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农门锦商 作者:靓(起点vip2013.6.5完结,空间、平凡生活、种田) >

第25章

农门锦商 作者:靓(起点vip2013.6.5完结,空间、平凡生活、种田)-第2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娘,会不会送太多了?”小树看着那些粽子,一脸不舍,心里有些肉痛,一下子就少了十只,家里就只剩下十八只,刚才他们吃了四只,现在就只有十四只了。平均分配下来,他们每人只能再吃三只粽子,还剩两只,不够分…

    “咱们在这安家落户,多亏人家帮忙,送几只粽子,尽点儿心意。”温氏倒没注意小树的表情,在她看来,得人相帮,哪怕事情再微小,也不能过云就忘,在自己的本分范围内,给对方送点东西,既是人情来往,也是一份感谢心意。

    好儿好笑地伸手捏捏小树的脸,说道:“有舍才有得,咱们要在这生活一辈子呢。”

    “好儿这话说的在理。”温氏含笑点点头,起身去洗手。

    阿旺听在耳中,心中若有所思。小树嘟了嘟嘴巴,心想等明年端午节,要叫娘多买糯米回来包粽子,嗯,自己也动手,多包几个,嗯,还要把粽子包小一点儿。

    小树在心里转着小心思,又伸手摸了摸那些即将送出去的粽子,说自己留下看家。温氏就带着阿旺和好儿,带上粽子往村里去了。

    44 人情往来,温氏教诲

    母子仨分两路,温氏送去常家,好儿和阿旺负责送去万家、徐家。

    万永林家人口简单,他爹娘就他一个儿子,一个闺女早年嫁了,两年前老父不在了,就一个老母亲。跟好儿家一样,也是外迁来的,七年了,早已融入落日村的生活。

    三间低矮的泥瓦屋,小前院打扫得干干净净,角落搭了个草棚,堆放一些农家用具。老太太坐在堂屋门檐下,满头白发低着头做针线活,地上铺着一张草席,两岁的孙女坐在席上,把玩着一只竹编的蛐蛐,口齿不清地自言自语。

    大门敞开着,五月的风微微熏人,清苦而温馨的画面,静静展现在好儿眼中,仿佛岁月无声流淌,只留下一个模糊的怀旧。

    “万家奶奶。”稚嫩悦耳的叫唤,让老太太闻声抬头,瞧见门口站着的两个娃儿,眯眼认了认,方才笑道:“是慧娘家的娃啊,快进来坐,你娘呢?”

    “嗳。”好儿和哥哥牵手进去,阿旺把手上拎的两只粽子交给万老太太,说道:“万家奶奶,这是我娘包的粽子,让拿两只来给你们尝尝。”

    万老太太忙把粽子往阿旺身前推,说道:“今天节,我家也包了粽子,你拿回去,你娘拉扯你们不容易,你们仨娃儿多吃几个。”

    好儿道:“万家奶奶,我们家还有粽子,我娘留够我们吃的,你是不是嫌少呀?那我跟哥哥回去再拿几只过来。”

    “哎哟你这小丫头说的,奶奶没有嫌少…”

    “阿旺,好儿,你们咋过来玩了?是来跟我家巧儿玩的不?”

    万老太太话未说完,大门口传来林大梅爽朗的声音,好儿和哥哥转身看去,叫了声“林嫂子”。林大梅把扁担木桶放到草棚下,从水缸舀了水洗手,擦干,这才走过来,拉着两娃儿笑道:“你们来得正好,我正想浇完了菜豆,给你们送几只粽子过去…这粽子,你们拿来的?”

    不等好儿开口,万老太太在旁笑道:“可不就是他们拿来的,我说不要,让他们拿回去自个吃,他们还不肯嘞,小丫头还说我是不是嫌少了。”

    好儿接话道:“虽然只有两只粽子,可是我娘说了,就是一点心意,林嫂子帮了我娘,哪是两只粽子能代替的?我娘包的粽子可好吃了,你们就收下尝尝呗。”

    阿旺也道:“万家奶奶,林嫂子,你们不收下,我跟妹妹回去会被娘责怪的。”

    话都到这份上了,林大梅也就不推辞,收下两只粽子,又从自家厨房拿了四只粽子,用稻草绑了,塞到阿旺手里,“你们也尝尝我家的粽子,看看是不是比你们家的好吃。”

