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明戈(宫廷,君臣,虐,种田)作者:红熨斗 >

第25章

明戈(宫廷,君臣,虐,种田)作者:红熨斗-第25章

小说: 明戈(宫廷,君臣,虐,种田)作者:红熨斗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是“其他一些人”,其实这一个月过去,下人们早已经被遣散了大半。剩下的这一小半,一是不知该去往何处的,二是在这儿住惯了不愿离开的。付明戈信得过自己的管家,才告诉他自己的打算,临走之前也特意嘱咐过,对于他不再回来这件事,务必对其他人守口如瓶。因此,不少人也都在等着付明戈打完胜仗,班师回朝,再继续伺候好脾气的大须国第一将军。
  ‘
  
  老管家带着仅剩下的几个人亦躲在暗处,抄着家伙等着刚刚那小厮说的“嚣张的贼”过来。
  远远的,只见一个有些熟悉的影子向这边走来,他年老眼花,脑子也不够灵活,仔细思虑了半晌,突然全身一震,手里攥着的木棒“咣当”掉在地上,张大了嘴巴愣住!
  旁边那小厮扯了扯他的袖子,惊呆过后突然回神的老管家转身给了那毛躁小子一巴掌,“什么飞贼!真是瞎了你的狗眼!那分明是当今的万岁爷!”
  ‘
  
  刚刚须桓之一走进明戈府,就觉得这宅院与之前有所不同——
  荒凉,前所未有的荒凉。
  
  倒不是因为门口没有人守着、或是路旁没遇见下人什么的。明戈府一直是占地广大,人丁稀少,人气不足的地方,从始至终与“热闹”二字就未曾扯上过关系。可眼下的这般感觉,仍旧截然不同——那是一种深切的过分的荒凉,连树叶被风吹动的沙沙声、连走在路上踩到的石子,都带着一股子说不明白的冰冷绝望。
  暑气未退的夏夜里,简直能凉到人骨子里去。
  ‘
  
  “人都在哪呢?”张公公扬声问道,“皇上驾到,府里头没人了吗?还不来接驾?”
  
  一干人早已经扔了大逆不道的防贼武器,手忙脚乱的跑过来跪地磕头,哆哆嗦嗦的连话都说不完整。
  
  须桓之面色笼罩在阴影之下,表情看不真切,口气倒不算太坏,“深夜来此,扰了各位的好梦了。都起来罢。”
  
  左右看了看,斯人不在,这府邸真是怎么看怎么普通、怎么看怎么无趣。
  
  摆摆手让那些下人回去睡觉,须桓之只带着张公公一个人在偌大的院子里乱转。
  却是不知不觉走进了付明戈原先住的屋子里。
  
  ……
  须桓之独自一人在付明戈屋里头,一直呆到天亮。张公公一人在外面守着,也不知道皇上一个人在里面都干什么、能干什么。
  
  原本须桓之也只是想来看看。这几年付明戈屋里头的摆设可否有什么变化,与记忆里的是否有所不同。
  先前他想来,却不敢来,像张公公说的那样,他“自个儿挡着自个儿”,心里头那份惦念长成了草,麻麻痒痒的不舒服,他是活该。
  
  往常整夜整夜的睡不着,须桓之是有的是时间好好看着这里的。可也怪了,再怎样都是不如龙榻舒坦奢华的将军的床,却偏偏让须桓之一挨上那枕头,就沉沉的睡了过去……
  直到天明。
  
  ‘
  
  他能睡得着,自然是因为有人睡不着。
  
  今日刚过傍晚,加各城外五十里处,正在吃饭的大须士兵,便对上了北孟国的士兵。
  
  当时,是将士们最放松的时刻。营地里,能看到三三两两的人围成一个一个小圈子,一边大口嚼着饭菜,一边有一句没一句的谈着天。
  就在这个时候,不经意的一阵劲风划过耳畔,身边的人直直的栽倒下去。只见倒下的人背上插着一支长箭,涂了毒药的箭头一旦见血,即刻封喉!
  
  一场恶斗没有任何征兆的在两军之间展开!
  
