赶至辕门,大喜急忙动身引众将去迎。袁术一见孙策,迎来的第一句话便是问道。
“在哪,宝物在哪!?”
孙策滚鞍下马,先向袁术施礼后,脸色一敛,便是回道。
“宝物就在孙某身上。还望明公,先将兵马撤离。回去寿春后,孙某定当将宝物奉上!”
“放肆!!孙伯符,你可知你身在何处!”
“回明公的话,当下我正处于明公之营!”
袁术一声暴喝,孙策却毫无惧色,平静应道。
“哼哼。你可知,此营里有多少将士!?”
袁术见孙策无所畏惧,心中暗暗吃惊,同时又冷然一笑,阴声再问。
“猛将无数。兵士十万!”
“你竟然得知。岂还敢与我提出条件!可知我一个命令下落,你立刻就会被乱刀砍死!”
袁术冷声威吓,孙策冷酷着脸色,缓缓地从怀中拿出一个木匣,然后慢慢地打开些许,顿时七彩之光暴飞,照得场中一众兵士,眼中一阵刺痛。
“哈哈哈。宝物!!宝物!!快快予我拿来!!!”
这宝物好似能够迷惑人心,袁术顿时变得好似一个失心疯的人,往着木匣就欲扑去。哪知孙策忽然脸色一变,拿着木匣作势就要摔向地上。
“不!!!!千万不要!!!!”
孙策乃是有着小霸王之称,天生力大无穷,若这木匣被他奋力一摔,木匣内的宝物定然摔个粉身碎骨!
“我已在明公营内,如同砧板鱼肉,如此足可证明我父诚心。明公为何还要怀疑我等孙氏一族投诚之心,将兵马撤去!若明公不愿依我,我宁可将此物砸碎!”
“慢!慢!!好,依你,都依你!你等还愣在此地干嘛,赶快通知各部兵马,准备撤兵!”
袁术仿佛已被这宝物深深迷惑,不可自拔,连忙好生安抚孙策,唯恐孙策再做出极端之事。之后,周瑜、黄盖还有数十铁骑守在孙策身旁,目视着袁军一部部人马纷纷撤营。
两日后,十万袁军尽数撤离了舒城。孙策、周瑜、黄盖等人,亦随着袁术回去了淮南寿春,潜伏在袁术身边。至此舒城之危解去,孙坚军避过一劫。
而孙策回到寿春后,如约将和氏璧奉上,当袁术双手颤颤地从孙策手中接过和氏璧时,脸色极为复杂,激动、疯迷、不可置信、欲望暴涨,一连狂笑不止。
孙策和周瑜相视一眼,齐齐跪下,竟怂恿袁术即刻称帝。
“主公,你出自袁氏一族,袁氏四世三公,门徒满天下,袁氏声望无人能及。当下汉室没落,战火连连,百姓皆处于水生火热之中,无不在望有盛世明君,能带来太平盛世。
主公坐拥淮南、汝南、南阳三郡福地,威震江南,深得民望。此时又得传国玉玺,此乃承接社稷大器之天兆。还望主公顺天之意,即日称帝,挽救苍生!若不如此,就是逆天而行,必遭大祸!”
周瑜凝声正色,一番话说得袁术心花怒放,激动不已。不过袁术还是压住心中的冲动,故作推搪。
“不可!我袁氏一脉,深受皇恩。怎可因汉室一时微弱,而取而代之。更何况我虽受江南百姓追捧,但此下扬州之地,尚有贼子作乱,若一日不除贼子,民心不安!”
“主公明理,实乃属下之福,江南百姓之福!主公,孙长沙历来对主公钦佩不已,时常与我等言你乃天下雄主。今日将玉玺奉上,其意就是望主公能承天下气运,称帝救世!
若主公有意,孙长沙必定竭力相助,死而后已!我有一信,乃受孙长沙之拖,带予主公。”
周瑜从怀中拿出一封密信,递向袁术,袁术眼眸好似发着幽光,一把夺来,打开就看。此信中,孙坚表明愿,竭尽所能,聚江东豪门,拥护袁术称帝。
这封信,令袁术的那份欲望冲动,顿时变得旺盛无比。袁术几乎是死死地压住,仍言道。
“孙长沙对我忠心耿耿,这我自然清楚。只是称帝一事,兹事体大。扬州一日未定,称帝之事便是遥遥无期。”
“主公何须忧虑。属下有一计,可平扬州兵乱!”
“快快说来!”
“主公!竟然孙长沙有意拥护主公称帝,主公何不借其之手,让其为你平定兵乱。孙长沙勇猛过人,麾下勇将如云,又得江东豪门所助,若他愿为主公平定扬州,主公何愁大业不成!?”
