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武侠电子书 > 五代逆天 >

第284章

五代逆天-第284章

小说: 五代逆天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转念就又想到自己来楚国的另一个任务,见阅兵已经结束,他见缝**针的说道:“陛下,臣此来大楚,觐见陛下,除了传达我主的问候、重审两国联盟之宜之外,还有一件琐事,劳烦陛下!”
  马云心里暗道:你小子总算说了。再收到赵季札出使的密奏之后,捕风房就将近日成都的异常情况上奏。***案发生在蜀国偏僻的巫县,地方官员对这事儿又是不闻不问,这***家财虽大,可没有什么得力的上层人物支持,也就是偏远的土皇帝罢了。楚国方面归州刺史做事又狠又快,让***根本没有机会将这件事情闹大。可为什么千里之外的成都却知道了这事呢?而且是在距离案发近两个月的时候,突然集中爆发了呢?这幕后必然是有推手的。捕风房在成都动用私密力量调查了一下,这线索隐隐指向了伪周。为什么这次赵普没有跟来呢?是因为捕风房发现,这案子泄露不是在巫县,而是在金陵。
  赵季札出使的时候,正是***案在成都家喻户晓的时候,他这趟出使,不可能对这件案子不闻不问的。
  马云笑道:“赵爱卿,不必这么客气。有什么事情,只管说。只要合乎我大楚的律法,只要是朕能够做到的事情,朕一定给你一个满意的答复!”
  这话冠冕堂皇,却是加了两个条件。不过赵季札心里却是暗中一松,按照孟昶的习惯,这已经相当于是圣旨了,只要你禀奏的事情合理,孟昶一定会答应的。可惜,这是马云,却不是孟昶。
  当下赵季札简简单单,客客气气的将***案描述了一边,他暗中强调这案子的关键点:***是我蜀国人,李大江也是我蜀国人,李大江告状也应该去我蜀国的衙门,跑到你们楚国告状,这就是不对的。至于后来归州刺史越界办案,赵季札则一笔抹去了。赵季札这么说,也是非常的在理,为什么呢?这是典型的避重就轻,如果说楚国办案办错了,这事关大楚的颜面,马云那边就不好说了。可把这个案子定义成“原告”告错了,这事情就简单的多了。
  马云点了点头,扭头冲李骧说道:“竟然还有此事啊?李爱卿,这刑部勾诀应该是八月份吧?”
  李骧连忙道:“正是。”
  马云大手一挥道:“那还来得及,勾诀犯人是件很重要的事情,要上报刑部复查的。现在***必然是关押在归州大牢里面。朕写个文书,赵爱卿你拿着它去刑部找尚书赵普,让他核查一下,再行文归州,放人就可以了!”
  赵季札自然是千恩万谢。可惜,他压根就没有料到这里面的事儿复杂着呢?马云高高在上,敢兴趣的是军国大事,这种事儿自然要下面的臣子们商量。再说了,出兵的事情还没有商量出个所以然呢,怎么可能轻易答应***案呢?再者,***案早有定论了,根本就没法改!这事儿就让赵季札碰碰钉子,磨磨他的**子吧!
