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明末金手指 >

第93章

明末金手指-第93章

小说: 明末金手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了知县的权力,最大的好处是让知县专心干自己应该做的事情,而不是事事过问,到头来竹篮打水一场空。”黎落郑重的回答道。
    “听你那么一说,也的确是很有道理……但是这俸禄……”崇祯为难了。
    实际上他不知道,这些年来日子过得紧巴巴的,使得他多多少少有点像守财奴的方向进化。
    “其实没什么,修改税收制度就好。大秦的税收制度以商税为主,进而减轻农税的征收比例……故而秦国的主要收入,来自于商税。仅仅依靠商税,一省之地一年的税收居然已经相当于我大明半壁江山的税收,这真的太讽刺了。”黎落详细的为崇祯解释了秦国的税收制度,最后感慨了一句。
    “爱卿的意思,似乎倾向于变法?”崇祯听出点味道来了。
    “不是倾向,而是主张变法。大明再不变法,发展就会进入瓶颈,到头来是绝对跟不上伪秦的步伐的。更别说,有朝一日超过它了。”黎落非常诚恳的说道。
    “给个折子,我和内阁的大臣看看,若是可以,就变法吧!”崇祯已经下定了决定赌一次。
    事实上,之前赌博的胜利,让他也朝着赌徒的方向进行了转变,只是他还没有意识到这点罢了。
    历朝历代变法,都伴随着风险,确实不知,大明的变法最终会让它发生怎么样的变化了……
    '连载中,敬请关注。。。'
    看过此书的网友向你推荐
    本书由(3g。。)正版提供,请支持正版
    。。
    投票:。

第11章 有客海上来
    大明开始预备变法的消息,大秦也在三天后得知。
    黎落这家伙很有意思,一则没有限制大秦在大明的情报系统,一则又限制情报人员的行动范围偏偏却不会抓捕。
    这明显是在给大秦示好,也可以认为是他给自己留下的一条后路。
    对于这个能够接受大秦思想,同时能够活学活用的家伙,张弘斌真的很感兴趣。这样的一个人,不管是放在情报系统还是放在政治系统都有很高的价值。当前,在他这里任职的话,干一行忠一行那是必然的,没有可能兼职。
    对于大明的变法,张弘斌其实不是很看好。毕竟就算黎落看了不少的书籍,但比较核心的都没有流出,故而他想要真正跟上大秦的思想高度,那还是不太可能的。再说他也有这个时代人们特有的局限性,他的视野依然不够宽阔,所以这次变法到底是吉是凶,张弘斌也给不出一个确实的评价,但后者的可能性比较高吧?
    毕竟,大明还是封建时代,士绅的话事权依然非常的强大。崇祯的变法势必会威胁到他们的利益,一涉及到他们的利益,他们就会反抗,反抗的结果就是说不定法令从北京发出,到了地方就大变样。当然若步骤走对了那还没什么,就担心崇祯太心急,三步并做一步走,到时候就得摔跤,而且摔得头破血流了。
    一切,只待时间来说明。
    倒是黎落这个人,张弘斌真的很感兴趣,所以派人把他的一切经历都调查了一遍。
    于是就知道了所谓的‘白水四友’,然后他就开始关注其他的三友的近况。最重要的是,确认一下这三个人与黎落是否有什么勾结,若是有的话,势必要清理出去,省得对大秦造成危害。
