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嫡长女 作者:平仄客(起点首页热点封推vip2014-09-22正文完结) >

第295章

嫡长女 作者:平仄客(起点首页热点封推vip2014-09-22正文完结)-第29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景兴帝再一次想到了当年春熙宫的事情,想到了沈家真有那个本事翻手云覆手雨。不得不说,这件事情,留给景兴帝的印象太深刻了,从少年一直到如今,景兴帝都记得这个阴影。

    七月十二,中元节前的一次大朝。景兴帝宣布了一个令朝臣震惊的旨意,宣政殿上,静寂得连呼吸声都不可闻。

    所有朝臣都惊愕地长大了嘴,忘记了呼吸。

    皇上,竟然会下这样的旨意?!

    “传朕旨意。岭南卫大将军袁焕虽抗敌有功,却罔顾军纪,擅自带兵出岭南道。着令暂卸大将军之职,即日返京述职!”

    “昆州观察使沈则敬杀敌有功,然而赵钰罡、谢同甫之死,是有跷蹊。着令即日返京述职!”

    “西宁卫士兵和岭南卫士兵,重重有赏!各人军功抚恤。兵部当提升急等,以昭显抗击西燕的功劳!”

    这是景兴帝连下的三道旨意,分别针对的是岭南卫大将军袁焕、昆州刺史沈则敬和西宁卫岭南卫的士兵。

    景兴帝的意思很清楚,袁焕和沈则敬虽然有功,但是他们的行为有失,特召进京述职。其后再说。

    然而主将主官的错失,不及西宁卫和岭南卫,士兵们杀敌有功,自然论功行赏。这是为了他们的杀敌之功,也是为了安抚他们。以防他们为袁焕、沈则敬鸣诉。

    同时,景兴帝还下了旨意,令沈则思、 彭瑾等人也一同进京;还特地召见了在岭南道安老的沈华善;最后还任命司农卿雷致远为西宁道观察使,主理西宁道官场政局。

    景兴帝的这几个旨意,让朝臣懵了去。皇上这是要问罪沈则敬和袁焕?还有他们身后的一干人等?

    虽然是进京述职,但是被卸职罢官才述职,这是明摆着要问罪的啊!

    他们守卫了边疆,反而要被问罪?这实在是太荒谬了!皇上怎么会下这样的旨意?

    “皇上……”郑棣恒第一个就出列,想为沈则敬和袁焕说话。可是他都没来得及说话,景兴帝就沉下了脸色。

    “众卿家,此乃朕意,不得有异议!兵部、吏部,当即刻发旨,朕自有决断!”景兴帝的话语,是前所未有的严厉。

    郑棣恒和邱盛年等朝臣,面对景兴帝的怒意,却一点都没有退让。他们仿效当年的吕务厚和申科,跪在宣政殿上,请景兴帝收回旨意。

    “皇上,沈则敬和袁焕有大功,怎能被夺职?这会寒了朝臣士兵的心!”郑棣恒说道,完全不担心会被景兴帝问罪。

    “皇上,夺功臣官职,此非明君所为!臣等恳请皇上收回旨意。”邱盛年也长跪不起,同样无畏无惧,他只差没有直说景兴帝昏庸了。

    虽然景兴帝没有明说,但是谁都知道,若是沈则敬和袁焕进京述职,必定是凶多吉少!

    景兴帝高高端坐,俯视着底下群臣,脸色阴沉。他旨意已决,怎么还能收回?这些朝臣,是要挑战帝王的威严吗?

    朝臣之中,左良哲恭敬地低着头,掩住了眼中的笑意。看来,事情已经成功了一步了。

    ps:

