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国士无双 >

第107章

国士无双-第107章

小说: 国士无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陈子锟如释重负,枪口低垂下来,和乔治对视了一眼,咧嘴笑了。
    “我想你说的那家伙,大概有六英尺四英寸那么高,壮的象头熊,脸还有一道很深的刀疤,是个名副其实的丑八怪,对?”陈子锟道。
    侦探道:“是的,我们几次试图抓他,都没成功,反而被他打伤了几个同事,没想到竟然有人活捉了他,真是不容易,我想知道,你们是怎么抓住他的?”
    陈子锟笑而不语。
    乔治道:“是这样,那个杀人狼是被这位英勇的士兵用迫击炮干翻的。”
    侦探一脸的不可思议:“哦,帝,迫击炮。”
    “伙计,你刚才说一万美元,这件事可以具体说一下么?”乔治揽住了私家侦探的肩膀,无比亲热。
    “车,我们找个地方喝杯东西。”侦探道。
    三人乘车来到橙县,找了一家咖啡馆,详细谈了当时的情况,侦探经过确认后,拿出一张一万美元的支票,让两人签收。
    “两位如果有兴趣的话,可以到我们那里尝试一下。”侦探留下一张名片便走了。
    忽然有了一万美元,被学校开除的忧伤顿时减少了许多,两人寻了家酒,叫了两杯双份威士忌烈酒,一口干了,又叫了两杯,后来干脆拿整瓶的过来对瓶吹,喝道半醉半醒之间,不知怎么着就和邻桌的人起了冲突,对方八个人全被陈子锟放倒在地,警察迅速赶到,正要吹响警笛,却被乔治一酒瓶砸翻。
    等他们清醒过来的时候,已经蹲在橙县警察局的牢房里了。
    殴打警察可是大罪,即将面临牢狱之灾的两个人却毫不在乎,都被学校开除了,这点事算得了什么,可是等了半天也没见县法院来提审,倒是来了四个宪兵要带他们回去。
    两人面面相觑,不明白发生了什么事情,现在他俩已经不是军队的一员了,为何还要动用宪兵。
    一路押回西点军校,再次来到校长室里,麦克阿瑟平静如水,端坐在宽大的座椅里看着两人。
    “看来开除你们两个人真是明智的决定。”
    “是,长官!”两人异口同声的答道,依然腰杆笔直,毫无忏悔之意。
    麦克阿瑟站起来,倒背着手走了几步,一米九的身高和威严的将军气度让两个学兵很有压力。
    “我希望你们在与敌人作战的时候,也能保持对付橙县警察的热情和勇气,因为,你们代表西点。”麦克阿瑟突然说道。
    副官敲门进来,呈两份文件,麦克阿瑟飞快的在面签了名字,递给乔治一份道:“你将转到安纳波利斯海军学院继续学业。”
    又递给陈子锟一份:“恭喜你,你毕业了。”

第四十九章 周游列国
    尽管陈子锟和乔治尽力想装出满不在乎的样子,但还是被这个意想不到的消息震惊的张大了嘴。&&
    因为这太离奇了。
    长久以来,位于马里兰州安纳波利斯的美国海军学院就是西点军校的头号对手,甚至在西点的学员宿舍墙壁都用醒目的黄色油漆喷“陆军加油,击沉海军”的字样,这是自190年开始的一年一度的陆海军橄榄球对抗赛常用的口号。
    最为西点橄榄球队的队长,乔治。霍华德自然和安纳波利斯的一帮穿海军制服的家伙结下深深仇怨,此刻让他转校到安纳波利斯海军学院,简直比退学还要令他无法容忍。
    至于陈子锟就更惊讶了,西点的学制是四年,他只了两年,怎么可能拿到毕业证。
    麦克阿瑟从桌子后面转了出来,双手扶在乔治的肩膀,殷切的目光注视着他:“乔治,到安纳波利斯去,帮那帮海军小子提高一下糟糕的橄榄球水平,顺便教教他们怎么在陆地打仗。”
