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资本大唐 >

第337章

资本大唐-第337章

小说: 资本大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镇恶却根本不听。这倒不是范镇恶甘心做傀儡,而是他的妻子和儿女都在杨九等人的掌握中,再加上之前杨九又拿到对方的一个把柄,而且手中人证物证俱全,这让范镇恶不得不听从燕北他们的吩咐。
    “燕兄,那个杨九到底是什么人啊,怎么会那么神通广大,竟然将范镇恶拿捏的服服帖帖?”王况忽然开口说道。他虽然知道范镇恶有把柄在自己一方的手中,但却不知道到底是什么把柄,竟然能让一国之主也不敢有丝毫的违抗?
    “王兄问的好,这点我也奇怪,按说那范镇恶虽然是咱们一手扶持起来的,但是现在毕竟是一国之主,难保他会生出什么不一样的心思来,这几天我也一直在担心这件事,可是现在看来,对方虽然坐上的国王之位,但却表现的极为听话,无论我们提出什么条件,他都会毫不在乎的同意,好像林邑根本不是他的国家一般。”这时崔玉也开口道。
    崔玉的话并没有夸张,范镇恶登位后,的确表现的极为听话,比如现在林邑的粮食出口价格已经降到一个极低的范围,而且林邑国内的各大粮仓都已经向大唐的粮商开放,只要粮商们能吃的下,那么林邑的粮食任他们的采购。
    另外还有一些方面也都极为照顾汉人,比如林邑港口降低了对汉人商船的税收,同时还在法律方面增加了许多对汉人的特殊照顾条文等等。而且范镇恶对此竟然没有表现出丝毫的抵触,这才让崔玉也有些奇怪。
    而燕北听后却是大笑几声,然后这才低声道:“那个杨九是什么人我也不清楚,不过我却知道范镇恶有什么把柄被杨九掌握着。其实这个把柄也很简单,无非就是在五大酋长军攻破林邑城之前,范镇恶被杨九送回城中,然后亲手杀了上任国王范镇龙,而这件事杨九不但留下了人证和物证,甚至还逼范镇恶写下认罪书,也正是因为如此,所以对方才不敢有任何的异动,否则我们将那些证据公布出去的话,那他别说保住王位了,估计连小命难以促全。”
    燕北说到这里,然后又一脸郑重的道:“王兄和崔兄都不是外人,所以我才将这件事告诉两位,不过这件事毕竟是十分机密之事,知道的人极少,所以两位听过之后,千万不要外传,否则恐怕会千万一些麻烦!”
    王况与崔玉也都明白,听后也都是点头答应,不过同时对杨九的身份更加好奇了,对方显然是六郎的手下,但做的却又都是一些见不得光的事,由此可见,李愔手中很可能有一种秘密部队,专门为他做一些明面上无法做到的事。虽然这在有些人看来好像不太光明磊落,但王况与崔玉都不是普通人,倒没觉得这有什么不对。
    正在三人闲聊的时候,窗外的刑场上已经将所有犯人处决,场地上是一片被踩踏过的肉酱,看上去极为恶心,这让燕北三人再也没有吃饭的胃口,只是喝了几口酒,然后开始聊一些商业方面的事。
    说起来燕北和王况、崔玉都是李愔属地中数一数二的大商人,其中燕北的产业主要在捕奴、采矿、运输三方面,而王况和崔玉不但是大粮商,也是数一数二的大种植园主,另外他们也是食品加工、纺织等方面也有着巨大的投资,可谓是工商业巨头。
    而除了这些外,燕北三人还有一项共同的业务,那就是海运商人,他们都有规模庞大的舰队往来于各个港口之间,不但向国外倾销着大唐的各种货物,另外还大量进口着国外的各种紧俏商品,从中牟取暴利。不过值得一提的是,他们虽然都是工商业方面首屈一指的人物,但是与李愔相比,却还差的多,甚至三人的产业加在一起,可能还不到李愔名下产业的三分之一,毕竟李愔要养活规模庞大的海陆军队,另外治下属地的各项改革也都需要他向里面贴钱,所以别看挣的多,但是花的也更多。
    正当三人聊的起劲时,忽然外面有人敲门,打开门一看,却是燕北的心腹,只见对方向燕北耳语几句,结果让燕北喜出望外,接着大笑着对王况和崔玉道:“两位,要不要随小弟回一趟台湾,估计六郎这次也会来,到时咱们好好聚一聚!”