    阿旺哪里肯收,放下粽子拉着好儿转身就走,林大梅拿起粽子追上去,硬塞到阿旺手上,详装生气道:“你们俩娃儿,这么看不上我家的粽子?快收下,你们不要吃,拿回去给你们娘吃,给小树吃。”

    阿旺一脸为难,林大梅家的境况并不比他们家好哪去,他不想收这四只粽子,私心上讲他觉得别家的粽子肯定不如自家的好吃。

    “好吧,我们收下。”好儿接过粽子,放到门墩上,一边解稻草一边道:“可是四只粽子太多了,我们收一半就可以了。”

    将两只粽子绑好递给阿旺,另两只还给林大梅,笑眯眯道:“林嫂子,我们真不是跟你客气,主要是糯米吃得太多,会影响小孩子消食。林嫂子,我们先走啦,得空你到我们家玩。”

    又转头朝里面的老太太挥挥手:“万家奶奶,我们走啦。”

    林大梅忍不住伸手捏捏好儿可爱的小脸,笑道:“你这娃儿,怪道钱掌柜夸你,嫂子也不跟你们虚话了,回去给你娘带个话,留空多过来坐坐,好儿也要跟着来啊,让我家巧儿多跟你学学。”

    “嗳,回去就跟我娘说。”兄妹俩挥挥手,离开万家,往徐家方向走去。

    徐家跟万家刚好相反,大大小小近二十口人,都挤住在一个院子里,好儿从大人闲聊中得知一点情况,徐家是土生土长本地人,徐大才爹娘健在,兄弟五个,姐妹三个,都已嫁娶,徐大才是家中老三。一大家子人日子过得紧巴巴,家中妯娌多,琐事儿多,口角风波也多。温氏特意交代好儿兄妹,不能直拉拉地拿进徐家,不然徐大才陈小凤一家四口,别说吃不到粽子,恐怕连粽子叶都看不到。

    眼下,好儿兄妹走到徐家大门,好儿让哥哥拎着粽子躲在房屋转角,自己去敲门喊“小凤嫂子”。喊了两声,徐家大媳过来开门,看见好儿,面上一愣,惊讶地道:“你家大人呢?”

    好儿微笑道:“大嫂子好,小凤嫂子在家吗?”

    徐家大媳道:“她去坡地侍弄去了,找她啥事?”

    “哦,干活还没回来啊,也没什么大事,明天是大集日,我娘就想问问小凤嫂子,一块儿去镇上不。”好儿说着探头往里瞅了瞅,“大嫂子,那米儿稻儿在家不?”稻儿米儿是徐大才家的一双儿女,稻儿是哥哥,八岁,米儿是妹妹,比好儿大一岁。

    徐家大媳就扭头冲里喊道:“米儿,娃儿找你玩了。”喊完了,也不再理会好儿,径自转身回去。

    从里面跑出来个小女孩儿,瘦瘦小小的个头比好儿还矮点儿,身上的补丁衣服干干净净,脚上蹭着断缝儿的草编凉鞋。米儿有些腼腆内向,看见是好儿找她,有些惊讶,“好儿,你找我玩?”

    好儿点点头,主动拉过她的手往外走,走到屋子的转角处,看见阿旺拎着粽子站那,米儿一脸困惑不解,甚至带了点怯意。好儿轻声道:“米儿,我娘让我和哥哥给你家送粽子,可是你家人太多了,两只粽子不够分,你大嫂说你娘在坡地干活,我就找你出来了。”

    “我爹娘还有我哥哥,干活还没回来。”米儿点头说道,眼睛看往阿旺手上的四只粽子,不自禁地咽了咽口水。

    好儿道:“那你带我们去你家坡地吧,你们在外面吃了再回来。”

    阿旺把两只粽子递给米儿。米儿犹豫了下,接过,小声问道:“真的是送给我家吗?”

