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寒士谋 >

第467章

寒士谋-第467章

小说: 寒士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初更已后,突兀间狂风大作。守门军士飞报火起。众将又是大惊,以为又是诸葛亮之计。蔡瑁却是平静,自以为自军势大,刘备岂敢贸然侵犯,遂与众将说道。
“此必是城内军士造饭不小心,遗漏之火,不可自惊。”
说犹未了,接连几次飞报,西、南、北三门皆火起。蔡瑁急令众将上马时,整个新野城漫天火光,上下通红发着巨亮。
只见在西、南、北三门处,一轮轮火箭飞起,shè落在四周房舍之上,立即暴起冲天的火势。在房舍内的荆州人马,仓促逃命,一轮接着一轮的凄厉惨叫声,震荡整座新野城。
是夜之火,如同地狱火芒,如烧在人间,夺去无数xìng命。蔡瑁吓得脸sè苍白,心神剧荡,当下即引众将突烟冒火,寻路奔走。四周人cháo无数,各队兵士争先抢路,yù要逃出这人间地狱。蔡瑁状若疯狂,命前部开路兵马,见人就砍,杀出血路。路间闻说东门无火,急急奔出东门。
军士自相践踏,死者无数。蔡瑁等将,厮杀自军同袍,遍身血红,方才脱得火厄。正是心稍稍有定,背后突兀一声喊起。华雄引五百jīng兵,轰然杀出,赶来混战。华雄一柄断龙刀舞得密不透风,如入无人之境,左突右冲,往蔡瑁飞杀而来。
“蔡德珪,纳命来!!!!”
华雄虎目圆瞪,眉头直竖,火光照得他如同一尊地狱修罗,正纵马提刀在乱军飞杀,眼见即将杀到。此时蔡瑁已吓得魂魄尽飞,拔马就逃。刘先、邓义引军抵挡,杀住华雄。华雄猛一刀,杀破人cháo,先是赶至刘先面前。刘先料之不及,华雄手起刀落,被华雄一刀砍裂头颅,尸体坠落马下。华雄目光悚然,shè住邓义。
蔡瑁听罢,顿时一股热血上涌心口,竭斯底里地暴喝。
“诸葛村夫,安敢如此!!!!我不杀你,势不回荆州!!!”
蔡瑁喝毕,一口血液喷出,昏死倒地。众将大惊连忙去救。一夜过去,蔡瑁悠悠醒来,众将皆谏先回荆州,再做打算。
蔡瑁双眼布满恨火,咬牙切齿地怒喝道。
“不可!我有誓言,必杀诸葛村夫,否则绝不回荆州。时下我在襄阳郡内,尚有二万兵马,待我取得襄阳兵马后,整顿一番,再往樊城杀去,势必取那诸葛村夫头颅!”
傅巽一听,脑念电转,思绪一阵,连忙拱手谏道。
“将军且慢,且听傅某一言。今刘备弃了新野,尽迁新野百姓入樊城,若我合襄阳之兵径进,二县百姓皆为齑粉矣。刘备之所以每战必胜,皆依仗诸葛之谋。诸葛孔明乃爱民之士,不如先使人招降刘备。若刘备即不降,诸葛亮见其弃百姓危难于不顾,必定离心。若其来降,将军可先做安抚,同时封予诸葛亮重职,离间刘、诸葛两人。若两人一旦离心,其势力便可不攻自破!”
蔡瑁双目一瞪,脸sè连连变化,又见周边将士皆有余悸,只好先压心中怒恨,从傅巽之言,又问。
“谁可为使?”
傅巽毛遂自荐,蔡瑁遂令其为使。傅巽领命而去,骑快马带着数个从骑,星夜赶往樊城。次rì夜里,刘备听闻傅巽来见,好似早有预料一般,并无惊异之sè。其实诸葛亮早有预料,早已告知刘备。刘备亦已习惯诸葛亮之神奇。当即刘备即接见傅巽,傅巽作礼毕,张口说道。
“皇叔前番虽大败我军。但襄阳尚有三万兵马,荆州亦有三万把守。前番之败,皆因轻视诸葛之谋。如今我军上下皆知诸葛厉害,再次出兵,必然谨慎而为。即时我军必可踏平樊城,奈怜众百姓之命。皇叔乃仁义无双,爱民如命,如肯来降。蔡将军可承诺,免罪赐爵,若更执迷,军民共戮,玉石俱焚!!!”
傅巽说得字字铮铮,义正言辞,暗暗眺望刘备脸sè。刘备却仿佛置若未闻,脸sè毫无涟漪。刘备未有回答,诸葛亮先捂掌而笑。
“哈哈哈!好!好!好!傅公此番言辞,足可见蔡将军心胸广阔,实是仁义之人!”
