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资本大唐 >

第494章

资本大唐-第494章

小说: 资本大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怯耍踔亮に镂藜珊陀谥灸庑┤艘灿型南敕ā
    只是让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是,李愔在听完后考虑了片刻,然后郑重的开口道:“工商业与农业的人口之争,已经关系到大唐的国本,这可不是件轻易就能下结论的事,现在父皇昏迷,九弟又太年轻,因此我认为可以暂缓这件事的讨论,大家都回去好好权衡一番,等到什么时候想清楚了,再拿到朝堂上讨论也不迟!”
    听到李愔这明显是和稀泥的话,李景恒和长孙无忌两帮人都愣在那里,不知道一向主张大力推动工商业发展的李愔,为何会说出这样话?甚至就连旁边的李治也露出惊讶的表情。唯独是老态龙钟的李孝恭抬头看了李愔一眼,目光中也露出赞许之色。
    虽然两帮人都不明白李愔为何做出这种息事宁人的举动,但是既然对方都已经开口了,而且看今天的样子,双方再争吵下去也没什么用,因此最后双方也只得听从李愔的话,其中长孙无忌和李景恒又说了几句不咸不淡的客气话,整个个朝会就此散了。
    看到所有人都退下来,大殿上只剩下李愔和李治两人,这时李治有些急不可待的问道:“六哥,你为何……”
    不过李治的话刚一出口,立刻被李愔挥手打断道:“先不要问,等人来齐了我再解释!”
    “人?什么人?”李治禁不住再次问道。不过还没等他话音刚落,就见宫中的小黄门上前禀报,河间郡王李孝恭、江夏王李道宗,户部侍郎李景恒共同求见。
    “哈哈哈~,六郎你可终于回来了,再不回来的话,恐怕我和王兄这两把老骨头就再也见不到你了!”李道宗刚一进到大殿,立刻大笑着说道。他还是当年那副胖乎乎的模样,和李景恒十分的有父子像。
    “两位王叔风采依旧,哪里有半分老态,另外听说江夏王叔您又给景恒兄添了个小弟弟,说起来真是老当益壮啊!”李愔先是向李孝恭二人行礼,然后又开起了李道宗的玩笑。
    李道宗仅比李世民小两岁,也是年近六十的人了,但是谁也没想到的是,去年他的一个小妾竟然给他又生了个儿子,这让李道宗十分兴奋,而且四处向人夸耀,现在听到李愔的夸赞,当下也感觉老脸上有光,大笑着吹嘘了几句,丝毫没有什么长辈的样子。
    接着李愔又和李孝恭、李景恒聊了几句闲话,他们也顺便向李治见礼,然后大家分别坐下,话题也开始转到正事上来。
    “六郎,你刚才为何不帮我们一把,这样也能把长孙无忌他们给压下去?”李景恒第一个忍不住开口问道。
    不过李愔听后却是淡笑道:“景恒兄,你觉得在朝堂上把长孙无忌压下去有用吗?”
    “怎么没用?只要长孙无忌他们不再阻挠,我们就可以对大唐现有的一些不合理制度进行改革,使得大唐的工商业再上一层,别的不说,光是国库收入就能增加好大一截。”李景恒有些不服气的开口道。
    不过就在李景恒的话音刚落,李孝恭却是忽然开口反问道:“景恒你说的不错,但是以你看来,就算是今天在朝堂上压过了长孙无忌的风头,以对方的立场,会放任你们改革吗?”
