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恐怖电子书 > 让死者闭眼 >

第2章

让死者闭眼-第2章

小说: 让死者闭眼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马占槽在案情分析会上说:“这两起命案是时下全局工作的重中之重,由局长亲自指挥,刑侦局长富强和副支队长沈恕全权负责,一切工作都为命案让路,用人用钱用枪,不能有任何障碍。有谁因工作失误而延误了案件的侦破,有官职的一撸到底,没有官职的清除出警察队伍。”
富强吐出一个烟圈,带着一丝快意地观看马占槽的表演,心里说:“真急了,人也真怪,越老越贪财,越老越把权,越老越好色。”
沈恕踱进法医实验室时,我正在用酒精棉擦去两具尸体颈部的血迹,以便让伤口更清晰地凸显出来。我用尺子测量过伤口后,对沈恕说:“凶手的出手简直让人赞叹,四个人,四道伤口,长度的误差在三毫米之内。”
沈恕说:“了不起,这样的人才,如果做公安,也会是个优秀的刑警。”
我说:“你知道为什么会有三毫米的误差吗?你看这里。”我用镊子拨开何骏颈部的伤口,露出皮下组织,说:“何骏的体型较胖,皮下脂肪厚,颈部动脉位置较深,人刀的距离要稍长一些才能达到这个深度。”
沈恕说:“如果不是已经排除凶手用手术刀作案的可能,我简直要怀疑凶手是医生,对人体结构了解得这样细致深入。”
我说:“仅靠怀疑是不能破案的,你没看到马局已经愤怒了,先想想办法保住你的乌纱帽吧。”
沈恕说:“我的乌纱帽是帽翅最粗最短的那种,丢了也不可惜。现在全城的警察都已经行动起来了,应该会在短期内有收获。”
我说:“全城的警察行动起来干什么?”
沈恕说:“抓贼,全城的小偷大偷,尤其是登大轮割包的,一个不能放过。”沈恕说了句江湖黑话,登大轮的意思就是在火车上流窜作案的窃贼。
我说:“你怎么就认准凶手是盗行的人?”
沈恕说:“从他作案的手段分析,惯用刮胡刀的人一定是小偷出身,说不定还是个老贼,时下人心浮躁,包括小偷都不肯苦练技术了,都直接拎包,但是传统窃贼使用刮胡刀的为数不少,技术精湛的也能数得出来。而且这个凶手出入民宅如入无人之境,现场没留下一个脚印、一个指纹,这都符合江湖大盗的特点。我有九成把握。还有一成就是直觉,我一向相信自己的直觉。凶手虽然是高手,但是他没有刻意掩饰身份,也许是对自己的能力有信心,也许是低估了警方的能力,也许是有意挑战警方,无论是什么原因,过于自信的结果,必然是作茧自缚。”
我说:“刑警队倾巢出动抓小偷,也是活该楚原市的小偷倒霉。”
一宿无眠。全市抓了一千一百零三名小偷。其中有许多是派出所掌握的名单,直接到家里传唤。所有小偷由基层派出所预审,过滤出资深的、惯用刮胡刀的、消息灵通包打听的,共三十五人,提溜到刑警队挨个过堂。
凌晨4点,二大队长马经略的电话打进来:“沈支队,审出一个大个的,火轮帮的大当家,专门登大轮,刮胡刀玩得很油。”
沈恕的神经兴奋起来:“送到我办公室来。”
这位火轮帮的大当家名叫张荃,三十五六岁年纪,额头高,颧骨高,鼻子肥厚多肉,长相凶悍。张荃双手带铐,进门后大剌剌地往椅子上一坐,满不在乎,说:“刑警队全城抓小偷,是不是不务正业啊,你们可都是纳税人花钱养的。”
沈恕日常打交道的都是悍匪、凶犯、杀人狂魔,怎么会把张荃这样色厉内荏的小偷放在心上,他笑笑说:“你既然知道这里是刑警队,还敢这样说话,算你有胆色,不过刑警队找你,一定是因为你负案在身,就算你没有人命案,仅是组织盗窃团伙、偷盗数额巨大这两项罪名,判十年不冤吧?你说这种刑事案是不是刑警队的正业呢?”
