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资本大唐 >

第435章

资本大唐-第435章

小说: 资本大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是了。
    等到李愔把信写完后,他并没有立刻离开书房,而是侧着身坐在椅子上,左手支着脑袋,右手则轻轻的转动着书桌上的地球仪,脑子里则在思考着前段时间秦怀玉和他说过的话,也就是三哥李恪终于在上海呆不住了,现在也想像他和李贞、李恽一样,做出属于自己的一番事业。
    对于李愔来说,这件事说容易也容易,说难也难。之所以说他容易,是因为以现在李愔的实力,支持李恪并不是什么太难的事,再加上李恪本身的才能,至少在海外建立一个势力还是很容易的。
    但是这件事却也有他的难处,关键就是该把李恪安放在哪里,这个世界看起来好像很大,但其实一共也只有七大洲,其中东亚与中亚已经被大唐所占,南亚的天竺则是李贞和李恽的,西亚和北非的大食是个劲敌,欧洲虽然没什么太强的对手,但是距离却有些远,除非能将苏伊士运河给挖通。
    另外李愔占着南洋,如此一来,能供李恪发展的空间,加在一起也没剩下几个了。
    李愔想到的第一个地方就是澳洲,那里已经被吕万他们发现了好几年了,而且澳洲的淘金热已经吸引了不少人去那里定居,现在澳洲的汉人数量已经超过了七万人,再过两年很可能会超过十万,可以说那里的汉人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只要李恪去那里,可以毫不费力的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势力。
    不过澳洲一向被李愔视为自己的囊中之物,而且那里的城市也都是他辛辛苦苦的建立起来的,城市中的官员也都属于他的齐王府,虽然他和李恪是亲兄弟,但是将已经发展成规模的澳洲一下子送给李恪,李愔心中还是有些不舍和心疼。
    而除了澳洲,排在第二位的就是美洲,那里是一片富饶美丽的新大陆,虽然已经有商队冒险去那里,甚至李愔已经在美洲西海岸建立了几座港口,但是严格来说,无论是南美洲还是北美洲,都还是一片未经开发的处女地。
    另外美洲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两块大陆都是面积广阔,以李愔现在的实力想要完全吞并的话,恐怕最少也需要几百年的时间,而且在这几百年内,天知道会出现什么意外,因此还不如现在就将李恪送到美洲,然后两人各选一个大洲共同开发,而且这样做也能相互扶持,相互促进,比一个人单独开发的速度要快的多。
    当然除了澳洲与美洲外,李愔心中还有另外一个选择,那就是同样广阔的非洲大陆。大食虽然名义上统治着北非,但实际只占领了埃及和北非的沿海地区,北非的其它地区并没有被统治,更别说南方的中非与南非了,所以非洲那里有着足够的发展空间。
    另外若是李恪去非洲的话,还会对大唐和李愔都十分有利,因为随着爪哇这个奴隶产地的消失,非洲的昆仑奴已经迅速的占领了奴隶市场,每天都有无数的贩奴船从非洲启航,满载着奴隶穿过马六甲,然后到达大唐或台湾等地的沿海港口。
    也正是有这个原因,若是李恪去非洲的话,那么他就能凭借着奴隶贸易起家,从而快速的积累起大量财富,而只要有了钱,那么后续的发展就变得简单多了,这点倒是比澳洲和美洲都要强。
    不过非洲也有自己的缺点,其一就是相对恶劣的自然环境,大部分都处于热带的非洲可不是短时间能适应的,另外那里的民风也比较彪悍,而且文明程度低下,各个部落之间经常发生战争,也没有国家的概念,捕奴队在那里捕奴明显要比其它地方困难的多。想要在这种地方建立自己的势力,无疑需要更多的汉人移民,可是现在李愔自己手中的汉人数量都不足,根本无法在这方面帮助李恪。
