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寒士谋 >

第318章

寒士谋-第318章

小说: 寒士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潘无双仗忠义而死,安得为天下笑?”
郭嘉笑声遏停,凝神直盯着潘凤一字一字而道。
“潘将军今若赴死,其罪有三。”
潘凤眉头不觉皱起,忽然发力,挥斧扫开典韦的双戟,然后迅疾纵马后退,典韦在郭嘉眼神的示意下并无去追,潘凤看住郭嘉,冷声而道。
“郭奉孝,你且说我有哪三罪?若有妄加之罪,陷害于我,我必将你手刃诛杀!”
对于潘凤的威胁,郭嘉丝毫没有惧色,缓缓而言。
“当初刘使君与潘将军结义之时,誓同生死,今使君方败,而潘将军即战死,倘使君复出,欲求兄相助,而不可复得,岂不负当年之盟誓乎?其乃罪一也。”
潘凤色容微变,郭嘉看在眼里,又再言道。
“刘使君以家眷付托于兄,兄今战死,二夫人无所依赖,负却使君依托之重。其罪二也。”
潘凤脸色再变,眉头更是不觉皱得更紧。
“兄武艺超群,兼通经史,昔闻潘将军与刘使君、张翼德三人结义有言在先,此生为国效力,匡扶汉室。今潘将军却不思共使君匡扶汉室,徒欲赴汤蹈火,以成匹夫之勇,安得为义?其为罪三也。潘将军有此三罪,郭某不忍潘将军一世英名就此而丧,故此冒昧告之。”
郭嘉言尽,潘凤呼吸陡然加速,虎目布红,踌躇不定,凝神在思。郭嘉却是丝毫不急,静静在等。
过了一阵后,潘凤忽然一收杀意,死死地盯着郭嘉。
“郭奉孝,你说我有三罪,欲我如何?”
郭嘉嘴角缓缓上翘,那笑容给人的感觉,就像是猎人看着猎物一步步走进自己原先设好的圈套时所露出笑容。
“若潘将军能听我之言,便能得之三便。”
“权且说来。”
潘凤心里一跳,感觉自己仿佛被郭嘉的言语死死牵住,不过潘凤却无法不将郭嘉的话给予重视。郭嘉笑容更胜,又是言道。
“今四面皆有丞相之兵,潘将军若不降,则必死,徒死无益,不若且降曹公,暗中却打听刘使君音信,如知何处,即往投之。一者可以保二夫人,二者不背桃园之约,三者可留有用之身。此为三便。”
郭嘉疾言而说,潘凤脸色不断在变,似乎在做着某些挣扎,而郭嘉刚才说过的话,不断地在潘凤脑海里升腾、回荡。三罪和三便,郭嘉都说得真切合理,最终潘凤发现自己若不依从,便是成了背信弃义的无义之人。
潘凤深深地呼出一口大气,脸色骤地一沉,凝声而道。
“郭奉孝你言三便,我亦有三约。若丞相能从,我即当卸甲。如其不允,我宁受三罪而死!”
“哼哼。入套了。”
郭嘉心里窃喜不已,但表面面色不改,连忙回应。
“丞相苏心胸广阔,宽洪大量,何所不容。愿闻潘将军之三约。”
潘凤与郭嘉对视,眼神坚定而不容有改,沉声说起。
“一者,我与哥哥设誓,共扶汉室,我今只降汉帝,不降曹操。”
“自然如此。”
汉朝几乎被曹操一手操控,降汉既是降曹,郭嘉脑念电转立即回道。听到郭嘉的回复,潘凤紧绷的脸色略微松下又言。
“二者,我二位嫂嫂处请给我家哥哥俸禄养赡,一应上下人等,皆不许到门。”
“合情合理。此事容易。但且说下。”
“三者,但知我家义兄去向,不管千里万里,我便当辞去。还望曹丞相莫要阻拦。三者缺一,断不肯降。”
说到第三个约定时,郭嘉不由脸色一变,曹操身为一朝之相,若是答应,又岂能食言。郭嘉不敢擅自决定,拱手执礼。
“潘将军第三约定,恕郭某不敢擅自应承。还请潘将军在此等候一时,待郭某回去禀报丞相,再作商议,可否?”
“无妨。你速速回报便可。”
潘凤此时似乎也不再急躁,反正他心意已决,若是曹操答应,他便忍辱负重先投身于曹操麾下,静候其兄刘备的消息。若是曹操不肯,他即使拼过粉身碎骨,也绝不降于曹操。
随后,郭嘉拔转马头,带着典韦还有数十快骑,赶回龙泉城,来见曹操。
郭嘉将潘凤所说三约,一一告之。前面二约,就如郭嘉所猜,曹操毫不犹豫地便是应承,但当郭嘉说起第个三约定时,曹操不禁脸色一变,沉吟下来。


