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唐砖 >

第442章

唐砖-第442章

小说: 唐砖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烨一向心高气傲,如果真的是他做的此事,断然不会装醉逃避,你要破这个案子恐怕需要他的配合,照现在的样子来看,他大概不会接手,你禄东赞也是智者,何不自己查明,只要你能证据确凿,朕一定会给你一个交代,退朝!”
    李二发完脾气,挥挥袖子就转身离去,把禄东赞晾在边上不理睬,大理寺卿戴胄拱手对禄东赞说:“大相放心,大唐绝对不会袖手旁观,刚才陛下说的乃是气话,陛下一向甚喜云侯,见他遭罪,心中不快乃是常情,但是在长安发生了如此惊天大案,大理寺不会袖手,老夫已经派遣了最得力的属下前往别细柳营,没有人可以把一件案子做的天衣无缝,总会有蛛丝马迹留下,只要大相全力配合就是,在案子没有真相大白之前,不得与云侯私下里争斗,否则,大唐的律法不会容情。”
    戴胄从来就不会说漂亮话,鸿胪寺的唐俭苦笑着搓手,听着这些像恐吓多过像安慰的话,摇着头走过来对禄东赞说:“管律法的官员就是这样,大相不必动怒,听说吐蕃正在制定自己的律法,大相此次前来,观政也是要务之一,何不借此机会好好地观察一下大唐律法,将坏事变为好事,通过这件事,完整的把大唐律法流程跟一遍说不定会对吐蕃的律法有所裨益,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大相切不可小觑律法。大唐能有今日的繁华,全靠律法约束人的行为,本官认为,吐蕃也会有这方面的需要。”


第五十二节 大唐噩梦
    这里是大唐,禄东赞有力难施,只得赞同唐俭的话,钱财的遗失禄东赞并不在乎,礼单上的送给皇帝的五色玉璧必须找到,松赞干布远征东女国才弄回来的宝物,关系着和大唐联姻的成败,松赞干布雄心勃勃的想要统一高原,但是人力物力都受到限制,远征东女国一次就让松赞干布的族群和自己的族群穷困不堪。
    高原上不缺少珍奇的玉石,金银,缺少的是能做兵器的铁器,还有丝麻,每当禄东赞看到大唐打柴的樵夫都拿着铁制的柴刀和斧头的时候,他的眼前就浮现出吐蕃高原上那些骁勇善战的战士,举着木叉冲锋的情景。
    只有高贵的战士才配得到坚硬锋利的钢铁,禄东赞恨不得亲手从樵夫,屠夫手里抢夺那些刀斧,事实上这一路,那些将士们已经把自己所有的钱财都换成了钢铁制品,自己来大唐特意带了五百没有武器的侍从,就是希望在回家的时候,能够带回五百全副武装的精兵。
    如今三百余人不见了,骁勇的吐蕃战士看到了箱子里面的那些会咔哒,咔哒活动下巴的骷髅,也看到了那支要把玉璧拽下地狱的干枯的人手。
    吓破胆的勇士指天画地的赌咒,抢走自己财货的不是人,是地底的幽魂,只有最有法力的上师才能应付,自己这些像牧草一样卑微的人,不敢和神灵争斗,说完这些居然什么都不顾的唱起歌来,都是些赞颂山神,湖神,大地之神的歌谣,希望能够得到他们的庇佑。
    这让禄东赞这样的智者痛苦万分,自从象雄大智者敦巴喜饶创造了苯教,高原上无物不成神,雪山之神,青稞之神,牛羊之神,大地之神,湖神,山神,石头神,只要看到不解的现象就会多一位神出来,吐蕃之民民智未开,懂得文字的万中无一,无数的上师统治者他们的头脑,火烧了手,需要献祭,走路崴了脚需要献祭,上师说这是得罪神灵的结果,如果这种献祭是把牛羊作为食物吃掉也就罢了,偏偏是找很多柴火过来,把珍贵的食物,皮毛全部烧掉,只有那些随风袅袅的青烟,才能免除他们的罪孽。
    每年的大献祭一开始,方圆数十丈的柴堆上,放满了牛羊,精美的皮毛,糌粑,青稞,酥油,有的时候还有美丽的女奴,这样的大献祭,松赞干布点了两回,第三回实在下不了手,就让禄东赞代替,点了一回火,禄东赞自己三天未出家门一步,因为他吩咐护卫把自己捆了起来,他害怕自己一旦忍不住,会拿着刀子把那些肥头大耳的上师全部砍死。
    松赞干布以为他病了,过来看他的时候,见他捆着自己,悲伤地拍着地毯唱歌:圣洁的岗底斯山哟,
    你虽威名远扬,
    只不过硕大的躯体被雪包裹;
    美丽的玛旁雍措圣湖哟,
    你虽美名远播,
    只是冇一浪推着一浪,
    睿智的禄东赞哟,
    你为何捆绑着自己,
    难道你也愤怒的想要战斗?
