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媚宫·玉漏 >

第1章

媚宫·玉漏-第1章

小说: 媚宫·玉漏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小说排行榜:/top。aspx                
最新更新小说:/news。aspx  
《媚宫·玉漏》 作者:赵家西施                
第一章 楔子    
  一声莺啼婉转,划破滴翠的树林,空灵回荡。  
  阳光从密密的枝叶中细细地抖落,洒在碧草野花铺就的溪涧旁,扑闪着金子般细碎的光亮。  
  莫莫把衣裳轻铺于溪面,流水潺潺,粗布衣物竟如丝绸般展开,柔顺飘逸。  
  “真美! ”她叹道。  
  手指轻拂着衣裳,凉凉的溪水在指尖滑过,惬意如春末柳梢上的骊鸟,左手腕上豆大的朱砂痣在水里越显灵气。    
  她从没有触摸过锦缎丝绸。在她的臆想中,那是仙子的天上物。和爹赶集的时候,她见过宝马雕车里的公子小姐,鹅黄柳绿,轻罗软烟,似是富贵落人间。  
  好看是好看,可她也不强求。莫莫笑笑,敛了水里的衣裳,一把一把地拧干。该回去了吧,二娘要是知道她偷偷来了后山,又是一阵叨唠。  
  山间茂密的蔓叶遮蔽了正午烈日的炙烤,空投下一片又一片的阴凉,清漪的山涧汩汩地冒着,清冽的凉意吸引她住了脚步。  
  就这么回去可惜了。莫莫看了看悄寂的山坳,应该不会有人来。她把木盆搁在溪旁的一棵大树下,褪了鞋子和罗袜,撩着裙子,伸着双足小心地探入浅水中。四月的山水尤显冰凉,赤足站在溪水里能感到冷意从脚心嗖嗖地窜上来,水流舔舐着脚踝,痒痒地让她禁不住笑出声。  
  等天气再暖点儿就好了。莫莫收了玩心,踩着石子上了岸。她仔细地拭干润湿的双足,穿好罗袜,待她想去取鞋子时,一阵忽然响起的马蹄声急急地逼近潺潺流水,生生地让她住了手。  
  她躲在树后,手把着树干,探出半个脑袋,瞅见一匹雪白的骏马,嘶鸣着停下,马上是位年轻男子,一身贵气装扮。随后而至是匹枣红色大马,骑手年纪稍大,青色短衣的随从打扮。    
  莫莫看着拿在手中的鞋子,又瞥了眼留在溪边的另一只,有些懊恼。  
  “叶公子,就在这里?”青衣问着那位年轻男子。  
  “就地处决,然后埋了。”叶姓公子语气淡漠,却带有隐隐的恨意。  
  青衣拱手答应,从马背上拖下一个裹得严严实实的暗色布袋,重重地摔到地上,血迹斑斑的布袋抽搐了一下,发出痛不堪忍的沉闷呻吟。  
  是人。    
  莫莫忍不住惊叫一声,赶忙背树而立,惊吓之余,一脚踢到了木盆。盆翻了个,倾了衣物,扑通通地滚到一边去了。  
  “谁! ”青衣大喝一声,已飞身眼前,手里握着把寒光闪闪的匕首。  
  莫莫慌乱地拢了拢袖子,低着头直直地站在那里。  
  “慢着! ”叶公子喝住了青衣,跃下马,来到两人面前。  
  “公子,怕有后患。”青衣隐然有些不满。    
  “能有什么后患?为除害而伤无辜,实为不妥。你先下去。”叶公子不搭理青衣,转而和气地问莫莫:“你叫什么名字?”  
