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玄幻电子书 > 妖怪食肆 >

第106章

妖怪食肆-第106章

小说: 妖怪食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活着出来的,不过,也可能是进了山的人真的找到了仙境,于是就不打算再回到人间了吧。
    白桥镇毕竟只是小盘山山凹里的一个小镇,镇民是没有多少大见识的。
    这一年的七月半,山风摇摆着白桥镇路旁的森森古木,山道两侧的鬼拍手发出哗啦哗啦的动静。
    月亮高高挂在天上,好似一盏高悬的明灯,替那些夜行的生灵指明道路。白桥镇家家都门户紧闭,自然没发现在这异乎寻常皎洁明亮的月光中,远处官道上青烟弥漫,从烟雾中缓缓行来一辆青牛拉着的漆彩小车。
    直到过去好几天,镇民们才发现,小盘山山路边那个摇摇晃晃的二层小客栈忽然被整葺一新,挂了个有味斋的牌匾开始营业。
    店里的胡老板长得十分俊俏,手艺也很好,只是山里的居民住的很开。白桥镇上又有几家老字号,镇民并不太愿意走远路特意来盘山路旁的新店。再者说,这间荒郊野外的小客栈,以前就有过闹鬼的传闻,现在忽然不明不白搬来一户人家,生性谨慎保守的山民纷纷对有味斋投来疑惑的目光。
    如今有味斋也只做那些来避暑的大户人家的生意,间或有些路过的行商歇脚。生意自然比不得在汴京或者江城那样的大地方。四郎刚好抓紧时间修炼道术。二哥也很满意没有太多凡人来打扰他和四郎的清净日子。
    山中岁月容易过世上不觉已千年。好像昨天还是酷暑,如今一晃几个月就过去了。时序已经进入了初冬。
    眼下天寒地冻,树脆易砍,加上昨日的下了一场大雪,松软的积雪便于爬犁拉木头,正是镇民上山伐木头的黄金季节。
    今年秋天,南方蝗虫成灾,这些蝗虫就像是恶鬼一样,见什么吃什么,把曾经繁华的江城吃得人去城空——没办法,江城一直不落雨,蝗虫过后,庄家颗粒无收,民不聊生。好在有拈花寺的了圆大师带着一帮临济宗僧众力挽狂澜,才阻止了江城人瘟流行,重蹈了豫州的覆辙。此事之后,了圆大师便得了一个妙莲尊者的称号,临济宗的风头一时无两。
    冉将军在这一过程表现的也颇为不凡,不知道他究竟得了哪位高人的指点。潼关之战的战报传到江城后,冉将军就公开与亲近南方朝廷的江城太守分道扬镳,愤然率领大军北上抗击犬戎。
    之后江城城外的农民发生□□,经历了天灾的江城又遭受了*。
    江城太守因为不作为被南方朝廷训斥,并且派人来接受了已算得上是十室九空的江城。太守便避到了小盘山下的白桥镇,成了清闲度日的赵员外。
    江城的百姓也有进山的,也有往益州去的,更有些血性男儿北上参了军。
    因为山里忽然多了许多人,加上山上的世家庄园和庙宇还在扩建,因此,今年白桥镇的建材市场对木料的需求量极大。
    第一场雪才落下,老高就迫不及待的找了几个邻居,自己做把头,组成一支四人的爬犁队进山伐木。
    昨日一场大雪把草和落叶盖住了。小盘山道口的那家二层小客栈门外站着一头拉爬犁的老黄牛。昏暗的店里点着油灯,两个炭盆燃着,里面烘着几个干黄干黄的桔子皮,于是,室内便浮动着暖融融的桔香。打算进山伐木的白桥镇镇民聚在一起,叫上一叠开花馒头,一碗热热的阳春面,吃的暖呼呼的好上山。
    店里的掌柜不像个生意人,看那周身的气度,倒像个世家门阀里的小少爷。当然,村民们其实也没有真正见过门阀里货真价实的公子哥。之所以这么说,不过是一种夸张的比方罢了。
    老板的身形修长,但是被一席土布做的蓝衣裳包裹得稍嫌圆润。一顶雪狐做的皮帽子和白绒绒的围巾深藏起脸部,只露出一双灵动的眼睛,黑白分明的看着你的时候,叫人的心莫名就软成一团。
    虽然掌柜长得像个金尊玉贵的小少爷,但是神情中并见不倨傲,脾气也比镇上地主家的儿子好多了。