沈恕的审讯经验丰富,最善攻心战,连吓带捧,几个回合就攻陷了对手的心理防线。张荃开始老老实实地交代。
沈恕说:“你用刮胡刀割包是跟谁学的?”
张荃答:“没跟谁学过,自己琢磨着就会了,这东西也不用学。”
沈恕问:“你怎么想到用刮胡刀杀人?”
张荃吓一跳,说:“沈支队,话不好乱说的,我可没有过人命案,再说,刮胡刀能杀人吗?软塌塌的,杵到人身上就折了。你说这话是抬举我了。”
沈恕笑笑说:“我知道你没有这本事,你认识的人里谁有这种功夫?”
张荃赌咒发誓地说:“一个也没有,这年头,谁还练这笨功夫?老一辈里,整个松江省,也许只有鹰王和老鬼庆可以做到。”
沈恕颇感兴趣地说:“鹰王和老鬼庆是什么人?”
张荃说:“跟你说了也没用,早都死了,鹰王在1984年被公安部反扒专家许建军逮住,当场咬破藏毒的假牙自杀。老鬼庆在1986年被黑白两道追得走投无路,游泳偷渡去香港,被巡逻海警打死在海里。当年他们两个在盗行可是大名鼎鼎,都喜欢玩刮胡刀,玩大活,80年代初那会儿,低于两万的活儿他们都不出手。”
沈恕说:“鹰王和老鬼庆都是外号吧?他们真名叫什么?”
张荃说:“不知道他们真名,道上忌讳这个,没人敢问。鹰王的外号好像是说他眼睛毒,谁身上带着钱,带着多少,在什么地方,他一眼就能看个八九不离十。老鬼庆喜欢独来独往,让人捉摸不到行踪,像活鬼一样。”
沈恕说:“他们之后,还有谁是善于用刮胡刀的?”
张荃说:“没有了,不瞒你说,现在整个松江省也就几十个人还在用,说出来没什么光彩,人家都玩枪、玩电脑了,咱还用刀片呢,挣个辛苦钱呗。”
沈恕微笑说:“第一次听见你们这行人说赚的是辛苦钱,挺有喜感。”挥挥手,吩咐警员把张荃带出去,临时羁押。
与省厅和公安部的反扒专家联系过,证明张荃所说的鹰王和老鬼庆确有其人,而且张荃也没有夸张,他们两个算是松江省盗行的传奇人物。不过公安部反馈的信息表明,鹰王和老鬼庆的死亡传说并不可靠,当年在反扒专家许建军手中吞毒自杀的人,尸源并未确认,公安部门仅根据他的行为特征判断出可能是鹰王。而被香港海警击毙的老鬼庆,更是江湖传闻,当时香港尚属英国管辖,海警击毙偷渡客后,并不需向大陆方面申报。
二大队长马经略对沈恕的侦破能力一向十分佩服,这次却也表现出怀疑:“仅根据死者的刀伤就缩小侦查范围,万一有所偏差,岂不是贻误了战机?而且,这两起案件的案发现场,均未遗失任何财物,没有迹象表明凶手有偷盗的意图。”
沈恕说——不知是想取信于马经略还是给自己打气:“这两起案件除去作案手法完全一样外,两对受害人在生前几乎找不到任何交集,凶手貌似随机选取作案对象,这样的案件是最难侦破的。人海茫茫,我们根本就无从着手,如果不是凶手有意留下作案特征,这样的杀人案几乎就是死案。除去一条路跑到黑地追查作案手法外,我想不出其他的突破点。当然,两对死者拥抱死亡的姿势,一定是案件的关键所在,可惜迄今为止,古今中外的案例几乎已经排查一遍,也找不到任何有价值的线索,凶手的寓意究竟何在呢?”