  莫莫抬起头,看着他。  
  她从未见过如此明亮的面孔,以及他脸上缓缓绽放的柔和笑容,清澈得像脚边流淌的溪水,汩汩地叩坠在她心尖。那双眸子丝毫不避让眼前的姑娘,俊俏的面容让她有些发慌。她竟忘了害怕。  
  “罗莫莫。”她小声答道。  
  “家住哪里?”叶公子似乎来了兴趣。  
  “公子! ”青衣没有丝毫耐性。    
  “杨柳村西河岸。”她有些不知所措,如她回答了问题,他们放她走的话,也好。  
  “罗姑娘今日所见,切不可告诉他人。请走吧。”  
  莫莫忙道了谢,窘迫地拾起鞋子,收好木盆,一路小跑着回去了。  
  “公子,倘若有其他人知道,怕有麻烦。”青衣不满。  
  “我知道该怎么做,赵甫。”叶公子加重了语气,跃身上马,瞟了一眼躺在地上的布袋,“他就交给你了,换个地方,处理得越干净越好。”    
第二章 河岸杨柳青(一)    
  滚落西山的日头收了最后一丝金线,河岸的杨柳敛去金装,在昏黄的晚风中依依摇摆着纤长的绿枝。晚开的桃杏花儿漫山遍野,层层叠叠连绵不断地铺到天边,偶尔被几间农舍,半截古塔或一行白鹭打断。归来的牧童折了条杨柳枝,啪啪地甩在不肯挪移步子的老牛身上,一两声低沉的哞哞牛叫声隐隐回荡,随了岸边农舍的篝篝炊烟徐徐缭绕而去。    
  暮春的傍晚仿佛要褪去燕草清新,似田间笼络的烟雾般弥漫着挥之不去的朦胧暖意。  
  一辆马车在暮色里行过乡间小道,车轮碾过磕磕碰碰的路面,惊了在水田里栖息的鸭子。  
  “停!停下,停下! ”马车里的人似乎不堪忍受颠簸,叫停了车夫。  
  马车倏地停下。  
  一黑面靴子颤颤巍巍地伸出车外,试探性地踩在泥巴田埂上。随后吧唧一声,另一只靴子也着了地。    
  来客下了车,背微偻着,扶着车辕的双手异常白皙丰腴。绵软柳风吹动了他的深色葛衣,他掖了掖鼓囊囊的袖筒,眼扫了下静谧的四周,目光落在了河岸的一间房舍上。  
  他小心翼翼地迈动步子,避开石子淤泥,喉咙里不经意地滚过微乎其微的一句咕哝:“就是这儿?叫咱家好找……”  
  农舍四周篱笆疏落,几只蝴蝶扑闪,舞倦的身子在空中划过一道轻灵的线,瞬尔停落在开意盛浓的野花上。一条石子铺就的小径通向轻阖的木门,凛然冒出的盈盈绿意浅浅地缀满了石缝。  
  来客不止步履,厚底靴子擦过滑腻的青苔,悄然无声。  
  天色又暗了一层。    
  “您找谁?”  
  莫莫看着门外的来客,满心好奇。来者的衣饰在昏暗的天色下仍透着几许不寻常的靡靡光泽,他脸上惯常的笑容恰到好处地呈现,仿佛迎人于眼前,而又拒人于千里。  
  来客不急于回答,他同样在打量着面前的姑娘,些许好奇,些许惊讶,淌着笑意的眼眸骤然闪过一丝光亮。半晌,他开了口,清细尖亮的声音划破了岑寂:“就这儿了! ”  
  “您找谁?”莫莫不谙来者的意思。  
  “找罗伏成,罗老先生,”来客稍稍屈了屈身子,笑意更深:“就说是秦某有要事相告。”      
第三章 河岸杨柳青(二)    
  杨柳村西河岸。  
  夏初的阳光照得人有些晕乎乎的,暖暖的风拂袖而过,让人犯困。一衣衫褴褛的乞丐懒洋洋地躺在柳树底下,享受着上天不分富贵贫贱的温暖赏赐。乞丐发须蓬松混乱,青色的粗布袍破败成缕,腻腻得发了黑。沾满泥垢的手里攥了条打满补丁的讨米袋,瘪瘪地装了似有三四两米。他翻了个身子,舒展着疲累脏腻的四肢,几片青草叶粘挂在背上。躺了一会儿,又起身,一步一晃地来到民宅前,熟练地敲了敲门,动作柔和有力,似在盼望这家主人不吝啬,多给些米。    
  门开了。乞丐的讨米袋半敞着。  