  第161章 里通外国
  虽然在劝说楚国出兵北向,转移伪周注意力方面,此时出使取得收获的可能**非常低,可是有了马云关于***案的批文,赵季札觉得此行不会太过于麻烦。就算日后回了成都,对大皇帝孟昶也算是有一个交代。
  可是到了金陵之后,赵季札才发现大楚的与众不同。与马云的仁善之风相比,这大楚的官员特别是刑部尚书赵普,却是十分的难打交道。
  “赵大人,不知道贵部关于***案是否已经复查清楚了?”赵季札在被赵普空置了五天之后,终于忍不住找上门来。三天前,赵季札找到赵普将事情来龙去脉又讲述了一遍,而且还把马云的文书让赵普看了,当时赵普和和气气的说复查之后,立刻给答案。可是没想到,这一推就是五天时间。
  赵季札是出使,不是旅游,就算是旅游也没有常驻不回家的道理。赵季札不得不找上门来。可赵普却没有了前些日子的和气,一本正经的说道:“赵大人,这事儿我们刑部已经彻查清楚了,对不住啊,这***,我们不能放人。”
  “这……这是为何啊?不管是***还是那个李大江都是我们蜀国人,这刁民李大江故意跑到归州告状,其心不可问啊,这恐怕是故意挑拨贵我两国关系的啊。赵大人乃大楚当朝一品,可不能中了这刁民的**计啊!”赵季札说道。
  听赵季札的言语,这几天赵季札可不是闲着没事干儿,至少关于***案,他已经想的很清楚了,他不管李大江是不是真的受了冤枉,也不管***犯下了什么案子,他一张嘴就把原告李大江戴上了一个通敌的帽子,而且话里话外暗示着李大江是伪周的探子。这种说辞,比起前些日子见马云时,说李大江不通情理,告错了地方来说,更进了一步。似乎楚国更有下台阶的机会。
  可赵普却是淡淡的一笑:“赵大人固然目光如炬,竟然一语道破这其中的奥秘。咱们由浅入深,先说说这案子本身。”赵普说着伸手拿起一卷文书,递给赵季札说道:“赵大人,这是李大江案的卷宗,请你看看。”
  赵季札拿过卷宗,翻开一看,顿时心里面也是有气。他在成都听说的版本,只是说这***在蜀国巫县居住,却被大楚归州刺史顾天忠派人抓获了。整个大蜀朝廷都认为这事儿楚国是做错了,可是没想到这***居然真的是恶贯满盈,这样的人巫县县令早就该将他抓住砍了。这丢人都丢到外国去了,这不是让楚国知道了我大蜀吏治不清吗?赵季札再笨也是读书人,也知道这吏治、军事都是属于国家机密,绝对不能让外人知道的。
  “这……这巫县县令失职该杀~”赵季札合上卷宗,恨恨的说道。
  见赵季札还要说什么,赵普连忙接道:“赵大人,你只看到其中一面,而且还是最不起眼的一面。这李大江案复杂着呢?”
  “莫非这李大江还有什么……”赵季札说着说着住了嘴。
  赵普明白他的意思,连忙解释道:“没有,赵大人过滤了,这李大江并没有什么背景,甚至于这土霸王***除了巫县,也是什么都不算。”
  “哦。”赵季札安了心,既然李大江、***在楚国没有什么得力的亲眷,那么这***案应该就好解决。
  “赵兄,这李大江案……却是有伪周的影子!”
  “这……这是从何说起了啊?”赵季札纳闷的说道。
  “根据我们的调查,归州刺史顾天忠是在两个月前抓获的***,可是,可是李大江案却是在半个月前才突然在成都大规模的流传开。***被抓,整个巫县民生称道,很多百姓甚至杀猪宰羊欢庆,都认为***是恶有恶报,而***也是失道寡助,并没有什么人在成都替其求告。赵大人您想,在这种情况下,李大江案为什么会突然在成都大规模流传呢?”
  “这……”赵季札愣了下,说实话,这***案子刚在成都传播开的时候,赵季札心中是极为气愤的,毕竟这***是蜀国人,你楚国凭什么越境办案!今天你敢在巫县抓人,如果蜀国没有反应的话,明天你说不定就敢跑到成都来抓人,那我大蜀可就名存实亡了。这***案子确实不大,可是其中的道道却是任何国家官员不能等闲视之的。可没想到这里面居然还是大有文章的。
  赵季札揉了揉额头。***家里很大,但是确实家中独子,而且在巫县为人霸道,为祸乡里,士绅百姓都不喜欢他。自从***被抓之后,这李家顿时土崩瓦解,万贯家财已经彻底散去。百姓、士绅、巫县官员都在洗劫李家的活动中掺了一脚,所以这个案子在被压在巫县,不至于散落到外地。
  赵季札沉默不语了,他思索了半天,说道:“赵大人说的极是,可是这***、李大江毕竟是我蜀国人,这……这案子是不是还是应该移交到我们大蜀来啊!这是贵国皇帝的亲笔文书,尚且赵大人能够特使特办,给我们蜀国行个方便。”
  赵普恭恭敬敬的接过文书,这玩意儿五天前他就看过了,上面简简单单的几个字:朕已知晓,请刑部尚书赵爱卿责成相关部门彻查。如果马云真的要做什么的话,根本就不会用这种小便条,直接下个圣旨不就可以了吗?