4。大海捞针
鹰王和老鬼庆的生死不明,但是至少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两人均在江湖中突然消失,两个通天大盗的传奇戛然而止,一定有某种特别原因。沈恕不肯放过这无边黑暗中若有若无的一丝光亮,下令刑警们仍以刮胡刀为重要线索,在民间访查所有曾在刮胡刀上练过功夫的人。
苦心人天不负,一个星期后,楚原市第四监狱的监狱长向刑警支队通报,一个绰号“燕子李三”的在押犯人李德明愿意向政府举报老鬼庆的情况,以争取减刑。据狱方介绍,李德明是一个独脚大盗,早年流窜于京津冀一带的列车上,盗窃巨额财物。1999年落网,判有期徒刑二十年。
坐困愁城的沈恕获悉后,直觉地感到这是一条非常重要的线索,精神为之一振,就带上马经略,径直赶到第四监狱,要求马上提审李德明。
李德明已经年近花甲,须发皆白,满脸愁苦,显然狱中的晚年生活无法安乐。李德明接过沈恕递过来的烟,贪婪地深吸一口,明亮的火光燃去了半截烟,良久,他吐出残存的丝丝烟雾,说:“沈支队,我在狱里也听过你的名字,近两年的重刑犯,有三分之一是经你手送进来的,了不起啊!狱警们一向我打听老鬼庆和鹰王的名字,我就意识到外面一定发生了大案子,鹰王这个人我闻名可没见过面,但是老鬼庆要是重出江湖,一定会闹出大动静来。”
沈恕不动声色,问:“老鬼庆没死?”
李德明又点燃一支烟,说:“道上都传说他在偷渡时被打死在海里,这都是没见过老鬼庆的人胡乱猜测。凭他的身手,要是偷渡香港,能被海警发现?真是笑话。我曾经和他较量过一次,输得心服口服。想当年在京津冀的火车上,我也是盗行的霸主,只要一在火车上露面,小容们都会乖乖收手。”
盗行又名容行,窃贼们不肯称自己是小偷,就用小容代称。
李德明说:“只有老鬼庆,我非但压不住,根本就没有较量的机会。那是1983年,我在天津到北京的火车上盯住一个国家粮库的业务员,目测一下,他身上的现金至少有五万,用白布裹着,这条大鱼既然落在我眼里,那就准没跑。我得手后就蹭到车门边,准备在门头沟站下车,等列车员来开车门后,我就随着人群下了车,走出没两步,那列车员在背后招呼说,同志,你的东西掉了。我低头一看,那个白布包平坦坦地躺在地上。我的脑袋嗡一下,一看那厚度,钱就少了百分之九十以上。拾起一看,五万变成了五百,那列车员向我挥挥手,说,出门在外,要多加小心啊!”
李德明心有余悸地说:“那白布包上,一道齐整整的划痕,刚好一张十元钞票大小,我竟然连人家什么时候动的手都不知道。事后再一回想,真是见鬼了,那个和我年纪仿佛的列车员活脱脱就是江湖中传说的老鬼庆的模样。至于他为什么扮成列车员的样子,那车门钥匙是不是偷来的,我就不得而知。但我知道,这样的高手要吃这条线,我就只有退让,这是道上的规矩。不过老鬼庆的行踪并不固定,在京津冀的火车上露过两次面后,又不知所终。”
沈恕说:“你又怎么知道他还没死?”
李德明说:“我在楚原市的街头遇见过他一次,那好像是1990年冬天,老鬼庆骑一辆自行车,后座上带着一个十来岁的孩子,我看见他的时候,他也刚好注意到我,也没招呼,就骑车走远了。虽然只是匆匆一眼,但是我保证见到的是老鬼庆,我对他的面相有深刻的印象,这辈子都不会忘。”
沈恕说:“你在哪里遇见他?他向哪个方向走?”
李德明说:“在清宫街宫廷菜馆门前,他骑车向百胜门方向去。”
沈恕说:“他和车上的男孩穿什么衣服?”
李德明说:“这个实在是想不起来,当时没注意,时间也过去太久了。”
沈恕说:“老鬼庆长什么样子,如果要你帮助画像,能不能画出来?”
李德明说:“我画画不行,但是别人画像,我在一旁帮忙是没有问题的。老鬼庆的样子没什么特点,不高不矮,不胖不瘦,想画出来是很难的。”
沈恕说:“老鬼庆原名叫什么?是哪里人?”
李德明说:“听人说他是向阳市西郊区菜队的人,不知道具体是哪个村子的,他好像是逃荒到松江省来的,在这里也没有亲人。他原名里应该有个庆字,其他就不知道了。”
沈恕点点头说:“你提供的情况很重要,如果再想起什么,随时通知我。”说着,把一盒烟留给李德明,站起身要走。
李德明在他身后叫了一声:“沈支队。”
沈恕转过身:“还有什么事?”
