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幻之盛唐 作者:猫痞(起点vip2013.09.21完结) >

第778章

幻之盛唐 作者:猫痞(起点vip2013.09.21完结)-第77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河外、呼罗珊、内沙布尔、刺夷,那次不是我粟特兵伤亡最众。”

  “现在连依兰之地,也要成为我辈的埋骨之地。”

  “难道真的要让我们河间之地,家家嚎哭,户户悲戚才甘心么。”

  “现在他们还要夺走我们熟悉的家园,而迁至在这高原的贫瘠荒芜之地……”

  “现在正是我们摆脱那些控制和支配的良机。”

  “我们不需要站在任何胜利者一方,然后摇尾乞怜他施舍一些残羹剩饭式的战利品和俘获,就心满意足的让族人子弟去送死”

  “我们只要确保经过这场战争后,他们没有足够的力量压制我们,并且更加依靠我们。”

  “无论是阿拔斯人或是唐人,他们始终外来的统治者,为什么索格狄亚那不能有自己的决定和声音。

  ”现在正是历史赋予我们最好的机会。”

  “阿拔斯王朝已经被严重的削弱,而唐人距离他们的祖国实在太远,远到需要足够的时间才能做出反应和对策,并且无暇抽身。”

  “通过这场战争的推动,将是唯一一次能够将索格狄亚那的声音和意志统和在一起的历史机遇。”



【西北偏北】第七百六十七章 洗兵条支海上波(三)

  作为最接近苏萨城的前沿营地,

  神机营军尉梁夏,正在抓紧战场间歇的片刻闲暇,飞快检查和刮搽着炮膛残留物,将降温的醋水均匀的淋遍内外,蒸腾出一种浓重的酸腥气雾,这些青铜胎铁壳的造物,可是战阵的大杀器,虽然投射距离远不及那些石炮和车弩,但是直面的杀伤力,却是无可比拟的,务必保证其使用状态的良好。

  他是克尔曼沙赫附近那一次战斗活下来的幸存者之一,因此也可以算得上是一名资深老士官了。那一战他们几乎是用炮口抵着敌人重装甲骑的马面,直接发射的最后一次弹药,因此战斗和伤亡都格外惨烈。

  他们这些宝贵的种子,作为骨干被再次加强扩充,派遣在防守营垒的阵地战中去,每一次齐射,都是一次大收割,因此也成为了敌人每次进攻前的弓手,格外集中招呼的对象。因此长期都有两名牌手站在他身边,便于随时遮护。

  别看他面相生得老成,却是当年剑南童子营最早选入军中的第一批少年兵出身,有参加了长安李辅国夺宫之变中的梁府保卫战,因此和当时正在府上的少年兵一同,得到了那位大人的赐姓,成为光荣的广大梁氏家将的一员。

  也因为这个经历,资质只是中人的他,军旅生涯开始变得顺利起来,先入三附学之一的京畿讲武学堂作为预科生奠定基础,然后再到安东辽西郡和河西三受降城的随军营校充实经历,然后因为出身资历上的忠诚保证,而被招回来参加了太白山大营的火器操使和相关战术协成训练,然后以对火器配比和操作上的敏感性,进而被选入新式火器的秘密实验部队。

  等到他出现在西征大军的序列中的时候,他已经是一名中军直属神机营的战斗工兵高等军尉(士官)。

  以实授旅帅职事,御戎副尉的军衔,指挥一只新式炮队,管辖着五门三寸轻管炮,十一辆输送辎重炮车;七个炮组,每组一十,以旗手兼十长一人,操炮手兼观测校队两人,配药装填清膛杂务的辅兵四人,弩手兼遮护牌手三人。