  见赵季札拿着鸡毛当令箭,赵普说道:“赵大人,你看是小看了伪周的险恶用心。这李大江跑到归州告状,不管是贵国还是我们楚国都认为他是荒谬的,可是我国归州刺史顾天忠为什么就受理了这个案子呢?这里面是有原因的,顾天忠不得不受理这个案子。”当下,赵普又将楚国律法中的相关条款讲述了一遍,又将归州户籍的土政策讲了一遍。当下赵季札也觉得这个事情不好办了。
  人家楚国的律法已经实行了好几年了,可不是专门对着蜀国的,而归州的土政策追根溯源起来三国的诸葛亮都曾经用过,也没有针对**。怪就怪在两种政策之间有空隙,而李大江正好就钻了这个空子。赵季札明白,对方既然这么说了,也强调了楚国律法的重要**,这说明对方在这***案上让步的机会很小了。
  赵季札犯难了,追究吧,对方不怎么会让步,不追究吧,自己回去没有办法交代。大蜀已经和伪周翻脸了,如果在和楚国闹翻了,那蜀国可就危险了。尤其是在蕲州检阅了楚军之后,赵季札对楚国看法更是大变样。
  当下,他踌躇着道:“赵大人,这事情却是难办,贵国的难处我也清楚,可现如今这案子已经在整个成都传遍了,如果此次出使咱们商量不出来个什么结论,我怕回国之后,无法对我主和百官们交代啊。下官绝对不是危言耸听,这事儿弄不好会影响贵我两国关系的!”
  赵普点了点头,说道:“赵大人说的,本官也是清楚的很。这几天本官也是召集下属紧急商量此事,拖延了五天时间,绝对不是对贵使的慢待。”
  “那不知赵大人可找到什么解决之法了吗?”赵季札问道。
  “两个法子。一个是仿效当年齐桓公的旧例,另外一个就是一种效果双方各自表达。”赵普说道。
  赵季札明白什么是齐桓公旧例,这是说当年燕公送齐桓公回国,在齐国境内有多走了几里地,当时的规矩,诸侯是替周天子守牧地方的,不能离开自己的国家。燕公这个行为事实上是违反了规矩,于是,齐桓公大度的将那几里地划归了燕国。赵季札说道:“这齐桓公旧例,下官明白,不知道这第二种是什么说法。”
  这李家寨在巫县中间,如果划归楚国的话,岂不是白白送给楚国半个巫县了吗?这可不是他赵季札能做主的事儿。
  “赵大人,是这个样子的。这***既然已经在我大楚审理了,确实是恶贯满盈,按我大楚刑律当斩,这一点,我大楚确实是难以改判。可是,考虑到这案子在贵国的影响,我们同意让***也在贵国受审,这罪名自然是不能用欺男霸女了,这样会给百姓留下一个不好的印象。好像是我们大楚压着贵国判案一样。贵国可以用其他的名目审理***,比如说:里通外国。给***也判一个斩立决,到时候,咱们就在巫县将***斩杀了。我大楚只求杀人,按着程序走完案子,而贵国则要求***应该在贵国受审,这么一来,贵我双方的要求都达到了,这可是一次双赢啊!赵大人以为如何?”
