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寒士谋 >

第412章

寒士谋-第412章

小说: 寒士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孙策默默颔首,即冷酷脸目喝道。
“传我号令,尽不受降,将这些异族尽数逼入火势!!!”
孙策此令一喝,顿时原本缓缓停止冲杀的江东大军,又开始狂涌起来。那些跪地投降的异族兵士,见江东军遽然杀来,当即明白江东军欲要将他们置之死地。异族兵士仓促应战,但又哪是士气如虹的江东大军对手,只见一波又一波的异族兵士被江东大军逼入那不知吞噬了多小条生灵的火海之中。
凄厉的惨叫声,响不绝耳。四周火势不断迸发,席卷。一时间,此处仿佛变作了人间地狱。
大火足足烧了一天一夜,那滔天的火势渐渐消失、熄灭,四面八方,眼前可见,遍地都是黑乎乎地一片,那浓烈的硝烟味道,刺鼻难闻,同时还夹伴着那令人作呕的血腥味道。
此时,在场上已不剩一个异族的士兵。孙策冷着面目,望着眼前的尸横遍野,竟无变点动容。
至于周瑜则仍是那副平静安然的面貌,仿佛昨夜被大火活活烧死的三万异族兵士,不过是一群无足轻重地蝼蚁罢了。
就在此时,一队轻骑火速拍马赶来孙策、周瑜面前报道。
“报!鲁参军和吕司马分别在合浦、九真两郡,发来捷报,合浦、九真已被鲁参军和吕司马的兵马攻破了!”
“哦?子敬竟是分兵齐下?吕司马?是那吕子明吗?”
“是也!”
周瑜脸上微露惊疑之色,早在他收到鲁肃战报,得知交趾已落鲁肃之手时,他便修书一封派其来使回复,让鲁肃趁交州兵力空虚,在交趾火速出兵,攻伐合浦、九真两郡。
鲁肃才能丝毫不损色于自己,周瑜对合浦、九真的战事,并无多大的担忧。不过按照周瑜的预料,以鲁肃谨慎的性格,大多会选择各个击破。而鲁肃此番竟然会分兵,与他那谨慎的性格颇为不合,如此看来那吕子明定然有天大的能耐,使鲁肃足够放心让他统领一军攻伐九真郡。
“哈哈,看来我江东又得之一员将才!”
孙策朗然一笑,当下可谓是连有喜事,交趾、合浦、九真三郡已被自军攻占,而南海郡亦是囊中之物,举手可得。交州九郡,江东已得四郡,而这四郡皆由交州霸主士家所占有,士家乃交州实实在在的掌控者,其余五郡太守,皆听从士家,也就是说只要除掉士家,整个交州便落于江东之手。交州所属,已成定局。而这期间吕蒙的活跃,也让孙策异常惊喜。
“非也。听先前子敬情报所述。那士黄有、张旻皆死于吕子明之手,并且吕子明为震慑彼军,将两人首级悬挂马上,四处奔驰,士黄有、张旻兵马见之,无不骇然,纷纷投降。因此我军不但不费吹之力击败士黄有、张旻的兵马,更收得近七八千降兵。也因如此,子敬才有足够的兵力,分兵攻往合浦、九真两郡。令交州的战事,早成定局。这其中,吕子明功劳甚大。依瑜之见,此人日后必能成为一员帅才!”
“帅才!?”
周瑜双目烁烁发光,孙策听罢,不由惊呼一声。周瑜挂起一抹淡笑,微微颔首。孙策当即信了几分,心中对吕蒙更是无比重视起来。周瑜脾性倨傲,一般人物难以入得其法眼。吕蒙得周瑜如此盛赞,必有过人之处!
周瑜设计,一把火烧了足足三万异族之兵,不日江东军又攻破了南海。交州各地异族无不震惊,人人自危。士家已亡,代表着交州将要变天。江东军继而出军,凡到之处,军威浩荡,震慑一方,交州另外五郡太守,纷纷率众投降,自然不在话下。
交州战事将定,孙氏一族势力又得以暴涨,势力扩张至整个南方一带。而就在孙策、周瑜攻伐交州之时,在江东却是发生了剧变。
此事且当先从江夏说起,话说黄祖欲要与孙坚决一死战久矣。昔日黄祖派麾下大将黄忠,在荆州截杀取得了刘备精血的童渊。当时黄忠却未有成功击杀童渊,但却是把童渊身上持有装着刘备精血的竹筒射破,让精血流失于大地。这样一来,黄祖亦算是完成了与水镜先生司马徽的交易。而司马徽亦无失信,派出了一个神秘人来协助黄祖。
江夏郡城,西陵。
此时黄祖正在城郭亲自迎接一全身上下皆用黑袍包裹得严严实实的神秘人。
“哈哈哈。原来是司马贤侄,有你助我,那孙文台必死无疑!”