    “呃~,这个……”李景恒一下子就被问住了,长孙家以种植业为主,除了在南方拥有大片的田地外,在西北等地也拥有大片的棉田,这些都需要大量的人手。
    另外大唐想要改革的话,也并不仅仅是引进奴隶,还关系到其它各个方面,比如商业竞争的规范化等等,而像长孙氏这些豪强,他们家中往往喜欢仗着权势压人,不但垄断着一些原材料的供应,而且背后操纵价格,以此来牟取暴利,若是大唐进行改革的话,第一个要动的就是以长孙氏为首的豪强利益,所以无论从哪方面来讲,长孙无忌都不可能让他们将改革顺利的推行下去。
    想明白了这些,李景恒也不禁像泄了气的皮球似的,整个人也变得无精打采,刚才他还充满斗志的和长孙无忌争论,但是现在想起来,那些争论根本没有什么太大的意义,无论谁输谁赢,根本改变不了什么。
    看到李景恒泄气的模样,李愔不禁心中暗笑,说起来李景恒是一个理财的高手,但是在政治眼光上却是差了一些,若是将许敬宗或李义府换到他的位子上,肯定不会如此针锋相对的和长孙无忌争一时之气。
    这时李治也终于明白过来,心中也不禁对六哥更加佩服。另外他也猜到,自己那位舅舅肯定也明白其中的道理,但是面对李景恒这个晚辈的一再挑衅,以他的身份又绝对不能退缩,所以才不顾身份的和对方在朝堂上吵了起来。
    李孝恭和李道宗主要是来见一见李愔,然后又聊了几句家常话,特别是李孝恭又问了一下儿子李永的近况,然后他们两人就带着李景恒告辞了。毕竟他们也知道,李愔专门跑来见李治,肯定有什么话要对李治说。
    送走了李孝恭三人后,李愔和李治来到明德殿后的书房内,然后两人随意的坐到宽大的沙发上,这沙发还是李治在李愔的书房里见到后,十分的喜欢,回来就让工匠仿制了一些。
    “九弟,今天的事你有何感触?”李愔坐下来看了李治片刻,忽然露出一个温煦的笑容问道。
    李愔听后却是露出一个苦笑,然后无奈的道:“还能有什么感触,两帮人因为自己的利益吵个不停,而且一方以我舅舅为主,一方则代表着皇族和新兴的工商业主,以前父皇在的时候,还能压制住他们,但是现在父皇刚一病倒,他们就要闹翻天了!”
    李愔听完则是赞许的看了李治一眼,然后开口道:“不错不错,九弟你能看到这一点,说明这几年你真的对朝政上心了,现在你最大的问题就是威望不足,朝堂上全都是父皇时期的老臣,没有真正能为你办事的人,因此现在是时候将许敬宗和李义府那些人调回来了!”
    许敬宗和李义府都是当初李世民亲自安排,让他们去大齐一边任职,一边学习大齐的行政结构与运作方式,为的就是留给李治,让他在对大唐改革时,能够有一些得力的人手。
    李治也听李世民说起过许敬宗他们的事,因此在听到李愔的建议后,考虑了一下却有些迟疑的道:“六哥,父皇现在还只是昏迷,我这么急着把许敬宗他们调回来,是不是……”
    下面的话李治没有说出口,李愔也立刻明白他的意思。不过只见李愔却是叹了口气道:“九弟,父皇的伤病太重,哪怕是能清醒过来,恐怕也无法再处理政务了,因此从现在开始,你就要学会独立面对朝堂上的政局,而往朝臣中安插自己的心腹,这仅仅是第一步!”
    李治听完也是低下了头,他其实也知道李世民的病情,只不是心中却一直不敢面对,甚至有时还在幻想,幻想某一天李世民能够完全康复,这样他就能像以前那样,不必为这些烦人的事务而伤神了。
    看到李治低下头不说话,李愔也知道他不愿面对现实,刚想劝解时,忽然心中一动想到一件事,当下开口道:“九弟,有件事你可能不知道,当初我在第一次去台湾之前,曾经与长孙无忌有过一个约定。”
    “哦?什么……”
    正当李治好奇的抬起头,想要问一下李愔与长孙无忌约定的内容时,忽然一个小黄门急匆匆的跑进来,一脸惊喜的对两人大喊道:“两位殿下大喜,陛下醒了!”(未完待续。)


第七百一十八章 李世民苏醒
    甘露殿内,杨妃、德妃等重要的妃嫔都赶来了,另外还有在长安的皇子、公主等,也全都赶到内殿等候,长孙无忌和李孝恭等大臣则在外殿等候,至于长孙皇后,则亲自在寝宫内照看李世民。
    甘露殿的寝宫内,以孙思邈为首的太医正在紧张的忙碌,床上的李世民睁着眼睛,目光中露出几分思索之色,看样子还没有完全从昏迷中恢复过来。李愔和李治一脸紧张的站在寝宫门外,虽然他们很想进去和李世民说上几句话,但是孙思邈却叮嘱他们,暂时还是不要打扰李世民,等到他们诊治过后,他们再进去也不迟。
    当得知李世民醒来的消息后,李愔和李治立刻从东宫赶到甘露殿,在得到长孙皇后的许可后,这才一起进到寝宫,但是却被孙思邈挡在外面,也不知道里面的情况如何?这让他们两个急的在门外不停的转圈。
    过了好一会儿,孙思邈他们才忙碌完毕,然后一脸惊喜的出来对李愔和李治禀报道:“启禀两位殿下,陛下这次十分清醒,现在请两位殿下进去!”
