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寒士谋 >

第826章

寒士谋-第826章

小说: 寒士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鼠辈何不惜命也!”
司马师喝毕,提鞭拨马,杀入前方吴将丛中,双锤骤然而起之间,砸死数人。孙权看得连连变色。就在此时司马师亦发觉了孙权,厉声大喝,竟欲来擒住孙权。孙权毫无畏惧,反而教身侧将士立马准备,眼看司马师将近。孙权一声令下,数十箭矢赫然射出。司马师拧起双锤敲、砸、拨、打,卷起阵阵飓风。不过饶是如此,司马师还是被射住了冲势,连根箭矢从司马师身边呼啸而过。司马师连连躲闪,险象环生。司马师见此阵势,他心知难以将孙权击杀,又想此一阵,自军人马大多已是逃开,故不继续纠缠,勒马望后突杀。孙权见状,怒声大喝,教军士追赶。
司马师纵马狂突,双锤舞得密不透风,从一角赫然杀破突去。背后一众吴军将士连追四五番,皆都被司马师一人杀退。
与此同时,在南门城上吴兵纷纷冲突,吕蒙健步如飞,从城上踏着云梯车冲落,杀翻数十个魏兵。吕蒙纵身一跃,猛地落地,忽有一魏将提刀来砍。吕蒙双脚如树根插地,大喝一声,虎目大瞪,拧枪赫然扫去。‘嘭’的一声巨响,那魏将坐下战马,顿时被吕蒙一枪打倒。吕蒙怒喝一声,踏步赶去,一枪刺死那欲翻身的魏将。这时,又有一魏将嘶声怒喝,满脸愤慨地挺枪杀来。吕蒙面色冷酷,毫无急色,大喝一声,手中长枪猛地投射而出,那魏军惨呼一声,应声而倒。吕蒙飞步赶去,纵身跳跃,跳上了马匹,勒马一转,冲上取回长枪,遂引兵冲突杀去。城上城下各部吴兵听令,纷纷并力冲突,吕蒙飞马驰骋。正见不远处的司马师,虎目一瞪,喝声叫道。
“司马小儿,可还识得我吕子明耶!!!?”
司马师刚拼杀一番,气力尚未回复,此下忽然听得吕蒙的喝喊,顿时心头一揪,暗叫不好。待司马师急眼望去时,吕蒙已然策马杀近。司马师不敢怠慢,连忙夹马速奔。吕蒙在后叫喝不绝。眼见吕蒙将要赶上,忽然司马师猛地回身,手中大锤顺势飞砸。吕蒙面色一惊,看着飞锤盛势砸来,连忙勒住马匹,倒身一闪,猛烈的狂风呼啸而过。惊险刚过,猝然却又响起了两声刺耳的震响。吕蒙大瞪虎目,下意识地纵身跃开。就在吕蒙跳马的瞬间,一根弩箭刺入了战马的马首,另一根弩箭稍稍高出,倏然飞过。若是吕蒙不是及时跳马,此下这根弩箭正好便是中了吕蒙的胸膛。战马嘶声惨鸣,那弩箭似有剧毒,战马倒地挣扎一阵,便是死绝。吕蒙在地翻滚数圈,见战马已死,顿时气得满脸怒色。
“司马小儿!!休想要逃!!”
吕蒙咆声大哮,就在此时背后数员吴将赶来,一将速让了马匹。吕蒙急跳上马,一举长枪,立马引兵再去追杀。不过司马师却已逃远,吕蒙满腹怒火,便发泄在一路上逃散的魏兵人马身上。此时尚未逃去的魏兵已然溃散,无人指挥,丢盔弃甲,各自逃奔。吕蒙纵马突杀,吴兵纷纷赶上。而在后方,孙权亦引兵大进。魏兵或死或被俘虏,可谓是兵败如山倒。吕蒙一轮径直突杀,望魏军大寨方向,不断加鞭赶去。