  莫莫把攥满米的拳头伸进袋里,霎时响起米粒流落的簌簌声响。  
  乞丐满意地收了袋子,躬了躬身子,又一步一晃地离去。  
  “是谁?”屋内响起一妇人的声音。“是一要饭的,二娘。”莫莫回答,看着乞丐绕过柳树,没了踪影。树上蝉声正浓,和着正午的热浪,一片一片。  
  “又是要饭的,官还让不让民活了?”妇人发了牢骚,止了声。  
  一时又安静如初。    
  莫莫来到河边,这条蜿蜿蜒蜒的小河环绕了半座房舍,把杨柳村分为东西两岸,河边的垂柳早已披绿,不知名的鸟儿吱吱啾啾地伴了她整个春天。  
  她俯下身子,看着粘在石头缝里的河螺,由于天气渐热,河螺慢慢地向水底挪去。                    
   目录  下一节               
            《媚宫·玉漏》 第2节 易读                       
  《媚宫·玉漏》    第2节  
作者: 赵家西施             
  青蓝的水面静静地呈现出她的面容。这是怎样的一个少女: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二娘说莫莫长得像娘,偏偏娘额前的朱砂落到了莫莫的左手腕上,要不还真一个模样。这些都是爹不在的时候二娘对莫莫说的。她不明白,二娘是后嫁过来的,可对娘的感情似乎比爹还深。  
  “莫莫,”二娘掀帘而出,三十出头的年纪,一身蓝色布裙,眉眼干练,“没事别跑那么远,后山虽没有虎狼豺豹,那也不是你去的地方,这世道啊,乱!哪里都是胡人,野蛮凶残。你爹要是知道了,非训你不可! ”  
  二娘叨叨嗦嗦着又进去了。    
  阳光温煦透彻,照得河面泛起粼粼波光,风哗地一下掠过对面的稻田,裹卷了温厚的晚春芬芳之意。  
  罗伏成慢步踱出,来到河边,布帛长袍迎风。他面庞清瘦,双目沉和有神,若有所思地眺望着对岸无边际的田园丘陵,背影在暖风煦日下应了几分惬意慵懒。  
  “爹! ”莫莫甜甜地唤一声,雀鸟般轻盈地来到面前。  
  罗伏成微微一笑,仍放目于四周。  
  自从那晚来客走后,留下了个贴金轴的卷子,爹就经常独步踱到河岸,看着景色发呆。与其说是发呆……不如说是沉思,眼里流露的陌生光芒犀利而坚毅。仿佛是,等了许久的消息忽然从天而至,本是意料之中,欣慰之余又让人措手不及。  
  “该回去了。”罗伏成目光不移别处,似在自言自语。  
  “去哪,爹?”莫莫不解。  
  “去该去的地方。”  
  该去的地方?她望着四周的景致出了神。杨柳村十六载,春风秋露,熟悉得像是年年抽新穗的杨柳枝条,岁岁重复。  
  这该去的地方……是哪儿呢?    
第四章 河岸杨柳青(三)    
  “叶府?”二娘高亢的声音穿过隔门,震得木板门发出轻微的嗡嗡声。  
  “眼下胡人当道,边境民不聊生。叶太傅是莫莫娘的亲戚,去叶府,也算是有个依靠。”罗伏成不慌不忙,抖落一卷轴,轻叹道。  
  “亲戚?”二娘冷笑一声,道:“我看连故人都不如! ”  
  莫莫闻声推开隔门,看着屋内两人惯常的对峙。爹和二娘起争执是时有的事,只是这次似乎不比往常,叶太傅,娘的亲戚?从没听他们提起过。  
  “我不去! ”二娘口气坚定,示威似地看着罗伏成:“要去你自个儿去,莫莫随我! ”    
  “爹,我们去哪?”莫莫按捺不住好奇。  
  “寅日卯时,你和二娘去青城叶府。”罗伏成语气沉稳,不容商量:“我已托人给叶太傅送了信。”  
  “那爹你呢?”  