    “太好了!”李治第一个兴奋道,他本来还担心父亲的这次醒来,还会像之前那样神智不清,没想到这次竟然恢复了神智,这可是个大好消息。
    李愔和李治急匆匆的冲进寝宫,却见李世民正在半躺在床上,长孙皇后的身体虽然不佳,但这时却显得极有精神,目光中满是希望,不但自己坐到李世民的床边,而且手中拿着一碗刚熬好的药,正在小心的喂李世民服用。
    “儿臣拜见父皇!”李愔和李治看到李世民虽然神色憔悴之极,但是目光灵动,显然已经恢复了神智,这让他们两个都十分激动。
    半躺着的李世民看到两个儿子进来,脸上也露出一丝微笑,特别是看到多年不见的李愔时,更是神色激动,双手强撑着让自己坐直,然后声音嘶哑的道:“起来吧,这段时间辛苦你们了。”
    “谢父皇!”李愔和李治齐声道,然后站到长孙皇后的身后,等到李世民将药喝完后,长孙皇后嘱咐他们父子三人不要说太长时间,然后就带着人下去了。
    等到寝宫内只剩下他们父子三人时,苍老的李世民先是看了看李治,然后又仔细打量了一下十几年未见的李愔,最后这才开口道:“六郎,当年咱们父子一别,没想到再见面时,竟然会在这种情况下。”
    “儿臣不孝,请父皇责罚!”李愔听到李世民的话,也不禁眼角微红。刚刚离开大唐时,他有时候的确很想回来,但是后来随着手中势力的一步步建立,他的身份也在一点点改变,身上背负的东西也越来越多,他已经不再仅仅是大唐的齐王殿下,而是另外一个国家的帝王,这使得他不知道该如何面对李世民,所以后来索性也就绝了回来的念头,若非这次李世民病重,他恐怕也不会回来。
    “算了,知子莫若父,你的难处我也知道,所以我从来也没要逼你回来过,不过这次既然来了,就多住一段时间,你母妃年纪也大了,更希望身边有儿孙的陪伴。”李世民再次开口道,不过他以杨妃为借口让李愔多住几天,其实也是他自己想和李愔多相处一段时间。
    “父皇放心,大齐本来就离大唐最近,而且现在交通发达,一些政务也能送来处理,另外儿臣这次将全家都带来了,最少也要住上半年再回去!”李愔自然清楚李世民的意思,因此立刻开口道。现在李世民虽然清醒过来,但身体仍然十分糟糕,说句不好听的,以李世民现在的情况,随时都可能不在,身为儿子,李愔自然不会在这个时候离开。
    “嗯!”李世民听后满意的点了点头,然后又转头向李治道,“雉奴,刚才听你母后说,这段时间你本应代为父处理朝政,但是你却因为我的事,显得有些心不在焉,这可不是为君之道,不过念在你还年轻,所以仅此一次,日后千万不可再犯同样的错误!”
    听到父亲的话有些严厉,李治也低下头认错道:“父皇教训的是,儿臣知错了!”
