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资本大唐 >

第267章

资本大唐-第267章

小说: 资本大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金庚信隐瞒行踪,这才使得我们一直得不到他们的消息。”
    上次李愔派人追杀金庚信和金春秋,仅差半步却让对方逃进了丁川城,而当时虎力带领的三千轻骑兵根本无法攻城,只得等到后面的步兵赶到,可那时金庚信和金春秋却又逃了,而且这一逃就再也没有消息,好像那三千人凭空消失了一般。
    一开始李愔对这种情况还有些奇怪,毕竟那可是三千精兵,怎么可能会没有一点消息?直到这两天他动用了武媚娘在新罗布下的情报渠道后才发现,原来是南下这一路的关卡将领在作怪,金庚信毕竟掌管军方一系的大权多年,大部分将领都是他的嫡系,这些人联合在一起帮他隐瞒,自然让李愔得不到什么消息。
    金胜曼听到这个消息脸色也是一沉,她以前虽然知道金庚信在军方的威信很高,但却也没有想到,自己国内竟然有这么多的将领甘愿冒着风险替他隐瞒消息,如此看来,若是金庚信真的想对自己有什么不利的话,恐怕还真不是什么难事。
    想到这里,金胜曼声音清冷的问道:“那殿下打算如何处理这件事?”
    李愔想了想,沉声说道:“金庚信在新罗国内的军方威信极高,这种情况对我们十分不利,因为以现在的情况看来,金庚信很可能会投靠百济,若是到时他带着百济大军攻打新罗,恐怕会有无数将领倒戈,所以为了改变这种情况,我们必须要下狠手了!”
    金胜曼一皱眉,她似乎明白了李愔的意思,不过却有些犹豫的道:“我们新罗国内的军队虽然不多,但是将领还是有一些的,若是将他们全都换下,又该从哪里补充?而且现在与百济又处于战争之中,若是在军中搞这么大的动作,肯定会让百济发觉,到时若是被他们趁虚而入的话……”
    金胜曼并没有接着说下去,她提出的两点理由已经十分充足了,虽然明知道有许多将领是金庚信的人,但现在却不是动他们的好时机。
    不过李愔听后却是哈哈大笑,因为金胜曼根本没有明白自己的意思,他可不想那么麻烦的替换新罗的所有将领,而是另有打算,只见他笑完之后,忽然一脸杀气的说道:“我可没兴趣在新罗搞什么军事改革,若是百济有胆子收留金庚信和金春秋两人,那本王就直接发兵,将整个百济给灭了,一举平定半岛上的战乱!”
    李愔的话一出口,立刻把金胜曼惊的目瞪口呆,不过紧接着她他忽然明白,什么叫大国与小国的差距,也许在他们新罗眼中,百济是个极其强大的对手,但是在大唐的皇子李愔看来,百济只不过是个国小民弱的撮尔小国,反手之间就可平定,毕竟在这种巨大的实力差距面前,李愔根本就懒的再玩什么阴谋诡计。
    不过金胜曼又想到一个问题,开口又问道:“殿下,现在正值寒冬,实在不是开战的好时机,而且百济的国力虽然比我们新罗还要差一些,但毕竟也有数万大军,若是只凭殿下带来的唐军,恐怕还是有些吃紧,而若是动用我们新罗的军队,又可能会被金庚信策反,所以灭掉百济这个计划是不是太早了些?”