那身穿黑袍正是司马徽座下徒弟兼旁亲,司马懿。司马懿目光极其深邃,深邃得让人无法从他的眼中,看出其丁点想法。司马懿拱手作揖微微施下一礼。
“孙文台,麾下智者无数,特别是那周公瑾才能更胜于小侄一筹,且其麾下猛将多如牛毛。黄伯父欲与其决一死战,当得小心行事。否则,小侄亦不敢保证笑到最后的人是黄伯父亦或是孙文台。”
司马懿的话,如同一盘冷水,立即浇灭了黄祖原本颇为兴奋得意的心情。黄祖神色微变,不过很快又用笑脸遮掩自己刚才情绪的变化。
“哈哈。仲达贤侄休要妄自菲薄。水镜先生,常言你腹中藏有天宇之机,其谋智之高,连水镜先生亦自叹不如。对了,听闻水镜先生先前患了一场大病,以致双脚残疾,不知水镜先生当下病情如何?”
“有劳黄伯父担忧。家师忽患恶疾,先前病情虽重,以致双脚残疾,不过数月前家师病情已是稳定许多。”
“哦。如此就好,如此就好。”
黄祖眯了眯眼,表面虽是在笑,但心中却是明亮。那司马徽哪里是犯了恶疾,他早有听说,河东安邑在数月前,曾一连异象天灾迸发。而黄祖通过先前司马徽与他的交易,很快便是发觉到司马徽针对的就是当今名震天下的冠军侯‘文翰’。如此一推算,司马徽定是与其部在河东安邑展开了一场恶战,最后败退而走,落得双脚残废的下场。
黄祖和司马懿又是虚情假意了一阵后,黄祖便将司马懿引入城内,来到了西陵的郡治大殿。原本黄祖欲要设宴为司马懿先是洗尘,再商议后事。不过司马懿却是婉言拒绝,欲先为黄祖与孙坚的战事先做定策。
黄祖也乐得如此,当下便与司马懿在大殿商议。
“不知司马贤侄有何高见,教我击败那孙文台!?”
司马懿起身拱手施礼,深邃如万丈深渊的眼睛不起丝毫涟漪,轻声言道。
“若要击败孙文台,必要将其身边两人调开,方可事成。”
“哦?是何两人?”
“一人乃其军师周公瑾,另一人则是其子孙伯符。这两人一文一武,文者智可定邦,谋高可平天下。武者,威盛骁勇,能于万军之中取敌将首级,天下少有人是其对手。若是能将这一文一武调离孙文台身边,孙文台这头暮年老虎,如断爪牙。黄伯父即可乘虚而攻,将其击败!”
司马懿这边分析,黄祖那边是听得连连颔首。黄祖心中更是暗叹。
“此子眼光毒辣,谋智高深莫测。难怪连我那族弟黄承彦,亦说难以看透此子深浅。”
黄祖想毕,哈哈一笑又是问道。
“哈哈。司马贤侄所言甚是。不知司马贤侄可有计策?”
司马懿脸色平淡,微微欠身,便是说道。
“听闻交州牧赖恭,早有立王之意,只不过麾下将领少有支持,又担心惹怒刘景升,还有得罪在交州拢有大势的士家,因此久久未有行事。黄伯父,为何不修书一封,遣人派往赖恭手上,告之赖恭,黄伯父愿助其在交州立王?”
司马懿答非所问,却是忽然提起这交州牧赖恭,黄祖不由眉头一皱,疑声问道。
“司马贤侄,眼下我与孙文台之事还未解决。昔年孙文台几乎被我射杀,因此对我一直怀恨在心。我与他水火两难立,眼见他势力愈渐强大,我可谓是日日寝食难安。我岂有心思理会他人?!”
司马懿听出了黄祖言语了几分急躁,但仍是神色不变,淡然平静地摇了摇头道。
“黄伯父,我既然如此献计,其中自然大有深意。你欲要将周公瑾和孙伯符从孙文台身边调理,必须要得赖恭所助方可事成!”