    神山岗底斯山哟,
    你威名传远近;
    那洁白无瑕的山顶,
    是我心地圣洁的佐证。
    圣湖玛旁雍措哟,
    一浪推着一浪,
    洗尽世间的邪念。
    睿智的禄东赞哟,
    快去世间最肥美的土地,
    去找最威严的帝王,
    把他的女儿带回来。
    威严的冈底斯山哟。
    我已经没有献祭可以给了,
    我的子民们哟
    正在挨饿。
    听了文武双全的松赞干布的歌声,禄东赞毫不犹豫的就带着护卫下了高原,想为自己的王娶回一位真正的公主,同时带回大唐最先进的技艺。
    可是自己的路途并不顺利,看中了一个非常好的小姑娘,想要她做自己的儿媳,结果人家不愿意,这些天努力的和大唐勋贵搞好关系,却因为自己的鲁莽得罪了云烨,变得困难重重,所有的人都在等候自己和云烨之间的战斗,只有分出胜负,他们才会表态。
    禄东赞见过云烨两次,一次是他在船头嚣张的大笑,一次是这一回喝酒喝得酩酊大醉,这样一个道冇德败坏的纨绔,为何很多的勋贵都要看他的脸色?难道我堂堂的吐蕃大相,战无不胜的禄东赞,睿智无双的禄东赞,在他们的眼中还不如一个浮华小儿?这一刻,禄东赞也想喝得烂醉!
    云烨的这一觉一直睡到了黄昏,这才捂着脑袋痛苦地爬起来,在一边伺候的辛月连忙搀扶住他,一碗温热的白粥被云烨两口就吞了下去,很可惜,刚刚吞下去,又立刻吐了出来,一粒米都没进肚子。
    吐完了,擦擦挤出来的眼泪,四处瞅瞅,对辛月说:“这不是咱家。”
    惶急的辛月扶着他躺下说:“这里是武德殿,陛下命太医把你送到这里来的,夫君,程伯伯他们也真是的,怎么能这么灌你喝酒,您以前喝醉了了不起把小铃铛当成妾身,现在倒好,醉倒在金銮殿上,幸好陛下没见怪。”
    “谁说朕不见怪?”李二的声音从殿门外传了进来,只见李二和长孙联袂从外面走进来,辛月连忙施礼,云烨想要爬起来挣扎了两下双臂软弱无力,又趴在床上,歉疚的对李二说:“臣失礼了,这就爬起来。”
    “爬不起来就躺着,反正在朕面前你失礼也不是一次两次了,辛氏,你且退下,朕有事问你这个喝醉酒的夫君。”李二坐在床对面的椅子上让辛月出去,长孙牵着辛月的手一起走了出去。
    两个女人都出去了,李二立刻窜到云烨面前低头看着他好奇地问:“小子,你是怎么做到的?贺天殇查到现在查出来无数的不解之谜,如果没这些不解之谜,朕一定不会怀疑到你,但是整个事情做的滴水不漏,只有鬼神才能胜任,朕认为必定是你做的,快说说,好奇得紧。”
    “的确是微臣做的,这家伙欺负我女儿,没将他碎尸万段,已是便宜他了,陛下,在您面前我承认,出了门打死我都不会承认的。”云烨说的非常光棍。
    “唔,不错,还算是有些担当,有几分忠敬之心,如果朕不问,你是不是不打算说出来?其心可诛!“李二对于云烨的回答非常的满意,在自己面前云烨能说实话,很难得,一般人没这个胆子,在自己没有确实证据的情况下,只会百般抵赖,证明云烨确实把自己当成一个值得信任的长辈看待,而不是一个高高在上的帝王,自己刚才特意换了一身常服,就打算传递这个信号。聪明的小子选择的非常正确。
    “陛下如果不问,微臣自然不会说,不过那五色玉璧无论如何是要找一个机会送进宫的,五色玉璧那是陛下才能有的东西,微臣留着是**烦。“
    “先别管玉璧,告诉朕,你是怎么把吐蕃人吓得屁滚尿流的?“李二给自己倒了一碗茶,端在手上,打算听长篇,至于禄东赞此时怎么想,他完全没有考虑过。