    尽管老板长相俊美得恰到好处,做生意又厚道,待人又和气,但是也没有多少村民因为这个就专程来照顾他的生意。又因为有味斋进进出出的全是些长相不俗的男女,忽然在灾荒年月里出现在荒郊野外的有味斋便免不了被人闲话了。
    白桥镇上有许多人暗地里说这家客栈里有古怪。经常进山的镇民们虽然心里也暗暗猜测老板大约是山里的神仙变化来的,却都挺喜欢这个长得好,手艺更好的有味斋老板。山里人并不像平原上的人那么害怕妖怪。山里也有好妖怪也有坏妖怪,就像是世间有好人也有坏人一样。
    客栈的厨房里,大蒸笼正在扑哧扑哧冒着白气。里面发出一种麦粉的甜香。四郎在面团里加了白糖,又撒了青红丝在上面。因为馒头是在老肥面里加入面粉制成的,所以揭开蒸笼后,馒头的顶上就好像是绽开了一朵朵鲜花。吃起来柔韧甜香。
    如今年成不好的时候,能吃到这样的大白馒头也是奢侈的事情哩。要不是今日要上山敬山神,老把头这只队伍为了伐木又走的太早,家里不及造饭,四位山民是不肯花钱买这种奢侈品的。
    四郎把馒头和面用一个托盘端了上来,山民们的眼睛从阳春面移到开花馒头,再从开花馒头移到那双手上,然后就黏在了那双手上。
    那是一只难描难画的手,散发着珍珠般柔和的光泽,仿佛是玉石雕刻而成的一样。叫人看了一眼还想再看,老把头咳了一声,山民们才反应过来,纷纷取了馒头在手里,还还是忍不住偷瞄。
    老把头是伐木队的首领,他看了这只手一眼,就控制住自己移开了视线:这个客栈老板来历果然不简单。虽然此人表面看上去温和无害,可是从这只手来看,必定也是修为精深之人。
    老把头也是做过临济宗外门弟子的人。他听人说起过,门内那些习练密宗手印的人都会有一双晶莹如玉的手,可是,老把头还从来没见过这样在清晨半明半晦的光线里,仿佛会发光一样的手。
    看到跟着他的伙计一个个都目不转睛的样子,狗屁倒灶的任老狗已经傻笑着抬起手,似乎想要把个男人的手拉着怀里摸一模。老把头也无奈:这样的人物,说不得有多大的脾气呢,他们这些小民还是要管好自己的眼睛才是。
    其实这些人也并非好男风,只是那双手简直像是磁铁,简直像……像是老天爷精心雕琢的艺术品。让人一眼看过去,就拔不开眼睛,非得再看得清楚些才罢休。
    老把头在桌子下面狠狠的踢了自己的同伴一脚。
    看着同伴如梦初醒的样子,老把头在心里暗暗纳罕:在这临济宗的山门外,居然也有习练媚功的男人吗?
    这么想着,老把头看了看老板那身朴实的蓝布衣服,以及被裹的看不见腰身的装束,又默默否决了这个想法:虽然说人不可貌相,可是这个老板怎么说呢,实在是个清澈的一眼看的到底的少年,绝对没有丝毫修炼魔功的邪气。这么说,莫非是个玄门正宗的修者?
    老把头心中有些游移不定。不知道该不该趁机结交一番。
    手的主人自然就是胡四郎。对于自己的手变得这样娘们兮兮的,四郎自己也很是苦恼。
    早先苏夔见四郎的*不够强劲,随着参同契境界的提升,有些受不住体内真气,不知从哪里搜罗来的密宗术法。饕餮也说了,练体自然还是和尚们的法门更好,也就默许四郎修炼佛门功法了。
    或许是受自家师傅的影响,苏夔虽然出身天一道,却并没有某些道门中人的门户之见,说起来大有些只讲利害的外道作风,不过,苏夔毕竟是老实人,不比他师傅邪性,所以教导四郎时,基本还是以参同契为主,以佛门炼体术为辅,至于某些外道的法术,四郎都是跟着饕餮学来的。苏夔说了他几次后,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苏夔给四郎找来的炼体术其实有两本,一本是临济宗的般若指,一本是密宗的龙象伏魔大手印。因为有个很威风的名字,后者第一时间被四郎选中:般若指什么的弱爆了,真男人必须练这种又有龙又有象又有魔的拉轰功法!