傅巽眉头一皱,他根本听不出诸葛亮有任何赞叹之意,反而有几分讽刺的味道。傅巽知诸葛亮多智,不愿与其纠缠,转眼望向刘备,作礼再问。
“不知皇叔意下如何。樊城之内如今集合两县百姓,其xìng命如何,全在皇叔一念之间。”
刘备淡然一笑,遂向诸葛亮投以眼sè说道。
“我刘玄德一生颠沛流离,遭jiān人无数陷害,如今尚能苟存,全因孔明之智。孔明你可为我做主。降与不降,全凭你意!”
傅巽一听,顿时脸sè一变。刘备竟然如此信任诸葛亮,甚至这般重大的决定都交由诸葛亮来抉择。可见两人关系非同一般,远超一般君臣。诸葛亮谦卑拱手作揖,先谢刘备,随后带着一抹淡笑向傅巽缓缓说道。
“傅曹掾不妨随亮同来,即时便知我主降是不降。”
傅巽见诸葛亮这般神秘,心里一紧,正是犹豫间,诸葛亮已踏步而出。傅巽见状,连忙追随而去。诸葛亮带着傅巽来到县衙门前,忽然手执鼓锤,猛击号鼓。
咚~!咚~~!!咚~~!!!
如此节奏,通鼓三番。一阵许多百姓闻声而来,聚于县衙门外,纷纷眺目相望。傅巽见门外人头汹涌,又是惊异。诸葛亮凝了凝神,宣声大喊。
“诸位乡亲父老!前番我军虽击败蔡将军大军,但荆州之内尚有六万兵马,若其倾覆而攻。樊城孤掌难鸣,大多会被蔡将军大军踏破,夷为平地。即时,诸位乡亲父老必遭灭顶大祸。我主刘皇叔岂能眼观百姓受害,家破人亡,而无动于衷。
恰时,蔡将军派傅曹掾来说降。有令!若刘皇叔降之,免罪赐爵。若是不降,军民共戮,玉石俱焚!
幸蒙刘皇叔信赖,降与不降,交付于亮。亮知皇叔,一心所向尽是为民。亮便交付诸位,由诸位抉择!”
诸葛亮话音一落,顿时四周一片哗然之声。傅巽更是诧异得目瞪口呆,待他回过神来,顿时发觉无数道犀利充满怒火的视线shè了过来,傅巽只觉得仿佛遭到万箭穿心。
随即很快一声吼声喊起。
“刘皇叔乃仁义之君!!!我等宁死不降,愿以皇叔共存亡!!!”
“我等宁死不降,愿以皇叔共存亡!!!”
“我等宁死不降,愿以皇叔共存亡!!!”
只见一个青年汉子举臂忿然大喝,很快他身旁的数十个百姓,立马随声应和,嘶声大吼起来。一阵声浪落毕,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头,吹胡子瞪眼地喝道。
“刘皇叔善待百姓,乃当世明君。老夫一生未见得这般仁义君主,虽老夫年迈,但亦愿付之残躯,为皇叔守住樊城!”
老头话毕,声浪更盛,直涌傅巽全身,震得其耳朵发鸣。又有一个驼背老妇,以杖击地叫道。
“还请诸葛先生不必顾虑我等百姓。只要能追随皇叔,我等百姓纵使上刀山下火海,亦愿相随!”
随即又有纷纷喝言一连暴起。
“皇叔乃天下义士,那蔡德珪暴虐忤逆,乃当世恶贼。”


 第七百九十一章 刘备势起(上)

“若荆州落入此人之手,我等令愿一死!!!”
“蔡德珪冷酷无情,视百姓如草芥。)这等jiān贼暴徒,必遭天谴!皇叔仁义无双,若苍天有眼,必助皇叔!!”
一时间,百姓的喝声,如同一片浪cháo扑涌而来。傅巽脸sè大变,这面前的情景竟逼得连连后退,一连失态。诸葛亮见势,鹅毛扇轻摆,顿时百姓纷纷止声。诸葛亮浑身猝然爆发出一股迫人的浩然正气,直逼傅巽。傅巽不知为何,羞愧之sè,难以遮掩,听着诸葛亮凝声喝道。
“诸位乡亲父老,竟愿与皇叔同生共死,共赴正义!诸葛亮有言在此,若蔡德珪当真敢犯我樊城,我必随樊城共存亡!”“
“随樊城共存亡!”
“随樊城共存亡!!”
“随樊城共存亡!!!”
