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寒士谋 >

第834章

寒士谋-第834章

小说: 寒士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上勿虑。待江山一统,天下太平,何愁无时日聚耶?”
庞统好言相劝,文翰听了,淡淡一笑,说是有理。随后,忽然徐庶神色一沉,作揖又道。
“回禀王上,据探子回报,诸葛孔明等一众残蜀遗臣,果然望交州而去。听闻,朱治已然接纳,更将边境小城始安予之容纳之所。诸葛孔明非是等闲之辈,此下必望趁东吴大乱,待以时机,东山再起,当速除之。”
文翰闻言,脸色一沉,眉头不禁皱起。庞统却是眼光烁烁,凝声而道。


第二卷 风云莫测 第一千三百九十七章 凤雏的计略

“王上不必多虑。统以为,朱治之所以愿接纳诸葛孔明,必是欲借其鬼神莫测之智,以解东吴之危。所谓蜚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待危难一过,纵然朱治不狠下死手,孙仲谋亦绝不会容之。不过,以诸葛孔明之智,自会防之。于此,吴南之地迟早必有变故。依统之见,王上何不先于交州边境征集兵马,待变故一起,即发兵攻取,先夺交州,再谋取吴南之地!此中,诸葛孔明欲再蓄以势力,必教人在川地暗通情报,使川地忠于蜀汉之人,纷纷投往。如此一来,王上可趁机暗布细作,待时里应外合,岂有不胜之理耶!?”
文翰闻言,刀目一睁,精光迸发,甚为大喜,连声笑道。
“哈哈哈!!士元此计甚妙,甚妙!!”
于是,文翰依从庞统之计,速又各做调拨,然后与群臣商议定后,教徐庶、赵云一文一武,镇守益州,暗观局势,又教张辽把守建平,以提防荆州兵马,一一调令已定。次日,文翰遂与庞统、其儿文舜,还有一众文武,一同望西唐都城长安归去。
七、八日后,西唐王文翰班师归来,早有通令先到长安。徐晃、周珑、钟繇等一众文武,还有城内百姓在就在城郭等候。渐渐地,看得远方旌旗飘扬,百姓无不欢呼,争先恐后来瞻仰西唐王的威风。待大军来到城下,欢呼声此起彼伏,军士根本拦阻不住。而文翰素来视民如子,深得民望,在西唐百姓眼中,犹如神明一般的存在!万民热情如潮而涌,而军士亦不敢误伤百姓,只好好言劝之。
只见文翰身穿赤红龙威铠甲,骑着踏云乌骓,一众将士皆列于后,百姓见了,欢呼声更为高烈,纷纷大喊万岁。庞统在后看在眼里,心中惊叹不已,能受百姓如此爱戴的君主,恐怕是古今罕有。其实种因得果,文翰能如此得之民望,一者是他行屯田之策,使得百姓皆有田地可耕,食能果腹。所谓民以食为天,西唐百姓身处乱世之中,却能食不堪忧,自然心存感激。二者,文翰作为后世之人,深知一国之所以能长盛不衰,定要发展商业,各行各业人才,皆能有用武之地,使得百姓能自足自强,无需处处依靠国家救济。文翰并无封建思想,亦不愿将权力集中于王室之中,以来控制百姓,不但鼓励百姓创业,更各施政策大力支持。因此西唐各州各郡,可谓是百业昌盛,各行各业层出不穷,极为荣华富裕。西唐百姓衣食无忧,富贵有余,年轻才俊皆敢于大胆创业,对文翰自是感激不尽。三者,自羌胡之乱,文翰对贪污受贿之事,刑法极为严厉,特设立监使之职,而监使之中,皆从百姓中选出。但凡被举报的官吏,立刻撤官严查,证明属实,即斩首示众。同时,文翰又屡屡增加官吏的俸禄。而负责此事的又是素来以严厉执法闻名的张纮。于此,西唐官吏自不会因贪财利,而贸然试险。官吏廉洁,西唐百姓对国家自然拥戴,王室权威也因此得之巩固。四者,西唐军素来以精锐闻名天下,文翰治军严明,雄才大略,大有夺天下之势。百姓皆盼望西唐能取得天下,终结乱世,而迎太平盛世。故而有志之士,纷纷投军。西唐兵力强盛,百姓安居乐业,少有忧虑之事。西唐百姓无不庆幸,视文翰乃上天之子,逢年过节,必会焚香拜神,请各路神明保佑西唐王,永生不老,身体无恙,早日克得帝业,一统天下!
在一片狂热、响不绝耳的欢呼声下,被百姓视为神灵般的西唐王文翰,引着一众文武归去长安宫殿,一路下来,尤为亲民,能与文翰亲近者,如似修得百世福分。
“华夏神州,能得此君主,实为华夏之幸也!”