    金胜曼显然对李愔了解的还不够,他既然说出要灭百济的话,自然早就想好了计划,因此只见他听后微笑着说道:“寒冬的确不利于用兵,不过现在都已经快要进入十一月份了,这个冬天也没有多长时间了,至于兵力更不是问题,我随时都可以从平壤借来数万大军,而且我还有一支强援未到,算算时间也差不多了,等到他们一到,就是百济灭亡之时。”
    李愔所说的强援,自然是指军校那批学员,别看这次来历练的学员并不多,但却是李愔最需要的,因为他从登州带来的一万五千人,全都是捕奴队出身,经过虎力和周龙的训练后,勉强可以成为合格的大唐军队,但是这支军队却有一个巨大的缺点,那就是严重缺少合格的低级军官,毕竟士兵可以在短时间内训练完毕,但是军官却不可能在短时间培养出来,所以这支军队的战斗力并不是很强,而等军校的那批人来了之后,李愔就会将这些人编到自己的军队中任军官,到时肯定能让军队的战斗力上升一个台阶。
    金城的招工进行的十分顺利,不少新罗男人为了给家中老小挣那一份活命的口粮,先登记户籍后,然后又到招工的大唐商人那里应聘。来金城招工的大唐商人极多,干什么活的都有,不过干的活不同,赚取的报酬自然也不同,而且有些活也有着严格的要求,比如对年龄、姓别、身体强壮与否都有不同的要求,所以有些活即便是你想干,可人家还不一定收。
    而一旦被大唐商人录取后,被招收的新罗人就得立刻住到唐商为他们安排的住处,而且这些唐商还会提前给一份不少的粮食给工人的家属,之所以马上给粮食,就是让招收的新罗人安心,不过怕这些人收了粮食再逃跑,所以只要粮食一送出去,这些人暂时就抢劫了人身自由,等凑够了数目后,他们就会立刻上路。
    而在看到金城的招工如此顺利之后,李愔和金胜曼终于将这种招工方式推广到新罗全境,毕竟与百济交战一年以来,新罗全国内都处于一种粮荒的状态中,连做为都城的金城都无粮可买,更不用说其它地方了。
    也正是借着这股粮荒,大唐的商人们挥舞着粮食袋子,开始肆无忌惮的在新罗大规模招工,而且这种招工并不仅仅局限于男人,连年轻的女人也在招工之列,这主要是为大唐国内的纺织厂招人的,不过很可惜的是,因为以前大唐捕捉新罗女子做为新罗婢的事,使得新罗人对唐人的戒备极深,男人也就罢了,大不了也就是买买力气,女人若是也到大唐做工那就太危险了,所以那些招女工的极少有人报名。
    看到这种情况,立刻有精明的商人做出改变,他们不再招收女工,而是在新罗国内成立食品加工厂、皮革处理厂和羊毛纺织厂,这主要是因为与新罗紧接着的安东都护府境内,几乎全都是大型的农牧场,出产大量的牲畜肉以及皮毛,以前都是需要装船横渡渤海湾运到登州处理,要花费大量的运费,相比较而言,还是新罗离的近,光运费就能节省一大笔的开支。
    另外新罗的人力也十分便宜,因为打仗的缘故,新罗男人死伤极大,甚至有些地方还出现寡妇村的现象,所以在招工时,壮年劳力并不好招。不过男人没了,女人却还在,她们也需要养家,所以当大唐商人以粮食做报酬招人时,立刻有不少快要饿死的新罗女人报名。
    也正是因为这些大唐商人的进入,才使得新罗国的粮荒大为缓解,当然了,饿死人的事肯定也有发生,但至少没有出现大规模的饿死人事件,这对于金胜曼来说,无疑是个天大的好消息。
    (未完待续)


第三百二十一章 新罗士卒崔大
    “杀!杀!杀!”