  “这……”赵季札有些为难,这事儿似乎和蜀国的初衷有点差距啊。
  “赵大人……现在是多事之秋,既然***案子里面有猫腻,我们楚国这边固然出了问题,可是,能够在三两天之内让成都家喻户晓,这能量不是一般人能有的啊。赵大人……这可是个澄清吏治的机会啊!”赵普在一旁说道。
  这****、杀气腾腾的话,赵季札听明白了。
  第162章 合二为一
  赵普话里的意思,赵季札听明白了。在刚听到这话的那一霎那间,赵季札确实有点心动。可赵季札很快就冷静了下来,这是不是个机会,不仅仅要楚国方面配合指正,大蜀皇帝孟昶能否点头也是至关重要的。对于***案,皇帝孟昶已经先入为主:楚国这事儿做的不地道、不上道。皇帝派自己来楚国找场子,搞了半天弄回去一个稀里糊涂的“里通外国”罪,这对自己可是非常的不妥。
  赵季札勉强一笑,道:“赵大人言之有理,不过这***案幕后的事情,咱们可以先放一放,这问题的关键还在于这***。他纵然是恶贯满盈,可毕竟是我蜀国的人,能不能先放了***,下官保证即使***回到了蜀国,也必然会被严惩不贷,绝对是难逃一死的!”***家财都被分光了,这涉及到了夔州、巫县的官场,他未必能活着回到成都。
  赵普却笑了笑,说道:“赵大人,想必你并没有弄明白我说的第一种方法。我说引用齐桓公旧例,并不是按照齐桓公的方法来做,而是取齐桓公解决问题的态度。我国愿意将归州的巴东县和贵国夔州的巫县相交换,并且还愿意赔偿贵国一些银两。这样***他是巫县人,也就是成了我楚国的人,归州刺史顾天忠审理李大江案,也就不存在什么越境抓人的纠纷了!”
  赵季札眼睛滴溜溜一转,他心里暗暗算计了一边。相对于第二种既没有利益又没有抱住面子的解决方案来说,赵普现在提出的这个解决方案,更让赵季札满意。原因很简单,赵季札出使的路上,正好经过巫县和归州,因为这次来楚国解决这***案,为了避免节外生枝,赵季札还是对夔州以及巫县做足了功课的,这巫县地方没有巴东县大,人口没有巴东县多,百姓没有巴东县富裕,道路没有比巴东县宽敞、农田没有巴东县肥沃。
  再说地理位置,这巫县确实是夔州的门户,而夔州又是蜀国的东面大门,可巴东县的位置一点都不必巫县差,如果巴东县掌握在了蜀国的手中,蜀国可以随时截断巫县通过归州的道路,让巫县变成飞地。而巴东县也算得上是归州的门户。两个地方地理位置相当,但从经济上考虑,蜀国可是赚大了。
  对这个建议,赵季札真的是动心了。大皇帝孟昶让赵季札千里迢迢来金陵,为的是什么?难道还真是为了那个恶霸土皇帝***吗?为的就是大蜀的面子啊,如果两国互换地方,楚国同时还愿意在赔偿一些银两,这不就是楚国在暗示自己理亏吗?这不是楚国在暗地里为顾天忠越境抓人道歉吗?一旦孟昶觉得面子有了,这事儿就好说了,更何况,这次还真是有的赚。
  赵季札觉得自己完全可以说服孟昶同意交换地盘,两大任务已经完成了一个,当心心里轻松了起来。这人一轻松,脑子也跟着活动了起来,他眼睛眨了眨,嘴角又泛起微笑,道:“赵大人,这两个条件能不能合二为一啊?”
  赵普一直都在暗暗观察着赵季札,为什么楚国做出这种亏本的买卖呢?难道真的是为了维护楚国、蜀国的盟友关系吗?其实,并不完全是这样的。两国互换土地,别看赵普贵为刑部尚书,他还是没有这个权力的,别说他没有,就算是徐仲雅也没有这个权力。这个方案是经过马云授权的。马云为什么会同意,或者说大楚朝廷为什么会同意这个看起来很吃亏的方案呢?原因很简单: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啊。楚国的最终目的是想驻军陇西,可是如果不让蜀国彻底放下心来,孟昶又怎么可能会同意楚军向陇西开拔呢?
  也就是说,楚国送这么大一个礼给蜀国,就是想让蜀国上上下下认为,楚国是离不开蜀国的,楚国是真心实意想和蜀国交好的。这样,当蜀国一旦应付不过来,或者觉得应付起来麻烦,就会主动邀请楚国出兵。而对于楚国来说,一旦掌控了陇西和夔州,北面可以对付观众,南下、西进就可以轻轻松松的灭掉蜀国,简直是有百利而无一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