  而北孟不愧为凶猛神勇的游牧民族。
  大批骑兵驾着战马,列好阵仗飞速奔来;肌肉遒劲的北孟人挥起寒光四射的大刀,攻势残忍,可谓是毫不留情!
  一路走来,大须的士兵们劳顿至极,再加上北孟从中杀了个出其不意,一时间竟被杀得没有一点士气!
  
  鲜红的热血瞬间染红了北疆的土地,一时间,战火纷飞的荒原仿佛变成了人间地狱!
  
  远处,树丛中射出千万支带毒的长箭,每一支都有一击即中的准确和百步穿杨的力度……
  
  士兵的惨叫声、战马的嘶鸣声、进攻的号角声、刀枪碰撞的争鸣声、以及大风刮过战旗的猎猎声……各种声音混杂在一起,惨烈至极。
  
  付明戈立即下令撤离!亲自披上铠甲跨上战马,在为数众多的北孟骑兵之中杀出一条血路!
  大须军队居然在节节败退中撤离,这才让一场意外终止下来……
  ‘
  
  深夜,劈啪作响的烛火微微闪动。
  借着光暗不明的光线,付明戈与军师两人低声商量着什么。
  常佐邦常佑威二员副将在一旁打口水仗打的火热,要不是之前付明戈与他们二人有约在先,恐怕此时两人都要持刀剑到外面对战一番。
  
  此时,又有人进来报上了死伤士兵的情况,“将军,受伤的士兵不知中了什么毒,经过诊治,虽然都已经没有危险,但不知为何故,都昏睡不醒。”
  
  付明戈道,“将那些人抬到后面,命人好好保护着。守夜的士兵务必提高警惕,一有情况马上报上来。”
  
  “是。”
  ‘
  
  吕军师面色沉重,捏了捏自己的几根胡子,道,“看将军沉思良久,是有何打算?”
  
  身穿战甲的付明戈有着与往日不同的俊朗英武,眉眼之间更是英气逼人!他眼角流露出一抹凌厉的目光,缓缓道,“不论如何,先散播一条消息出去,让北孟的人知道,驻扎在这里的将军首领,是我付明戈。”
  
  这番话让吕军师有些诧异。
  跟随付明戈多年,从来都是知道他低调稳重的行事作风的。尤其在战场上,付将军更是从不轻敌,从不草率……今日这样放出一句话,难道是想让对方对他的名声有所畏惧、进而有所收敛么?这不仅不是他惯常的作风,最重要的是,按照北孟人嚣张的行事风格,想让他们闻风丧胆……
  那怎么可能?!
  
  可这句话却是真的奏效了。
  
  后来,北孟军队无数次大举进攻大须。他们行踪诡秘,最擅长出其不意的方法,让坚守外围的士兵饱受摧残,苦不堪言,每一次都是竭力而战,死伤无数。
  然而,每一次有即将战败的苗头时,他们的首领都会接到自己那方将军的命令:撤回。好似真的是在畏惧付明戈的名声一般。
  
  吕军师不禁愕然。
  
  ‘
  
  眨眼间,夏季已远,秋季将去,冬季便带着抵挡不住的刻骨寒冷到来。
  
  一夜无话。往往第二日清早起来,天地间顷刻就变得银装素裹。
  口鼻之间呵出的白气产生异样的温暖,绵软的白雪地被踩得咯吱作响,若不是在外征战,这样的景致真是让人心情愉悦。
  ‘
  
  须桓之看着北疆八百里加急的战报,心情却是十分暴躁。
  战事并不如先前预想的那般顺利,碰到的挫折甚至比想象的多出数倍。
  边疆战火连烧了数月,所向披靡的付明戈也陷入苦战,十万大军如今只剩下不到六成。
  
  虽说并没有被侵占大片土地、黎民百姓也未被北孟人无度的残杀……然而现今的情况,仍然十分危急。
  
  更让人暴躁的,是付明戈亲自写下的战报中的恭敬疏离的语气。
  须桓之永远也忘不了曾经夹杂在这些正经官文之中那些付明戈花了心思藏在其中的小情话。可如今,面对着这样一大篇写满“臣有负圣望,乃臣之过”的生硬文字,冷静自持的帝王忍住了没掀桌子,却忍不住摔了毛笔。
  
  节气上已然入冬,夜晚寒凉。
  张公公小跑着跟在大步走出御书房的皇上身后,将挡风的大披风披在了他身上。
  
  亦步亦趋的跟在身后,张公公小声问道,“……皇上,可要奴才备车,去城南转转?”
  