    一队队士卒身穿着新罗军队的号衣,顶着凛冽的寒风在校场上拼命训练,而在这些士卒的旁边,则站着不少穿着大唐制式铠甲的教官,这些教官手提着皮鞭,看到哪个新罗士卒敢有丝毫的松懈,上去就是一顿劈头盖脸的皮鞭,可谓是严格之极。
    这里是金城南二十里的丁川城,这里是金城南方最大的一座军事重镇,与正西方的金门城一样,都是金城的门户之一,只不过相比西方的金门卫,丁川城因为正挡在百济与金城之间的道路上,所以这座军事重镇比之金门卫更加重要,城池建造的自然也更大更坚固。
    丁川城因为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以前这里不但驻扎着大量的新罗军队,而且还是新罗王朝最大的练兵之所。只不过随着与百济的交战,丁川城中的军队几乎被抽调一空,当初金庚信和金春秋逃到这里,之所以不据城固守,除了知道这里挡不住大唐的军队外,另外城中无兵也是个主要的原因。
    只不过今天的丁川城中却是驻扎着大量的军队,而且其中大部分都是新罗军队,这些军队都是这几天刚从前线退下来的。
    前段时间李愔以虎力为将,带领着从张俭那里借来的一万精兵南下到达前线,将所有新罗军队给替换下来,然后全部集结到丁川城打乱重编,然后由从唐军中选出教官,对这些重组后的新罗军队进行正规的训练。李愔之所以如此做,自然是要将新罗军队完全的掌控在自己手中。
    “你们这帮新罗杂碎,天天吃饭倒是很起戏,一到训练却都像个娘们一般,全都给老子打起精神,谁再敢偷赖老子把他的卵蛋给挤出来……”
    一个年轻的唐将一边虎虎生风的向前走,一边斜着眼盯着训练的新罗士卒怒吼道。不过他的话还没有说完,就见到旁边有个新罗士卒在挥手时没用力,一刀砍下去估计连只鸡都杀不了,这下立刻让这个年轻的唐将怒火上涌,紧跑几步一脚踹过去,结果一下子把那个偷懒的新罗士卒给踹出去三四步远。
    “混帐东西,你们这队的晚饭取消,全队人陪这小子一起挨饿!”年轻将领咬牙切齿的道。他本来是平壤城的将官,和一帮兄弟一起被李愔借来帮着训练士卒,本来他以为跟着齐王殿下肯定是个美差,可是现在他却发现,美差的确是个美差,至少拿到手的钱就不少,可是他训练的这帮新罗兵却太不争气了,连最基本的训练都完不成,气的他天天在训练场上骂娘,要不是为了那份丰厚的报酬,他真想一走了之。
    看到这个年轻将官发这么大的火,旁边一个同样身为教官的中年唐将开口笑道:“林队正,你消消火,这些新罗兵本来就不成气候,殿下也没要求那么严,只要让他们有个士卒的样子就行了。”
    年轻的林队正听到同僚的话,当下也压了压心头的火气,指着自己手下的这些新罗士卒道:“话虽然是如此说,殿下也没指望这些新罗人打什么大仗,不过我看到他们这帮光吃饭不出力的家伙就来气!”
    正在这时,另一位大胡子唐将走过来哈哈大笑道:“林兄弟,你认真负责是好事,但也要分人啊,哪怕你吼的再响,可是这些新罗人听不懂也没用啊!”
    大胡子唐将的一句话总算是说到点子上了,他们平时与这些新罗士卒的交流,都靠着齐王殿下给他们配的翻译,不过因为翻译少,所以大部分时间都忙的找不到人,现在他们周围刚好没有翻译在,难怪刚才林队正喊那么响却也没一点用。
    不过大胡子将官的话显然有些绝对了,就在他们几个唐将嘻嘻哈哈的数落着手下新罗士卒的不中用时,在那群正在训练的新罗士卒之中,却有一个身材短小的新罗士卒撇了撇嘴,同时心里对这几个唐将用新罗话骂了一圈,不过手上的训练却没敢有丝毫的松懈。
    这个新罗士卒明显能听懂汉语,不过他却没有什么显赫的背景,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新罗人,之所以能听懂只有新罗贵族才能学的汉语,还要多亏以前他在金城开的那个小馆。
    这个新罗士卒姓崔,在家中行大,所以一般都叫他崔大,家中还有一个兄弟名叫崔二,除了他们兄弟二人外,家中还有一位老母,而且两兄弟都已经成婚,崔大有两个孩子,二弟则只有一个孩子。