    以上三个地区就是李愔想到的,能安排李恪的地方。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甚至连李愔都不知道该安排李恪去哪里?也正是这个原因,他才迟迟没有去找李恪摊牌。
    李愔的右手转动着地球仪,眼睛从七个大洲上不停的扫过,同时脑子里也在权衡三个选择地的优劣,可惜这件事他已经考虑了好长时间了,每个地方的优劣也都做了十分深刻的对比,可是到现在还是拿不定主意。
    最后李愔只得叹了口气,语气无奈的道:“算了,我干脆去见三哥一面,然后把这三个地方都提出来,让他自己去头疼吧!”(未完待续。)


第六百一十六章 入侵中天竺
    “咚~咚~咚~”
    随着低沉的战鼓声,广阔的平原上出现两支庞大的军队,其中从东方而来的军队整齐肃穆,马上的骑兵统一身穿黑色轻甲,手执长长的马槊,背后背着角弓,腰间悬着弯刀,正是李贞和李恽手下的草原骑兵。
    草原骑兵一方分为中军与左右两翼,其中中军是清一色的草原骑兵,一共约两万人左右,也是这一方的主力,而左右两翼却是由黑瘦的天竺军队组成,加在一起约有四万人,绝大部分都是步兵。
    这支草原骑兵和天竺兵混合的部队,自然是李贞和李恽手中的军队,其中天竺军队被称为护教军,是李贞招募新婆罗门教徒所建,经过年余的训练也十分的精锐。而且值得一提的是,李贞就在这支大军的中军中从镇,另外从台湾赶来的房遗爱等人也都骑在马上,远远的向对方的军队眺望。
    而李贞他们对面的军队则是由清一色的天竺人组成,只是军队的排列间并不是很整齐,而且也没有分中军与两翼,军队的前阵是一头头高大战象所组成的象兵,加在一起足有千多头,这些战象身上披着藤甲,背上驼着坚固的木箱子,箱子里有四个象兵,其中两人手执长矛负责近战,后面的两人则手执弓箭负责远程攻击。
    其实象兵的的真正杀伤力不是战象身上的士卒,而是战象本身,无论是强壮有力的鼻子还是粗壮的象腿,都能成为战象在战场上的杀人利器,而且若是让战象冲锋起来,那种一往无前的气势几乎无可抵挡。更加可恨的是,战象本身还会散发出一种气味,会让战马十分的不适应,因此若是没有经过专门训练的骑兵在面对象兵时,往往会吃大亏。
    而在象兵的后面,紧跟着的是天竺步兵,数量并不是很多,只有两万余人,他们会战争开始后,紧跟在象兵后面冲锋,同时负责保护战象。而在这些步兵之后,则是约有三万余人的天竺骑兵,骑兵与象兵之间被步兵隔开,就是担心骑兵的战马受到战象的影响,而在骑兵之后,则是又一批密密麻麻的步兵,约有五万余人。
    这片即将开战的战场位于南天竺与中天竺的交界地带,李贞和李恽在南天竺打败了名义上的统治者帕拉瓦王朝,开始时对方势力收缩到了南天竺的西北角,准备负隅顽抗,可惜后来李恽在稳定新占领区的统治后,开始对帕拉瓦王朝的残余势力步步进逼,最后使得帕拉瓦王朝不得不逃到了中天竺。
    不过说起中天竺,就不得不提中天竺原来的霸主遮娄其王朝,这个遮娄其王朝在多年之前,曾经打退过戒日王朝的进攻,也正是因为这次失败,使得雄才大略的戒日失去了统一天竺的机会,不得不困守于北天竺地区。
    但是遮娄其王朝虽然打败了戒日王朝,但是本身也受到极大的损失,所以在随后的战争中,被南天竺崛起的帕拉瓦王朝打败,国家也被占领,甚至在李贞和李恽打败帕拉瓦王朝之前,帕拉瓦王朝还是中天竺名义上的统治者。