    “真的送给你家。”阿旺看着胆怯瘦弱的米儿,想起过去的自己和小树,心里不禁同情。

    米儿露出欢喜的笑,拎着粽子走了两步,抱在怀里,又掖到衣襟里面,忽然返回头,感激地说道:“谢谢你们。”

    好儿和哥哥刚走到常家门口,就见温氏拎着四只粽子走出来。礼尚往来,温氏送了六只粽子给常家,常家就回送了四只,温氏推辞不过,收下。好儿心里忍不住想,小树见到这六只粽子,会是什么表情。

    “娘,乐叔叔家不是买下那块地了,咋还不起房子呢?”经过村尾,视线触及常家买下的地皮,好儿忽然想起,从开年到现在,常家说要起新房,却没了动静。

    温氏道:“刚才我还问四婶这事儿,说是常乐在彭城跟跟人搭伙做一笔大买卖,原先预留的起房钱,都放进去了,说是利润挺大,做好了,就是歇了闲上一年不做事,也足足有余。”

    好儿疑惑地问道:“娘,乐叔叔跟人搭伙做的什么生意?”

    温氏摇头道:“这我也问了,四婶也说不清楚,就知道常乐要做大生意,赚大钱,别的都不清楚。我听四叔的口气,好像也不大清楚。你们把粽子交到小凤嫂子手上了?”

    阿旺点头道:“小凤嫂子和徐三叔去坡地干活没回来,妹妹就喊米儿出来,交给她,让带去坡地吃完再回家。”

    温氏叹道:“小凤家日子真不好过,大家子人,事多口杂,心还不齐…”

    阿旺不解道:“娘,他们家干啥不分家?”

    温氏道:“哪能那么容易分家,小凤是想分,两老不同意,也没人提出,小凤更不能提了,就这么熬着过了。”

    母子仨一路闲话着,回到家里,小树看见温氏手上的几只粽子,小脸漾开了笑靥,自家没亏多少嘛。等到晚上吃饭,依然吃粽子,温氏将常家和万家的各热了两只大家吃。

    常家的粽子放的猪骨头和甜枣,甜枣也不多,就四只,猪骨头和着糯米是很香气,却没什么肉,好儿想这就是所谓的“望梅止渴”吧。

    小树吃的是万家的粽子,他咬了两口,不见肉,快吃了一半,才见丁点儿肥肉,再咬两口,后面连肥肉都没有了。小树把粽子吃完,对温氏道:“娘,他们家包的粽子,都没我们家的好吃,他们真小气。”

    好儿同感地点点小脑袋。温氏却道:“常家喜欢放骨头,大概是觉得这样忒香气,万家的馅料少,是因为他们家比我们家还穷,能包得起粽子吃,已经不错了。”

    她将仨娃儿拉到面前,正言道:“咱们都是穷苦人家出身,什么苦没吃过?我们家的日子正在一天天地好过,娘不希望你们,日子好过了,就对别人生出嫌隙之心。谁也无法预料,今天难过的人,焉知他日不会富贵起来?娘希望你们记住,不要嫌弃不如你的人,对那些曾帮过我们的人,更要心怀感谢。”

    仨娃儿点点头,温氏这番话,朴实在理,尤其对阿旺和小树的今后,起了很大的影响。

    小树低下头,惭愧道:“娘,我刚才说错了,我不应该嫌弃他们的心意。”

    温氏拉过小树到怀里,慈爱地道:“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娘知道,你们都是心地善良朴实的好孩子。娘很欣慰,有你们陪着娘。”

    小树抬起小脸,认真道:“娘在哪,我们就在哪。”

    45 温氏回忆,蔡家嫂子

    天气渐热,屋后山上的知了叫声一片片,最闹的时候感觉就像是在家门前似地,下午气温最高时,有时听了叫人心里烦躁。

    栽种的桃李,以及好儿从空间移植出来的三棵芒果树,两棵牛甘果树,两棵纯正甜杨桃树,还有从山上挖回来的两棵野生番桃树,因为浇有空间的湖水,长势颇为惊人,从春分前后栽下,尚不足四个月,这些果树苗已经长得有两个成人那么高,日渐壮实的枝干,翠嫩的叶子,还有不断冒出的新芽,最为可喜的是所有的果树苗竟不长一条虫子。温氏、阿旺及小树都认为这是菩萨保佑的结果,好儿在心里偷偷地笑,要真有菩萨,天下都太平盛世了。

    七月上旬,好儿家决定买一头骡,代替人力拉板车。要买牲口,得去专门的马市。马市在罗仁镇和苗花镇之间,穿过罗仁镇往南行十五里地即到马市。

    温氏不懂挑选牲口,找了常四叔帮忙。常四叔早年曾跟人学过这行,家中有牛、马,对于察看牲口好坏相当有经验。马市逢十为集市,也就是说,要买牲口,不管你买的牛驴骡马,都得在初十、二十、三十这三天买。

    温氏把事儿一说,常四叔一口应承。常家大媳蒙氏坐在自家井边,一边洗衣服,一边说道:“慧娘,你们家的日子是越过越好了,这才多久,就买得起骡子了。你那手绣活儿,打哪学的啊?”