  “去哪里都行,就是不能去叶府! ”二娘提高了嗓门:“叶鸿儒和胡人有什么区别! ”  
  罗伏成并不答话,用镇纸压了卷轴,拈笔轻沾墨,柔和落于宣纸。莫莫向来喜欢看罗伏成练字,这会儿也不理二娘的愤愤之词,俯身托着腮帮靠在竹木桌上,饶有兴致地看着她爹笔转锋落,在纸上留下一个个遒劲熟络的字。    
  “爹写得真好。”莫莫由衷赞道,一脸钦佩。  
  罗伏成的字在十里八乡小有名气,逢年过节时来求取对联的乡民不少,富裕点的赠点银子铜钱,贫穷人家就留点米面之类的。罗家并不计较,有什么收什么。要是碰到连出把米都有难处的人家,随手写副联子送个人情,也不是难事。  
  罗伏成微然一笑,伸手撩撩胡须,拢了拢袖子,提了饱吸墨汁的羊毫笔,手一挥,一个饱满圆润的“赵”字赫然呈现。字锋苍劲隽永,亦不失温婉舒缓。字体形似楷书,神似行书,霸气糅合温情,刚中带柔。  
  二娘脸一沉:“莫莫,你先出去,我有话对你爹说。”  
  莫莫败了兴致,冲罗伏成歉意一笑,便转身出了书屋,来到相邻的院庭。院里铺了条石子路,青青草色从石间冒出,生机盎然。一角落搭了个简易的亭子,亭脚是四个圆石墩,亭柱嵌入石墩,柱面不髹漆,长年累月的风雨冲刷,青苔浮于缝隙。几拾石阶前,两丛野牡丹开得正欢。罗伏成给亭子取了个名字:闻香亭。莫莫听到这名字后宛尔一笑,说野牡丹无色无香,何以闻香?爹就是一文人,满腹诗书,风雅鉴人。    
  “老爷……”二娘的声音透过隔屏,微弱清晰。莫莫提了提裙子,蹲下身子,耳贴着木门,听着爹和二娘的对话。  
  “老爷,莫莫不能去叶府!你忘了叶鸿儒是……”二娘似乎在饮泣,声音顿了顿:“我和莫莫随你到关西,一来十六年,以为远离纷争,你却……”  
  “都十六年了,你还有什么放不下?”罗伏成转过身子,不再看她,“事情已经定了。”  
  “罗伏成! ”二娘的嗓门又提高不少。莫莫皱了下眉,每当爹和二娘起了争吵,二娘就连名带姓地高呼爹的名字。“莫莫她叫我二娘,喊你的却是‘爹’!她心里认你这个爹!你就这么让她回叶鸿儒那里,你对得起谁?”  
  “叶老弟不是你想的那样。”罗伏成语气淡定,仿佛争吵对他来说,不异于一场平常对话,句句接理:“胡人侵扰边境已久,先皇薨逝后,变本加厉,眼下百姓四处逃难,寻个寄托。你让我把莫莫交给叶老弟,还是交给胡人?”  
  莫莫坐在台阶上,折了条树枝百无聊赖地摆弄着地面的石子。胡人,又是胡人。以前赶集的时候见过几个胡人,安安静静地混杂在人群中卖他们的羊皮香料,除了服饰怪异,不见得有什么不同之处。不过,都是好几年前的事了,自己太小,也记不太清楚。    
  “你就去圆你的官梦! ”二娘冲罗伏成喊了句,埋首嘤嘤啜泣起来。  
  莫莫从不见二娘如此伤心哭泣,她有些不安,扔了手里的树枝,推门进了屋。  
  罗伏成站在书案前,无事人般捻熟地收着笔洗墨匣;二娘正擦拭着眼角,见了莫莫赶忙背过身去。  
  一阵穿堂风过,翻转了案上的宣纸,竹诗筒里的卷轴扑扑响动,一寿山石印章骨溜溜地滚过案缘,啪地一声掉在地上。罗伏成俯身拾取印章,抹了抹沾上的尘土,随手搁在印盒边。  
  木窗外树叶沙沙响,盖过了知了的鸣叫。      
第五章 河岸杨柳青(四)    
  一颗石子扑通落入河中,漾开了一圈圈的水纹,微弱细小的波澜皱皱地往四面荡开,浅浅地淡去。  
  莫莫寻声望去,小河对岸的一个少年正瞅着她笑,身边的白马摆着尾巴,不安定地来回踏着步。  
  五月春去夏回,暖风起时,杨柳拂岸。少年一身随意的装束,白色衣角束带随风,却透着玉带织锦的繁华,在正午的阳光照耀下,让她有些眩目。  
  是他吗?又不像……  
  河对岸是片稻田,几亩绿意青葱的苗子正抽着穗儿,风吹过,稻浪声声。不远处就是弃荒的耕地,邻接着盎然的稻苗显得孤薄,不过春夏季节,万物生长,荒地里蔓延了一整片的紫云英,紫蓝色的枝叶花瓣雕饰了荒凉,掩饰着熏人暖风过后的隐约冷意。    
  一个老农挑着担子经过,直裰短袍打着补丁,裤管被扎起,露着两条庄稼人的腿,黝黑壮实,牛耳草鞋啪嗒啪嗒蹭过地面,肩上扁担颤悠颤悠,负着重物稳缓前进。  
  老农经过少年身边,擦擦汗,意味深长地又回头看了一眼,脚步并不停歇,挑着担子过去了。  
  白马发出一声浅缓嘶鸣,像是不耐烦停留在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