 第五百四十七章 暂收无双

“若是答应此事,然则我养潘无双又有何用?此事却是难从。”
曹操说罢,甚是苦恼地一摇头,然后脸上有一股杀意一闪而过,但很快随之又来不忍之色。郭嘉看着曹操复杂的脸色,心知曹操万万不愿去杀潘凤,思索了一阵后,进谏道。
“主公,岂不闻豫让众人国士之论乎?刘玄德待潘无双不过恩厚耳。丞相更施厚恩以结其心,何忧潘无双之不服也?”
所谓的众人国士之论,其中有一典故。
春秋末年,豫让原为晋国中行氏的家臣,智伯灭了中行氏后,他又投靠到智伯的门下。后来,智伯被赵襄子联合韩、魏两家势力打败。智伯死后,豫让欲替智伯找赵襄子报仇。在两次精心设计的行动失败后,赵襄子问他为什么只为智伯报仇而不替中行氏报仇。
豫让回答道:“夫君臣以义合。中行氏只以众人待我,我亦以众人报之,而智伯以国士待我,我当以国士报之。岂可一例而观耶?”
这就是豫让的众人国士论。
曹操乃是绝世枭雄,其胸襟岂会是常人可料。曹操细细想后,忽然笑起。
“哈哈哈。若非奉孝提醒,我还未醒悟。奉孝之言甚当,我愿从此三事。奉孝速速报之,为我请来潘无双这员超凡悍将!”
“偌!嘉必不负主公重托!”
郭嘉作礼领命后,遂带着典韦和数十快骑赶回屯土山来见潘凤。潘凤守在原地约有两个时辰,听得马蹄声作响,微微睁开犀利虎目,投向远方,正好看到郭嘉满脸的笑意。
郭嘉将曹操应承三约之事报之,潘凤听得后,微微颔首,又是言道。
“且容我报之二位嫂嫂,若得她们两人应可,我自会来投。”
“放肆!!男人之事,何须女流之辈多言!潘无双,曹丞相已应诺了你三个无理要求,你还多此一举,实在是不知好歹,得寸进尺!!!”
典韦见曹操、郭嘉对潘凤一而再再而三地纵容,而潘凤却一副无心来投的态度,这可惹怒了典韦,典韦喝声便骂。潘凤脸色刹地变得冷寒,冷冷看住典韦,大有一言不合便大打出手的态势。
“哎。恶来何须激动。潘将军这等英雄好汉,岂会易得?潘将军但且问过两位夫人,我等在此等候便是了。”
潘凤听后,脸上冷意褪去几分,向郭嘉微微颔首后,便领军退去。潘凤赶回山头,来见其两位嫂嫂。甘、糜两位夫人见潘凤久久未归,两人皆是一直凤眉紧皱,内心七上八下,唯恐潘凤遭遇不测。说来这两位夫人,命运也是坎坷,自从她们下嫁刘备,安稳富贵的日子没过多少,因战祸而四处避难的日子却是数之不尽。特别是糜夫人,她乃糜竺之妹,糜氏可是商贾大鳄,糜夫人从少被族人长辈当做掌上明珠,娇生惯养,何曾吃过半点苦头。想到此,糜夫人不由泫然泪下,甘夫人见罢,连忙在旁好声安抚。
正在此时,山下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两人夫人不由色变,不过还好赶来兵马非是曹兵,而是她们等候许久的潘凤。
潘凤勒住马匹,翻身下马,正欲报之与曹操约定之事,见糜夫人脸上有泪痕,大惊失色连忙问道。
“嫂嫂为何哭泣?可是我有何做得不妥之处,气恼了嫂嫂?”
被潘凤这一问,糜夫人不觉想起时下情势,脸上愁容又现,摇头哽咽而道。
“非是二叔之过。实乃妾身不知夫君去向,心中忧虑,故而哭泣。二叔,那曹军可是来取妾身等人性命?”
潘凤见糜夫人脸色布满畏惧,想其女流之辈,却遭如此折磨,心中的决定更是坚定几分,随后又道。
“刚才潘某赶去迎敌,哪知来者是那曹操的谋臣郭奉孝,他劝我投降,我以三事相约。后其回报曹操,曹操已皆允从。不过,我不曾得嫂嫂主意,未敢擅便。”
糜夫人、甘夫人听得潘凤竟是要降曹操,不禁对视一眼,两人脸上皆起几分悲凉之色同声问起。
“是哪三事?”
潘凤随即将上项三事,备述一遍。甘、糜两位夫人听后,脸上那份悲凉才稍稍褪去,心中的不安也是定了几分。甘夫人又言。
“叔叔既已领诺,何必问我二人?只恐日后曹操不容叔叔去寻夫君。”
潘凤凝了凝神,对这个问题他并非没有考虑过,但是刚才他见糜夫人脸上的泪痕,知道两位嫂嫂都在承受着莫大的压力、苦痛。潘凤实在于心不忍,而且正如郭嘉那三罪之说所言,若是他就此赴死,非但无义,更会被天下人所耻笑。
“嫂嫂放心,潘某自有主张。若是到时曹操不肯放人,我即使是死也绝不让其称心如意!只是这段日子,要委屈两位嫂嫂了。”
“二叔莫要如此,二叔为人如何妾身等岂会不知,你忍辱负重至此,妾身等又岂敢谈这委屈二字。”
