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武侠电子书 > 五代逆天 >

第134章

五代逆天-第134章

小说: 五代逆天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囊中羞涩,就准备向耶律德光学习学习,也去找老百姓借点盘缠,收点保护费。他这个想法刚提出来,新任的皇后娘娘,他的老婆就劝道:“陛下刚刚建立基业,百姓未必心服,现在就去搜刮民财,老百姓会失望的,这不是仁君所应该做的。臣妾这里还有一些积蓄,不算多,但足以堵住将士们的嘴,不让他们对陛下离心离德。”刘知远当时是不住的对老婆打躬做揖,他老婆把自己所有的私房钱都拿出来,按人头分了下去,果然将士们都高兴的连呼皇帝万岁。
  到了二月底,晋州将领药可俦杀晋州刺史赵熙来归,陕州留后赵辉、潞州留后王守恩来归,丹州指挥使高彦询来归,一时间,河东节度使周围的州县,纷纷来归。反契丹的斗争形势是一片大好。
  于是,刘知远再次召集自己的心腹杨邠、郭威、史弘肇、苏逢吉等人商议出兵之事。刘知远还没出兵呢,楚王马云已经迫不及待的北伐了。
  第12章 驱除契丹
  大晋开运四年二月,一切准备停当的马云,打着“驱除契丹,还我河山”的旗号,以倪可福为前锋,马云自己带着李骧、刘彦涛、彭师藁、朱元、曹彬、石大等将领组成中军,以陈诲为后合,范质、吴班负责粮草的供给,共发兵6万,号称十万大军,从江陵出发,进逼襄州。
  襄州、房州、均州、邓州、随州、唐州、复州、安州都隶属于大晋的威胜节度使管辖(治所在邓州),这节度使原本是冯道担任的,可是契丹进中原,这位冯老兄,着急着去捧契丹人的臭脚丫子,就擅自离任了。他走了以后,过不两天,就来了万把契丹兵马驻扎在邓州,这万把契丹人的将领崔廷勋和拽剌就暂时担任着节度使和节度副使。这俩家伙在邓州是什么好事也没干,整天不是搜刮民脂民膏,就是喝酒打屁,把威胜节度使府给搞得乌烟瘴气的。
  马云北上的消息传到襄州,襄州刺史张从德立刻驱逐了契丹“打草谷”的部将,向马云投降。楚军兵不血刃,攻占了襄州。马云在襄州休整一天,留下陈诲驻守襄州,自己拔营起兵,顺着白河继续北上,这大军还没出城呢。房州(今十堰)那边也送来了降表。紧接着均州也派人送来了降表,都表示热烈欢迎马云的到来,犹如久旱逢甘霖一般,把他们从契丹人罪恶的深渊中解救了出来,并且纷纷表示了要紧跟马云的步伐,一路北进的心愿,并且还派来了2000援兵。
  本来的计划是先打下襄州,然后试探一下契丹的实力,能北进则进攻邓州,不然就掉头南下,把随州、复州、安州攻下,这样占了江汉平原,再招揽些移民,修修水利,过两年就是一个巨大的粮仓啊。没想到……没想到北伐形势是一片大好啊!祖坟上冒青烟,扯嗓子喊两个口号,竟然应者如云。三州之地竟然是唾手可得。
  “大王兴义兵,驱除契丹,眼下应者如云,臣请大王登基称帝,号令天下,定鼎中原。”见房州、均州也降了,刚刚投降的张从德窜出来,劝说道。
  张从德的话刚说完,刘彦涛也站出来说道:“大王,张大人所言极是啊,眼下中原无主,诸藩镇各自为战,臣也恭请大王称帝,号令四方。”
  马云愣了下,他条件反射般的谦虚道:“两位大人,你们误解了。寡人出兵除了驱除契丹,解救百姓于水深火热之中外,还有重要的意义就是救回陛下,重造大晋河山,两位大人,此话莫要再说,寡人忠贞之心可鉴日月。”马云对张从德甚是优待,见他投降之后,仍然任命他作为襄州刺史,不过襄州的军队却交给了陈诲掌握。
  李骧在一旁问道:“大王,既然均州、房州以降,大王当遣人安抚才是。再有就是我军现在是否继续攻击邓州呢?”