    二更!大家会觉得小十二昏庸吧?我觉得也是合理的。崇祯杀袁崇焕,感觉有点相似,帝王的本质,其实都是一样的。

 第五百零二章 抹黑

    景兴帝下旨,令袁焕和沈则敬卸官返回京兆述职。

    这个旨意,令朝臣惊愕不已。

    郑棣恒和邱盛年等官员,对这个旨意怎么都无法接受,他们长跪在紫宸殿外,可是没有任何作用。

    那三道旨意,仍然以最快的速度发往西宁道和岭南道,不知道袁焕和沈则敬接到旨意后会有什么反应,只说京兆这里的局势,就耐人寻味。

    除了郑棣恒、邱盛年等官员长跪之外,其余的朝官,包括紧靠在左良哲身后的官员,对景兴帝这个帝王的看法,似乎也有了丝不一样。

    这几道旨意,怎么看都不太厚道,这是朝官心中所想。

    西燕敌军已被歼,西宁道安宁,就要夺了袁焕和沈则敬的职,这和天下定忠臣终的做法没有什么两样。

    沈、袁两人守住了西宁道,却没有奖赏,皇上此乃刻薄寡恩;沈、袁两人还要被夺职回京,皇上更是昏庸。

    郑棣恒、邱盛年跪在紫宸殿外的举动,惊动了寿宁宫中的容太后。容太后甚少过问朝政之事,只是这一次长跪,让她想起了长泰年间的吕务厚等事,便在疏枝的搀扶下,来到了紫宸殿。

    “皇儿,殿外两位大臣这样跪着,也不是办法。哀家听说西燕敌军已被歼,西宁道局势平定。应该对守护疆土之臣嘉奖才是,怎能夺职呢?”

    容太后是不懂朝政,可是她也知道有功赏有过罚,这西宁道守住了,这些大臣士兵就是有功,不是吗?

    “劳烦母后费心了。只是朝政之事极为复杂,孩儿一是半会难以向母后说明白。请母后放心,父皇的教诲,孩儿谨记心中,会这样处理西宁道的事情。孩儿是有原因的。”

    景兴帝揉揉眉,对容太后这样说道。他知道容太后是真心为他好,对容太后也颇为尊敬。

    容太后看着景兴帝疲惫的样子,原本想责怪都话语便说不出口。只一阵心疼。皇儿自从登位以来,似乎就没有轻松的时候。登位为皇上,真的是责重任大,若是皇儿有得力大臣帮他分忧解难就好了。

    想到这一点,容太后便记得了已经被罢职了的沈华善。沈家原本也是可靠的,只是可惜之后行事越发糊涂了,不然还可以继续成为皇儿的助力。

    “皇儿,哀家听说,这次被罢职的,还有沈家的人?沈家说到底对皇儿有从龙之功。得饶人处且饶人,以免寒了朝中大臣的心。”

    容太后并不是为沈则敬说项,而是在担心景兴帝。紫宸殿外还有两个大臣在跪着呢,这如何是好?

    “此等小事,孩儿会料理妥当的。请母后放心。朝中总会有一两个点不透的大臣,当年父皇也遇到过这样的情况,最后还是能轻松解决了。”

    景兴帝笑笑说道,想到了当初长泰帝杖杀吕务厚一事,眼中闪过了几丝杀意。

    若是郑棣恒、邱盛年仍然不识抬举,他也不介意让他们知道何为雷霆君恩。

    至于沈家,沈则敬居然敢骑着碧云骢。而且碧云骢在昆州现世的事情,竟然没有第一时间呈回京兆,这是绝对不能够容忍的事情!

    夺了沈则敬的职位,让他回京陈述,还是从轻处罚的了,若不是他还顾念着沈家的从龙之功。若不是他想知道碧云骢,问罪的旨意早就送往昆州了。

    他已经网开一面了,君要臣死臣生臣罪,沈家又怎么能再有别的选择?

    景兴帝心中作着种种思量,随即又是一笑。对容太后说道:“母后切勿为沈家求情了,孩儿施政行事,都是秉承父皇所教导的帝王心术,不会有差。沈家事会定,门外大臣事也会决。”

    景兴帝显然不想再说西宁道的情况了。容太后也知这一点,想了想,便转了话题,说起了坤宁宫中的睿皇子。

    “睿儿那孩子,哀家看着甚是心喜。先前灾星之说,让哀家甚是心焦。如今昆州大捷,依哀家看,睿儿是福星才对。司天监说得并不准确,皇儿切勿信了,以免骨肉有疏。”

    容太后这样说道,让景兴帝不要疏远了上官睿,还让景兴帝应该多往坤宁宫走走,看望他的皇子。

    景兴帝笑容一顿,然后点点头。先后有短松子、灾星现这样的事情,他对睿皇子始终都不待见。就算灾星现这个说法已经破了,他还是觉得心有疙瘩,去坤宁宫的次数当然就很少。

    在容太后离开紫宸殿之后,景兴帝也没有听话的前去坤宁宫,而是做了一件事,就是下令杖责郑棣恒、邱盛年三十棍!