第四百四十三章 吕宋岛,马尼拉
    吕宋岛是南洋离中原大陆最近的大岛之一,早在汉朝时,吕宋岛就已经与大陆上有所往来,所以这里算是最被中原王朝所熟知的一座大岛。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吕宋岛离台湾岛也相距不远,从台南出发,若是顺风的话,一般几天时间也就到了。
    也正是因为吕宋离台湾太近,所以这里也早就被李愔放在心中,当初台湾岛上需要奴隶时,吕宋岛第一个就倒了霉,无数捕奴队从台湾出发,然后到达吕宋,开始各显神通进行捕奴贩奴的业务。
    一开始的时候,台湾来的捕奴队并没有讲究什么方法,而是仗着自己先进的武器,以及丰富的捕奴经验,用蛮力对吕宋岛上捕奴,不过这种捕奴方式很快就被证明是错误的,因为无论捕奴队的武器有多么先进,经验有多么丰富,但是在捕奴过程中,还是难免会出现一些伤亡,而一旦有人员伤亡,捕奴队就要赔偿对方的家属一大笔金钱,毕竟现在人员稀缺,人命也变的十分值钱,可能一次带回台湾上百个奴隶,但只要损失一个人手,那这趟就白跑了。
    不过既然敢干捕奴这种风险极大的行业,那么捕奴队中的人自然都是些胆大包天之辈,也正是这些人,往往会想一般人之所不敢想。比如很快就有聪明人发现,吕宋岛还没有出现统一的国家,甚至岛上的土人连国家的概念都还没有形成,只是根据部族血缘等关系,形成一些松散的部落联盟,而且这些部落联盟有大有小,彼此之间也是纷争不休。
    看到这种情况,立刻让捕奴队中的聪明人抓住机会,他们开始从大陆运输货物,并且与一些强大的部落联盟交易,借此来打理好关系。而在完成这第一步后,他们就开始向对方提出奴隶交易的内容,当然了,这些奴隶来源都来自于这个部落与其它部落发生战争时得到的战俘。本来这些战俘一般会被杀掉,现在捕奴队的人提出用货物换取,自然被部落的人欣然同意。
    有了第一次,自然也就有第二次,那些被捕奴队相中的部落也从这各奴隶交易中尝到了甜头,毕竟他们只需将以前杀掉的战俘拿出来交易,就能换来许多生活必需品,甚至只要他们能捕捉到足够的战俘,那么他们部落就能从捕奴队那里换到想要的任何商品,而部落里的生活也将随之越来越好。
    土人部落有了这种认识之后,再加上捕奴队刻意的挑拨,使得各个部落联盟之间战火四起,而在战争之中,有无数壮年男子被俘虏,而这些战俘则被转手卖给了捕奴队。虽然这样一来,捕奴队要付出一定的货物,但是却安全的多,所以这种方法很快被所有捕奴队效仿,并成为南洋捕奴的标准模式。
    经过捕奴商人两年的开发,现在的吕宋形式已经与之前大为不同,比如经过大部落联盟之间不停的战争,已经让大部分的中小部落没有了生存空间,要么被大部分吞并,要么就是被灭亡,现在整个岛上,已经形成了七大部落联盟,若是没有意外的话,这七个部落经过兼并之后,会形成一个统一的国家。不过这显然不符合李愔的利益,所以这七个部落联盟最后肯定无法过渡到国家的阶段。
    吕宋岛上的七个部落联盟的背后,其实都有着捕奴商人的支持,正是他们提供各种物资,支撑着七大联盟之间攻伐不休,而捕奴商人则从中得到需要的奴隶。也正是因为如此,现在吕宋岛上势力最大的并不是七大联盟,而是七大联盟背后的捕奴商。
    捕奴队要在吕宋岛上长久活动,自然需要有一个港口,而吕宋岛的地势北高南低,岛东侧又容易受到台风的侵袭,所以最适合做港口的地方是在岛的西南侧。有捕奴商人在这里发现一个巨大的海湾,本来是以当地的一个土语名字命名的,不过李愔在知道这里后,却亲自将这里定名为——马尼拉海湾。