第二卷 风云莫测 第一千三百八十四章 枭雄之计

司马师如此年纪轻轻,却处事不惊,行事稳当,不失礼节,暗道司马懿教子有方。贾诩遂向司马师一一引见许褚、曹丕、曹彰、郝昭等人。司马师一一拜礼毕,曹丕、郝昭皆是眼光老辣之辈,也看出了司马师的不凡,并无轻视之色。至于许褚、曹彰见司马师生得虎背熊腰,一双硕长的猿臂,如有撕虎擒熊之力,暗暗惊叹,也无轻视之色。司马师遂将曹操文书递与贾诩。贾诩面色一震,忽地笑道,与许褚等人谓道。
“哈哈。你等看,果如老夫所料,陛下已有计也!”
司马师听了,面色一黯,却也不好直言讲和之事。只见贾诩拆了文书,眼光烁烁,速而看之,脸色连变,最后叹声而道。
“陛下雄才大略,谋略之高,鬼神莫测,实乃胜某百倍也!!”
司马师一听,面色勃然而变,一时间不知所然。许褚、曹丕等人,亦纷纷来问,贾诩笑而不答,却又教诸将如此如此,各去准备。
这厢里曹操不知在酝酿着什么计策。于此同时,在吴县大殿内。孙权高坐于王座,连声大笑,满脸喜色,与殿下的朱然、吕岱谓道。
“哈哈哈哈!!好!好!!好!!!伯言不负孤之重望!!义封、定公你等皆立下大功,此番你等不但助孤大破魏寇,更兼烧毁了魏寇大半辎重。以孤料算,魏寇军中辎重,最多能维持七、八日,待这七、八日一过,魏寇粮食耗尽,军心必乱。孤趁势掩之,必能将老贼擒下,为一众东吴枉死英俊,复之大仇,雪之前耻!!”
孙权笑毕,朱然、吕岱皆封为将,各有金银珠宝赏赐。两人拱手谢过,退回席后。孙权遂又一一赏赐鲁肃、吕蒙等有功将士,众将大喜,纷纷拜谢。随后,鲁肃神色一凝,与孙权谓道。
“如义封、定公所言。我军此番得此大胜,诸葛孔明等一众残蜀遗臣,功不可没。待战事结束,东吴得以平定。王上当应一一赏赐,以笼络其心。刘备之子刘禅,年纪尚幼,难统大局。王上若能将诸葛孔明等残蜀遗臣,取之为用,我东吴必能如虎添翼!!”
孙权闻言,碧目刹地发亮,重重颔首应道。
“子敬所言是理。孤已知也。”
这时,张昭忽然出席,拱手谏道。
“老贼素来狡猾奸诈,万不可掉以轻心。譬如昔年河北之战,袁本初本占尽优势,老贼却以谋略,最终力挽狂澜,反败为胜。此下战事正是紧要之时,王上当更为谨慎。”
孙权闻言,面色一紧,凝声问道。
“哦?那依丞相之见,孤当如何?”
“老贼辎重无多,不日即退。我军且按兵不动,以观其变,待时机一到,其军军心溃散,盛而出击,此乃必胜之法也。”
张昭疾言厉色,面色肃然,沉声而道。孙权听罢,又转眼望向一众文武,众人似乎皆与张昭所言相合,纷纷应和。孙权便是依从。
吴县之战,似乎已成定局。但所谓兵者,诡也。曹操一生历经无数战事,屡屡皆能于险难中,迎风破浪,力挽狂澜,方得创立帝业,开创大魏大国,得之天下三分之二。如此绝世枭雄,又岂会甘于坐以待毙!?
到了次日,曹真领命,引数十从人,径直赶到吴县城下,嘶声大喝,报明来意。兵士听得,连忙来报与吕蒙。吕蒙听说,曹操遣其假子曹真为使,欲来讲和。吕蒙听罢,眉头一皱,沉吟一阵后,便速教兵士前往通报孙权。
不一时,孙权遣人回报,召曹真入城来见。吕蒙遂教军士打开城门,引曹真一路赶往城中大殿。少时,曹真随着吕蒙来到大殿前。曹真不敢丝毫放肆,先是拜礼。孙权见曹真并无向先前那魏使那般猖獗张扬,寒冽的神色转好,冷声而道。
“吴与魏势不两立,你乃老贼假子,来此何干!?”
曹真闻言,毫无惧色,不慌不忙,徐徐而道。
“某闻吴王,仁义充塞四海,深受百姓敬仰,乃一代明君。今日听此问,实乃教某大所失望!!”
曹真此言一出,张昭顿时面色一变,忿然而出,厉声喝道。
“竖子休得放肆!!我堂堂东吴之王,一国之主,岂能容你这无知小儿如此诋毁!!”
曹真听了,嗤声一笑,疾言而道。
“我受魏帝之命,前来讲和,以礼相见。吴王若是仁义之主,当以礼相待,又岂会出言刁难!?”
