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澹极始知花更艳 完 >

第19章

澹极始知花更艳 完-第19章

小说: 澹极始知花更艳 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阿竹,你知道先帝给我的最后一个密旨里,写什么吗?”李默有些呆滞的说,“先帝交代,帝脉不稳的时候,让我把皇位传给你们李家。”
  小竹大惊,这又从何说起,她的父亲兄弟从来没有夺位之心啊。先帝这样说,难道是要害死他们么?“陛下,先帝那个时候病糊涂了。你不要乱想。”
  “不是,哈、哈、哈哈,”李默大笑起来,不可抑止,“他早知道可能会有变故,或许母后是不想让我太伤心才去帮外人夺我的帝位。”
  小竹冲上前搂住他,感觉自己的前襟被浸湿,谁说男儿不掉泪,只是未到伤心处。也不能让他再继续想了,当时是刘氏宫变才使得陈氏前长老坐化的,李默现在心智大失,不能让他做什么出格的事情才好。
  现在她不禁有些后悔,或者她不该告诉他。这些神秘未知的事,本来就不可全信,代代相传也许早就有了偏差。如果太在意于此,恐怕反而造成更大的负担。
  她其实还是自私,不是吗?她是不是想告诉他,不能生育不是她一个人的过错?但如今,他这样,她满意了?早知如此,不如让他瞒在鼓里。一次让他接受,是不是太突然了?
  这个时候,她突然想到北舟慈爱的笑脸,脑中一凛,有了主意,“陛下,我在太古山时,听僧人北舟讲课,曾提到过,一个人只要行善积德,便可改变原来的命数。还说有个男人本来命中无子也无财,但是他潜心向善,后来不仅有了两个儿子,还当了官。”
  李默的头还是埋在她胸前,听到这话,闷闷说,“你说的这个北舟,他说的可信么?”
  “可信的,陛下,不如明日我请他到宫里来一趟。跟陛下说说。或者他有什么办法也不一定。”小竹见他有些松动,忙道。
  见李默点头,她连忙启程赶往太古山的凡间寺。
  “高僧,今日前来,想托您一件事。”小竹见到北舟,觉得心先定了下来。
  “施主请说。”北舟还是那样的慈爱,神采烁烁,看着他你会觉得这世上没有什么可烦心的事,一切都会好起来。
  “高僧可能猜到我的身份,今天,我是为本国陛下求高僧前去一见。”小竹施了一礼,又道,“如今,我朝新帝登基,万象更新,只是苦无子嗣,前几日,本朝祭师又说这子嗣的事恐难解决。陛下为此日夜苦恼,我斗胆请您前往劝导。”
  北舟还了一礼。“国主忧苦,于万民无利,既然需要老僧,自当义不容辞。皇后无需多礼。”
  李默和北舟在里面谈话已经有一个多时辰了。昨日,小竹下午去太古山,今日中午才和北舟一起回来。回来之后李默即和北舟进了乾坤宫书阁密谈。出来后李默虽然还是面色沉重,却比之前惨白绝望的好。
  之后几天,北舟被留在了皇家别院暂住,每天早上,李默都会请北舟到乾坤宫,两人一谈就是一天,国事也放下了。
  李锋来找过两次,都没见到皇上,于是找到了小竹。“小竹,怎么回事,陛下最近一直没有宣诏朝议,接到各部的折子也没有批。”
  “都是我的错。”小竹把之前发生的事简要跟二哥说了一下。
  “这事也不能怪你,迟早会知道的。”李锋安慰着自己的妹妹,觉得她这一年来沉默了许多,从西北回来后,不复刚到帝都时那么快乐。“你今天见着陛下以后跟他说,北边传来消息,齐帝身体突然传出恶疾,恐怕不久于人世,这是收复北地的大好时机,我们要早做打算。”
  “嗯,”虽然子嗣的问题还没有好的解决之法,但是形势是越来越好了。“对了,二哥,你好些日子没去看尚雪了吧?”
  “我不想给她负担,她和旁人有说有笑,见了我却……”李锋握了握拳头,“这事急不得,只要知道她在那好好的,我也放心了。”
  望着二哥的离去的身影,小竹想着是什么时候跟尚雪好好谈谈了。