  作为炮队的畜力,通常还会配给,代步兼传信的乘马一到三匹,用作轮替的挽马五到七匹,以加强炮组的行军能力。

  另有马夫、木工、小金工等杂役一队,以维护管理配属的炮车和牲畜,虽然不具甲,但是全员配有手弩和横刀,在野外聊以自卫。

  虽然是为了方便随军移动的三寸轻管长炮,但是除了不能发射沉重的实心弹,用来打破城垒之外,威力并不逊色多少。

  能够用石棉衬垫来发射爆裂火油弹,或是直接发射木托的铁渣散弹,乃至用铁网包裹铅丸的延时爆散弹,和大炸子,只要预先准备好足够大的射界,在数百步之内,还是颇具威胁。

  再加上与那些马驮或是单持的,射程既短且近的弹射器、手操皮炮、旋风炮、发火箭、火巢箭、掷火瓶等轻装火器相互配合好的话,足以形成一轮严密的火力覆盖。因此每个炮队通常还会临时配属若干数量使用常规火器的掷弹兵。

  由于是前细后粗的轻管设计,管架炮门备膛等各种零碎加起来也有七八百斤,配上四轮炮车,只要两匹挽马就可以拖着行军,如果要伴随急行军的话,还可以增加挽马和御手的数量轮换来解决。

  这也是经过战场检验后,被初步保留下来的几种基本规格之一,毕竟

  另一种十寸的粗短管炮,曲射的弹丸攻坚起来甚有威力,但是分量实在太重了,需要至少四匹马拉的专门炮车,而且对道路承重很是挑剔,因此至今还在伊斯法罕过来地道路上慢慢跋涉。

  作为防御性质的阵地战,这一次又比在克尔曼沙赫

  炮队所在的人工土垒上,每个炮组的正面和曲侧,都被被用树立的大排和斜支车板保护起来,只露出有限炮管,戴着火浣布(石棉)护套,用醋水来给炮膛均匀降温,

  通过预制的药包和弹丸,以及备换复数子膛,可以达到一字(古计时单位,约五分钟)沙漏时的五至九发,如果配合娴熟的老炮组,可以达到十一发,再上去就有些困难了,一方面是强度运动的人体疲惫极限所致,发射后需要重新调整复位,另一方面则是炮管金属本身的冷却效率所致,如果冷却不充分就会自燃爆膛。

  对于梁夏这样已经产生轻微恋物癖的人来说,只要对着敌人拉下扣环。

  这些坚实沉重充满重金属质感的大家伙,会在发火管的激励下,猛然跃动着喷绽出烟云和火焰的美妙轰鸣和怒吼,在发射的扇面上,无数肉眼难以捕捉的黑点和细线,直接撕裂了空气和烟云,

  对面汹涌而来,人顶人的密集的战阵像是被无形的巨梳掠过,又像是平地卷起的一场风暴给吹成筛子,闪亮铁盔下的头颅,像是烂瓜一样的暴裂开来,整片的护胸铁甲扭曲着,深深的凹陷进去,如果没有足够护甲的话,连躯体手脚炸成碎块和血沫四散飞溅着,然后被吹走不见。

  如果是贸然崇道炮口前方的骑兵的话,那可以甚至看到连人带马像是被无形的巨手拽着搓揉过一般,霎那间凭空崩碎成漫天的血肉,连囫囵点的尸块都找不到。

  然后作为补充的火器也开始发射,

  皮炮发射的琏弹,像是一片飞旋的镰刀一般,在被斜斜掠过的人群中,直接留下一些脑袋或者肩膀残缺的血色空白,然后丢在调好的泥水里,随着金属疲劳的吱啦一声,剥下皮子的铁膛表面上,出现了肉眼可见的裂纹,这也意味着彻底报废无法再度使用了。

  经历了最初的慌乱和失措之后,作为具有数量优势的敌军,也学会伏低身体或是匍匐来减少杀伤效果,这是抛射的弩箭,就紧接着派上用场,快而准的直接将这些行动减缓的敌兵,纷纷射杀在原地。

  一面大排突然被打破,迸裂的碎片和滚动的石球,顿时将正早操作的好几个人卷了进去,连带装填了一半的炮架,也被撞的变形开来。

  咫尺镜里很快捕捉到一些身影,

  却是不知什么时候,大食人将他们的弩炮,也推进到了射程内,但是他们的好运也未能持续多久,几发飞火雷(大型康格里夫火箭),也在最快的时间内,按照标定的射界飞出去,虽然依旧准头有限的落在人群中,烧的一片惨叫,却成功的迫使那些弩炮,忙不及的掉头拖走回去。