“哼,好一个伶牙俐齿的狂徒!!王上,此子乃曹孟德之假子,何不将其擒之,他日待我军与魏作战之时,砍其首级,为三军祭旗!!”
张昭冷哼一声,疾声与孙权谓道。孙权神色一凝,却是摆了摆手,面色肃然地与曹真说道。
“魏帝欲要与孤讲和,却不知吴与魏仇恨已深,此事难为!你速速退去,告之魏帝,孤与东吴一众俊杰,早已决意,与之决一死战。讲和之事休得再提!!”
曹真听言,却毫无所动,只是冷笑。孙权看得心头顿起一股无明火,冷叱道。
“曹子丹你为何洒笑!?”
“我笑吴王,不识大局,他日必遭灭顶之灾!!”
曹真随即便答,言辞锋利,此言一出,吕蒙等将纷纷怒喝,各个杀气腾腾,似乎恨不得将曹真撕成碎片。孙权厉声喝住,碧目赫赫生威,声音又是寒澈几分谓道。
“曹子丹,你可知前番你等大魏使仕,就在这大殿之上,大言不惭,出言相辱,下场若何!?”
“此事我亦有听闻。那人趾高气扬,不知礼度,有损我大魏气象,死有余辜,当杀!”
曹真速速便答。孙权听了,脸上寒色微微褪去了些许,又与曹真说道。
“你竟知此理,怎敢放肆!?”
“吴王息怒。且听我一言。东吴如今虽占上风,但吴王若断我等生路,我等唯有拼死搏杀。如此一来,必定两败俱伤。时今西唐已覆灭蜀汉近有一年,以西唐王文不凡之能,想必西川已将安稳。文不凡乃野心之辈,无需多久,定当趁大魏、东吴两败俱伤之时,盛势出军。而我大魏在中原尚有数十万可把守。但东吴如今,兵力几乎耗竭,待那时凭甚抵挡文不凡的西唐兵马。更兼文不凡占得西川,可取陆路从交州进发,如此一来,东吴无长江之险可据。西唐军素来精锐,陆地作战,能与之相抗者,唯有我大魏兵马。此中利害,吴王想必知也,如何抉择,但凭吴王之意!!”
曹真眼光凌厉,直逼孙权眼眶之内。孙权听得面色剧变,一阵心惊肉跳,一时间竟不知如何回答,此下殿内一众东吴文武,亦是各个面带虑色,不知如何是好。鲁肃面色一紧,出席向孙权谓道。
“竟若如此,王上何不看看魏帝信中所言如何?”
孙权听了,眉头一皱,沉吟一阵后,还是依从鲁肃所言。曹真速速递上书信,孙权拆而观之,本来冰寒的神色,霎时间散去了许多。原来曹操信中,先以善言安抚,然后又陈说利害,更承诺将尽复返所占之地。至于,先前索要孙尚香、大乔、小乔等人质之事,曹操只字未提。孙权面色一沉,与曹真谓道。
“魏帝所意,甚是诚恳。不过毕竟大魏无义来犯为先,倘若孤如此轻易与大魏讲和,东吴一国气象何在!?兹事体大,你且退下,暂于驿站歇息。待孤与众臣商议定,便会召你前来。”
曹真闻言,也不多做纠缠,毕恭毕敬地拜礼后,便速速随着数员兵士退下。
“此子处事沉稳,难怪深得老贼赏识,收其为养子。”
曹真离开后,张昭扶着下颚长须,徐徐而道。孙权碧目眯起,微微变色,遂教左右侍臣将曹操书信宣告。宣告毕,孙权然后又向众人问道。
“诸位卿家认为,老贼此番讲和,诚否不城?”
张昭想了一阵,默默颔首答道。
“老贼明知有前车之鉴,却还敢遣其假子前来,又听其信中所言,足可见之诚也。”
张昭说毕,顾雍便接话而道。
“丞相所言是也。雍适才听那曹真之论,莫约都是老贼所教。老贼费尽苦心,或也知事以难违,欲求和也,撤出腹地,保得老命。”
孙权听罢,冷声一笑,淡淡而道。
“哼哼!!老贼束手无策,却欲想讲和苟活?天下岂有如此便宜之事!?”
孙权话音刚落,吕蒙神色一震,虎目精光烁烁,与孙权谓道。
“王上所言极是。老贼欲要鲸吞天下,其心若何,天下人皆知也。此番我等若不趁机将其诛杀,老贼将来势必卷土重来,此实乃放虎归山留后患也!!”
吕蒙说罢,赵咨却又忽然说道。
“可那曹子丹所言,亦非虚言。若是西唐坐收渔人之利,趁虚来攻,我等势难守矣!!”
赵咨此言一出,顿时殿内一众文武都是神色一变。孙权深吸了一口大气,沉吟不定。吕蒙似乎早有料想,与孙权疾言厉色而道。