  马云看了看帐中的诸将,考虑了一下,说道:“吴班、石大听令,你二人带领一团兵马,即可进军房、均二州,替寡人安抚百姓。”吴班、石大二人站出来,拱手道:“遵令。”
  马云继续道:“朱元,你带领10000兵马东进随州,保护我军侧翼的安全,至于复州、安州,汝可临机自行决断。”
  朱元道:“遵令。”
  “张从德、陈诲。你二人驻守襄州,发布安民告示,以民事为重,主意保护我军的粮道。”
  张从德、陈诲也赶紧站出来称是。
  “李骧,你立刻发行文到荆南,命令丁思瑾派遣疑兵于复州,策应朱元兵马。”见李骧点头,马云继续道:“其余众将,跟随本王顺着白河,进军邓州。驱逐在邓州的崔挺勋所部。”
  …………“报!报将军,楚王马云已经发兵北上,襄州刺史张从德杀害我军的百夫长,投降了马云,现在马云已经率领大军沿这白河北上。““哈哈,这楚王是想找死不成。就是刘知远那样的英雄,对陛下,也是俯首称臣称儿,他小小的楚王,在穷乡僻壤之地,是脑子坏了,还是吃了狗熊胆子了。竟然也敢派兵北进。嘿嘿,还驱除我们,崔兄,你说我们该怎么办呢?咱们是不是先达他一下子,免得等援军来了,咱们一点好处功劳也没有啊。”拽刺大咧咧的问崔挺勋道。
  崔挺勋说道:“拽刺兄,眼下着邓州内有晋兵3万,还有咱们契丹兵马近1万。从数量上来说,有这4万人是足够了。不过这威胜节度使是个什么玩意儿,你想必也知道,这里挨着的是南方的楚国,而楚国也是一向听话,这威胜节度使的兵马又少,再加上五六年前,安从进又是在襄州谋反的,所以晋国一直在消弱威胜军。这三万晋兵恐怕顶不上太大的事吧。”崔挺勋说道。这小子当年跟着赵延寿一块投降了契丹,对晋国的事情还熟悉的。
  “那我们就自己单干,我听说这楚军可没有几匹马。呵呵,咱们的骑兵一冲锋,他们估计就得落荒而逃了。哈哈。”拽刺满不在乎的说道。
  崔挺勋摇了摇头,说道:“这打仗的主力,当然是咱们契丹兵马了,不过这三万晋兵也不能让他们闲着。中原汉人的事情,你不太清楚。如果这三万晋兵和楚军作战,如果我军一旦战局不利,他们很有可能就临阵反水。与其让他们守着邓州城,还不如让他们打头阵,和楚军厮杀起来,结了仇怨,才会死心塌地的和我们站在一起。再有,我们契丹军可以利用骑兵的机动优势,在楚军的两翼夹攻,如果战事万一不顺利,咱们撤退也方便的多。”“哈哈,你们汉人的心,都不知道是怎么长的,鬼主意真多,就是胆子小。哈哈。就依你说得。让那个高行圭来见我们。”——倪可福率领着5000兵马作为前部,正在进军呢,就听见探子回报到:“将军,前面有大批的晋兵。”这邓州附近地势平坦,倪可福带着大军顺着白河,向新野县进发,新野是个小县,守军不多,他准备今晚攻下新野,稍事休整一下,第二天在进攻邓州。没想到晋兵居然先来了。倪可福问道:“有多少人马啊。”“大概有二三万人马的样子。”探子说道。
  “去,禀报大帅知道。”“传令官,立刻传令,将部队集结,摆成方阵待敌。”倪可福传令道。邓州是个盆地,楚军进军迅速,已经走到了地势开阔的地方,这里离白河之有500米左右的距离,白河边虽然长这些树木,可是林木并不稠密,里面也没有什么伏兵,至于白河,虽然并不宽敞,只有二三十米宽的样子,水势也不大,也足够抵挡对方的骑兵了。所以倪可福,并不怎么在意白河畔的情况,反而在官道四周列阵。
  不多时,就可以看到前方尘土高扬,想必是大晋快速行进的影响吧。
  随着距离的拉近,万人齐冲锋,搞得地动山摇,声势如虹,倪可福不慌不忙,他端坐在马上,左手勒着缰绳,右手提着大刀,眯着眼睛眼向远方,敌军如山的气势,似乎完全没有放在他的心里。而楚军将士也没有显出一点慌张的样子,持盾的持盾,弯弓的弯弓,各负其责,静静等待着厮杀时刻的到来。