  第 45 章

  默帝四年,局面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这年春,证实了齐帝病重的消息,朝堂上正在商议对策,突然齐国派来了使臣。
  使臣带来了降表,表示齐帝愿意归顺庆朝,从此服从默帝号令,但是提出一个要求。请默帝念在齐帝是他母舅,不久于人世,恩准太后回北地探望,兄妹两见最后一面。
  李默收下降表,安置使臣住下,却对那个要求不置可否。到了内宫,方和小竹商量此事。
  小竹看着李默,这三个月来,他已经慢慢把子嗣问题带来的失落和不甘压了下去,全心用在整顿国事上。那日和北舟谈完之后,他找到她,跟她说,命运是掌握在他们自己手上的,不是不可更改的。虽然有血祭这样的凶险之法,也有循序渐进的改善之道,一切总有希望的。
  小竹不知道是不是可以行的通,以现代的眼光看,不孕不育的原因有很多种,像这样众多不能足月或者早夭的情况,很有可能是家族的遗传病,或者是基因缺陷。不过一切事情都有异数,活着就有希望。李默能想开,也是国家百姓的福气。
  打那以后,李默不仅减免一些赋税,还严惩对下人施虐的王公贵族,包括乡绅富豪,一时间,百姓称道;同时,对他的母后刘氏,也表示出更多的宽待,几次派人请刘氏回宫奉养,虽然刘氏以静养为由拒绝,却送了不少撰抄的经文给他,也是为他祈福吧。
  今天李默来问她太后回乡省亲的事,是拿不定主意,还是想探太后的口风?
  “阿竹,你看这事如何?”李默问着她,似乎并不在乎她的答案,自己又接着道,“太后一直在山上静养,突然要去那么远的地方,身体不知是否受的了。而且,虽然是兄妹,但是,谁也不知道那齐帝又想玩什么花样。会不会又借机要挟。”
  “我也想不出齐帝让太后回去是什么意思,不过最好还是问问太后的意思吧!”小竹觉得没那么简单。一个叛国的王突然归顺,又提这么奇怪的要求,总让人觉得不妥。
  “我正有此意,此事派别人去都不妥,还是辛苦你去太后那问问吧。早去早回,这个月你已经在那呆了有半个月了。”
  “好。现在走,今天下午可以到,我问过太后的意思,在那休息一晚,明天中午就可以回来,齐国使臣在这里久候也不好。”李默这一年来似乎对她越来越不放心了,往往她刚上山几日,便开始派人去请。之前还总以太医测算受孕为由将她留在内宫。
  看着小竹开始收拾去山上,李默心里总是有种不确定。去年秋末,她随他回来以后,就是这么淡淡的,好像她在西北说过的话都是他自己的幻想。
  她对内宫的人还是一样的,对他也没什么改变。可是他觉得好像她的心里有一块地方被她包起来了,没有人能看见。
  他宁可她像西北那样对他说出她的想法,也不想这样。不管他把她抱的有多紧,好像转身她就可以离开。那日以后,他再也没有特意去尝试那些稀奇古怪的姿势,为了她的话,也没有再去宠幸其他的妃子和美人,顶多招来弹曲、唱歌、跳舞、解闷。
  这三个月他想了很多,父王留下的江山,他不会拱手让人,如果真的不能有子嗣,便从李氏亲族中选一个继承。他相信北舟说的,一个人的命数是可以改变的,他不相信他们李家王朝会在他的手上衰败下去。恰恰相反,他要创造一个前所未有的全新帝国,超越他的先人,为后人开创一片盛世。
  他不再寄望于其他妃子美人会为他诞下皇子,如美人在年前也小产了,举国都在悲伤中,为了两位无缘人世的皇子,只有他,因为已经绝望过,反而可以平静接受了。
  国事很多,但是他还是会为小竹觉得不安。好久没有看到她开心的笑容了,那个放风筝的下午,好像一去不复返。有时,在床榻间,看到她晕红的脸,听到她不胜娇弱的低吟,他会觉得她还是他的;有时,在他为国事苦恼时,她会陪在旁边,泡上一壶香茶,他会觉得她是关心他的;有时,他难过于子嗣之事,她会搂着他,温暖的包围他,他会觉得她像她说的那样爱他。可是更多的时候,她变得超然又清冷,让他抓不住她。