    事实上,调查的结果却是三人完全没有和黎落勾结。但日常的来往还是有,主要还是书信来往。这些书信多少也被截取了一些,从信上多少看得出,黎落的思想境界在不断提高,主要来源于与这几个在大秦切实工作着的兄弟的交流。
    通过一次次信件的交流,这家伙在其他三个兄弟那里,学到了各种理念和思想,进而不断强化自己的思想和知识。不得不说,这位的确不简单。
    至于其他三个,也是出于兄弟之情,才愿意和他交流,平时也是恪守本分,涉及机密的事情一件也没有说。
    三人之中,墨染已经是何陵的副手,不得不说这位升迁的速度的确很快。不过大秦的人手一支不足,故而在下面提拔一些潜质不错的人手上来也是很正常的。墨染被提拔,主要还是他本身的知识过硬,个人素质和个人思想也被确认优秀,所以才被提拔了上来。否则按照大明的习惯,那就得慢慢熬履历,不到五十岁只怕还没到这个地步。
    五十岁,墨染刚刚被录取的时候才二十来岁,得在任上苦熬三十年才能一展抱负,只怕到时候热血和棱角都被磨平了,做起事情来也是中规中矩四平八稳的,想想都觉得无趣。
    真亏大明,能够容忍这样的官员那么久。
    林松一开始是警察系统里面混的,如今已经转入了法院系统。此刻已经是地方中级人民法院的院长,而且看样子升迁的可能性非常高。这家伙对法学知识的领悟非常通透,大多可以举一反三,而且周围几个兄弟的升官速度那么快,他也是不甘落后的去追赶,使得他的每一步都是充满动力的。
    至于最后一个关刀,在中央科学院,也就是简称中科院里已经有了**的研究室。一般这个级别,都是真正的院士才有资格具备的福利,换言之他的研究能力也的确是非同一般。说不准,日后老木头的接班人,就是他也说不定。只是关刀研究的是化学,和老木头的研究领域完全不同。
    说起来,最近朱存媛似乎也提到过,在中科院出现了一位在化学方面勉强跟得上她的院士,名字似乎就是关刀。
    呵呵,似乎一个未来的大化学家,要在大秦诞生了。
    确认了三兄弟的现状,张弘斌刚想停下来好好休息休息,却不想柳如是前来汇报,有客人来访。
    这个客人还不简单,是在四年前接受招抚,成为都督同知的郑芝龙……的二弟郑芝虎。实际上这个郑芝虎,这次前来就是代表郑芝龙与张弘斌洽谈。
    张弘斌以后也打算发展海上贸易,甚至出海征战四方,故而提前这个时代的海上势力接触一下还是有必要的。
    尤其明年老牌海盗刘香就要死去,到时候在东亚一带郑芝龙就是当之无愧的海上霸主。
    在会议室,张弘斌非常平静的走了进去。此刻在里面,一个三大五粗,而且明显饱经海风熏陶的汉子,就坐在里面。原本或许是正在喝茶,看到张弘斌进来,却是立刻起身行礼。
    “海商郑芝龙座下副手郑芝虎,见过秦王殿下。”郑芝虎话听起来很真切,但语气却有点不屑。
    显然,郑芝虎甚至他哥哥郑芝龙,也不把大秦看做是一个国家,而是一个地方小势力。至于张弘斌这个秦王,其实当得一点都名不副实。说是国王还不如说是一个地方军阀。至少,从气派和生活的规模,甚至还比不上他哥哥郑芝龙。
    若这样都能算是国王,那他哥哥郑芝龙岂非是皇帝了?