李德明愁苦的脸上露出恳求的神色:“如果我交代的情况对你有帮助,等破了案麻烦你向政府帮我报一个功,我想减几年刑早些出去,唉,人老了,不想死在监狱里。”
沈恕凝视着他的脸庞,真诚地说:“你放心,无论你说的有没有用,我都会向监狱管理层反映你改过的决心。”
回到刑警队,沈恕分头布置,让马经略动员楚原市所有派出所的户籍民警,把辖区内的六十岁上下、名字中有庆字的男性资料全部调出来,逐一核查,凡是来历不明、行踪诡秘、不大与左邻右舍接触的,都列为重点对象。一面又向公安研究所借调画像专家,根据李德明的描述,绘出老鬼庆的全身像和面部画像。
四十八小时后,画像出炉。公安研究所的画像专家在李德明描绘的基础上,给画中人增添了二十年的岁月,一个饱经沧桑的花甲男子的面容栩栩如生地出现在沈恕面前。他身高一米七四左右,偏瘦,穿一件灰扑扑的夹克衫,深蓝色长裤,布鞋,短发,脸上略有皱纹,目光平和,只有嘴部线条十分清晰,是整张脸上略显突出的特征。
沈恕凝视着老鬼庆的画像,似对手就站在面前,又像是要从他的脸上读出他深藏的秘密,沈恕低声自言自语说:“老鬼庆,无论你是不是这两起杀人案的凶手,我都注定要和你较量一次,即使你没有亲自动手杀人,凶手也一定和你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找到你,就找了枢纽,你是老江湖了,不会让我失望吧?”
沈恕正陷入沉思的时候,一个熟悉的电话号码打进他的手机:“沈支队,我是铁路分局的老陈,你到车站来一下,有大事发生。”
5。局长横祸
时间:2007年8月20日下午7点
地点:楚原市火车西站
北京到楚原的直达特快列车的第247号软卧车厢里,赫然出现两具尸体。列车进站后,女列车员清理车厢,拉开第19号的门,见床上还有一对男女相拥而睡。列车员就走过去喊他们起床,叫了几声不见回应,伸手去推,才发现两人怒目圆睁,身下一大摊暗红的血迹,已经死去多时。
列车员吓得发出一声凄厉的惨叫,双腿发软,瘫倒在地上,双手拼命抓挠着爬出门口,歇斯底里地狂喊救命。
铁路公安分局的刑警队长陈双庆来到现场,根据两名死者的随身证件核实其身份,竟然是楚原市消防局局长王千里和他的新婚妻子李曼珊。陈双庆不敢怠慢,急忙通知沈恕。
王千里今年才四十五岁,官至正局级,是楚原市前途最看好的后备干部之一。他在仕途上显达,颇仰赖他前任岳父的扶持。王千里的前任岳父曾任松江省财政厅厅长,年龄到线后转任省人大副主任,权倾一时,在省内势力极大。王千里春风得意,一路扶摇直上,四十出头就出任楚原市消防局局长,此时他羽翼已丰,而他年老珠黄的结发糟糠偏在这时候知情识趣地得绝症死了。王千里“双喜”临门,厚葬了爱妻之后,义以沉痛的心情“守孝”一年,才向外界宣布与省文化局文艺干部李曼珊的婚事。
二人新婚燕尔,王千里多年在宦海操劳,当然要趁此时机放松一番。蜜月旅行五十几天,分别去多瑙河、爱琴海、莱茵河、洛杉矶及北京颐和园考察了当地的消防设施,顺带饱览了异域风光和祖国的大好河山,才满载着幸福归来。未料到在火车上惨遭横祸,双双魂归黄泉。
我接到沈恕的通知来到火车上时,现场已经破坏得不成样子。到处是凌乱的脚印,以及围得里三层外三层的探头探脑的人群。只有王千里和李曼珊还保持着拥抱的姿势,以死亡向世人昭示他们的爱情,爱得惊天动地,爱得让人不寒而栗。
我有些生气,问沈恕:“怎么不保护现场?”
陈双庆脸上挂不住,急忙接过话头说:“我们到现场已经这样了,列车员听说发生命案,早在我们到来之前就过来围观,现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