  ――――――――――――――――――――
  小竹转告使臣的话时,刘氏正跪在一个草垫上双手合十,闭目念经。这几年来,随着在山上听课的时间增加,刘氏越来越沉浸于佛教了,不仅念诵,教那些在后面不识字的穷人念经文,还经常抄写经文。
  听到小竹的话,刘氏手微微抖了一下。起身问,“北王的身体真的……”
  “听我朝在北边的人带来的消息,从去年开始就病了,今天的使臣说,怕是熬不过今年夏天了。”小竹看见太后的手抖的更厉害了。
  如果太后想回去,便派人护送了去看看吧。如今齐帝的降表已交,多半李默还是会封他为北王,继续管理他以前的属地。
  刘氏沉思了好久,小竹道,“母后趁着今晚可以考虑一下,明日早上我才回宫。”
  找到尚雪,她正同一圈女子一起就着一盏小油灯缝补衣服,还在教她们一些刺绣的方法。估计,尚雪以前做梦也想不到,她的纤纤玉手除了弹筝写字,还会做这样的杂活。不过,她现在变的很开心,这是最重要的。
  小竹唤她出来,她放下衣物,跟小竹到她们住的屋子,小竹如果晚上在这里留宿,一般都是跟她在一个屋休息的。“小竹,你怎么来了,不是才回去两天么?”
  “北王那边派使臣过来,想接太后回去省亲,说是北王快不好了。”小竹并未在尚雪面前故意避讳这些人,已经离开那个环境那么久了,她希望尚雪能把过去真正放下。
  尚雪脸上的微笑僵了一下,不过很快又恢复了过来。“太后怎么说?”
  “太后有些犹豫,我不便打扰,就过来找你了。”小竹拉着尚雪坐到床上,“表姐,你还要让我二哥等多久?李相家的门槛都快被媒婆踏平了。”
  “小竹,你知道我配不上他,跟着他只会拖累他,这朝堂之上,有不少人都知道我曾经……”尚雪说不下去,头一低,叹了口气。李锋这三年多对她的心意她也看在眼里。如果是以前,她早就跑到他身边,一步也不舍得离开。可是现在,说这些……
  “表姐,我知道你的心结,这也是为什么我直到今天才跟你说这些的原因。”小竹笑着道,“现在不是你拖累二哥,而是你解救他的时候了。”
  “你不用安慰我,我怎么解救他?”
  “一来可解相思之苦,”小竹看到尚雪脸红了起来,又道,“二来,北王交降表,这天下是基本上安定了,‘飞鸟尽,良弓藏’,皇上现在不说,迟早也会找个理由把二哥外派的,还不如,现在你们双宿双栖去了。”
  尚雪推她一下,羞的不行。然后又道,“他走了,你不怕你的陛下一个人劳累么?天下初定,很多事都要人帮衬着。”
  “天下这么大,缺的不是人才。陛下愿意用你,你就是人才,否则,什么也不是。何况,太有才的人君主未必喜欢。”小竹看尚雪瞪大了眼,恐怕是第一次听人这么说吧,“如果你的君主有才,那么他只要听话的;而你的君主无才呢,要么防范你,要么因为愚钝,根本就不知道你有什么才,你觉得呢?”
  尚雪笑了起来,“偏你有这些歪理,也不知道是谁说给你听的,我看姑姑他们都不像你。”偏头想了想,“你说的也有道理,陛下才干不输二表哥,他现在又正直青年,有的是精力和时间。”
  小竹自那日李默说起先帝的密旨,心里就盘算开了。先帝当时的用意如何不得而知,但是李默现在肯定是不能想的那么坦然。他的父亲让他在国家不能为继时,交给她家,日后肯定会出乱子的。
  大哥在西北,暂时无虞;姐夫已经被任命去北王境内管理军队,远调到北方寒地;只有二哥现在还在朝堂,手握国家钱粮、官吏和部队的管辖权,迟早也会封个侯外调的。与其等到那个时候,不如现在自己离开,谋划一个好的出路。
  这天下,经过了四年的韬光养晦,终于一统了。