    “客套就不需要了,直接说明你的来意便是!”对方既然如此作态,张弘斌也懒得和他客套。
    “好,秦王殿下快人快语,俺就喜欢这样!”郑芝虎也痛快,“其实某是奉了哥哥郑芝龙的吩咐,来和秦王殿下谈笔生意的。您是知道的,那些琉璃镜子,以及各种奢侈品在华夏虽然您卖不了什么好价钱,但是在外面番邦之地,却是可以卖出天价。尤其是倭国,那可真的是一块镜子过去,半船黄金就这样回来了……”
    “所以说,郑芝龙想要在我这里取货,然后贩卖到外地去?”张弘斌似乎听明白了。
    “非也非也,我主公他的意思是,我们合作合作。阁下帮忙把货物送到海边,我们的人接手之后出售到番邦之地,然后买到的钱,给阁下三成!若是阁下对番邦的东西感兴趣,我们也可以帮忙代劳购买回来,价格不高,不要让我们亏本就好。”郑芝虎直入主题。
    “哼,你家主公想得倒美!我们要承担在陆地上运输的风险,到头来只能够得到三成利润!”张弘斌冷哼一声。
    “如今大秦兵锋所指,没人胆敢阻拦,故而不管去到哪里,都是通畅无比。但我们海路就不同了,天灾**一大堆,不仅要面对大风大lang,还要面对那些红毛鬼子的骚扰,三成利润,是我家主公给出的最高回报了。再说,海贸能够得到的利润之大,三分也比阁下在内地出售的价钱不知道多出多少,就不必纠结在这些小问题上了吧?”郑芝虎也是咄咄逼人,一副‘不怕你不中套’表情。
    “奈何我的货源本来不多,还要出售到各地,没有多少给你海贸,真是对不起了。不过我这里还有一个生意可以和你做做,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兴趣?”张弘斌摇了摇头,不容置疑的说到。
    “殿下你可要好好想清楚,毕竟这海贸方面,在大明只能够靠我们的船队了。过了这个村,可没有这个店了不是?下次再谈,可没有那么好的价格了。对了,殿下你有什么生意,尽管说来听听?”郑芝虎威胁利诱都用上了,见张弘斌面色不改,只能退而其次。
    “很简单!”张弘斌笑了笑,“贩奴!”

第12章 秦军再入川
    从本心出发,超市里面的东西价值并不高,赚上20%已经算是不错,没必要赚100%甚至更多的利润。
    一则这些东西如今就是因为技术垄断才有可能大赚特赚,但日后张弘斌的势力若是可以直接制造出来,那么这些东西的价格势必会大跌特跌。到时候那些高价买了这些低价货的人,岂非心有不满?与其到时候得罪人,还不如一开始就不要得罪,宁惹君子勿惹小人,被一群记仇的小人在后面惦记着,那绝对不是什么好事。
    再则,这些商品对于张弘斌来说,是赞经验升级的重要途径。
    只有他自己知道,自己必须要完成一定的消费额,才能够让系统升级。系统升级了,才有更好的东西可以购买。在这个前提下,大量的出售超市的货物,累积消费额才是重点。超市这点做得好也做的不好,至少价格是完全参照未来的商品价格来出售的,所以不会贵,甚至廉价的要死。但它同时也不会管外面售价到底多少,它只在乎你用标价买了多少。换言之,就算外面你卖一万两银子一块等身试衣镜也好,在超市里面购买同样的商品,只需要五两银子。
    当然,别忘记了随着系统的等级提升,张弘斌可以逐步享受一定程度的购买优惠。如今是第五层,换言之他买一切商品都可以享受八折优惠。所以五两的镜子他能以四两的价格买下来。
    作为一个商人来说,这无疑可以迅速累积财富,但一开始就走高端路线的话,结果就是百姓根本买不起。而奢侈品毕竟是消费群最少的一种商品。就算是最富裕的家族,也不可能闲着无聊花上百万两银子,买十几二十面镜子放在家里玩。
    最后的结果,就是钱赚了不少,但消费额却根本提升不上去。十年二十年的,系统都没有升级,那才真的苦x了。
    郑芝龙的合作意向,其实也的确是一种捞钱的手段。
    消费额的累积在国内,赚钱在国外,原本一直都是张弘斌贯彻的原则。但这些商品非同小可,它们某种意义上也已经不是商品,而是一种能力的证明。或者可以那么认为:张弘斌要把这些商品,作为大秦的主打商品,由大秦的商会独家代理。在这个基础上,哪怕是二道贩子,都只能够在他那里购买,把这些印有大秦商标的商品出售出去。