    就如当年长泰帝一样,景兴帝选择了雷霆震怒来解决大臣跪请的局面。当郑棣恒和邱盛年被杖晕拖下去的时候,紫宸殿外自然就恢复了平静。

    景兴帝杖责郑棣恒、邱盛年这事,连同他发往昆州的三道旨意,迅速传遍了朝堂,也不知道怎么的,传到了民间。

    朝臣们就算有宣政殿的旨意在前,在知道郑棣恒等人杖责之后,还是忍不住张大了嘴:看来,皇上问罪沈则敬和袁焕的心思,比他们想象的还要坚决得多。

    至于百姓们,对于皇上杖责郑棣恒、邱盛年两个人,是没有多大的感觉的。他们更关注的,是守住西宁道的两位功臣,要被景兴帝问罪了!

    是击退西燕、守住疆土、保卫百姓的大功臣,立下了赫赫功劳的大功臣,要被皇上问罪了!

    百姓们,并不知道岭南卫提前出兵是否违反军制,也不知道“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也就不知道朝堂对此的纷争。他们心中只知道一点:功臣要被问罪,皇上要诛杀功臣!

    这是民间百姓对景兴帝三道旨意的解读。准确地说,是景兴帝三道旨意传到民间之后,成为了皇上要诛杀功臣的版本。

    这个版本,也不知道是怎么流传开来的,似乎是一夜之间,酒肆茶楼等地方,大街小巷的角落,都在议论着皇上要斩杀功臣的事情。

    在这个版本里面,景兴帝对西宁卫、岭南卫的嘉奖抚恤,根本就没有提及。这个传言集中的,就是皇上斩杀功臣。

    就像之前每一次大传言一样,有关皇家大臣这样的事情,总会引起京兆百姓的窥探和讨论。斩杀功臣这样的事情,是普通百姓最不能忍受的,因为这样的例子他们知道得太多了,祥和大街每年的京戏,几乎都少不了这样的戏份。

    随即,太常失瑞、碧云骢不归皇家这样的事,也被人翻了出来,使得这个传言直指景兴帝的昏庸失德,也使得百姓对问罪沈则敬、袁焕两人的旨意,带上了一些神秘的猜测,比如上天震怒天命所归这样的猜测。

    他们在想,皇上之所以要问罪有功的沈则敬,实则是因为沈则敬骑着碧云骢,皇上嫉妒恼羞,才会有此举;

    他们也在想,太常失瑞或者就是上天的预警,一个昏庸要斩杀功臣的皇上,怎么有资格拥有九鼎呢?

    怪不得尊崇皇权的普通百姓,会有这样大逆不道的想法,实在是因为景兴帝在民间的威信,真的是太一般了。

    自景兴帝登位以来,不管是因为什么原因,景兴帝被“抹黑”也不是一次两次的事情了。

    不仁不义不孝不信不亲的传闻、太常失瑞、天降大灾、北疆真相、斩杀功臣……仔细算起来,真的是太多了,京兆百姓听到的大事,有关景兴帝贤明的,几乎就没有!

    他们的脑海中,景兴帝就是昏庸无能这个印象已经无比深刻了,就算真相不是这样,百姓们都自动自觉认为是这样了。

    景兴帝威望跌到这样的境地,不知道是谁之功了。只是对这样的结果,左良哲感到无比满意。

    在景兴帝下达了那三道旨意之后,左良哲就发动了属下幕僚家仆,在京兆四处传扬景兴帝的旨意,当然传扬的是左家已经加工过的版本,就是直指景兴帝昏庸的那个版本。

    “做得很好!你们办事都十分得力,我会吩咐下去,每个人都重重有赏!”

    左良哲书房内,左良哲对赵德等人说道,脸色有明显的喜色。

    这一次在京兆传扬景兴帝的事情,这些属下办得太好了,短短时间内,就已经将此事传得人尽皆知,如今一说起皇上,京兆百姓都觉得是昏庸无能,正正符合了左良哲的目的,他怎么能不赞赏?