  第 46 章

  清新的空气中,又是美好的一天开始了。
  刘氏让小竹带了一套她抄写的经文带给使臣,让使臣转告北王,静心修养,多读佛经,那里山高水遥,她年纪大了,走不动了。
  尚雪则跟小竹下了山,小竹把她送到了相国府的门口,让她转告二哥“商”,便进宫了。
  ――――――――――――――――――――――――――――
  过了几日,李默找到小竹,“你二哥今日递上奏折,要辞官经商。”
  “陛下以为如何呢?”小竹看着李默,不知他作何想法。
  “如今,国家刚刚收回失土,正是加强君权,统一章典的时候,他比朕不过大一岁,辞什么官,从什么商。商人地位低下,他一个堂堂左相要从商!”李默把奏折摔到地上,有些怒气。转身又看小竹,那日她和尚雪一同回京,然后送尚雪去了李相府,难道,他们早就商量好了?
  “陛下,其实,我觉得你不必为此事生气。”小竹捡起竹简,草草看了两眼,道,“你也知我二哥和尚雪的事,如今尚雪好不容易愿意接受我哥,二哥自然是想带她离开是非之地。尚雪早年跟我说过,想四处游走看看,如今,二哥经商也是为了方便行事吧。”
  这个时代的商人大多是游商,买卖些日常用品,形成规模的很少。大的经济命脉都在国家和贵戚手中。商人地位低下,不如现代的风光,常常吃不饱肚子。二哥去从商,就对李默再无威胁。
  “他和尚雪的事,朕说了可以指婚,这满朝上下谁敢乱嚼舌根?四处走走,以后天下安定了,哪不能去,非要现在走?”李默看着小竹,“阿竹,你跟我说实话,你和你二哥是不是有什么想法。”
  “陛下多虑了。如果陛下实在不愿我二哥离开,大可以不准这奏折啊?”说着把奏折又递给他。
  小竹如此说,李默反而犹豫了。拿着奏折,想了想,转身走出了宁馨宫。
  默帝四年春末,小竹在帝都送走了李锋和尚雪,虽然为了尚雪,李锋没有举行大的婚庆,只是简单的等兄妹四个到齐了聚一聚,但是,每个人都为他们感到开心。
  现在兄妹四个,是真的天各一方了。离开的时候,都跟她说,如果在帝都住的闷了,随时可以去找他们。难道,她脸上的落寞有那么明显?还是,她的笑容太牵强?
  庆朝并没有在李锋走后就乱了套。李默招回了张念任右相,管理三司,又任命曾在西北之乱中立下大功的曹右相任左相,管理三部。一切还是按部就班的进行,李锋离去引起的小小风波很快就散去,不再提起。
  ――――――――――――――――――――――
  默帝四年的夏天,小竹送走了太后。
  北王在归顺后一直病体沉壑,他的王子来朝见过两次,第二次,带来北王过世的消息。在消息传到太古山的当天晚上,太后驾崩了。
  小竹哭的泪人一般,为这个可怜的女人,也为自己更加的孤独。
  一直以来,她愿意去太古山,也是因为那里有太后,那里有尚雪,她觉得那里就像李家村的小屋,到了那里可以平静。
  她以为是她在照顾她们两个,其实,内心里,因为她们,她才有一个喘息的空间。如今,她们都离去了,这里只有她一个人。她以后要怎么面对那逃之不去的孤独感。
  太后驾崩了,她的秘密也会随之埋葬。她还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