    本来他们兄弟靠着一个饭馆过活,因为饭馆做的饭菜不错,经常有大唐的商人进来吃饭,所以崔大慢慢的也就学了些汉语,虽然用嘴说有些困难,但是听懂却没有任何问题。可是自从今年与百济爆发战争后,崔大十分倒霉的被抓去当兵,在战场上好不容易捡了条命,现在退了下来,本以为可以回家和家人团圆,可是没想到却又被这些凶神恶煞般的唐将操练。
    一想到这段时间的操练,崔大就不由得撇了撇嘴,在他看来,这些唐将简直就是故意难为他们,一个简单的挥刀下砍每天就要练上五十次,而且还是拿着沉重的真刀,这哪有人能受的了?可惜崔大并不知道,每天劈砍上百次在唐军之中,是每个士卒要完成的基本动作。
    好不容易等到今天下午的训练完成后,所有受训的新罗士卒全都像瘫痪了一般,一个个坐在校场上起不来,有倒霉的新兵被吩咐去打水,不过每次水刚被提过来,立刻就引得周围人的哄抢,而这自然又惹得唐将的一片怒骂,可惜对于这些言语不通的新罗人来说,根本没有什么太大的作用。
    “开饭了!”还没消息一会,就听食堂那边响起了吃饭的鼓声,这下让所有人都来了精神,只见刚才还像死狗似的新罗士卒一个个全都跳了起来,然后像兔子般窜向食堂的方向,眨眼间的功夫,整个校场上就空荡荡一片。
    崔大人小腿短,但是跑起来速度却不慢,当初在与百济人和倭国人打仗时,他们几次被打散,崔大就是靠着自己这双腿才逃过一命,现在一听吃饭,这跑起来简直快比的上当初逃命的速度了。
    其实说起来也不怪崔大,他们在战场上时,其实也没吃过几顿饱饭,最多也只有在与敌人交战的之前,才能吃个黑乎乎的粗面馒头,其它时间都只能喝稀的。不过现在就不同了,自从他们退到丁川城后,吃喝全都由那位大唐来的齐王殿下供给,每顿能喝一碗稠面汤和两个馒头,偶而还会有羊肉吃,虽然和那些唐军的伙食没法比,但至少吃饱不是问题。
    崔大狼吞虎咽的把自己那份吃完,然后拍了拍鼓涨的肚子,心满意足的离开了食堂。晚上没有训练,崔大也没心思在外面转,毕竟白天训练了一天,他早就累的不行了,所以干脆回到住的营房里,准备美美的睡上一觉。
    不过就在崔大刚躺下去,就听到外面有人叫他的名字,等到出来一问才知道,原来是军营外面有人找他,说是他家里人。
    一听到这个消息,崔大立刻精神一振,跳起一就往营门口跑。自从他一回到丁川城,就立刻给家里捎了消息,告诉他们自己还活着,没想到今天家里竟然有人跑来看自己了,只是不知道来的是谁?想来应该是自己的兄弟崔二,毕竟家里可就剩下他一个男人了。
    不过当崔大跑到营门口时,却发现来的不是崔二,而是自己的媳妇,这让他心中有些奇怪。不过崔大媳妇一见到崔大,立刻扑过来又是哭又是笑,毕竟去战场的男人能回来的不多,十个中最多只有一两个,崔大这一去大半年,竟然还能安然无恙的回来,这让崔大媳妇一直念着感谢佛祖之类的。
    夫妻两个见面自然十分高兴,不过接下来崔大又问了下家里的情况,按说今天应该是兄弟崔二来看自己,可是却没有来,这让崔大心中有些害怕,以为二弟遇到了什么事呢?不过在听到媳妇的讲解后,这才松了口气。
    家里的粮食不够吃,这个崔大早就猜到了,而他的兄弟崔二为了给家里挣点活命的粮食,已经被大唐的商人招了工,据说是去了大唐建一座大城,好像是在很远的南边。而家里也得了崔二做工换来的粮食,现在家中早就摆脱了饥荒,这倒是让崔大放下了心。
    崔大和媳妇聊了好长时间,说的无非是些家常话,直到天黑之时,两人才住进了军营里为他们提供的专用小帐篷。毕竟自从这些新罗军队从前线退下来后,就不断有家属来这里寻亲,而军营里也很人性,干脆建了些小帐篷,专门让来寻亲的家属住。
    崔大媳妇在丁川住了几天就回去了,她这次来除了探望一下崔大以及向他说一些家里的情况外,还有就是想和他商量一下,金城外有大唐商人开了个羊毛纺织厂,她和崔二媳妇都想去里面干活,虽然挣的粮食比不上崔二,但加在一起也不少,她们都饿怕了,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