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资本大唐 >

第361章

资本大唐-第361章

小说: 资本大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母亲,采儿怎么不在?”
    正在这时,杨妃忽然问起采儿的事,这让萧皇后一愣,看了李治一眼后,这才开口道:“采儿在后花园生气呢,你一会去安慰下她!”
    杨妃没有问采儿为什么生气,估计只要是个人就能猜出来,倒是李治在听到这个消息时,脸上却露出一丝喜色。而这时杨妃的一句话却让他喜上加喜,甚至高兴的差点跳起来。
    “太子殿下,你与采儿是儿时旧识,采儿现在心情不好,你就代我去安慰一下她吧!”杨妃忽然开口道,看向李治的目光中也满是鼓励。
    杨妃的话一出口,不但萧皇后愣了,李治也是十分的意外,不过他马上反应过来,当下十分兴奋的道:“杨妃放心,采儿就交给我了!”
    李治说完,也没等萧皇后阻止,而是直接向萧皇后行了一个后辈礼,然后转身就向后院跑,看样子他也知道,若是不跑快点的话,那么很可能会被萧皇后拦下来。
    “九娘,你这是?”眼睁睁看着李治跑到后花园找采儿,萧皇后想拦都拦不住,而且这还是杨妃没经过自己同意就许诺的,这让她实在有些不解,甚至还有些愠怒的向杨妃质问道。
    不过杨妃却显得十分平静,看着李治的身影消失之后,这才微笑着萧皇后说道:“母亲,我知道你是为了采儿好,但这件事您却做错了,以我看来,若是真的阻止采儿与太子的交往的话,那才是真的害了采儿!”


第四百八十五章 情定
    听到杨妃直言自己做错了,萧皇后也是一愣,刚才有些激动的情绪也平静下来,同时有些不解的看向杨妃道:“九娘何出此言?”
    而杨妃则是轻叹一声道:“母亲,依你看来,日后能接替皇位的是谁?”
    听到杨妃竟然问出这么一个问题,萧皇后不禁白了她一眼道:“九娘,这还用问吗,前太子被废,魏王也被贬出长安,长孙皇后的三个嫡子之中,也只剩下太子一人,只要六郎不与他争,那么太子之位就稳固无比,日后接替陛下之位的,自然是太子。”
    杨妃听后笑道:“母亲知道这些就好,刚才我观察了一下,发现太子对采儿的确动了真情,而且他们两人自小相识,这几年虽然没见面,但却是书信不断,这种感情自然十分深厚,若是现在强行将他们分开,别的不说,日后哪怕是给采儿再找夫家,恐怕等到太子登基之后,也会给采儿的夫家带来无穷的灾祸!”
    杨妃的话刚一说完,萧皇后却是惊的一下子站了起来,她这几天只是一心想要阻止采儿与李治交往,却根本没有仔细考虑这件事,以她的身份,再加上又有杨妃和李愔、李恪的关系,哪怕是拒绝李治也没什么,但采儿想要再嫁人就困难了,毕竟贵族中没有什么真正的秘密,采儿和李治和关系肯定会被传出去,到时恐怕再也没人敢要采儿了,退一步说,哪怕是有人敢娶采儿,恐怕也会像杨妃说的那样,日后不但会害了人家,也会害了采儿。
    想到这里,萧皇后有些无力的坐回椅子上,过了好一会儿,这才语气沉重的道:“难道我杨家女儿,真就逃不脱皇宫这个大牢笼吗?”
    杨妃听后也是神色黯然,萧皇后的前半生几乎都是在皇宫中度过的,而自己更是在皇宫中生活了一辈子,现在采儿是她们杨家唯一的女儿,可却又与李治相恋,很可能也会进宫,想到深宫中的孤寂,杨妃也不禁有些担心。不过她还算是十分幸运的,至少李世民对她极为宠爱,而且两个儿子又争气,所以无论以后如何,她都不用担心自己的生活。
    萧皇后毕竟是大风大浪里过来的人,当发现自己实在不好强行拆散李治和采儿后,立刻又考虑到一件事,当下开口道:“九娘,依你之见,采儿能不能成为太子妃?”