    遮娄其王朝虽然被打败,但他毕竟是一个区域性的强国,国家的根基还在,所以哪怕被帕拉瓦王朝占领,但是内部的反抗却是不断,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遮娄其王朝积蓄的力量也越来越强。而当帕拉瓦王朝的残余力量逃到中天竺时,遮娄其王朝的反抗力量终于在上任国王的儿子,超日王一世的带领下,对这些帕拉瓦王朝的残余力量进行了围攻,结果帕拉瓦王朝这下终于悲剧了,包围国王在内的贵族被屠戮一空,残余的军队也被贬为奴隶。
    本来遮娄其王朝的超日王虽然灭掉了帕拉瓦王朝,但是他要想恢复原来遮娄其王朝对中天竺的统治也不是件容易的事,而这就给了李贞和李恽一个机会,可以趁机进攻中天竺,事实上他们也正是准备这么做。
    但是超日王能在帕拉瓦王朝的统治下复国,本身也不是一个易于之辈,他很快就感受到南方李贞和李恽带给他的威胁。也正是在这种威胁下,他暂时放弃恢复原来遮娄其王朝的统治,反而与中天竺的各个王国和势力进行了协商,将对抗南方的李贞和李恽做为第一要务。
    李贞和李恽的新婆罗门教的确触动了上层贵族的利益,特别是与他们相邻的中天竺各个势力,更是真切的感受到这种威慑,再加上又有超日王的号召,所以整个中天竺很快就以极快的速度联合起来,并且整合军队,准备与李贞和李恽决一死战。
    面对这种情况,李恽和李贞的反应截然不同,其中李恽有些担心对方联合起来的力量太强,以他们手中的军队,万一战败恐怕会不堪设想。不过李贞却显然十分兴奋,因为在他看来,对方能将所有力量集中在一起,那么他就有把握一举所有敌对力量打败,到时入主中天竺将再也没有人能够阻拦。
    也正是在李贞的一再坚持下,他们的军队一路北上,很快就打到了原来遮娄其王朝的首都瓦塔皮地区,而这时超日王也将中天竺的军事力量整合完毕,于是双方的大军终于在瓦塔皮南部的平原上相遇,这场事关天竺命运的决战终于要打响了,而自信的李贞坚信,自己一定能够一举灭掉超日王的军队。而超日王却也坚信,自己一定能像自己父亲打退戒日王朝一样,将这支南方来的侵略者打败!
    草原骑兵中坐镇的李贞手持望远镜,仔细观察了一下对面超日王的队形,并特别留意了一下对方前阵的象兵,只是在看完之后,却是不屑的撇了撇嘴道:“又是象兵,这些天竺人真是不知悔改,在我们的火炮之下,这些又蠢又笨的象兵恐怕只能给他们自己带来巨大的伤亡!”
    不过李贞的话音刚落,旁边身材魁梧无比的房遗爱却是笑道:“越王殿下此言差矣,我来之前看过一些关于象兵的资料,而且还向齐王殿下请教过,结果他告诉我,象兵之所以有着巨大的缺点,就是因为大象太聪明了,所以它们在见到火光或听到炮声时,才会显得混乱不堪!”
    李贞听后也有些惊讶的道:“这个说法我倒是第一次听说,不过既然是六哥说的,那肯定是没错,说来好像这些大象的确很聪明,否则也不会每次被大炮一轰,就开始立刻逃命了。”
    李贞身边除了房遗爱外,另外还有一支台湾赶来的军校毕业生,而且还是其中的佼佼者,他们都是正准备进入军队中,刚好李贞这里有大仗,所以就把他们派到这里先体验一下战场的残酷,并多积累一下实战的经验,以便能更快的成长起来。
    “越王殿下,这些天竺人是不是有毛病啊,怎么把各个兵种排的一层一层的,看起来好像大街上卖的千层胡饼似的,这种军阵怎么可能发挥出各个兵种的优势?”其中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学员开口提问道。
    对于房遗爱和这些学员的到来,李贞感到十分的高兴,因为他觉得这是一个表现自己的机会,再加上他身边的将军都已经派到军中带兵,所以之前他特别交待,若是学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可以直接向他提问。
    李贞听到年轻学员的话却是一笑道:“这个问题问的很好,也许让任何一个军校学员来排列阵形的话,恐怕都不会排出像天竺人的这种阵形,但是在天竺人的战场,这种夹层似的军阵却是十分常见,这主要是因为有两个方面。”