    “其实是禄东赞自己扎营扎错了,您还记得书院有一个杂役管事叫黄鼠的吗?“
    “你说那个盗墓贼?难道说禄东赞选的营地本来就是在一座废弃的大墓上面,底下是空的?怪不得整个地面会塌陷,不错,第一个谜团解了继续说。”
    “您知道的,小女云暮被欺负冇,家祖母非常的生气,下了一个要打折吐蕃人狗腿的家令,黄鼠无意中去新丰市,路过细柳营的时候发现禄东赞居然把营地选在一座被曹操掏空了的汉冢之上,根据他判断,吐蕃人的财宝都在这里,为了给小女出气,就打算收拾一下吐蕃人,给他们一点教训……”
    “然后你就认为反正是教训,不妨教训的深刻些是也不是?所以吐蕃人死了三百余,告诉朕,给你闺女出气用不着这样的大阵仗,你打算干什么?“
    云烨缓了一阵子,身上终于有了点力气,就坐起来给李二施礼说:“吐蕃人这一次来,确实是有事情求我大唐,他们吐蕃现在刚刚靠松赞干布的一万多人平定了四方,虽然打下了东女国的一大部分,这一次他们从东羌退兵,不是因为打不过,而是因为国力不济,吐蕃人性格彪悍,打起仗来非常的悍勇,但是他们和草原上的部族一样,都是各自为政的,没办法把所有的力气拧成一股绳,松赞干布就想休养生息,打算将高原上的部族逐一击破。
    可是吐蕃人有一个很坏的习惯,那就是没事干喜欢把粮食之类的东西架在大火上烧成灰,敬献给天神,哪怕自己饿肚子,也要先顾着天神,有这样的恶习,他们还谈什么休养生息,只要有一点富余,立马就烧掉,这样休养一千年也没用。“
    “吐蕃人的动静朕知道,你是怎么知道吐蕃人喜欢粮食器皿的?“
    “陛下,吐蕃人也有文字,只不过他们的记事方法却是唱歌,微臣曾经听过一些歌谣,再说,吐蕃大献祭并不是一个很大的秘密,只要通过商队,您就能知道,微臣之所以下死手,就是不愿意让吐蕃人的目的达成,不管他有什么目的,微臣只要破坏就好,这样一个彪悍的民族一旦摆脱愚昧,将是我大唐的噩梦。”


第五十三节 纷乱
    吐蕃的使节不是一拨,而是两三波,靠近松州和剑南的部族也有使者到达京师,禄东赞的手段非常的干脆,找上门去干掉为首的头目,用鞭子就把其他的吐蕃人收归自己的麾下,没有理由,没有借口,就说了一句,我们损失很大,需要补偿。“
    洛阳悬尸案未破,如今又添加了细柳营五鬼搬运地陷的案子,一时间长安和洛阳同时被谣言笼罩,在发现魏天珏已成没用的废人之后,贺天殇第一件事就是掐死了魏天珏,上报朝廷的时候就说被挂在洛阳城头的魏天珏早就死了,谁都知道他在胡说,朝中却没有一个人提出异议,就连皇帝陛下都默认了这件事。
    云烨夫妇在武德殿住了两天,就被皇帝赶出皇宫,因为在灞河上骄横跋扈的罪名,被罚俸三月,这种雷声大,雨点小的处罚,云烨习惯了,大臣们也习惯了,房玄龄,杜如晦,魏征,唐俭,长孙无忌这些大佬一句话都没说,就当这件事从来没有过。
    必须去找禄东赞的麻烦,这是云烨早就计划好了的,不能因为你吐蕃人死了三百多就把欺负云暮的事情一笔勾销,你们自己人都说是触怒了鬼神,遭受了天罚。要在长安来一次大献祭,禄东赞好说歹说,才说服了手下把勇士的尸体献给天神,其他的东西啊分给活着的勇士,吐蕃人喜欢烧东西的习惯,云烨非常的喜欢。