    通过这个方法,把大秦这张名片打响出去。不仅仅是国内,还有国外,让别人说起奢侈品,就想起大秦。
    如此,大秦在世界影响力就能够获得提高。相对若是把东西包给郑芝龙,那么就意味着大秦不过是一个类似奢侈品批发商的角色,给人的影响骤然跌落了好几个等级,自然是张弘斌不愿意看到的事情。
    与郑芝虎的洽谈足足花费了五个小时时间,对于张弘斌不给他们出货,这多多少少让郑芝虎不满。奈何货物来源本来就在别人的手里,郑芝虎也无可奈何。他如今只能履行郑芝龙给他的第二个任务:刺探货物来源。
    至于张弘斌说的贩奴生意,郑芝虎也有不少的兴趣,尤其张弘斌表示需要大量的非洲黑人(不是东南亚那些好吃懒做的土人),以及那些在东南亚混得不太如意的华人。
    张弘斌给的价钱,郑芝虎还是很满意的,尤其张弘斌提出,可以让红毛夷帮忙一下,找几种作物。那价钱,基本上是带来多少,就能够换取多少真金白银,或者火铳大炮。
    对于大秦的火器,郑芝虎多少也有了解,那的确是不错的东西,至少大明能够以那么快的速度扩张起来,把独。立出去的山东和河南给收回来,其火器之强悍是毋庸置疑的。
    只是什么三叶橡胶树,金鸡纳树,听得郑芝虎云里雾里,张弘斌只好把样子画出来,再加上详细的描述交给他,让他回去想办法。
    这次会面其实并不是很高兴,至少郑芝虎最初的目标没有达成。不过有意外收获也算是不错了,他随后提出在长安逗留一段时间,感受一下这里的气氛和繁华,张弘斌答应了。反正郑芝虎不会知道,在他身边埋伏了十几个内卫的事。
    告辞了郑芝虎,天色已经暗了下来。
    回到房间,张弘斌直接把自己关在了书房。他并没有进入超市,而是看着偌大的华夏地图,看了好久。
    一则别人据守两地就可以称帝,比如仅仅打下河东和关中的大唐,自己好歹也占了两省之地,迟迟没有称帝是不是太奇怪了?或许是受到了以前游戏的影响,觉得不统一天下,或者占据了绝对优势敌人根本没有翻身的余地,才算是称帝的最佳时机吧?
    二则大秦已经差不多两年没有对外打仗,士卒们每天训练再训练,只怕已经开始烦闷了吧?一个年轻人有多少年青春,都在训练场上消磨掉也不是办法。哪怕已经有了最先进的升迁制度,但和平时代的升迁何其困难,再则缺乏实战经历这个军官干得也不称职。
    故而,是时候发动一次对外战斗了。大秦已经积蓄了足够的战争潜力和物资,就算是一次旷日的持久战,大秦也完全有能力,与对方一直耗到底!
    那么,下一个目标到底是哪里?山西旁边的北直隶,还是东南方的湖广和河南?
    对于内陆,张弘斌没什么兴趣,再则北直隶资源缺乏不说,河南也才刚刚被大明打下来,烂摊子一大堆收拾起来才叫麻烦,湖广如今完全是三国争霸,摊子更烂。所以,目标只能是他最早制定好的四川了。
    考虑了很多事情,张弘斌这才走出了书房,和两个快一周岁大的孩子玩了一下,便在妻妾的陪同下进入了梦乡。
    次日,张弘斌召开内阁会议,各部的部长也前来旁听。
    在会议上,张弘斌明确表示大秦军工立国的建国理念,表示和平了两年,已经让不少人松懈了下来的事实。并且,在大会上明确表示,如今依然是四处征战的时期,大秦也仅仅占据了华夏西北,尚未做到华夏真正的一统。所以,在积蓄了两年的时间后的今天,大秦的军队是时候出去晃晃了。否则再迟一些,别人都以为大秦成了缩头乌龟,只想着在西北称王称霸就算数了。
    实际上,当张弘斌提及这个论点之后,很多人尤其是军人爆发出了绝对的热情。
    看得出来,这些家伙体内的暴力因子尚未消失,只是潜伏了起来罢了。压抑了太久,结果骤然被自己掀开了盖子,这股极具破坏力的暴力因子就被彻底释放了出来。
    这帮家伙似乎也没有少在家里进行战争推演,张弘斌刚说打四川,很多人赞成,尤其以杨洪、李定国和曹文诏三人,更是给出了详细的征战计划。随后,仿佛一直边缘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