黄祖眼睛一瞪,连忙问道。
“此话怎讲?司马贤侄快快予我道来。”
“交州偏僻,远离中原,正因如此,这数十年乱世中,唯独交州少有战火,交州因此蕴存有巨粮。孙文台对交州垂涎已久,只恨无出师之名。
因此我才献计,黄伯父发书予那赖恭,怂恿其立王。赖恭必然大喜,不日即准备立王之事。于此同时,黄伯父再修书一封,传予刘景升,告之赖恭欲要立王之心。


 第七百零三章 孙、黄开战

“刘景升定然大怒,令镇守在苍梧的吴巨出兵讨伐。赖恭昏庸无能,大多不是那吴巨的对手。若他败予吴巨,即会向黄伯父求救,黄伯父不予理会,他惶急之下,又会传信于刘景升求救。刘景升知他叛逆,自然不救。
赖恭被逼得无路可走,大有可能会再传信于江东,向孙文台求救。如此不正是给了孙文台一个征伐交州的出师之名!而交州地势崎岖,孙文台以致暮年,其麾下文武必劝其,将征伐交州事宜,交予其子孙策和周瑜之手。而孙文台亦望助其子,多立功绩,未来好接替其位,自然允许。
到时黄伯父便可不费吹灰之力,从孙文台身边调离孙策和周瑜。此一文一武离开孙坚身边,黄伯父便可乘势起兵,攻往江东,与那孙文台决一死战!”
司马懿步步推算,一连分析,听得黄祖连连色变,最后更是不禁起身大笑。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妙妙妙!!!!司马贤侄之智,果然是高呐!!”
“黄伯父谬赞了。目前大局未定,小侄不敢断言,将来之事,皆如小侄之料。”
“哎。司马贤侄分析得如此合理,岂有不成之理。我这就立刻依你所言,修书一封,传予那赖恭!”
黄祖无比兴奋,当下便开始修书。司马懿在旁静候。待黄祖修书毕,唤司马懿过来审视,司马徽指了几处,让黄祖重新修改。黄祖对他可谓是言听计从,立刻便是涂改。
司马懿献计黄祖,黄祖皆依计行事,各做安排。而事后,果然尽如司马懿所料,赖恭收到黄祖之信后,大喜,便在交州准备立王之事。黄祖从归来的细作口中得知后,立马又传信予刘表。刘表大发雷霆,令吴巨征伐赖恭。赖恭见大事不妙,向黄祖求救。黄祖不理。赖恭遂又向刘表求救。刘表亦是不理。赖恭被逼无奈,当时的他,已连败吴巨数阵,走投无路之下,只好传信江东向孙坚求救。
孙坚亦如司马懿所料,即令其子孙策、周瑜等武将谋士,起兵五、六万,即日攻往交州。黄祖的细作从江东回来禀报,黄祖知事尽如司马懿所料,无比敬佩之余,又向司马懿问计。司马懿教黄祖,当下立即准备从江夏各县调配兵马,准备军备、辎重,待一切准备完毕,便先是坐观时势,待江东征伐交州的大军开始激战,无暇顾及后方时,再火速向江东进军!
话说,交州正是激战间。江夏太守黄祖,忽然令大将苏飞在长江岸边安排战船,多装军器粮草,大船装载战马,俨然一副大战在即的态势。江中细作探知,来报孙坚。孙坚闻之,轰然大怒,即急聚文武将士商议。
砰!
孙坚奋力一啪奏案,力劲之大,仿佛将整张奏案都给拍得粉碎。
“好哇!昔日那黄承节几乎害我丧命,我还未曾去寻他报仇,他竟敢出兵来犯我境地!!是可忍,孰不可忍!此番我不将那黄承节的头颅生生拧下来,难消我心头大恨!!
传我号令,即日准备军备、辎重,我要亲自率军与那黄承节决一死战!!!”
孙坚怒声暴喝,声荡四方,虎威尽显。就在此时,张昭起身出席,劝谏道。
“慢!主公万金之躯,何须亲临沙场。可先令程将军部领豫章之兵为前驱,再令黄将军率江东之众为援。黄祖兵马跨江涉湖而来,必定疲劳,程将军趁此急攻,先取一阵,待黄将军大军赶至,再倾势而攻,一鼓作气,黄祖可擒也!”
孙坚虎目一瞪,大手一挥,凝声喝道。
“子布勿要多言。我纵横天下数十年载,仇敌当前,有仇岂可不报!!!”
“如此。主公何不待少主和军师结束交州战事后,班师而归,再做商议?”