    杨妃就知道萧皇后会问到这个问题,当下叹息一声道:“母亲,采儿是父亲的嫡亲孙女,虽然现在李氏的江山稳固,但是太子妃就是将来的皇后,若是立采儿为妃的话,恐怕会引起很多大臣的反对,所以哪怕是采儿与太子成婚,最后恐怕也只能成为良娣。”
    按照唐制,太子有妃一名,良娣二人,太子妃就是日后的皇后,所以对女子的家世要求极高,而以采儿的身份,恐怕是无法成为太子妃,最多只能为良娣,不过日后李治登基后,那么采儿就能成为四贵妃之一,地位和现在的杨妃相当。
    萧皇后却是叹了口气,她又何尝不知道采儿想要成为皇后十分困难,不过萧皇后同时也知道,若是李愔肯插手这件事的话,那么采儿也不是没有机会,所以她才向杨妃询问,其目的是想让杨妃向李愔求救,只是杨妃也不知道是真没听懂还是装作没听懂,反正是没有提让李愔帮忙的话。
    看到萧皇后的样子,杨妃也在心中暗暗叹息,以她的聪慧,自然能听出萧皇后的言外之意,采儿是她的亲侄女,若是有可能的话,她自然也想让李愔帮忙,不过她却知道,李愔最多只能影响李世民和李治的决定,但是却无法影响长孙皇后,而给太子纳妃,最主要的就是长孙皇后的态度,所以若是李愔强自插手的话,不但会引起长孙皇后的不满,而且很可能无法改变事情的结果,所以为了儿子着想,杨妃才故意装出没听懂的样子。
    李治出了大厅后,立刻向后花园跑去,几年前他来过隋国夫人府,所以也认得路,很快转过几个园子后,来到一片百花争艳的花园之中。
    看着园中的景象,李治心中激动,与采儿分别五年,上次在城门前也只是匆匆一见,连话也没说上几句就被萧皇后扔在那里,今天终于可以再见采儿,这让他如何不激动。
    “你们呆在园外,不必跟着我了!”李治对身后的护卫吩咐一声,然后快步进到园子里,这个花园他以前来过,知道采儿在心情不好时,最喜欢到一株大桃树下的秋千下坐着,这些小习惯也都是以前两人通信时,采儿告诉他的,这些李治都记得十分清楚。
    李治沿着一条碎石小路前行,穿过几片花林,来到一处凉亭,然后再从凉亭处向东走,走了一百多步后,果然来到一片桃花林中,而在林子最中间的位置,是一株十分巨大的桃树,而在这株桃树下,一座用树籐编织成的秋千垂在树下。
    当李治来到这片桃花林时,不由自主的放轻了自己的脚步声,而在他轻轻的穿过林子,来到那株大桃树不远时,刚好看到一个身穿蓝色长裙的少女,正满脸忧郁的坐在秋千上,右手抱着一侧的树籐,粉嫩的小脸轻轻的贴在籐上,两只小脚有一下没一下的在地面上点着,身子则随着秋千轻轻的摆动。
    一阵轻风吹过,树上粉红色的桃花随风撒落,几片花瓣落在少女的发丝与肩头,但少女却是一无所觉,依然歪着头轻轻的晃动着,看上去像是不属于凡尘的小仙子一般,让人不忍亵渎。
    而李治看到如此美丽的景象,整个人一下子呆立当场,脑子中一片空白,不知自己是该进还是该退?不过就在这时,一直坐在秋千上发呆的采儿好像是有心灵感应一般,忽然抬起头看向李治这边,结果两人四目相对,一时间林子中寂静无声,只余下花瓣从空中飘过。
    许久,采儿忽然嫣然一笑,对着李治说道:“你怎么来了,我祖母不是不让你进门吗?”
    看到采儿的笑容,李治这才醒悟过来,当下走到采儿的面前,同时露出一个笑容道:“我今天遇到杨妃,是她带我进来的,而且还让我来找你,否则我还不知道要吃多少次闭门羹呢。”
    听到李治的话,采儿却一下子笑出声来,结果李治看的又是一呆。等笑完了之后,采儿这才又道:“你傻了吗,既然祖母不让你进门,那你不来就是了,毕竟你堂堂一个太子,却屡次被人拒之门外,这可会有损你的威仪!”