    其实李世民也并不是真的怪罪李治,因为他知道自己这个儿子其它方面虽不出众,但唯一的优点就是孝顺,这次自己病重,也能看出李治的真性情,这让李世民也十分欣慰。
    也正是因为如此,李世民很快和颜悦色的对李治再次问道:“雉奴,听说今天早上,朝臣们在你的东宫又吵了起来,到底是因为什么事?”
    对于李世民的消息灵通,李愔和李治都没有表示任何的惊讶,因为他们都已经知道,李世民手中掌握着一个隐秘的情报机构,有些方面比武媚娘手中的四卫都要强。
    只见李治立刻开口,将长孙无忌与李景恒两帮人争吵的原因讲了出来,而李世民边听边思索,过了好长时间,这才开口道:“六郎处理的不错,这件事太过重大,不是一场朝会就能决定的,另外你也需要人手为自己摇旗呐喊,是时候调许敬宗他们回来了。”
    听到父亲最后同意调回许敬宗这些人,这让李治终于松了口气,本来他还担心会被父亲怪罪呢。
    接下来李世民又问了一些关于朝政方面的事,李治也一一做了回答,一些重要政务的处理,李治也进行了禀报。李世民对李治的处理办法也颇为满意,因此最后还着实夸奖了他几句。
    考虑到李世民才刚刚清醒,身体也十分虚弱,所以在聊完正事后,李愔和李治又陪李世民聊了几句闲话,然后就起身告辞,好让李世民能够好好的休息。
    当李愔和李治走到甘露殿的外殿时,发现杨妃等人已经离开,估计是得到长孙皇后的消息,知道李世民今天不宜再见人。不过却还有五人没有离开,分别是兕子、常山、新城、升平和思唐,在所有公主中,只有她们五个没有出嫁,平时也最受李世民的喜爱,因此父亲重病,她们也最是担心。
    “六哥,父皇怎么样了,刚才母后只是说父皇醒了,让我们回去等消息,我看母后的身体不好,所以也没敢多问。”看到李愔和李治出来,兕子第一个跑上来问道。
    相比几年前,兕子现在已经是个二十岁的大姑娘了,身材苗条、曲线玲珑,绝美的脸庞上也多了几丝成熟。这让李愔想起当初那个在学堂送给他桂花糕做礼物的小丫头时,竟然有一种隔世的感觉。
    “兕子放心,父皇的精神很好,还询问了我们一些朝政上的事,只是我和九弟担心他太费心,所以聊了和句就出来了,毕竟父皇他才刚醒,需要多休息一下,说不定明天父皇就会召见你们!”李愔看了一下几个妹妹,然后对兕子开口道。
    兕子一向最相信李愔,因此听后也是松了口气。不过李愔还是太低估了李世民疼爱女儿的感情,就在他的话音刚落,就有一个小黄门从背后的寝宫中跑出来,然后向他们深施一礼道:“启禀几位殿下,陛下请几位公主进去!”
    听到父亲现在就召见自己,年纪最小的升平和思唐都是欢呼一声,也没顾的上与李愔、李治告别,带着银铃般的笑声就冲进寝宫,而兕子和常山、新城三人则有些希夷的看向李愔。
    李愔和李治则是无奈的苦笑一声道:“去吧,不过不要与父皇聊的太久,劝他早点休息!”
    “嗯!”三个女孩兴奋的答应一声,也快步的走进寝宫去探望父亲去了。
    看着几个妹妹进去后,李治一边走一边对李愔问道:“六哥,我看父皇今天的精神不错,再加上孙思邈等大国手的精心治疗,想必父皇应该会慢慢的好起来吧?”
    不过李愔却是叹了口气回答道:“这个不好说,父皇毕竟年纪大了,身体的恢复力无法与咱们年轻人相比,而且这次又是伤上加病,治疗起来十分麻烦,我已经让梦雪将台湾医学院医术最精湛的大夫都带来了,今天我安排时间让他们与孙思邈见一见,讨论一下病情,然后再找个日子让他们给父皇诊治一下,看能不能找到治疗的好办法?”
    李治听后也只能默默的点了点头,其实他也知道李世民虽然清醒过来,但却并不能说明什么,毕竟在之前的时间里,李世民也清醒过几次,但都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