“不必!黄祖已在长江筹备,不日将率军渡江。眼下我岂有时间,等大郎、公瑾二人归来。更何况大郎、公瑾正统兵于交州激战,此事万万不能让他们得知,而令他们有所分心,以致影响交州战局!”
“可是,主公!!!”
“张子布连番相阻,你是否见我年老,想我不如以往!!”
孙坚暴声一喝,张昭连番劝言,令他决意更定。
“主公息怒。昭岂敢冒犯尊威。”
张昭见孙坚决意如此,不敢再劝,当即退回席位。而殿内武将则纷纷附和孙坚,特别是黄盖、程普、韩当、祖茂四位老将,个个都是斗志昂扬,仿佛迫不及待地要与黄祖军展开厮杀对战。孙坚定下决意,即令大将祖茂准备军备、辎重,黄盖、程普、韩当三将从江东各郡调来兵马,又令张昭镇守江东。
待一切准备就绪,孙坚黄盖、程普、韩当三员老将,引兵三万,浩浩荡荡杀奔长江之岸。
黄祖得知孙坚率兵亲往大喜,连忙调集兵士,集合兵士三、四万,在岸边准备战事。之后,黄祖又来寻司马懿问计,司马懿却是一副高深莫测的样子,教黄祖只管放手对战,若时间到来,他自然会施计吩咐。
黄祖听罢,故安心应付眼下战事。话说,孙坚率军赶至岸边,孙坚脾性最是急躁,即欲要先发制人,举兵进攻。孙坚勇烈,激发帐下诸将战意,个个附和,无有反驳。
江东军登舟而进,黄祖见之,遂令弓弩手埋伏于江边,见船傍岸,乱箭俱发。箭潮猛如暴雨,船只难进。
诸将见船难驶进,纷纷来问孙坚。孙坚见状,哈哈一笑,一计思出。
“哈哈。老匹夫就这等计量。诸位勿惊。我已有有计对付。”
孙坚遂令诸军不可轻动,只伏于船中来往诱之。一连三日,江东船只数十次傍岸。黄祖军只顾乱射放箭,直至箭矢放尽。孙坚则令兵士,每日尽拔船上之箭,所得之箭,约有十几万。诸将皆疑,孙坚却是笑道。
“哈哈。此时老匹夫箭矢用尽,他的箭尽被我军所得。明日便令他试试他江夏箭矢的厉害!!!”
孙坚此言一出,诸将纷纷醒悟,皆称孙坚高智。
次日正值顺风,孙坚再令大军驶船进攻。此时黄祖军箭矢用尽,望着江东军徐徐靠来,只能干瞪着眼。哪知待江东船只快要傍岸,孙坚立在前头船只中,掣刀一挥,扯声吼道。
“全军听令,齐齐射箭!!!”
孙坚令声一起,令全军兵士一齐放箭,顿时十几万箭矢,在数万江东兵手中疯狂射出,箭潮汹涌而落,铺盖天地一方。江东军直把十几万箭矢全部射尽,射杀黄祖军兵士无数,在岸上的黄祖军支吾不住,只得退走。
孙坚令大军驶船登岸,又令程普、黄盖、祖茂分兵两路,直取黄祖营寨。背后韩当驱兵大进。四面夹攻,黄祖大败,弃寨而逃。孙坚夺了黄祖营寨,命令各军兵士依寨歇息。
话说,黄祖败后,引残兵逃至樊城,一边收复败兵,收回三万余兵马。黄祖先败一阵,原为进攻一方,却反被守方孙坚先占先机,杀入了自己的境界。黄祖心中大惊,连忙来寻司马懿商议。
司马懿却似乎对黄祖之败毫不动容,仿佛早在他预料之中。黄祖不禁心中有怨,恼司马懿不出计教他应付孙坚,反倒现在尽失先机,被孙坚攻入了江夏境界。
司马懿亦是发觉了黄祖之怨,当下先告罪一番,然后在黄祖耳边,教道如此如此。黄祖双目一瞪,又惊又喜,口中直喊大妙。
与此同时,另一边在孙坚大寨内。孙坚正聚众于帐下,孙坚赢了一阵,雄心大震,金刀跨马地坐在首座上哈哈大笑。
“哈哈哈哈!黄承节那老匹夫竟欲犯我江东,此番他非但未得半寸江东之地,反被我军攻入江夏之境。诸位,眼下正是夺取江夏的大好时机。只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