    采儿的话音刚落,李治立刻想也没想的回答道:“那怎么行,若是我不来的话,那不是再也没有见到你的机会了吗?”
    李治的这句话说的实在有些暧昧,采儿听后脸色一红,低下头不敢再看李治,而李治这时也感觉刚才的话有些不妥,当时感觉脸上也火辣辣的,不过他毕竟是个男人,哪怕是心中有些害羞,但眼睛却一直没有离开采儿。
    过了好一会儿,采儿忽然用低不可闻的声音说道:“你……你见我做什么?”
    听到采儿鼓足勇气说出的这句话,李治只感觉胸中一热,再也忍不住道:“采儿,母后这些天一直逼着我成婚,但是我……我……”
    李治我了半天,最后却还是没能我出什么来,但是采儿听到这个消息却是脸色一白,低下头不再看李治,同时喃喃的开口道:“那……那很好啊,你是大唐的太子,而且也的确到了成婚的年龄,只是不知道哪位名门贵女能成为太子妃?”
    看到采儿面色苍白的样子,李治忽然感觉身体中热血沸腾,也不知哪里来的一股勇气,大步走上前去,伸出双手扶着采儿的肩膀道:“采儿,嫁给我吧,除了你,我谁也不要,哪怕是父皇和母后都反对,我也要你成为我的太子妃!”
    陡然间听到李治的真情告白,采儿却是全身一僵,脑海更是一片空白,根本不知道自己接下要做什么,同时她也感觉自己脸上一片发烧,甚至连耳朵尖都在发热。而在这种窘迫下,她甚至连头都不敢抬一下,更不敢看李治的眼睛。
    而李治没有得到采儿的回答,这让他有种患得患失的感觉,不过他毕竟是个男人,在感情方面要主动的多,因此只见他忽然蹲下身子,仰着头看着采儿的眼睛再次道:“采儿,做我的太子妃好吗?”
    看着李治深情款款的眼睛,采儿想闪躲却又无处可躲。数年来两人书信传情,虽然彼此都没有点透那最后一层关系,但其实心中早已经有了对方的影子,而现在李治又当面将这最后一层挑破,这让采儿在羞涩的同时,心中也是一片甜蜜。
    不过采儿虽然年轻,对宫廷中的利害关系也并不怎么清楚,不过她也隐约的感觉到,自己的身份好像会成为她和李治之间的阻碍。想到这点,采儿也顾不得什么羞涩,轻启朱唇道:“可是……可是祖母她们好像并不同意……”
    “傻丫头,只要你同意就好,其它的事全都交给我吧!”采儿的话还没有说完,就被欣喜若狂的李治给打断了,采儿的话中的意思已经十分明确,她已经愿意与自己在一起,至于他们两人之间的阻力,哪怕自己解决不了,可自己还有个无所不能的六哥呢,他也是采儿的表哥,这种可一定要六哥帮忙才行!


第四百八十六章 李愔的信
    这几年大唐在军事上十分安静,极少有什么大的动作。周边的几个国家也是十分老实,比如像西突厥,现在内乱不止,几个部落的头领都自命为大汗,彼此混战不休,再加上大唐的暗中挑拨,估计没个十几年是停不下来了。
    另外吐蕃那边也十分老实,因为他们内部现在也出了问题,本土的苯教和外来的佛教争斗不休,本来这种情况并不算太严重,但是后来随着大唐向吐蕃输出佛教,而松赞干布也对苯教把持朝政的事十分恼火,因此在暗中也支持佛教,这导致了苯教和佛教的矛盾激化,两种宗教的争斗已经进入白热化,甚至还发生了不少次的流血事件。
    吐蕃和西突厥都是自顾不暇,大唐国内的工商业发展迅速,农业方面虽然稍有衰退,但是因为有林邑等地的粮食输入,所以国内并不缺少粮食,另外还有海洋捕捞业的发展,使得海产品开始进入内地,而且价格也比较便宜,这让普通百姓的餐桌上开始变得丰盛起来。
    民以食为天,只要自家的厨房里有吃的东西,百姓就觉得这已经是盛世来临。不过大唐民间虽然一片喜乐安康的景象,但是在宫廷与朝堂上,还是会时不时的爆发一些冲突。
    “不行,我不同意!”太极宫立政殿内,长孙皇后满脸怒气的冲着着面前的李治斥道,丝毫没有往日的母仪风度。
    若是放在平时,李治早就在长孙皇后的怒火下瑟瑟发抖了,不过今天的李治却有着自己的信念,只见他虽然低着头,但却还是坚持道:“母后,儿臣只要采儿为妃,其它谁也不要!”