  因为片刻之后,另一些由发石车投射的火球在上空爆开,将落在末尾正在推拉弩炮的大食兵也卷了进去,

  另一面大排被合力举了上来,将受损的炮架拖走,将伤者搀扶出去,其中一人脑袋被砸扁,另一人胸口塌陷,眼见活不下来了

  但没有时间伤感,因为大队的骆驼骑兵眼见冲了过来,每天这样的事情都会发生好多次,生离死别是这里在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现在可是炎热的夏季,经过一整个春天的过度,人马都有些羸弱,不论是作战的持续力,还是远距离的行动力,甚至是在战场上的冲击力,都远不是秋高马肥的时候可比。

  “敌人所用的火器,似乎具有某种毒性,那些被烧伤的将士,很容易就伤口溃烂和神志不清,按照常规手段的治疗,总是难以痊愈,同袍视为那些赛里斯人的诅咒,而心中充满了不安,如果我们没有足够解决手段的话,相信士气持续低落是不可避免的。”

  “请求获得更加专业的人员,比如征发那些基督徒中的希腊医师,或是派遣更多具有说服力的伊玛目来进行精神上的辅导和劝慰……不然我们很难怀疑他们继续冲锋的勇气能够持续多久”

  ——《穆斯林知名医师,阿士瓦拉兰的建议书》

  “这是现世的火狱,通过那些赛里斯人之手,降临在那些不遵循穆圣之道,伪信之徒及其追随者身上的遣罚而已。阿拔斯人残害穆圣的血嗣,窃据属于正道的法统和权位,必将遭到更多的报偿,无论是希腊人还是赛里斯人,都只是一个开端而已。”

  一名受通缉的什叶派派经师,如此对着他的地下信徒,如此解释道

  ……

  伊斯法罕城外城,靠近城门的古代神庙祭坛改建成的议事大厅里。

  年轻的波斯学者阿兰,正在百无聊赖的打着哈欠,当然在阿拉比亚人的统治时代,他这样的本土波斯色彩浓重的学者,属于被严格限制和监视的对象,

  他是波斯古代祭祀的后裔,当然在两百多年前,沿袭下来的最后一点古波斯祭祀阶层,大多数都随着波斯萨珊末代王朝的覆灭,而消失在时代变幻中,只剩下他这样凭借的家族世代传承的知识,维持生计的所谓学者和诗人。

  主要内容是一些古代文字,历史篇章节选和叙事诗歌,既有口传也有羊皮书卷。但是能够坚守这些东西的人越来越少,当地更多有知识和家族背景的人,在现实的逼迫下,开始放弃古代沿袭下来的传统,穿上了黑袍,遵守起了五功三训,成为一名终日祷告的波斯籍穆斯林。

  因此多数时候,这些古代祭祀的后裔,只能作为吟游诗人,用神话典故,历史传说,英雄事迹之类改编的古代诗歌,到一些婚宴聚会之类的场合上去给主人家凑趣讨喜,然后换取足以生活一段时间的赠礼。

  但是自从那些赛里斯人成为这片土地上的主宰者后,这些古波斯遗存的传承者,就迎来了他们的春天,提供补助和津贴,资助他们的学术研究和考古发掘活动,当然是在唐人的引导下。

  虽然获取了新的土地和人口,但是也同样继承了相当程度大食人统治下的社会矛盾和遗留问题,如何处理这些积年旧事,光靠无力意味镇压不是长久之计,因此通过适当的引导和推波助澜,让这些地方势力和社会阶层之间的内部旧矛盾,上升到取代对新统治者适应士气的新矛盾,却又始终局限在一定的框架内,不至于危害到唐人的统治秩序的程度,这种城市大议事堂,就是这些举措和尝试之一。

  因此,虽然日常大多数时候无趣的很,但是为了补贴和食物配额,他不得不硬着头皮在这里继续参加讨论下去,比如作为古波斯文史会的成员,提供了一个禁止居民,将居住地附近带有古波斯式样的石块,搬回家作为建筑材料的议题,并且很快就获得通过,并以他的名字命名。