  震天的喊杀声呼啸而至,晋兵就钱塘江涌起的大潮一般不顾一起的冲了过来,可惜,还没有冲到楚军面前的,迎接他们就是一阵箭雨。这支晋军与杜威、李守贞等人率领的河北诸州的晋兵不同,那是边防军,晋军的精锐部队,装备精良,军士也是久经阵战,作战经验丰富,同样的箭雨射过来,他们或者结成连阵同时挥舞刀枪,磕飞箭矢,或者与刀盾手配合,让刀盾手持盾牌来抵挡。可是,威胜军怎完全不同,已经多年未经战阵的他们,好不容易鼓足勇气冲了过来,希望依照自己的声势,自己的人数优势,将楚军先吓慌,进而吓跑,他们可以在后面追击。结果情况和他们想得完全不一样,虽然只有5000来人的样子,可是楚军竟然一定也不慌张,只是直盯盯的看着他们冲过来,在冲到箭矢打击范围之内的时候,方阵里的楚军才突然施放起弓箭来。
  箭雨如簧,晋兵不曾防备之下,损失惨重,可是晋兵毕竟人多,在将领不顾死伤人数的情况下,晋兵与楚军的距离是越来越近。就在这是,倪可福大刀一举,“呜呜”的号角声吹起,楚军挥舞着刀枪,各个如下山的猛虎一般,奋勇的冲杀了上去。刀枪齐聚,鲜血横飞,刚才巴不得冲进楚军阵中躲避箭雨的晋兵,突然发现还不如退回去呢。晋兵人数虽多,可是楚军靠这河边布阵,把自己集结起来,晋兵冲进来之后,却发现在这个小得范围内,人多的居然是楚军,而人少的才是他们晋兵。
  倪可福拍着战马在阵中左突又杀,好不惬意。这个阵势,是楚军一年来专门训练的,刚开始的时候是方阵,等到混战的时候,“啪”的一下,方阵很快分解开来,30个士卒,背朝内脸朝外,组成了一个圆阵,与晋兵开始了厮杀。
  第13章 突袭楚军
  “报……将军。晋兵和楚军已经打起来了。”一个探子禀报道。
  拽刺踩着马蹬,伸长了脑袋向前面张望了一下。这地方虽然距离晋楚交兵的地方不远,不过道路弯曲,又有树林遮掩,只听到战鼓喧天,却是连一个楚军也看不到。众目睽睽之下,拽刺这个动作就显得异常的突兀,可是他不仅全然不觉,反而摇头晃脑故作沉吟了一下之后,似乎想到了什么一样,面带笑容的建议道:“崔兄,我们现在要不要冲上去厮杀啊?”
  这拽刺是契丹内部一个大部族酋长之子,油头粉面,平时也就爱好个打猎和喝酒,另外就是学过几天汉学,中原话说得相当标准,还能背两句唐诗,也算得上是个文化人儿。因此,深得耶律德光的器重。就算上了战场,他不是呆在后军,就是呆在耶律德光的身边,很少经历过真正的战场厮杀,半点军事素养也没有。
  崔挺勋见拽刺什么都没有问清楚,就想上去冲锋,他打心眼里看不起这种贵公子,耶律德光把他派到威胜节度使府来“打草谷”,估计十有**也是想到威胜军实力微弱,容易对付的原因吧。
  崔挺勋咳嗽了一声,笑道:“拽刺将军,你这杀敌的勇气,在下是佩服的紧啊,不过咱们先问清楚这高行圭到底打的怎么样,要是不行了,咱们再出马,才能显示出咱们契丹人的威风来啊。”崔挺勋话说得很委婉,可意思是明确的,他无非是想把晋军和楚军交战的情况先给弄清楚。
  见拽刺点点头,崔挺勋扭头看向探子,问道:“前面晋兵和楚军的作战如何啊?”“快说说,晋军有没有要败的迹象啊。”拽刺急不可耐的追问道。
  “秉将军,前面晋军和楚军打在一起,厮杀的难解难分,一时也分辨不出来到底是谁胜谁负。”探子回到。
  拽刺伸手摸了一下自己的络腮胡子,笑道:“吆嘿,这楚军也太水了吧,都这么时间了,还没把晋军给杀败啊。就这实力,他们也敢说北伐?真是癞蛤蟆打哈欠,不知道天高地厚。小蚂蚁伸伸腿就想绊大象,也不看看自己的小细腿。这……”
  “好!”见拽刺的俏皮话是一句接着一句,说的起劲,崔挺勋有点看不下去,抽冷子叫了一声好,夸赞道:“拽刺将军果然是见多识广,聪慧异常啊。这个,我再问你,这楚军有多少人马啊?”