    看到自己这个儿子第一次违逆自己的意思,这让长孙皇后也是一愣,不过紧接着又大怒道:“我说不行就是不行,太子妃的事由我和你的父皇做主,其它的你就不用再管了!”
    “母后……”
    李治还想再说什么,不过长孙皇后却是一挥手道:“好了,你不要再说了,退下吧!”
    看到母亲赶自己出去,李治虽然还想再争辩几句,但是当他的眼睛对上长孙皇后满是怒火的眼睛时,却是吓的一哆嗦,当下再也不敢说什么,转身离开了望云殿。
    对于长孙皇后的反对,李治早就在意料之中了,而且他也可以理解母亲的心情。其实说起来很简单,当初大哥的太子之位被废,四哥魏王也被贬出长安,这使得母亲身边只剩下自己,当初自己能坐上太子之位,母亲也是出了很大的力。可以毫不夸张的话,现在母亲将所有希望都放在了自己身上,所以她绝对不容许有任何影响自己接位的因素存在。
    但很不幸的是,采儿的身份却会对李治的太子之位造成影响,毕竟她是前隋炀帝的嫡亲孙女,虽然现在大唐的江山已经十分稳固,但是还有不少老臣都经历过隋末的动乱,对前隋皇室并没有太好的好感,若是采儿真的成为太子妃的话,虽然那些老臣可能不会说什么,但这毕竟会对李治的太子之位有一定的影响,毕竟那些老臣大都是手握重权,长孙皇后可不想因为一桩婚事,影响到李治与那些老臣之间的关系。
    想到这些,李治却是叹息着摇了摇头。长孙皇后的担心不是没有道理,但他真的很喜欢采儿,无论如何也要娶她,所以李治并不打算放弃,今天说服不了长孙皇后也没什么,反正他还可以去说服父亲李世民,另外在前几天他已经给李愔去了信,算算日子这回信也该到了。
    想到这里,李治急匆匆的出了宫,然后到登仙楼找到王子豪。王子豪在一年前就接到李愔的命令,开始向将长安的产业向台湾转移,不过因为他和齐王府在长安的产业实在太多了,有些还是不动产需要变卖,所以这都忙了一年了,却还是没有处理完,而这也变相说明了,他和李愔在这里的产业是多么的恐怖。
    李治来的时候,王子豪正给李愔写信呢,他一般隔天就要将长安发生的各种情况上报给李愔,而且一路上都是用飞鸽传书,几天功夫就能到达,当初李治和采儿的书信,也全都是通过他相互传递的。
    “太子殿下来的刚好,殿下的回信刚到,我正准备给您送过去呢!”王子豪一见到李治,立刻站起来躬身施礼道。
    而李治听到六哥的回信终于来了,也是高兴的要命,急忙走过去道:“六哥的信在哪里,快点拿给我看!”
    看到李治着急的样子,王子豪却是不慌不忙的从桌子的抽屉中拿出一张手掌大的字条,信鸽带的信自然不太大,所以一般都是这种小字条。
    而当李治抢过字条,然后看到上面写的内容时,整个人一下子呆愣在那里,然后脸上的表情似乎有些迷茫,过了好一会儿,那种迷茫又变成一种踌躇,似乎有种拿不定主意的感觉,不过他却没忘向王子豪道谢,然后一边沉思一边回到了太子府。
    而也就在这时,远在台湾的李愔背靠着躺椅,有一下没一下的摇着,旁边的文心轻轻的摇着一张婴儿床,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