    带着全部的家将浩浩荡荡的就去了细柳营。八牛弩不敢带,强弩这东西云烨认为必不可少,远远就看见好多人站在高处对着吐蕃人的营地指指点点,甚至还有烧香磕头的,百姓们认为关中的土地爷,不喜欢脏兮兮的吐蕃人在自己的地面上胡折腾,特意给的惩罚,这一段时间,细柳营附近居住的人家丢只鸡都赖在吐蕃人身上。搞得地方官不胜其烦。
    云烨把自己的牌子扔给了看门的鸿胪寺官员,自从吐蕃人出事之后,帮着吐蕃人看门的人皇帝就换上了鸿胪寺的人,别人以为这是皇帝在限制吐蕃人的行动,只有少数人才知道这是皇帝在保护吐蕃人,有了唐人混在吐蕃人群里,绝对不会再发生地陷这种事。
    看到皇帝只是在催促关注洛阳悬尸案,对发生在眼皮子底下的五鬼搬运案毫不在意。已经混成精的房玄龄,杜如晦。唐俭,长孙无忌就认定了这件案子是云烨做的,要不然,皇帝一定会更加着急眼皮底下的事件才对。
    禄东赞找了个身体不适的理由不见云烨,这可不行,在大唐云烨想见谁总会见到的。给自己安了一个神医的头衔就埋头往进闯。
    “云侯,你就安生一些好不好,您这一路上风波不断,为何还要节外生枝?您是神医我们都知道,您开出来的药下官敢吃。就是陛下也吃得,可是您以为吐蕃大相敢吃么?他吃了您的药,立马暴毙下官都不吃惊。您还是回家歇息吧,吐蕃人就算是欺辱了府上的小娘子,您看看这一地的骨灰,什么气都该消了,王玄策,替本官送客!“
    鸿胪寺少卿朴元修和云烨也是老相识,知道云烨来者不善,干脆就一口回绝了云烨的要求,还把他的学生王玄策推出来送云烨这尊瘟神离开。
    王玄策乐呵呵的上前,和旺财打了个招呼就牵着马头往外走,人家公事公办,云烨没有了往进闯的理由,只好任由王玄策带着走出了吐蕃人的营地。
    “先生,您这一次有些失算啊,如果下手再狠一点,把禄东赞的人马全部折在这里,等他回程的时候就会由咱们的人马送行,到时候学生会自动请缨去吐蕃看看要是找出一个控制雪原的法子那就太好了。“
    王玄策乃是书院出来的高材生,别人不清楚什么是延时装置,他知道。别人不知道渴乌取水他知道,别人不注意地上已经那些若有若无的盐花,他注意到了,至于鬼神之说,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书院里装神扮鬼的恶作剧层出不穷,想要找两个这种窍门太容易了,从那两根烧的黑黑的石头柱子出土,他就知道,这是绝对是先生干的。
    “闭嘴,就你聪明,你去高原也是危机重重,松赞干布和禄东赞都是一代人杰,凭着一万多人就统一了四分五裂的吐蕃,向雄人也是传承了几千上万年的族群,不是草原上那些野狼能比拟的,先在鸿胪寺学本事,时机到来了,再去吐蕃不迟。“
    王玄策嘟哝几声好像很不情愿,现在的大唐人都成了野心勃勃的杀才,不好好的种地,满脑子想着开疆拓土,名标铁柱,放眼望去,和大唐做邻居的都在倒霉,无不在小心翼翼的伺候大唐王朝这个巨无霸,原先嚣张的高丽,如今国内战火绵延不绝,高建武已经和渊盖苏文杀红了眼,鸿胪寺的官员非常好心的去调停,希望他们握手言和,结果碰了一鼻子的灰,恼羞成怒之下希望高建武或者渊盖苏文两方面向大唐求援,不需要礼物,只要说一声,屯留在辽河岸边的契苾,和李绩就会立刻大举进攻叛匪,还高丽百姓一个晴朗的天,甚至不用打招呼,契苾就想把辽河两岸变成牧场。
    听到这个消息,高建武和渊盖苏文,立刻休战,契苾的骑兵才越过辽河,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