    温氏道:“这不都省吃俭用,攒下点钱,就想着买头骡子,能方便些。我这绣活儿,是做闺女时特特跟人学的。”

    蒙氏道:“我听说,有专门教学的,那学费可不便宜,还要给人白做一年绣活儿。”

    “是要交学费,也不是给人白做一年,先头给你一个月学,一个月后验收样品,通过的就留下,不通过的就走人。我那会没钱交学费,求得师傅同意,给绣坊白干一年,工钱一分不要,别人一个月绣十幅,我一个月绣十五幅。”

    说起过去,温氏心里是五味杂陈,家里太穷,连扯块粗葛布的钱都出不起,家里的口粮除了缴税,只够吃的,没别的收入,老父母偏疼兄弟,她这个受冷落的女儿,想要扯身衣裳,就得自行想法子,当听说绣坊招新手,她毫不犹豫去报名,为此被爹娘责骂甚至还被爹打,只因她去学刺绣了,家中干活的主劳力就少了一个,她的兄弟就得下地干她那份活计。

    温氏也有倔强的一面,咬牙坚持下来,一个月学成,绣品通过验收,是十五个新手里唯一获得师傅夸赞的一个。也是那师傅看好她,答应了她的请求,还让她带活儿回家做,那时她才十一岁。她每天的活儿很多,给地主家放牛、喂猪,帮家里种高粱小麦种菜,砍柴挠草,挖野菜…大人的活儿,她几乎都跟着干全。

    她总是利用一切空隙刺绣,且不错一针一线,针脚紧密均匀,不见丁点结头儿,一年过去,她更将各种绣法运用自如。别的绣娘对她羡慕嫉妒,只有她心里最清楚,十根手指头是数不清的针孔,因为劳累,眼睛总是红红的,脖子总是酸疼僵硬,自己的刺绣之路有多艰辛不易。

    直到她还清了学费,将挣来的第一笔钱交到爹娘手里,那三百个铜板,映着爹娘沧桑的笑脸,她也跟着无声地笑了。

    往事如梦,历历再现脑海…

    温氏忽然的安静,让蒙氏不自觉抬头去看她。这一看,蒙氏忽然有些发怔,讶异,眼前的温氏,脸庞白净细腻,脸颊微带红润,五官端丽柔和,头发乌黑发亮,别着一根没有丝毫修饰的木簪子,身上穿着素底青纹的棉布衣裳,脚上是一双平底黑布鞋。这身装扮,是乡下女人最常见的,可不知为何,蒙氏却总觉得眼前的女子,身上透着一股乡下女人不该有的温婉大家气质,这样的气质,她在大户人家的太太小姐身上曾见到过。

    蒙氏清楚记得,第一次见温氏的情景,衣服陈旧,头发枯干无泽,脸庞瘦得厉害,气色很糟,身边带着三个娃儿,个个看着像是随时会倒下。这半年刚过的光景,变化就这么大了?

    蒙氏在心里琢磨开了,温氏家中无田地,米面都得掏钱买,种菜可赚不了那么多钱,那就是给绣坊做的活儿挣不少钱了。先是买地起房,买菜种买果苗,如今又是买骡子,没有个十七八两,怕是买不来一头骡子吧?

    “慧娘,买一头骡子,得花多少钱啊?”蒙氏把洗净的衣服一件件拧干,转头问道。

    温氏猛然回神,想了想道:“估计不便宜,具体我也不大清楚。”

    常四婶抱着小孙女从后院过来,一手拿着装鸡料的空盆,对温氏道:“慧娘,托你个事儿,明儿你去卖菜,帮我拿些鸡蛋去卖,能卖多少算多少。”

    常家在年后自个孵了些小鸡,又抓了一些下蛋鸡养,如今家里鸡蛋多了,就想卖掉一些换钱。

    温氏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