又是一连暴cháo般的声浪。此时的傅巽,只觉自己万般罪恶,诸葛亮缓缓转身,目光坦荡,凝视傅巽。傅巽不敢与其相视,低头避开。诸葛亮一字一字在傅巽耳边说道。
“还请傅曹掾回禀那jiān贼蔡德珪,我等樊城军民宁死不降!”
诸葛亮字音如同轰雷在爆,傅巽双腿一抖,竟然跪了下来。两条泪痕,即在傅巽脸上显现,傅巽泣声而道。
“蔡德珪使我至此,根本无招降容纳皇叔之意。他忌惮公之谋略,知公乃爱民之士,乃yù离间皇叔与公!”
傅巽此言一出,那随傅巽而来的蔡氏族人顿时脸sè大变,正yù呵斥傅巽。这时,早就准备在旁的刘军兵士,立马一拥而上,将其尽数擒住。
四周百姓闻言皆起怒sè,纷纷出言怒喝傅巽。诸葛亮把鹅毛扇一招,向众百姓而道。
“诸位且听亮一席言。傅曹掾家中家小,尽在荆州,受蔡氏所监管。此下,他不顾家小安危,竟愿告之蔡德珪意图,足可见其亦乃忠义之士。此事诸位但且保密,莫要走漏半点风声,否则非但害了傅曹掾家小,亦害了皇叔大事。还望诸位谨记。”
诸葛亮说罢,众百姓对傅巽的怨恨迅疾褪去不少。傅巽拜礼而谢,诸葛亮即散去一众百姓,带着傅巽回入县衙。
刘备在内早听得事态如何,当即迎向傅巽,谢过其揭发蔡德珪歹心之义举。之后,刘备、诸葛亮还有傅巽三人在县衙内密谈了约半个时辰,诸葛亮向傅巽多有教付。傅巽谨记在心,后在刘备安排下,在驿馆歇息一夜,次rì立即起身离开樊城。
傅巽不知与诸葛亮有何秘密协定,受命而行,回见蔡瑁。蔡瑁见傅巽一脸狼狈,双眼内尽是惊慌之sè,又见其独身回来,就知事态不妙,连忙相问。傅巽伏地而告,言刘备根本无投降之意,诸葛亮更是发觉了他此行之意,乃是yù使离间之计。刘备大怒,将随他而去的从人尽数斩首。特留他一命,回报蔡瑁,告之其宁死不降,不畏强势,玉石俱焚之决意!
蔡瑁听言,大发雷霆,即令兵士赶往襄阳,准备重聚大军踏破樊城。蔡瑁领残军正往襄阳而去,却不知此时襄阳已发生了惊天动地的巨变。
话说就在蔡瑁从荆州出兵的半月前。在襄阳郡内,谷城。此城县令乃王粲之友,名叫高文。此人学识过人,上知天下知地理,通古博今,且怀有一颗忠国爱民之心。
高文年少时,常与王粲结伴而行,两人谈论治国安邦之计,每每谈起便是一天一夜。高文才学虽高,但比起王粲却显黯淡。王粲很快就因其名,而得刘表召见,得到重用。后来高文亦受人所荐,成为了谷城县令。从此之后,两人便少有来往,不过却常以信联系。
且说荆州大变,刘表逝世,二公子刘琮在蔡瑁的拥立下,成为荆州之主。高文得知,便觉其中大有不妥,同时又为刘表废长立幼的遗命,为荆州的未来,感到深深的忧虑。不久后,高文忽然得知,蔡瑁yù出兵征伐正在镇守荆州门户‘新野’的刘皇叔,而其好友王粲多番进谏,惹怒了蔡瑁。王粲惨遭蔡瑁毒手,王粲一家连同其家中食客尽被所斩。为王粲而哭的友人,亦尽被蔡瑁所斩。
蔡瑁如此暴虐,犹如暴秦时期,秦二世胡亥身旁之赵高。高文怒恨无比,却怎奈势薄人单,无法反抗蔡瑁。
就在此时,早受诸葛亮命令,暗中潜伏在谷城的糜芳秘密来见高文。高文素来敬重刘皇叔之仁义,亦知在时下情势之下,糜芳来见必有大事。高文当即引糜芳到家中密室。两人礼毕,糜芳取下头上黑纱草帽露出其面容。
“高县令,蔡德珪擅改刘荆州之遗嘱,废长立幼,独揽大权,残害忠臣。其恶之极,实令人发指。我主刘皇叔不忍刘荆州基业,尽毁于此人之手,yù与其对抗到底,剿灭恶贼,重复正统,辅佐大公子刘琦接领荆州之主之位。口说无凭,此乃大公子刘琦与蒯子柔、蒯异度亲笔所写文,还请高县令过目!”