    马尼拉海湾面积广阔,被两个半岛怀抱,海湾中还有一座小岛,将整个海湾分成南北两条水道,算是一处条件极佳的天然海港,也正是在这片天然海港的东岸,捕奴商人们建立了一个定居点,同样以马尼拉命名,而经过一年多的发展,这个定居点已经成为南洋的重要港口之一,无论是大唐还是波斯等国的船队,都喜欢在这里停泊,再加上来这里定居的人也越来越多,所以李愔就派来官员对马尼拉城进行管理,同时还驻扎着五百人的军队。
    马尼拉毕竟是个年轻的城市,再加上这里又是捕奴商人的聚居点,这些人虽然名为海商,但其实在海外的行径与海盗无异,个个都是桀骜不驯之徒。这些人聚居在一起,导致马尼拉的治安极差,时时刻刻都有打架斗殴的事发生,甚至抢劫杀人也是常事。来到这里的人无不小心翼翼,船主上岸都会叫上一群的船员集体行动,免得发生危险。也正是因为如此,马尼拉又得了一个别名——罪恶之城。
    今天的天气实在不好,强烈的西南风一直在刮,据说又有一股台风从岛东侧的海岸经过,所以今天马尼拉海湾显得格外繁忙,因为许多船队都需要在台风来临之前,找到一个可以停泊的地点,而被两个半岛包围的马尼拉海湾无疑是个极好的避风港。
    随着东风越来越强,高大的椰子树都被吹的东倒西歪,越来越多的船队也驶进了马尼拉海湾,结果使得原本宽阔的海湾也变得有些狭窄起来。
    到了下午的时候,风力越发的强劲了,普通的船只若是暴露在这种狂风下,很可能会被吹翻,哪怕是一些抗风浪的大船,恐怕也不敢在这种风浪下呆太长时间。也正是这个原因,下午来的船队越来越少,到了最后,甚至很长时间都没有船队再来了。
    刘一半看着外面越来越大的风浪,却是懒洋洋的伸了个打了个哈欠,他现在坐在全部混凝土建造的监察室里,别说是这种风浪了,哪怕是风浪再大一倍,他这里也安全的很。
    刘一半人如其名,的确是留一半,他是个残疾人,身上少了一支胳膊和一条腿,另外还有一只眼睛也出了毛病,若是把另外一只眼睛闭上的话,只能看清一点微光。本来他也是个四肢健全的人,不过前年随着捕奴队来吕宋捕奴,结果把胳膊和腿全都留在这了,他的那只眼睛也被雨林里一种喷毒的动物喷中,结果眼睛被毒坏了,现在成了这个样子,所以人送外号留一半,正好应了他的本名。
    刘一半少了一半的手和脚,讨老婆的事就不用想了,恐怕没有汉家女子愿意嫁给他。不过刘一半现在过的却十分滋润,捕奴队赔偿了他一大笔钱,他就用钱买了几个女人做小妾,其中有新罗女人,也有倭国女人,更有两个当地的土人少女,而且这些女人还为他生下两个儿子,其中还有一个正在怀孕,马上也要生了。本来他还担心这些异族女人生的孩子不好上户籍,没想到齐王殿下亲自颁下政令,只要是父亲是汉人的,生下的孩子也全都是汉人,这倒是让他放下心来,同时准备在自己的后半生,再多纳几个妾,争取将他们刘家的香火发扬光大。
    刘一半虽然是个残疾人,但是现在处处都在缺人,再加上他现在这个样子,也不想再回老家了,所以干脆就在马尼拉定居下来,而且还在政府里找了个工作,就是担任马尼拉海湾的监察员,工作很简单,就是将进出海湾的船只记录下来,方便收税以及查找。
    刘一半看了看外面的风浪,嘴里嘟囔了一声,虽然监察室里十分安全,但是这么大的风浪下,以他的身体肯定是回不了家了,所以今天晚上只能在监察室里凑合一晚上。想到家里那几个还没怀上的小妾,这让刘一半心中大呼浪费,找个时间一定要补上。