糜夫人急忙安抚,旁边甘夫人亦是附和道。
“妾身等虽是女流,但亦知忠义,二叔之所以投于曹操,只是不忍看妾身二人受苦,失了忠义。二叔自家裁处,凡事不必问妾身女流。”
之后潘凤又与两位嫂嫂各做商量,不在话下。半个时辰后,潘凤辞退两位嫂嫂,遂引数十骑随郭嘉来见曹操。曹操闻得潘凤愿投,喜不胜收,自出辕门相接。潘凤下马入拜,曹操慌忙答礼,眼中更是毫不隐藏的对潘凤露出敬爱之色。
“败兵之将,深荷不杀之恩。”
曹操一边扶起潘凤一边喜言道。
“素慕无双忠义,今日幸得相见,足慰平生之望。哈哈哈,曹某能得无双来投,如虎添翼,从今而始,试问天下可挡我曹操军马锋芒!”
曹操如此相赞,潘凤却丝毫欣喜,木然着脸色又道。
“郭祭酒代禀三事,蒙丞相应允,望丞相日后莫要食言。”
曹操如此相待,潘凤却一心只顾约定之事,可谓是将曹操身旁的许褚、典韦、曹纯等将都给惹恼。许褚、典韦更是恶目一瞪,作势就要呵斥,却被曹操以眼神止住。曹操哈哈一笑,扶住潘凤双臂的大手紧紧抓着,笑道。
“哈哈。本丞相言而既出,安敢失信。无双,多虑了。”
“还望丞相见谅。潘某与义兄桃园结义,此生生死与共。若知义兄所在,虽蹈水火,亦必往从之。此时恐不及拜辞,伏乞见原。”
潘凤说毕,对着曹操屈身又拜。曹操心中暗暗苦涩,暗叹潘凤对刘备情义之深,如此忠义之人,为何却成了刘备的义弟。
“若无双能得刘玄德消息,曹某与你有约在先,岂敢相阻?但恐其早在乱军中亡矣。无双且是宽心,尚容缉听。若得消息,曹某必然告之。”
若是其他人,或许曹操早就气得怒发冲冠,令兵士将其乱刀砍死。但曹操对潘凤之超凡悍勇,敬爱已久,对他也是一忍再忍。心里只望,真如郭嘉所言,他以国士以待潘凤,潘凤亦会以国士相报。
潘凤再次得到曹操亲口允诺,心中的不安略有所稳,当即拜谢曹操。曹操设宴相待,与潘凤各做亲举,不在话下。
刘备势力几乎被曹操歼灭殆尽,张飞、管亥、糜竺、孙乾等人各不知踪迹,至于刘备和太史慈则被臧霸所救,侥幸逃生。曹操为得潘凤忠诚,表面虽是应承潘凤替他找寻刘备,其实暗地里吩咐各部将士,若是发现刘备,格杀勿论!
曹操作好吩咐后,次日班师返还洛阳。潘凤收拾车仗,请二嫂上车,亲自护车而行。于路安歇馆驿。曹操欲乱其君臣之礼,竟使潘凤与二嫂共处一室。潘凤自知曹操心思,乃秉烛立于户外,自夜达旦,纹丝不动,毫无倦色。
曹操见潘凤如此,愈加敬服。既到洛阳,汉献帝得知曹操剿灭逆臣袁术,凯旋而归,急忙令朝中百官于城外相接。曹操令众将谋臣兵士,进礼过后,又将刘备谋害陶谦之事,一一报之。汉献帝听曹操并无经过他的同意,便随意征伐朝廷重臣,虽然心中略有不喜,但又不敢发作。
曹操双目何等毒辣,一眼便看出汉献帝的心思,便以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之言进谏,又将陶谦之子的证词文书递予汉献帝审阅。汉献帝心中不满,这才稍稍褪去。
其实,对于汉献帝来说,只要曹操给予其一定的尊重,还把他当做是天子对待,他亦心安理得的去做曹操的傀儡。说来也是苦涩,即使汉献帝心中不甘,又能如何,时下以汉室的实力,根本难存于天下,若非曹操护国,或许他还尚且被某个野心诸侯挟持,过着颠沛流离,尊严尽失的日子。
之后汉献帝于宫中设宴,犒劳一众有功之臣,君臣饮酒数巡,潘凤于席中静坐,滴酒未饮。曹操举杯敬之,潘凤却以两位嫂嫂尚未安置,不敢多饮为由婉言推搪。曹操听毕大笑,当即赠华府一宅予潘凤落脚。潘凤才以举杯敬谢。
庆功宴席饮至通宵达旦,各人醉醺归去。曹操临走,不忘令人领潘凤领其新宅,对潘凤可谓是无微不至。
潘凤接了新宅,分一宅为两院,内门拨老军十人把守,其两嫂居于内宅,潘凤则自居外宅。次日曹操引潘凤上朝拜见汉献帝,汉献帝早有曹操暗示,即命潘凤为偏将军。潘凤知此军职大半是曹操暗中许予,不见宽心,又暗叹汉献帝甘愿受人摆布,软弱无志,心有悲凉难泄,随即谢恩归宅。
曹操见潘凤丝毫不领情,略敢不悦,不过又想此人义薄云天,若得心诚,即为心腹大将,于此暗暗忍耐不说。
来日曹操又设大宴,会众谋臣武士,以客礼待之潘凤,延之上座,又备绫锦及金银器皿相送。潘凤却都送与其二嫂收贮。诸曹将、谋臣看在眼里,对此不满甚多。不过潘凤仍旧我行我素,大有与曹操一派,行之陌路的感觉。