  内圈是各个地方民族和教派的学者,他们是主要的提案者,而地方各个社会阶层和职业的代表,构成了表决的第二环。

  从某种程度上说,唐人对穆斯林传统势力和地方抵抗力量的镇压,是残酷而毫不留情的,但是另一方面,他们对当地的各种教派和信仰,土着的各个社会阶层,却保留了相当宽松和开明的态度,至少从表面上来说是这样的。

  除了他们所不能涉及的政治军事等宏观方面,以及作为统治者的唐人所提供的法律、商业等需要集体走过场的象征性表决外。

  其他讨论的议题就宽泛的多,内容也很复杂,小到城市接到的规划,大到社会风俗和道德公约之类的内容,都可以放在讨论的议题中。

  比如除了完成唐人制定的税赋徭役指标外,作为城市维持会的成员,可以在城市居民头上再分摊一笔缴费项目,作为市政设施和公共建设,治安情结等方面的维护所需,然后报备当地的官府即可。

  除此之外,他们日常的任务,就是在唐人划定的框架下,就具有普遍社会指导意义的,社会风俗和民事法律上的纠纷和疑难,进行辩论和表决,作为新统治秩序下的仲裁范例。

  由于涉及的方面和群体很多,真正能达成共识的决定不多,但是都极具有历史意义和普及的价值。每一项成果,都会被用多种文字,贴在到路口的石柱上,然后由雇佣来的解读者,对过往人群进行大声宣读。

  因此这些难得找到表现机会和存在价值的地方人士,将这里视为自身的舞台和相关利益群体的喉舌,就算没有唐人提供的补贴和酬劳,也要牢牢把握住这个机会。

  因此这里虽然没得出几个有价值的议案,并且充满了嘈杂和混乱,但是三天两头总是热闹非凡,

  虽然阿拔斯王朝统治时期,总督和城市长官,也会定期召开类似的代表集会,但是更多是作为宣布命令和支派任务,以及额外索取奉献和加募税金的场合,如果有所拒绝或是不够恭顺的话,当场发生一些悲惨的事情,也并不是没有过。

  比如今天讨论的议题是,关于伊斯法罕当地生产的代肉罐头,及其宗教禁忌上的认定。

  所谓代肉罐头是赛里斯人发明的舶来物,使用大豆类制品为主要原料,混合牛羊血和下水,加上许多盐和其他作料,煮烂混合成靡,再冷却后就成类似肉块的凝结物,是一种耐贮存适宜长期旅行和行军的便携食物。

  能够在补给匮乏的情况下,提供足够的热量和蛋白质,而且原来来源广泛而充足,成本也颇为低廉,因此随着赛里斯人征服和统治的区域扩大,而开始成为一种流行的平民化食物。被称为酷斯拉,意为“穷人的肉”,鉴于长途运输所增加的非必须成本,

  因此在当地就地取材,开办相关的生产工坊,就成了那些赛里斯驻军的一项重要经营项目。这也是那些赛里斯军民的一大特色,他们几乎是随着军队走到哪里,就带着新物种播种耕作到哪里,然后随着第一批的收获,成片的移民村庄和林立的工坊,也随之建设起来。他们在农耕、畜牧上的经验和技艺,同样是令人惊叹的。

  但是对于在本地生产和销售这些富余产品,其中的各种原料提供和场地的建设,都不可避免的产生接触。

  无论是拜火教、希伯来教、景教乃至哈瓦利吉派穆斯林,或是米特拉信徒,对此都有相关的宗教规定,因此郑重其事的被摆到讨论和辩述的正式场合来。

  最终结果并不出意料,各派的教长们一直通过,将其命名为“斯帕姆”,或曰没有灵魂的肉,人类的造物,因此不受各种宗教禁忌的约束,可以放心食用,这个皆大欢喜的结果,顿时引起了一片的欢呼声,连阿兰也站了起来拍着栏杆表示支持。

  至少他的津贴,可以买上这么一大堆代肉罐头,然后供全家人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