    因此,四郎练起来特别勤奋,吃苦受累都没有一句抱怨。满心期待自己练完后再长高长壮一点、若能变成一个酷似陶二哥那样的,顶天立地的硬汉就再好不过了。
    龙象伏魔大手印分为上下两册。前部都是看不懂的理论知识,不靠谱的师傅不给解释,只让四郎自己体悟,悟不出来就先硬背。为了换取下部变成九尺大汉,四郎咬咬牙拼了,趁着前段时间有味斋清闲,每天都夜以继日的背书中。背得小脸又清减几分。
    四郎忍着头痛好容易背完,经过苏夔的考校抽查之后,才换回下部。下部书页上面画着些裸身的小人,结着各种各样的手印。苏道士再三叮嘱过四郎,让他不许结印,只能反复看,等到结印手势都印在脑海里,并且和上部的理论融会贯通之后,才能引动真气结印,切忌不可操之过急。
    四郎倒是很想听师傅的话呢。结果他看书看得久了,某天夜晚打坐的时候,书里的手印居然不受控制地在脑海里幻灯片似的播放了一遍。等到四郎第二日打坐完毕,睁开眼一看:妈蛋!手变得好奇幻!谁在一夜之间给我安了个义肢?
    哭哭唧唧去找殿下,殿下把四郎的手拖起来轻轻吻了吻,然后就以要检查身上是否也发生异变唯有,把四郎里里外外检查了异变。最后很高兴的告诉四郎:他的小菊花更粉嫩,连小jj都变得晶莹剔透起来。
    四郎:…_…#
    这下四郎简直欲哭无泪,龙象伏魔大手印听起来辣么威风,可是如今的情况是几个意思?说好的九尺大汉呢?忍着悲愤去找苏夔。
    苏道长推脱责任,说四郎这是因为修行还不到家,所以才会神光外露。简而言之,就是神功还没练成,就无法返璞归真。让他自己多去听听山里的老和尚讲故事,自己没事对着大山悟一下。
    四郎:……
    于是四郎只能继续回去日以继夜的习练功法。指望着早日神光内蕴,练成钢铁之躯!
    好在四郎看得开,皮肤的事纠结了几天,见实在变不过来,也就顺其自然了。反正是冬天捂得严实,别人也看不到。
    这时候被这些大老爷们盯着看,四郎心里倒也并不特别生气。如果这双手长在别人身上,自己说不定也会多瞅两眼稀奇的。又不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小媳妇,都是大男人谁怕谁,看看又不会少块肉。才不要因为手变得很奇怪,就连行事作风都变得小肚鸡肠,斤斤计较。
    门上的挡风帘子被揭开,一个高大的男人带着满身风雪从外面进来。
    男人带着皮帽子,也看不清楚脸,个子倒是很高大,大皮帽下一对深邃的眼睛,炯炯发光。原本在山民脚边的那条对着四郎呲牙咧嘴,蠢蠢欲动的狼犬,一见到这个男人走进来,就趴伏在地上,大气不敢出,若是主人家仔细观察,还会发现这些猎犬都在微微发抖。
    男人走进客栈大堂,脱下皮帽子交给一个伙计,对着老板说道:“前几天不是说想要进山看看吗?今天雪停了,风也小,一起去打点野味回来做腌腊。”
    老把头听了就笑着搭话:“这位壮士也要进山?”