    乔治沉默了一会,他明白校长的良苦用心,唯有转校才能继续自己的军官梦,美国陆军的规模很小,除了西点之外基本没什么像样的军校,比如弗吉尼亚军校那种南方佬的学校,和西点又什么交情,相对来说,安纳波利斯海军学院的陆战系,应该是最好的选择了。
    安纳波利斯海军学院不但培养舰艇军官,还出产优秀的海军陆战队军官,而海军陆战队是一支特殊的军队,可以不经国会批准而由总统下令进行作战行动,也就是说,在海军陆战队当兵,打仗的机会更多。
    当然,海军陆战队也有不少缺点,姥姥不疼舅舅不爱,装备都是陆军淘汰不用的,不过这已经不是乔治考虑的范围了,他现在想的是,自己又有机会穿军装了。
    “是,长官!”乔治回答道。
    “至于你,孩子,这里有一份文件,可以解答你的疑惑。”麦克阿瑟从文件柜里拿出一个档案袋递给陈子锟。
    陈子锟接过档案袋,熟悉的汉字映入眼帘“中华民国外交部启。”
    原来是一份外交公文,内容正是关于陈子锟的官派留学生推荐,里面有大总统的授权,外交部的照会,还有美国国务院和陆军部的批文,时间是去年春天。
    “很遗憾,你无法以正式西点学生的身份毕业,只能以外国培训生的身份结业,这是你的学历证明文件,我想,这对你是有用的。”麦克阿瑟对陈子锟说道。
    陈子锟无语,这份特别的“毕业证”总算是聊胜于无,总算可以拿来搪塞对自己抱有殷切希望的吴大帅了,两国相隔万里,国内出过洋的人本来就是凤毛麟角,在西点读过的更是仅有王庚一个,只要毕业证别让他瞅见,基本这个谎就能圆过来,再说了,这面到底是有麦克阿瑟签字了,也不能算假学历……
    不管怎么说,自己确实犯了错,校长如此安排也算仁至义尽,陈子锟退后一步,和乔治不约而同的举手敬礼。
    麦克阿瑟脸色严肃起来,脚跟一并,庄重的回礼,说道:“不管走到哪里,让我们谨记西点的校训。”
    “责任,荣誉,国家。”两位前西点学员异口同声的答道。
    ……
    终于结束了在西点的学习,陈子锟既怅然若失,又踌躇满志,因为一个更加广阔的世界在等着他。
    一万赏金两人二一添作五,一人五千给分了,然后陈子锟赔付了房东一笔钱,这才和和乔治一起来到纽约,两人在曼哈顿中央火车站拥抱而别,乔治即将奔赴马里兰州继续自己的军人生涯,而陈子锟则乘坐地铁前往鉴冰下榻的旅馆。
    一进门鉴冰就扑了来,死死抱住陈子锟。
    陈子锟瞥见桌放着一张纽约时报,面刊登着布鲁克林某大街爆炸,数人死亡的报道,便轻抚鉴冰的后背,柔声安慰道:“没关系的,都过去了。”
    “太可怕了,我们离开这里,我真的一天都呆不下去了。”鉴冰流泪道,那天的事情给她极大的刺激,当时没觉得怕,后来越想越觉得后怕,如果当时人在房子里的话,后果不堪设想。
    “我们这就离开纽约,离开美国。”陈子锟宽慰她。
    “真的?”鉴冰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因为陈子锟学业未满,是不能擅自离开的。
    “当然是真的。”陈子锟拿出“毕业证”来给她看,鉴冰虽然口语基本可以和美国人交流了,但是文字关依然没过,拿着这张麦克阿瑟签署的证心花怒放,还以为是真的毕业证。
    ……
    说走就走,陈子锟收拾了行李,又到帕西诺家向老头子辞行,一段时间未见,安东尼似乎衰老了许多,但精神头还不错,据说帕西诺家族最近生意很好,接管了布鲁克林许多地盘,马里奥整天忙着数钱,都没时间回家了。