  须桓之脚步顿了顿。
  这几个月来,一旦情绪低落,他便会去明戈府上坐一坐,或是直接在付明戈的房里睡上一觉。虽然大半个月一次的频率不算高,但明戈府上的下人们也习惯了皇上时不时的出现,张公公打点得足够到位,不仅让人守住皇上这个秘密,甚至明戈府都要变成皇上的一处行宫,时时都备着他爱吃的小点心,以防不时只需。
  只是,今日实在是没什么心思。
  
  “不了,”须桓之转身向东走去,道,“朕,去看看太子。”
  
  “皇上,”张公公在身后提醒道,“这会儿都二更了,太子怕是早就休息了……”
  
  话未说完,迎面忽然冲出来一个幼小的身影,因为躲闪不及,直直的撞上了须桓之。
  
  正是太子殿下。
  
  “不小的人了,怎么还是这么毛躁?”须桓之将那身影抓过来。
  
  须语凡一双眼晶亮的看着须桓之,眼中满含着五分欣喜和五分惶恐,“父皇……”
  
  须桓之语气不善道,“这么晚了,怎么还不休息?跑来跑去干什么,你母后呢?”
  
  “父皇,父皇你今晚不批奏折了么?”须语凡看着自己高大威武的父亲,略有些胆怯的问道。
  
  须桓之双眉微蹙,看着与自己年幼时有七八分相似的小脸,心里头莫名的一软,沉声道,“不批了。原本正要去看你。”
  
  “真的吗?”毕竟是孩子,听到这样的话难免雀跃,“语凡想来看父皇,可是母后不让,说会耽误父皇的正事,所以只能趁母后睡了,才偷偷溜出来……”顿了顿,声音变小,“父皇不要怪罪儿臣。”
  
  “晚上跑来跑去太危险,下次不许,朕有空会去看你。”须桓之一手扯起孩子的小手,冰凉,于是脱下大披风罩在须语凡身上,又将人从地上抱起来,向东宫走去。
  
  须语凡睁大了眼睛看须桓之,然后搂住他的脖子,一张小脸埋在人宽大的肩膀上,闷声说道,“父皇,你不高兴。”
  
  被一个孩子看穿了心思,须桓之免不了一阵愣怔,脚步一顿,沉默半晌,才道,“是啊,朕不高兴。那你有没有什么办法?”
  
  须语凡眼珠子转了两圈,说道,“可是儿臣不知道父皇为何不高兴。”
  
  轻轻叹了一口气,须桓之道,“朕想念一个人。”
  
  “那还不简单,”须语凡立即说,“想谁就去见谁呀!”
  
  “那若是见不得呢?”
  
  须语凡也轻轻叹了一口气,神态与做父亲的那一个如出一辙,“前几日语凡也不高兴,就是因为想念父皇却见不到父皇。母后不让语凡来打扰父皇,可是今天语凡还是来了,现在见到了,语凡就很高兴了!”
  小孩子声音甜甜的,夜色之中,显得格外温馨。
  
  须桓之轻笑一声,并未答话。
  他抱着幼小的太子回到东宫,哄睡着了,才走出来。
  
  寒风吹过,明月依旧。
  
  ——“想谁就去见谁”。
  这分明是个再浅显不过的道理。连八岁的孩子都懂得,他年近而立之年的人,竟然学不会……?
  