糜芳说毕,从衣袖中拿出一封文递向高文。高文脸sè连连变化,接过文,拆开便看。只见高文双目越看瞪得越大,观毕,浑身怒火不禁爆发,怒声大喝。
“蔡德珪竟敢如此欺辱先主!!!故主有灵,必当殛诛逆贼!!!”
蒯氏兄弟乃荆州文臣之首,且两人字迹别具一格,无人能模仿。高文看出信中确是蒯氏兄弟字迹,当即确信糜芳口中所说之事。
先前王粲惨死于蔡瑁手下,高文已有反抗蔡氏之心,时下再得知蔡瑁之恶行,高文反蔡之心更为坚定。高文神sè一凝,当即拱手作揖而拜。
“先生此次前来,必是刘皇叔有所交付。高某虽不才,但亦知忠义二字!只要能推翻蔡氏恶权,高某愿赴汤蹈火,肝胆涂地,在所不辞!!!”
糜芳见高文果然如诸葛亮所说,愿鼎立相助,心中顿时大喜,向高文作礼拜道。
“高县令如此大义,实乃荆州百姓之幸也!我家军师早有妙计,只要高县令愿听计行事,大事济也!”
“卧龙先生已是有计?高某曾听闻,先前刘皇叔之所以能击败曹cāo大将曹子孝五万大军,皆依仗卧龙先生出谋划策。今rì虽未见得卧龙尊荣,但其计策早定,卧龙先生未料先知,果真是当世奇才也!
只是,高某听闻眼下蔡德珪已在荆州征集八万大军,不久便要挥兵杀向新野。新野危在旦夕,卧龙先生岂有空暇顾及此处之事?”
高文先是大惊失sè,随即又皱起眉头,眼中多有忧虑之sè。糜芳听言灿然一笑,轻声而道。
“高县令不必多虑。我家军师有经天纬地之才,出鬼入神之计,蔡德珪虽兵强马壮,但在我家军师眼内犹如土鸡瓦犬耳,破敌良策早定,谈笑间即能将其击败而去。”
高文听得诧异不止,却见糜芳胸有成竹,仿佛是在说真理一般。高文沉吟一阵,先稳住心中惊骇,凝声又问。
“那不知卧龙先生有何妙计!?”
糜芳即在高文耳边低声说道如此如此,高文听计又是一连失态,心里连连惊呼计妙。
少顷,高文带着几分狂喜之sè再问。
“卧龙先生计策实在妙不可言。只是若想万无一失,还需一员悍将统兵方可!”
“呵呵。高县令此言甚是。我家军师早有准备,不知高县令可有听闻皇叔义弟张翼德之名?”
“张翼德!?若有此人统兵,大事济也!”
高文顿时心中大定,之后又与糜芳将计策细节商议一阵后,便准备依计行事。
在襄阳郡内,各县把守的兵马,皆是刘表昔rì心腹部众。而在谷城之内,虽然城内军队,被蔡氏宗亲分夺兵权。但军内兵士大多对蔡氏多有怨言。
某rì,高文将城内数十员忠义将校据于一堂,尽告蔡瑁恶行。这些将校皆气愤不已,就在此时,忽然后堂内两人踏步走出。一人豹头环眼,身躯魁梧,浑身尽是凶恶之气,另一人谦谦有礼,笑容可掬。
高文随即为众将引见二人,当这二人名头报出时,众将皆是大惊失sè。此二人可大有来头,一人乃那仁义无双的刘皇叔麾下谋士糜芳,另一人则是其结拜兄弟,张翼德!
一夜过去。次rì夜里三更,谷城忽起暴dng,张飞统领各将,将蔡氏宗族之人,尽数诛杀。城内兵士听闻张飞身份,还有从高文口中得知蔡瑁恶行,皆愿随张飞起事。
于此张飞仅靠着刘备的仁义名头,轻而易举地取得谷城,且得城内三千兵士投诚。之后一连十几rì,高文与糜芳远走周遭临近城县,说服县中令守,又得两县大小将士近五千人相赴。
同时间,糜芳联合襄阳城内伊籍,以作内应。伊籍早有投诚刘备之心,此下闻之蔡瑁暴xing,当即义无反顾相助刘备于襄阳计策。
襄阳城内,约有二万余兵马把守。其中兵力分布,有万余人皆是蔡氏心腹之兵,剩余皆是忠诚于刘表兵士。伊籍暗中联合那些忠诚于刘氏的将领,吩咐完毕。
某夜,镇守于襄阳城内的守将,乃是蔡氏族人,名叫蔡龙。副将乃是其弟,名叫蔡虎。两人皆生得孔武有力,武艺高强。蔡龙面粗心细,蔡虎悍勇胆大,兄弟二人镇守襄阳重地,蔡瑁亦是安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