第二卷 风云莫测 第一千三百八十五章 姜伯约水淹吴兵(上)

“此言差矣!臣以为曹子丹所料想,却是说中前半,后半尽是危言耸听,不可深信!!”
孙权一听,神色一震,急向吕蒙问道。
“子明此话怎讲,速速与孤道来!!”
吕蒙眼神炯炯有神,如若皓月般发亮,凝声答道。
“老贼本以为其数十万大军,能速破我东吴,却不料想我等东吴俊杰拼死相抵,老贼行事艰难,屡屡恶战。事已至今,西唐坐收渔人之利,已成定局。但正如曹子丹所言,大魏于中原尚有数十万兵众。而我东吴与大魏之战,几乎国力耗竭。
文不凡本是寒门出身,却能建立西唐一国,雄踞西北,此人自有超凡的眼界与经天纬地之智也。如何看不出,比起我东吴,大魏方为其一统江山,克成帝业的最大屏障!?即时我等若能在此大破魏寇,擒杀老贼。大魏势必大乱。待那时,王上可速与西唐联合,教其从河东出兵,攻之中原,而我等东吴则率军攻打荆州,如此一来,大魏势必亡也。而此中,西唐军来势汹汹,人强马壮,大魏必将布与重兵抗之。而我东吴则乘虚而进,一边攻城略地,一边安稳局势。待以时日,再与西唐决一雌雄,一分天下!!
吕蒙此计一出,鲁肃、张昭、顾雍等重臣,皆是脸色勃然而变,惊为天人。孙权一听,碧目刹地瞪得斗大,宛如拨开云雾见青天,顿时豪气迸发,猛地站起,连声笑道。
“哈哈哈哈!!子明此计大妙,大妙!!!若能如此,东吴将来东山再起,一统江山,虎踞天下,亦非不可能之事也!!”
鲁肃心头大震,急急说道。
“吕将军之计,实可谓是定国安邦平天下之大策也!!臣之才不足其十中之一!!王上当应从之。”
鲁肃说罢,张昭、顾雍亦纷纷进劝,皆是应和。孙权大喜过望,喜不胜收,连笑不止,遂以吕蒙之计,定落方策。少顷,孙权神色一稳,与众文武谓道。
“如此依众位卿家之见,当如何回复老贼!?”
孙权话音刚落,众人不禁都把目光投向刚才大出风头的吕蒙。吕蒙神色一凝,速速答道。
“王上可虚以委蛇,先应诺老贼,教待老贼速速撤去。待其军一动,我军蓄势待发,出其不意攻其无备,进而掩杀。老贼自以为我等接受讲和,并无防备,定然措手不及。如此一来,我军但能擒杀老贼,大局可定也!!”
“可是老贼深熟兵法之诡,更兼生性多疑,岂又会不加防备!?”
顾雍眉头一皱,凝声问道。吕蒙笑了笑,遂便说道。
“顾公不必多虑。蒙早有计略。待那曹子丹离去回复后,王上可速教城内军民,准备宴席,在城内连日大肆庆祝,歌舞昇平,大奏声乐,纵酒行乐。老贼见之,必以为我等已无战意,故所无疑,不需多日便会撤军退去!!”
吕蒙又道一计,顾雍听之,遂而大笑,连称计妙。孙权亦纵声大笑,似乎心情极好,又向鲁肃、张昭投去眼色,两人皆暗暗赞许。孙权故而无虑,遂一一依吕蒙之计行事。当夜,孙权速召曹真来见,道说其意,谓道。
“孤与众臣已有商议。东吴与大魏,自孤之兄长孙伯符起,征战已有十数年载,两国因此损耗极多,生灵涂炭,百姓无以为安。所谓冤家宜解不宜结,时今孤虽据上风,但魏帝诚心来和,孤当以仁义释之。但望魏帝,能以此为鉴,莫要再征战事,东吴、大魏从此结以秦晋之好,互不侵犯!!此实乃两国百姓之幸也!!”
孙权说得尽是仁义之风,曹真听了,却是心中冷笑,但表面并无神色表露,毕恭毕敬,作出倾服姿态,拱手拜道。
“吴王仁义!!某当一一回禀陛下。”
孙权微微颔首,遂教曹真回去复禀。曹真拜礼毕,领了孙权的文书,便速速告退,引着一众从人回去魏军大寨,来见曹操。却说曹操正于帐内,只见帐上灯烛辉煌,曹操凭几危坐。忽然有兵士来报,曹真在帐外来见。曹操眉头一挑,扶须哈哈笑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