袁术心头一阵涌动,几乎就想拍定,不过很快又沉下脸色,皱着眉头道。
“只可惜,孙长沙连番大战,麾下兵力、粮草几乎耗尽。如此,纵使他有天大的能耐,也难以平定扬州兵乱啊。”
周瑜星目刹地一亮,平静又言。
“主公,孙长沙为人忠烈。若主公想其死心塌地追随于你。何不重信于他,以表主公胸襟大气。”
“周公瑾,你言下之意,是要我借兵借粮予孙文台!?”
“属下自知身份特殊,需要避嫌。但此一时彼一时,时下天下各地诸侯各在混战,如此不正是主公称帝的大好时机?以主公名望,一旦称帝,天下俊才必定蜂拥来投。主公秉承大义,趁各地混乱,积蓄势力,待其战个两败俱伤之时,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一一征讨,如此不需多年,天下便尽落于主公之手。
只是眼下时间紧迫,主公必须尽快平定扬州兵乱,而主公麾下有此能耐之人,非孙长沙莫属!”
周瑜一番智谋慧言,说得袁术一阵天旋地转,脑中思虑几乎都在跟着周瑜在走。袁术听罢,沉静了一阵,而周瑜和孙策两人皆是平静着脸色,丝毫未有催促。
“孙伯符勇猛无双,此等虎儿,谁人不喜,必定多加保护。孙文台竟敢将其虎儿送予我手,足可见其忠心。而且,那周公瑾亦是智谋过人,才学非凡,他将其送来协助于我,定是想要借其智谋,助我成就大业。
孙文台待我如此,若我还处处提防,岂不是寒了忠士之心!”
袁术在心中默默腹诽,随后眼色一震,便是下定了主意。
“好!我这就令人准备三万精兵,粮草十万,择日就送予舒城!至于称帝之事,暂且搁置吧。好了,此时已是夜深,你等二人先行退下吧。”
袁术虽说如此,其实心中已有打算。周瑜和孙策拱手接令,缓缓退出。待两人走出后,周瑜、孙策眼中皆有浓浓喜色,相视一笑。
于此,袁术决定借兵借粮予孙坚,令他平定扬州兵乱,此事一出,其麾下文武皆是一片哗然。众谋臣纷纷进谏,言此举多有不妥,更甚者还直言,袁术此举无疑是助虎生威,必遭灭顶之祸。
只是,袁术一心思,全在称帝之事。而他若要称帝,必要先平扬州,稳定民心。而因为,袁术见时机还未成熟,在他麾下仍有不少忠于汉室的谋臣,所以他还未向麾下一众文武表露称帝之心。
袁术麾下文武,不知孙坚到底给了袁术吃了迷药,两人从一开始势如水火,双方恨不得将对方置之死地。再到如今,臣忠君信诡异的关系。
袁术执意如此,其麾下文武再劝亦是无果。之后,孙坚得之重兵巨粮,便开始征讨扬州各地兵祸。


 第五百零五章 送歌将王歌(13:54)

至于袁术在这数月内,与孙策、周瑜两人越走越近,甚至为了牢固与孙坚的关系,还将自己掌上明珠下嫁于孙策。泡…书_吧(孙策一跃成为,袁术的女婿,越来越受到袁术的重用。而袁术又在周瑜的教唆下,开始在寿春大兴土木,建造宫殿,弄得民怨滔天。只可惜,袁术已被立帝之事蒙蔽双眼,已看不清周围的事物。
袁术一步一步地走向灭亡的源头,而孙坚则在袁术重兵巨粮的资助下,再加以江东各地豪门的协助,以秋风扫落叶之势,在会稽、九江、豫章三郡激战,且势如破竹,所战之处,无所不破,势力愈渐庞大。
某日,在寿春孙府。
此时入夜已久,周瑜与孙策谈完公事,闲时来到窗边,目测繁星。忽然,他脸色一紧,见西方一颗巨星黯淡,欲有坠落之势,不觉叹道。
“将王星不稳,看来在西方,会有一个绝世将王将会陨落。可惜呐,我周公瑾未曾观得将王风采。”
“将王?将者之王,谁人有如此能耐!?西方?难道是!?”
“伯符所猜无误。将王巨雄,天下间也只有吕奉先能够配得。”
“吕奉先竟会陨落!!这天下竟有人,能够杀得了他!!”
孙策一脸不可置信失声惊呼,他虽未曾见过吕布,但其父孙坚却在虎牢关下,见识过温侯飞将吕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