    李贞说到这里停顿了一下,抬眼看了看对方依然未动的阵形,这才又开口道:“第一个方面是因为天竺人太过依赖象兵,他们认为象兵无坚不摧,哪怕是城墙也可能被大象推倒,所以他们在战争时,首先都是用战象冲锋,一般来说,只要战象取得了上风,后面的军队就可以一拥而上,从而奠定了胜局。”
    “第二个原因则是因为天竺虽然内乱不休,但是却很少发生什么太大规模的战争,不像咱们的中原地区,动不动就会几万甚至是几十万的军队撕杀在一起,所以天竺的军事思想十分落后,很多将领甚至不懂得兵种的配合和谋略,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我的草原骑兵才会屡屡以少胜多。”李贞说到最后,看向敌方军阵的目光中满是藐视之意。
    听到李贞的解说,不但那些军校毕业生交口称赞,连房遗爱也是连连点头,心想李贞他们能在天竺连战连捷,打下这么大的一片土地,果然是下了功夫的,光是这份对敌人的了解就足以让他们大占上风。
    “启禀殿下,王将军请战!”正在这时,一个传令兵飞速跑来禀报道。李贞虽然坐镇中军,但是真正指挥大军的,却是王玄策这位允文允武的能臣。
    而李贞抬头看了看天时,当下也是笑道:“现在已经是辰时,阳光刚好从我们背后射出,正是攻击的好时机,传令王将军,准战!”
    “喏!”传令兵答应一声,飞速将李贞的命令传达下去,一场决定天竺命运的战争终于拉开了序幕。(未完待续。)


第六百一十七章 瓦塔皮之战
    “轰隆隆~”
    战场上一阵如雷鸣般的巨响连成一片,这并不是真的在打雷,也不是李贞的火炮在发威,而是几千头大象一起前向冲锋的声音,这些身穿藤甲的战象迈开粗壮的象腿,像一堵肉墙似的排山而来,那种可怕的气势简直可以将拦在它们面前的所有一切都撞成碎片。
    王玄策接到李贞的命令后,立刻命令两翼由天竺人组成的护教军做出详攻的姿态,但是中军的骑兵却是按兵不动,结果超日王一方根本没有多想,立刻命令自己的军队主动进攻,前阵的象兵也开始加速冲击,准备一举将李贞的中军踏成肉泥。
    看到如肉山一般冲撞过来的战象群,李贞身后的那些台湾军校毕业生全都是面色苍白,无论他们在军校里受到什么残酷的训练,但是与真正战场上的情形相比,却还是远远不如,哪怕他们是军校的精英,但是第一次真正面对战场的他们,其表现可能还不如一个小士卒。
    其实别说是那些毕业生了,连向来自诩勇武的房遗爱,在第一次看到如此多的战象冲来时,脸色也不禁一变,之前他只觉得战象的体型巨大,但看起来好像有些笨拙,但是等到战象冲锋起来才发现,原来这些体型巨大的战象一点也不笨拙,反而奔跑的速度很快,而且长长的鼻子挥舞着,以士卒的血肉之躯根本无法抵挡。
    不过相比之下,李贞和他手下的骑兵们却显得十分平静,甚至面对这种冲锋时,竟然连眉头都没有皱一下。等到对方的战象冲到火炮的射程之内时,埋伏在两翼的火炮部队终于接到命令,早已经调整好角度的火炮被炮兵点燃引线,随即发出一声声震耳欲聋的轰鸣声。
    紧接着上百枚火热的实心炮弹飞射而出,带着强大无比的动能撞进了象兵群中,结果只见对方本来密不透风的象兵群中忽然出现几条血红色的通道,一声凄厉的象鸣声不断响起,更有些倒霉的大象被炮弹穿脑而过,沉重的身躯一下子倒在战场上,抽搐几下就再也不动了。
    不过炮弹造成的大象死亡还只是一个小数目,关键的还是火炮发射时那股震耳欲聋的轰鸣声,这种如同晴天霹雳一般的巨响对战象的影响极大,特别还是在距离并不是太远的情况下,有相当一部分战象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