庞统眼光炙热,望着文翰的背影,只觉如与天齐高。之后,文翰回到长安宫内,与王后蔡琰、文舜妻小,还有周珑、徐晃等兄弟共聚天伦之乐,自然不在话下。张纮、钟繇等臣,心知文翰久无与亲人同聚,亦无以国事担扰。却说,西唐王后蔡琰,思夫成疾,日愈消瘦,听说西唐王归来,大喜过望,梳妆打扮,艳丽惊艳,竟也风韵犹在。不过蔡琰自知身体不佳,又劝起文翰立以妃嫔。文翰却无心此事,哪知张纮、钟繇等臣,却也日夜来劝此事,又暗示蔡琰身体不好,难再生子嗣。而西唐王室人脉单薄,此乃祸国之大患,不可不重视之。文翰烦恼不已,后来不但张纮、钟繇,就连周珑、徐晃、庞统等朝中一众文武皆来相劝。众望难压,文翰不得不许之。
于是,西唐王文翰欲立妃嫔之事,迅速传遍西唐各州各郡,顿时如一石激起千层浪。各名门望族,巨贾大户,纷纷互通人脉,争破头般,各施方法,将其女挤入招妃的人选之中。毕竟文翰不过年近五旬,又因常加锻炼,对于太极的领悟,已到了大宗师的层次,尊体极好。更难为可贵的是,文翰膝下只有一子,若是其女能为王室诞下一子,那荣华富贵岂不享之不尽?
至此,文翰在宫内的日子,便不再过得安稳,白昼在蔡琰的相伴之下选妃,夜里却还要批阅奏书。文翰如此,只是为了躲避那些不断求见的官吏,让夜里能得一丝空闲。
虽然一众少女,不乏德才兼备,容貌极好,貌美如花者,但文翰根本无心再立妃嫔。纵是百花争艳,美不胜收,也无心采摘。就连蔡琰也看不过去,怨文翰虽羡煞旁人,却不知其福。
某日,文翰严正言辞地与众官言,欲勘察民意,便与庞统、徐晃一同,好似逃一般,简装出宫。文翰难得清闲,心情大好,在闹市中四处游走,见长安如此繁华,喜不胜收。忽然,传来阵阵哭泣之声。文翰眉头一皱,与徐晃谓道。
“大唐之治下,百姓皆得安居乐业,街市之内怎会有哭声传来。莫非有不公欺民之事!?”
徐晃一听,连忙拱手道。
“三哥息怒,弟我先去一观。”
文翰微微颔首,徐晃虎目一瞪,遂带着数员由御林军打扮的侍从,望哭声而去。待徐晃赶到时,哭声却早成了一阵阵好似鸭子喊叫的咒骂声。
“你等姐妹这对灾星,克死了你老母,又克死你老父,还想来克老娘!?别以为老娘好欺负,老娘这就打死你俩这对灾星!!”
徐晃闻声看去,只见一年近四十的妇人,面色恶煞,在一药房门前,正用一根木棍,棒打着两个女子,一边打还一边咒骂。四周百姓都在指指点点,却无人去理。徐晃见了,虎目一瞪,厉声喝道。
“光天化日之下,这刁妇竟敢如此放肆,还有没王法!我大唐律例,提倡见义勇为,但凡助人者,皆可于官府领赏,你等怎么都无动于衷!!”
徐晃喝声一出,四周的百姓纷纷望来。一老汉面带犹豫之色,见徐晃身着华丽,极为威严,顿时神色一紧,急急说道。
“大爷你所有不知,非是我等无动于衷。而是这对胞姐妹,乃是灾星,听说两人一齐出生于大凶鬼节,注定会克死父母、丈夫、亲朋好友,只要是和她俩有过接触的都会飞来横祸。
这不,她俩八岁便克死了其母。老王又当爹又当娘的把姐妹两人拉扯大,幸有几分医术,数年前举家搬迁而来。西唐王仁德,支持我等老百姓创业。于是老王便在这里盘了个店口,开起了药房。
老王为人和善,很快便和我等街坊邻居打成一片。平日里,我等若是手头拘谨,老王都会接济。姐妹两人,也经常在店里搭把手。这几年,眼看老王家风生水起,也纳了妾,我等也替他高兴。哪知好景不长,数月前老王忽然病死,后来其妾林氏便说姐妹两人是灾星,克死老王。始初我等都是不信,都去为姐妹俩出头。说也巧了,但凡替姐妹说话的,不是半夜走路摔倒,遭人袭击,便是家中被人洗劫一番。久而久之,大家伙也信了,这眼下那林氏又想将姐妹俩扫出门外,我等也是爱莫能助啊!”
徐晃闻言,正欲答话。这时在他身后,忽然传来一阵威严的喝声。
“哼!这等鬼话,你等信了,我却不信!”
一众百姓纷纷望去,正见文翰身穿一袭黄锦吉祥袍,不怒而威,浑身散发着一股令人心惊胆跳的威势。众百姓见文翰这般气势,便知并非等闲人物,皆是一惊,脸色纷纷有变,不过一时间却都没认出文翰的身份。
就在此时,那林氏还在棒打那对姐妹,姐妹哭声不止,又跪又拜。其中一女,更是叩首道。
“母亲莫要再打了!我等姐妹自小丧了亲母,与父亲相依为命。数月前,父亲又无疾而终。若是母亲再把我等姐妹赶出家门,我等便无处容身呐!”