    男人没吱声,走到一张桌子旁坐了下来,自顾自的抽出一把寒光湛湛的匕首来,反复用粗长的手指摩挲着刀刃,匕首上有个血槽,刀把是乌黑色的。匕首不大,但是散发着一种如有实质的冷肃之气。
    作者有话要说:小时候看过一篇文,叫护林人和他的孙子。从此就一直想些大山里的风光。各种奇怪的人和妖怪都会一一登场。开启新地图,两章连发。

☆、第111章 回煞鸡2

四郎一见二哥回来了;转身进厨房端出来两碗早就煨好的羊肉芝麻羹;加上一叠烙得喷香酥脆的葱花烙饼。
    听了老把头的话;四郎笑着接茬:“是啊;我们今日打算去转山。”
    老把头掏出自己的旱烟袋,吧嗒吧嗒抽起来:“两位壮士好胆量;两个人就敢去转山。如今山里可不太平啊。”
    四郎就说:“我们也不走进去,就在林子里捡些蘑菇;顺便打点野猪来做火腿。”
    旁边一个敦实的山民就说:“今年天气怪,明明山外头大旱,山中的雪却落得这样早;听说临济宗已经以落雪为由;提前封山了。山里那些大户人家有的走了。有的还留了下来,等着明年开春;世道好一点的时候再出去。不过,这些人在这里,今年的田租又涨了几分。有的人还圈了一整个山头,不许猎户去打猎。可恨着哩!”
    “那可不。这些人明明是外来客,却霸占着山林,不许我们进去那些地方打猎。”
    老把头皱着眉头:“也没有不准你们去打猎。只是如今刚入冬,那些世族大家都要冬猎祭祖,所以封了自家圈的山头。满山的野味呢,这些贵族公子哥能打多少去?等过一阵子再冷一点,这些人也就都猫在自己庄园里不肯出来了。到时候我们再去打猎,谁又能怎么着你?”
    山民没有多少尊卑观念,在他们眼里,大山是属于所有山里人的,没道理要让着这些外来客。
    四郎以前在青崖山住过一阵子,挺乐意和山民们聊天:“昨天落了雪,恐怕不好打野味吧?”
    有个伙计咬一口大馒头,晃着脑袋说:“老板有所不知,如今才正是打猎的好时节。积雪刚落,白天被太阳一照就消融,早晚一冷又冻成薄冰。蹄小身重的野猪一类,一踏雪地就陷,肚皮磨着冰面,哪里还跑得快呢?这时候,只要靠着猎犬围咬,就能把一群野猪一一收拾掉。娇生惯养的贵族们也就这时候能出来秀一下自家的骑射本领了。若是凭真本事,你看他们打不打得到东西?”
    四郎把早饭摆好,和陶二对坐,就着烙饼吃羊肉汤。汤里不仅有切得薄薄的羊肉,还有黄豆做的片粉,以及山药,蘑菇等配菜。旁边放着用芝麻和花生磨粉,炒制而成的芝麻酱,还有一些醋,盐,辣椒油等调味碟子。
    外面雪霁天晴,室内烤着炭盆,四郎喝了一碗热乎乎的羊肉汤,就有些发热,忍不住把帽子围脖都卸了下来。然后把葱花烙饼撕碎了,泡进汤里去。一边吃,一边笑眯眯的听着山民们说些大山里的事情。
    老把头是有见识经历的人,在外面的世界走过一圈,知道庶民和士族的分野,手下这些山民不知道天高地厚,如今山里不比以往,若是放任他们的话,没准哪一天就会给自己一家甚至整个村落招来杀身之祸。
    见有些人越说越不像样子,老把头就喝止了自己手下的伙计:“好了。吃你的饭把。大白馒头还塞不住你的嘴?士族也是你们能够闲话的?仔细被大鞭子抽一顿就老实了。”
    说着,老把头又转过来对四郎,笑呵呵地说:“进林子捡蘑菇,最怕的是遇上山里的怪物和迷山回不来。这位壮士虽然高大威武,最好还是找些有经验的山民结伴同行,山里的事情可说不清哩。”
    四郎很感兴趣的问道:“莫非山里还有什么古怪?”
    老把头叹气:“以往有大大小小的寺庙镇着,山里还算平安。可如今入山的人多,有些稀奇古怪的脏东西也跟着进来了。最近这场雪落得这样早,何尝不是山神老爷发了怒,要撵走恶客呢。”
    尽管有许多寺庙,但是人类的活动区域毕竟有限,所以绵绵太和山,虽然因临济宗而闻名于世,但其实还是飞禽走兽的世界。
    什么老虎,野猪,猞猁,狍子……真是应有尽有。连许多山海经里传说的动物,也偶尔会从莽莽苍苍的密林里对着进山的乡民探头探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