 第五百四十八章 西行之政

曹操对潘凤敬爱有加,却不放系对其施以怀柔手段,潘凤自到洛阳,曹操待之甚厚,小宴三日,大宴五日。各种手段层出百变。数日后又送美女十人,使侍潘凤。潘凤尽送入内宅,令服侍二嫂。
又是一日,曹操见潘凤身体硕大高巍,所穿黑金战袍多有缝补破口,,即亲度其身品,取异锦华绸作战袍一领相赠。潘凤不敢有辞,故而受之,不过却将新战袍穿于衣底,外面仍用旧袍罩之。
曹操某日来见潘凤,见其仍穿旧袍,细眼不由一眯,心中不悦又起,不过表面却是笑道。
“无双为何如此之俭乎?”
“某非俭也。旧袍乃义兄所赐,某穿之如见兄面,不敢以丞相之新赐而忘兄长之旧赐,故穿于上。”
潘凤字字如同在割曹操之心,曹操满肚子火气翻腾,但还是死死压住,口中叹道。
“无双真乃义士也!”
潘凤始终秉持本心,曹操虽对其相赠频频,善礼相待,却仍难撼动潘凤之忠义。曹操甚是无奈,只能想用时间来磨,或许期待刘备被他派出的追兵杀死,潘凤对而死心,随即想他以国士之礼而待,心甘诚服安心在他麾下效命。
可是曹操却是不知,潘凤早有暗中发誓,一旦得知刘备噩耗,必然依盟誓随之阴间相伴。
在这一年间,曹操取南阳、汝南,剿灭南方巨鳄袁术,后又攻取东海,计夺广陵,尽得徐州之地,势力又是迅疾膨胀。且袁术、刘备这两个心腹大患,一个伏诛而亡,一个逃亡在外,曹操后方稳固,当即休兵蓄养,着手准备与北方巨雄袁绍的惊世大战,暂且不说。
曹操如日中天,势不可挡,连连壮举,惊动天下。而在河东安邑,却是颇为平静。
安邑大将军府内,文翰贵为骠骑大将军,依汉礼可从扩建府邸,以显威赫。于此,周珑先是请示文翰后,将其旧府重新修葺一番,扩建数院,又造乐苑、练武堂、书房数间。而因文翰坐下资金链颇为丰厚,赌坊、酒业等每年皆能赚取巨金无数,又加之文翰与河东各地商贾合作,在绸缎、冶炼业上各有不少店家,每年收入虽不能比之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