  ‘
  
  第二日早朝上,须桓之对群臣百官道,“北疆战事吃紧,死伤严重,致使军队士气不旺。所以朕决定,下月初,御驾亲征。”
  
  
 
作者有话要说:皇上快走吧,不然我会误以为自己在写父子文 = =


第二更。




三十章 又见

  须桓之出发向北的那天,京城里也是大雪漫天。
  众臣们裹着厚厚的棉衣裘袄跪在城门外为皇上送行。
  韩泠风站在十分显眼的一处,一手牵着被棉衣裹成球的须语凡,看着须桓之甩着披风,转身上了龙辇。
  
  “父皇!”须语凡忽然挣开舅舅的手,奔向须桓之。孩子小小的身体在大雪中向须桓之奔去,斜飞的雪花让他显得极为幼小荏弱。
  
  须桓之顿了顿脚步,转身蹲下,抱住扑过来的儿子。语气严厉却不失温柔,道,“语凡,你怎么不记得朕的话,在众臣面前这样大呼小叫,是很没有身份体统的事情。”
  
  须语凡大大的眼里包着一泡泪水,却故作坚强的不流下来,“父皇,真的要去很远的地方打仗么?真的不能带上语凡么?”
  
  微微蹙了蹙眉,须桓之严肃道,“语凡,昨日父皇嘱咐你的话,你都忘了?”
  
  “可是,如果我要是想念父皇了怎么办?语凡可以去看父皇么?”顿了顿,又道,“儿臣可以命一队御林军保护,不会有危险的。”
  须语凡觉得很委屈,他当然记得父皇的嘱托。他不仅要按照父皇说的做,还要做的更好。
  
  须桓之眯起双眼,不怒而威,半晌,却轻叹了一口气,道,“语凡,你是太子,是储君,是将来要坐上父皇位置的人。所以你应该从现在开始就明白一件事:这个位置,固然光鲜、令人顶礼膜拜,但同时也承载着天下人的寄托。所以,很多时候,你是身不由己的。明白了?”
  
  太子眨了眨眼睛,似懂非懂的样子,却重重的点头,“嗯!父皇,儿臣明白!”
  
  “明白了就快回到舅舅身边,天气冷了,也要记得照顾母后。”须桓之放开孩子,起身欲走。
  
  “父皇,”须语凡又拽了拽须桓之曳地的长披风,“虽然父皇说要为所有人考虑,可是,语凡觉得,其实父皇偶尔任性一下,别人也不会怪父皇的。因为,父皇是天下最好的皇帝。”
  
  听到这话,须桓之久久未动。他再次眯起流光的双眼,脚步停留了半晌,才道,“风大了,快回去罢。” 
  ‘
  
  大雪漫天翻飞,浩浩荡荡的皇家军队一路向北,北风迎面吹,天地间只闻见狂风撕裂的怒嚎,直到北上的军队渐渐模糊,最终消失在雪中。
  
  ‘
  
  北疆。
  
  与北孟的对战又是三天三夜才结束。
  天气变得更加寒冷,京城的将士们受不住这样的刺骨的寒冷和刀子一样刮人的北风,不少都被冻伤,更有染了风寒导致完全失去战斗力的。这使得本就人数变少而士气大减的士兵们更加提不起斗志。
  
  狼烟四起的战后荒原,白色的雪地早已经失去了原本纯洁的颜色。
  有受了轻伤的士兵一瘸一拐的走在已经被冻成冰坨的尸体中间,搬运着还剩下一口气的;暂时留下那些完全僵死的;也有人时不时的弯腰捡着什么。
  
  举目望去,视线可及之处,一片颓败。
  ‘
  
  将军大营中,亦是一片死寂。
  
  常佐邦常佑威两员副将并排坐在地上,头发胡须脏乱成一团,纠结在一起。沾了灰土鲜血的铠甲被扔到一旁。
  吕军师眉头深皱,也不知道在想什么。
  
  只有付明戈,一副漠然冷静的样子,坐在一处,淡淡的表情仿佛眼前的一切都与他无关。
  
  上午在混战之中,他们刚刚接到了“皇上御驾亲征”的旨意。本以为听到这条消息能让军中士气大振,没想到最后还是这样一个惨败的结果——如果不是最后北孟的骑兵又一次半路折返,恐怕他们要一路杀到将军的大营里来了。
  ‘
  
  终于,常家兄弟之一忍不住将手上的一柄利剑摔在地上,气势汹汹站起身,指向为首的付明戈,“付将军,不管怎样,你总要想想办法罢!死伤的兄弟这么多,你能不能有哪一次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