    其实他不知道,景兴帝的旨意传遍京兆,不是他的属下得力,而是沈家的如流处暗中相助的结果。

    留守京兆的如流处人员,接到了沈宁的命令,左家想要做的事情,恰恰就是沈宁吩咐如流处做的事情。

    不然只靠左家的宣扬,声势怎么会这样浩大?

    如流处暗中行事,左良哲当然是不知道的。此刻他正沾沾自喜,沉醉于目的达成的喜悦当中,没有发现幕僚赵德阴险的眼神,也不知道此刻景兴帝是何等震怒。

    景兴帝震怒,是因为孔武已经查探得知,在京兆散播不利于皇上谣言的,竟然是左家,直指他昏庸无能的谣言,竟然是左良哲口授!

   

 第五百零三章 帝后

    民间的动态,景兴帝当然是知道的,就算他深居宫中,也还有不少耳目。

    内侍和宫女的谈论,还有唐密这个内侍首领的汇报,景兴帝想要知道百姓在说什么,根本就不是什么难事。

    由此,他便知道了民间百姓,竟然会直说皇上昏庸无能,竟然会说皇上嫉妒失德,这样的评价,让景兴帝如何接受?

    风闻成市,百姓们众口一词,这分明是有心人引导的结果,是有人在暗中操控京兆的舆论,是有人存心让百姓认为皇上昏庸无能!

    景兴帝不是懵人,迅速判断出这一点,便召来了孔武,让他去查探究竟是谁在京兆散布这样的谣言,究竟是谁这样大逆不道!

    孔武秘密查探之下,发现经常在酒肆、茶楼说这样谣言的,正是沈家的下人;也查知沈家的下人,收买了很多的乞丐和闲人,在京兆到处散布这些话语!

    “皇上,这就是属下查探所知。部分散布谣言的人,已经被属下控制。皇上可要召见他们?”

    孔武这样汇报说道。他接管暗卫的时间也不长,也是最近才得景兴帝任用,所以办事是尽心尽力!

    “不必了!直接将他们斩杀了!”景兴帝冷冷地说。这样的人,他绝对不会见,只杀了便了事。

    他真是没有想到,在京兆散布谣言的,竟然是皇后的娘家,竟然是他的妻族!当真是可恨可笑!

    左家!左良哲!

    景兴帝沉肃着脸色,强压着周身的怒气,说了这一句话,便不发一言。

    一时间,紫宸殿内的气氛有如乌云重压,唐密等内侍早已退出紫宸殿,孔武一时不知道该说什么。

    “皇上,那么左家……”想了想,孔武还是问道。既然已经知道左家图谋不轨。那么应该如何处置左家?

    孔武跟随景兴帝的时间不长,自然也不能准确猜测景兴帝的心意,他只是遵旨办事。此刻景兴帝会怎么想,他不知。

    “你先退下吧。至于左家。容朕想一想。此事切勿张扬,待朕有旨意,便会传召你。”

    景兴帝沉沉地说道,心中震怒的同时,也是乱纷纷的。对于处置左家,他还要想一想,好好想一想。

    孔武离去之后,景兴帝忍不住一袖扫向御案,实在压抑不了心中的恼怒。他的妻族、他皇子的母族,竟然会反他?!左良哲看着恭敬圆滑。底下竟然包藏这等祸心!

    罪不容赦!左家怎么敢?左家怎么敢?

    景兴帝站在御案前,脑中反复出现的,竟然是这么一句。

    左家怎么敢?

    唐密进入紫宸殿中,见到的就是这样一副情景:景兴帝呆立着,神色怨恨震怒。而御案前,则散落了一地的折子等物什。

    “唐密,你说!朕若是倒下,对左家有什么好处?左家怎么敢那样做?怎么敢散布朕是昏君这样的谣言?”

    见到唐密进来,景兴帝突然就说了这一句,不知道是真的疑问还是想听到唐密的回答。

    唐密自然知道景兴帝为什么会有这么一问,就算他没有听到孔武对景兴帝说了什么。他也知道此刻景兴帝心中是何等羞恼。

    “请皇上恕罪……奴才,奴才不敢回答……”唐密跪了下来,声音有些惶恐。他不是不知道答案,而是,不敢回答。

    景兴帝深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