第二卷 风云莫测 第一千三百九十八章 西唐王智破冤案

“住嘴!!你这灾星,谁是你的母亲,你想把老娘克死,才善罢甘休么!!”
林氏满脸狰狞,好似母夜叉一般,举起棒子就向那女子砸去。另外一个女子急忙将其拉开,黛眉竖起,满脸忿色喝道。
“姐姐莫要求这恶妇!!父亲之死,本就蹊跷!!你恶妇却血口喷人,不知何从哪里请来一个道士,说我等姐妹乃是灾星,将父亲之死怪罪我等姐妹头上!!我看父亲之死却是定与这恶妇有关!!若非姐姐你心善,屡屡相阻,我早去报官了!!”
“好哇!!你这女娃儿,我早就知你非是善类!这是好了,竟想诬陷老娘,看我打不死你!!”
林氏就好似被人说中罪行的恶犯一般,雷霆震怒,怒不可及,操起棒子,就欲狠下毒手。不过文翰在此,又岂容林氏如此放肆!
“住手!!”
宛如霹雳炸开,文翰舌战春雷,怒声一喝,如有天威。莫说那林氏恶妇,就连四周的百姓都吓得心惊胆跳。林氏连忙转身望去,看见文翰尊贵威严,顿时吓得大惊失色,暗道不好,却又强压惊慌,一手插着水桶大腰,吆声喝道。
“你是何人!竟敢来管老娘的家事,可别怪老娘不提醒你,这对姐妹可是灾星,你就不怕飞来横祸!?”
文翰听了,却是毫无惧色,淡然而道。
“我一生经历无数,纵是横祸飞来,亦得避开!”
“哎呦,这位官爷好大的口气!你莫想官大欺人,我等百姓可有监使为我等出头,西唐王治国严明,若是闹大了事情,老娘便告到西唐王那里去,恐怕你吃不了兜着走!!”
林氏嘶声吆喝,一张大脸别着,有多得瑟,便有多得瑟。文翰听了,眉头一皱,却无料到他严行法纪,使得官吏收敛行事,却反纵容了向林氏这般的刁民!
“刁妇休得放肆!!”
忽然,徐晃怒声一喝,带着七八个侍从从人丛内气势汹汹地走出。林氏见了,顿时吓得大惊失色,然后竟忽然大哭起来,吆喝有官爷欺民。几个和林氏相熟的妇人,连忙赶去找负责这街道上的监使。不一时,一个年约二十七、八岁出头,看似读过几年书的书生打扮的男子赶了过来,便吆声叫道。
“西唐王治下,何人敢欺民呐!”
“哎呦,监使大人你来啦,快快给草民做主呀!!这官爷要打死草民!!”
林氏作势大哭,那监使随着林氏所指望去,正见文翰、徐晃等一干人等。文翰脸色沉着,不动声色,也无解释。不过四周的百姓,却看不过眼,纷纷为文翰道说。监使听闻实情,也不敢太过放肆,拱手一拜,向文翰问道。
“我乃西街监使周聪,不知官爷可否报说名号?”
“我不过是路见不平的闲人。你不必顾忌,当如何处置便如何处置。”
文翰眼光一沉。此下他正好从此看看这特别从民间设立的监使,能否如他所愿,发挥为民做主,分清黑白之效。那叫周聪的监使闻言,微微颔首,遂向四周百姓一一细问。对于此事,周聪先前已有听闻一二,神色一凝,沉声而道。
“人有祸福,本乃常事。不过老王无疾而终,离奇而死,却有跷蹊。你身为其妾,当应报官查明,岂能归罪于灾祸之说!”
林氏一听,顿时脸色大变,连忙解释道。
“监使大人有所不知,这并非无稽之谈,无中生有!这对姐妹,从小克死生母,数月前又克死老王,街坊邻里不少为其出头,都遭飞来横祸。你不信可问问大伙!!”