    老帕西诺并没有点破此事,陈子锟更加不会主动提起,两人心照不宣,只是谈了一些值得高兴的事情,临行前,老安东尼郑重其事的说:“亲爱的陈,你永远是帕西诺家族的朋,如果有需要的话,一个电报就行,你明白的。”
    告别了黑手党,告别了纽约,告别了美国,陈子锟和鉴冰坐了驶向英国的邮轮,读万卷,行万里路,他的求学之路才进行到一半。
    此时顾维钧已经不是驻英公使了,在代表中国签订了《解决山东悬案条约》和《九国公约》后,这位外交奇才官运亨通,已经升为外交总长,陈子锟自然寻不到他,新任的公使又不熟,只能在伦敦自助游了,所幸的是经历两年美国生活,对于欧美人的生活方式已经很是熟稔,不像前年刚到的时候那样陌生了。
    陈子锟在英国参观了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又在伦敦盘桓了一段时间,每日去大英图馆读,两年前他看《**宣言》的时候是作为催眠读物,可是在阅读了一些哲学著作之后,渐渐觉得马克思的理论还是有些道理的。
    由于鉴冰对伦敦的雾霾天气实在无法忍受,陈子锟不得不草草结束伦敦之行,乘船渡过海峡,再次来到浪漫之都,巴黎。
    在西点读的时候,陈子锟和在邮轮认识的天津学生周恩来保持着信往来,现在人到了法国,自然要去拜会一番。
    巴黎是全世界的时尚之都,鉴冰忙着去采购香水和时装,陈子锟只好一个人前往,周恩来的住处是位于巴黎十三区意大利广场附近的弗朗索瓦大街的一家小旅馆,陈子锟按图索骥,寻到弗朗索瓦大街17号,果然看到一栋三层小楼,挂着旅馆的招牌,楼下常青藤架子下,摆着几张小圆桌,几个中国人正坐在那里喝咖啡。
    陈子锟疾步前道:“恩来兄,别来无恙?”
    周恩来眼睛一亮,急忙站起来和陈子锟热情握手:“昆吾兄,你什么时候到的,怎么也不提前通知一声。”
    同桌的三个人也都站起来礼貌的笑着,周恩来道:“我给你们介绍一下,这位就是我经常提到的陈子锟,留美学习军事的朋,这是王若飞,这是聂荣臻,这个小朋是邓希贤。”
    陈子锟一一和他们握手,微笑道:“幸会。”
    经过周恩来的介绍,陈子锟知道这几位都是留法勤工俭学的学生,王若飞是贵州人,曾经游历过日本,现在法国半工半读,聂荣臻和邓希贤都是四川人,前者在比利时沙洛瓦劳动大学学化工,后者在哈金森橡胶厂工作,三人都是周恩来的朋,闲来无事便凑到一起谈天说地。
    老重逢,周恩来很高兴,帮陈子锟点了一杯咖啡,又叫了一篮子酥脆的羊角面包,大伙儿大快朵颐,不亦乐乎,
    聊着聊着,就提到了当初同来法国的往事,原来他们都是差不多同一时期抵达法国的,邓希贤比周恩来早了两个月,当陈子锟抵达马赛的时候,他已经在诺曼底地区的巴耶中学补习法语了。
    邓希贤是个身材不高的小伙子,一双眼睛充满活力,谈到在法国的生活学习经历,他滔滔不绝而又感慨无比,说是勤工俭学,其实大部分时间都用来工作,因为不工作的话就没有饭吃。
    “我在施耐德钢铁机器联合厂班的时候,什么苦活都做过,运煤炭,运钢条和铁屑,还要不分昼夜的干,车间里又热又脏,我人矮力气小,经常被工头骂,那个时候我就想到,为撒子资本家要这样剥削工人,后来我终于明白了,这就是资本主义的本质啊。”邓希贤用浓重的四川话讲着,鼻子里喷出一股烟雾来。
    这年头,政治是一个很时髦的话题,陈子锟在大英图馆看到的资料派了用场,当即侃侃而谈,各种术语名词滔滔不绝,听的大家频频点头,周恩来向邓希贤使了个眼色,后者当即楼拿了一份油印杂志下来。
    “昆吾兄,这面有些文章,你拿回去看看,或许有些用处。”周恩来将杂志递了过去。
    陈子锟接过一看,封面两个大字:少年!