    海面上已经升起了数米高的大浪,有些海水被风吹起,透过窗子吹到刘一半的脸上,这让他气呼呼的骂了几句,独脚支撑着站起来,准备将窗子给关上。
    不过就在刘一半关窗子时,习惯性的扭头向外面的海面上看了一眼,别看他只有一只眼睛管用,想当初他可是捕奴队中有名的神射手,眼神和脑子都比普通人强的多,比如说这海湾中来往的船只,只要他远远的看过一眼,就能记住这艘船的特征,而且很长时间都不会忘记。也正是仗着这种能力,他才能打败其它应征的对手,坐在监察员的位子上来。
    而今天刘一半的良好视力再次发挥了作用,透过被大风卷起的浪花,刘一半隐隐约约看到,在远处的海面上,正有一支规模不小的船队向这边驶来,虽然是顺风,但是风浪实在太大了,所以那支船队上的帆都已经放下,现在几根孤零零的桅杆格外的显眼,也正是这些粗大的桅杆,才让他一眼分辨出那里有支船队。
    海面上的浪头已经达到丈余高,而那支船队也在浪花的拍打中,速度极快向海湾中驶来,而当最前面的一只大船越来越近时,刘一半却感觉这艘船极为眼熟,好像在哪里见过一般?


第四百四十四章 归来
    “南……南洋号!”虽然隔着风浪,但是刘一半却还是很快认出,前面那艘乘风破浪而来的大船正是捕奴协会派出去探索航路的南洋号。
    马尼拉城最开始就是由捕奴商人建立的据点,现在城中也居住着大量与捕奴相关的人员,甚至在马尼拉政府成立之前,一直都是捕奴协会在管理整个城市,后来李愔虽然在这里设立政府,并派官员管理,不过其中大部分官吏还是来自于原来的捕奴协会成员,比如像刘一半,就是出自捕奴队。
    也正是因为如此,捕奴协会在马尼拉城的影响力极大,城中的人对一些与捕奴协会相关的事也会格外关注。而刘一半以前就是吕万的手下,当初吕万南下时,他还特意去送过对方,因此他在见到南洋号终于回来时,才显得格外兴奋。
    看到风浪中摇摇晃晃的南洋号,以及它身后的四艘大船,这让刘一半在担心的同时,也感到安慰了许多,他知道当初吕万是带着五艘大船南下,现在五艘大船却全都带了回来,这也就是说,他们在探索航路上并没有遭到多大的损失。想到这一点,刘一半也为老东家吕万感到高兴。
    南洋号和几艘大船在风浪中上下起伏,时不时就有巨浪拍打到甲板上,看起来极为惊险,不过这五艘大船却都是捕奴协会为探索航路专门请船舶设计学院设计的,在抗风浪方面比一般的船强的多,再加上船上的船员又都是各个捕奴队挑选出来的精英,所以整个船队看起来惊险,但实际上却还在吕万他们的掌控之中。
    屋子里的刘一半虽然也知道船队有惊无险,但却觉得自己该做点什么,刚好这时看到身边用来指挥船只入港的红色号令旗,当下也顾不得外面的风大,抓起令旗拄着拐杖就到了监察室的外面,然后在大风中挥舞着令旗,为吕万他们指引方向。
    归来的南洋号上,吕万也十分兴奋,相比去的时候,他们的归程也并不顺利,特别是他们回来时,刚好是海上的大风时节,动不动就会遇到大风大浪,他们带去的小船几乎全都被风浪给破坏了,最后不得不将人员转移到大船上,至于小船则只能舍弃了,毕竟这一路上也实在找不到可以维修的港口,而他们船上的木匠也只能做一些日常的维护,大点的毛病就无能为力了。
    幸好南洋这边的物产丰富,只要能找到一座有绿色的岛屿,就不用担心食物的问题。只是唯一让人感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