林氏此言一出,人丛内不少多事者,纷纷附和。更有两个人鬼鬼祟祟上地暗中离去。文翰面色一沉,忽然向身旁的几个侍从说到如此如此。那几个侍从听了,连忙领命而去,散于人丛之内。
这时,周聪面色一冷,凝声说道。
“此中究竟。我自会查明,但这灾星之说,恕我难以相信!!”
周聪说罢,便转眼望向姐妹中显得温雅那位的女子说道。
“不知王姑娘可愿开棺验尸。查明究竟。若是愿意,某这就禀报官府!”
那温雅的女子听了,神色一黯,另一位显得较为英气的女子连忙抢先答道。
“那恶妇请来的道士言,我父亲受我等姐妹俩煞气侵体,只能以火焚其尸,否则家宅必有血光之灾。恶妇听了,不顾我等姐妹阻拦,便急急教人烧了我父亲的遗体!”
周聪一听,眉头一皱,心中大概已有料想,眼睛一眯,转身向林氏问道。
“不知那道士身在何处?”
林氏听了,脸色一慌,连忙答道。
“那道士半仙半人,四处游历,早不知去何处了!”
“哼。如此这般,岂不死无对证,任你这恶妇搬弄事非!”
徐晃闻言,冷哼一声,虎目赫赫发光。林氏心里有鬼,不敢直视,又是大哭大叫,求周聪为她做主。周聪微微摇首,似乎在另寻他法,遂又向四周百姓询问,那所谓的飞来横祸。少时,周聪心中已有一二,沉声道。
“这所谓的飞来横祸,依我看来,却是有人暗中指使,有意嫁祸。”
周聪此言一出,顿时人丛内响起了一阵阵惊呼声,许多百姓都反应过来,各用异色望向林氏。林氏顿时满脸慌色,急急喝道。
“周聪,你这是何意!?莫非是说我指使耶!?周聪你别以为你读过几年书,有些许才学,就可以血口喷人,你可有证据!?”
周聪面色寒冽,冷声而道。
“要证据却是不难,我这就亲自打探,你这数月里和谁人接触,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若你果有恶行,必会露出马脚!!”
林氏面色一寒,双眼尽是仇恨之色,咧嘴说道。
“就怕你未曾查明,就被这两灾星害死了!!”
就在林氏话音刚落,忽然人丛外,传来一阵喝响。只见刚才和那官爷一同的侍从,不知何时离去,此下竟押着两个汉子而来。一个身形消瘦,长着一双三角眼,稍显精明。另一个身形健硕,却长得傻愣愣的样子,此下满脸惊慌失措,连喊着饶命。那几个侍从将两人押到文翰面前,下意识地跪伏秉道。
“正如老爷所料,这两人刚才趁乱离开,去了西边巷子一处家宅,捣乱一翻。正好被小人等抓个现着。小人等向四处百姓问过,那家宅正是周监使的宅子!”
此言一出,顿时四周百姓纷纷向那两人喝骂。周聪神色一震,转身向林氏喝道。
“此事果真是人为也!!林氏,你还不快快认罪,还王氏姐妹一个清白!!”
林氏见那两人被擒,心存大乱,却竟还是矢口不认。四周百姓都以明悟,纷纷指责喝骂林氏毒辣。就在此时,那王氏姐妹中长得稍显英气的女子面色大变,指着那被擒下两人中消瘦的男子,疾呼道。
“这人便是前番林氏请来的道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