第五十章 归国
    杂志用纸很差,但字迹隽秀匀称,油墨味道浓郁,显然是刚出炉的,面刊载着尽是马克思主义的学术文章,陈子锟随意翻看了一下,赞道:“好文章,有见地。”
    邓希贤道:“这些文章都是恩来写的。”
    陈子锟肃然起敬:“恩来兄大才啊。”
    周恩来笑道:“是我写的没错,但这都是小邓用刻刀一个字一个字在蜡纸刻出来,用油印机一张张印出来装订成册的。”
    陈子锟道:“这是恩来兄创办的刊物?”
    周恩来道:“不,这是我们旅欧中国少年**的内部期刊。”
    “那恩来兄是?”
    “恩来是我们的宣传委员。”邓希贤接口答道,忽然又问了一句:“你愿意加入我们么?”
    陈子锟一怔,次在海加入国民党的事情依然记忆犹新,当初他还是个初出茅庐的少年,现在却是见过大世面的青年了,**宣扬的是什么,他心里很清楚,而自己的身份是公派留学生,将来势必要在军队中担任一定职务,回国前夕加入这么一个激进组织,怕是对自己的前途不利。
    “呵呵,我不是旅欧学生,怕名不正言不顺啊。”他轻描淡写的一句话就想推脱过去。
    邓希贤快人快语,道:“你现在不正是在旅欧途中么,不矛盾啊。”
    “小邓。”周恩来以眼神制止了邓希贤,岔开话题道:“这儿的牛角面包不错,昆吾兄多吃几个,对了,巴黎这边玩过没有,要不要我当向导带你四处转转。”
    陈子锟道:“四处的名胜次来法国的时候已经看过了,这次主要考察各大学”
    又闲聊了几句,十二点的钟声敲响了,周恩来道:“我请你们吃饭。”
    陈子锟满以为大家会去寻个西餐厅,点一瓶红酒来庆贺老重逢,哪知道周恩来领着大伙儿楼去了,楼的一间客房是周恩来的卧室,面积不大,只有七八个平方,屋里摆着一张床,一张桌子,大量的籍堆在各个角落里,地摆着一个煤炉,面炖着一个铁皮水壶。
    “小邓,你去下面条,我来做两个拿手菜给你们尝尝。”周恩来卷起袖子,开始刷锅洗菜。
    “我去买两瓶酒。”陈子锟自告奋勇道,王若飞也道:“我跟你去。”
    等两人走远了,邓希贤才道:“恩来,为什么不争取他一下,我看他思想蛮进步的。”
    周恩来道:“小邓,你不知道,他是北洋政府公派到美国学习军事的,和咱们不一条路,人各有志,不能勉强别人。”
    “原来是军阀的狗腿子啊,真是可惜了。”邓希贤叹道。
    聂荣臻插嘴道:“话不能这样讲,我看还是可以争取一下的嘛。”
    周恩来道:“对,是这个道理,但要循序渐进,不能太鲁莽,我们的事业需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陈子锟将来是要在军阀的部队里当高级军官的,正是我们急需的人才。”
    邓希贤若有所思的点点头:“我懂了。”
    陈子锟和王若飞去附近的小铺买了两瓶勃艮第红酒,几个洋葱,干酪和红肠,回来的时候,周恩来已经做好了一道拿手菜,红烧狮子头,大家席地而坐,用茶杯、饭碗、饭盒盛着红酒,共同举杯:“为了中国的未来,干杯。”
    饭后,他们并不忙着收拾残局,而是点燃一支烟,再次热烈讨论起来,他们都主张按照苏俄的路子对中国进行彻底的改造,开展暴动推翻腐朽的北洋政府,实行人民民主专政,这次陈子锟没有保留意见,而是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他认为当下的中国首要的问题不是革命,而是统一,唯有国家统一,才能一致对外。
    王若飞当即提出反对意见,说袁世凯想统一,段祺瑞也想过武力统一,现在吴佩孚又提出这个想法,可就凭他们这些腐朽反动的军阀,是决不可能完成统一大业的,唯有先进的**武装起来的组织严密的党才能担此重任。
    “可是,马克思的这一套东西都源自他的空想,没有经过实践的证明。”陈子锟再度反驳。
    王若笑道:“陈老兄,我现在很怀疑你读那些哲学的时候,究竟有没有用心,马克思的资本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