  那探子说道:“楚军列陈方阵,已经被晋军团团围住了,看样子不过5000人左右。”
  “什么?”崔挺勋忍不住抽了一口冷气,再看拽刺,说得正高兴的拽刺,嘴巴半张着,却是哑然无语:威胜节度使下的晋兵确实不强,可是人家数量上占着绝对的优势啊,三万人打五千,还杀的难分难解,这楚军看来不是那么好对付。
  拽刺拽不起来了,咽了口唾沫儿不再说话,崔挺勋继续问道:“你可知道楚军主力,现在到了什么地方了吗?”
  “楚军的主力与他们的前军之间的相隔了10里地。”探子回禀道。
  “崔兄,你看,我们现在该怎么办呢?”听说楚军不是软柿子,拽刺很快就见风使舵,仔细询问起崔挺勋的主意了。
  崔挺勋斜视了拽刺一眼,心道:你也就这点好,明事理,知道自己有多少斤两,不象有些契丹的青年贵族,不知道天高地厚的。崔挺勋笑道:“不要紧,楚军前部被围,楚军主力万万不会置之不理的,他们必然会加快步伐,过来增援。这么一来,他们的队伍就会拉的很长,拽刺将军,不如咱们就这么迂回过去,直接攻击楚军主力中部,将他们拦腰截断,让他们见识见识我们契丹的骑兵。”
  拽刺心里有点含糊,他见崔挺勋这么轻描淡写,忍不住低声问道:“崔兄,敌人势大,咱们贸然出击,恐怕不太好吧。还是将这里的情况上报给陛下,请他老人家派兵增援吧。”
  崔挺勋哈哈大笑:“拽刺将军,派人求救那是自然,不过,我们大军已经出动,就这么灰溜溜的撤回去,白白折了咱们的威风。再说,楚军新来,士气正盛,要是不给他们一个下马威,怎么震慑住周围的州县。今天咱们一退,周围的唐州、申州、随州等地恐怕就会不战而降,因此,这一仗,咱们是打定了。拽刺将军,咱们契丹骑兵横扫天下,少有对手,他们楚军马军又少,就算咱们抵不住,骑上马逃走还不是轻轻松松的吗?”拽刺犹豫了半天,眼睛转了转,狠了狠心说道:“好,崔将军果然是我契丹猛将,在下就在此地预祝崔将军旗开得胜。崔将军且请进军,我就先回邓州城,准备酒宴为你祝捷。”
  崔挺勋差点没从马上掉下去,合着劝了半天,白说了,这小子,刚才以为楚军是个软蛋,小脸激动的红扑扑的,恨不得立刻杀上去,现在听说楚军挺厉害,这脸色立马变得煞白煞白的,连战场都不敢上了。
  拽刺是根正苗红的契丹人,人家身份地位在那放着呢。崔挺勋也只好暗暗鄙视了一下这个契丹小软蛋,嘴上却说:“这样也好,拽刺将军,你就请好吧。末将去去就来。”说着他留下100亲军维护拽刺回邓州,自己率领大军迂回到楚军救援必经之路的旁边,等着一会儿好给楚军一个意外的惊喜。
  …………倪可福遭遇晋兵的消息,很快就传到了马云手里,弄明白倪可福遭遇的只是晋兵之后,马云立刻派遣刘彦涛带兵10000人赶去救援,自己则帅大军,暂时驻扎下来,他若有所思的问跟在身旁的李骧道:“李先生,你觉得契丹人这会儿在干什么呢?”
  李骧鹅毛扇一扇,淡然笑道:“他们想必是要趁我军救援之时侧翼攻击我军吧。契丹都是马军,动作迅速,要想对付契丹军除了排成方阵,发挥咱们不同兵种结合的优势,还真没有别的什么好办法。在急行军中的过程中对付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