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继室千金 作者:姚桉桉(晋江金牌推荐vip2014-08-11完结) >

第74章

继室千金 作者:姚桉桉(晋江金牌推荐vip2014-08-11完结)-第7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皇帝驾崩,百官宗室和外命妇皆在大行皇帝停灵的奉先殿哭灵。

    事情发生之时;太子正领着诸王公主和其余亲近宗室在奉先殿祭拜大行皇帝,然后端王就突然跳了出来,指着太子和皇后及陈贵妃谋害皇帝,要替大行皇帝歼除这不忠不孝之人,然后再接着一声令下,奉先殿外便被人团团围住。

    端王谋反,自不可能是随兴而起,而是早有预谋。在皇帝病重的几个月,端王便频频有所异动,一边令自己的人马混进禁卫军中,另一边从西北调兵遣将回京。而太子对此早有所觉,亦有所准备。

    端王在宫中发难,令人团团围住奉先殿,转眼太子便令早埋伏在奉先殿外的弓箭手再团团围住端王的人。

    端王早已是强弩之末,就连王清都以为可以很快解决掉端王一系的人的。只是没想到的是,薛贵妃此时会用刀挟持了陈贵妃。

    太子虽然很想解决掉端王和薛贵妃,但却不能不管亲娘。

    然后两边是一番讨价还价,太子要求薛贵妃放开陈贵妃,而薛贵妃和太子则要求放太子放他们出宫。

    薛家在西北军中有几十年的积威,便是当年薛家两位将军因为败仗被夺了兵权,仍有许多将士忠心追随端王。而如今只要端王从西北调回来的军将就在城门外,只要能出宫跟他们汇合,在他们的护送之下逃离大燕,母子二人总有几线生机。

    太子为保生母之命,同意放端王和薛贵妃出宫。薛贵妃和太子挟持陈贵妃一路到了宫门外,与正在和太子的人马激战的己方军将汇合。

    此时端王的人马与太子的人马激战良久,早已死伤过半,余下的根本不能与太子的人马抗衡。但端王和薛贵妃成功出宫后,却并没有如约放开陈贵妃,反而继续挟持她,在剩余人马的护送下逃至京城外。

    而最终的结果是,端王和薛贵妃在逃至离京不远的山路上,被一位埋伏在这里的周姓少年将军截杀。这位少年将军在活擒端王和薛贵妃的同时,毫发无伤的救下陈贵妃。

    大老爷听完王清说完话之后,叹了一句道:“得天承幸,众逆首终于伏法。”

    不管如何,这场历时不到两天的宫变,最终以端王一系兵败而告终。接下来便是对端王一系的处置和对有功之臣的封赏了。

    薛贵妃直接被赐了毒酒,端王一脉全被贬为庶人后圈禁,至于卷进端王谋逆案的宁国公府,端王妃的娘家贾家等,则是夺爵的夺爵,抄家的抄家,处斩的处斩。

    同时,大行皇帝的丧仪继续。

    大行皇帝于奉先殿停灵二十七日后,迁葬裕陵,定庙号为“德”,是为德宗。三日后,太子登基为帝,定年号“庆宁”。尊养母姜皇后为皇太后,徽号“恭懿”,按祖制迁居寿康宫。尊生母陈贵妃为皇贵太妃,徽号“纯禧”,迁居惠康宫。其余先帝妃嫔,尊太妃、太嫔等。

    至此,皇权更替正式完成。

    ####

    六月骄阳,流金似火。

    王檀从马车上跳了下来,抬头看了看天空中挂着的那轮火红火红的太阳,吐出一口热气,然后便摇着宫扇往垂花门走了进去。

    王檀先去了锦春院,蒋氏正坐在榻上算账,见到王檀进来,连忙招手让她过来,开口问道:“回来啦,你姐姐如何了?”

    王檀走到蒋氏旁边的榻上坐下,道:“挺好的,就是孕吐得有些厉害。”

    王楹三月出的门子,过门刚三个月便被诊出有孕,让小杨氏和蒋二舅等人高兴坏了。蒋氏听到消息,也是兴冲冲就拉着小女儿去了威北侯府探望王楹。在关心了一番女儿的身体和身孕,叮嘱蒋霈不能在王楹孕期胡来之后,当天便回了王家,但却将王檀留下来陪了几天王楹。

    蒋氏继续问道:“那这几日你姐姐的胃口如何,会不会吃不下饭?”

    王檀道:“胃口好得很,比以前还好,现在她每顿能吃下两碗饭。不过就是,她的口味变得有些怪。姐姐以前从不喜欢吃羊肉的,嫌有膻味,但现在她每天都让人给她炖一锅羊肉。还有,姐姐现在喜欢吃生米。”

    蒋氏道:“女人怀孕的时候口味是有些变的,只要能吃得下饭就好。”说着顿了顿,又想到了什么,问道:“你姐姐是喜欢吃酸的还是辣的?”

    王檀道:“喜欢吃辣的。”

    蒋氏蹙了蹙眉,道:“酸儿辣女,看来这一胎是女儿。”但接着她又舒展了眉头,道:“女儿也好,女儿是贴心的小棉袄。而且她还年轻,等下一胎再生儿子就是。”

    王檀看着现在就已经开始操心王楹会生男生女的蒋氏,不由笑了笑,接着问道:“那娘,你怀我的时候是喜欢吃酸的还是辣的?”

    蒋氏听到她的问题,不由回想起自己当年怀孕时的情景来,一边回忆一边道:“既不想吃酸的也不想吃辣的。我生了几个孩子,怀你的时候是辛苦的,什么东西都吃不进去。但又怕你长得不好,所以拼命的逼自己吃,结果吃一点就吐一点。”说着又叹口气道:“但便是这样,最终也还是没有将你养好。怀相不好,加上早产,你刚生出来小得就跟老鼠一样,我那时候真怕你养不大。”

    王檀拉了拉蒋氏的手,不由道:“娘,您辛苦了。”

    蒋氏笑了笑,摸了摸她的头,道:“女人生孩子,哪有说辛苦的。”说完顿了一会,接着又摆摆手道:“不说这些了,过去的事有什么好提的。”说完又想到了什么,又道:“对了,你是不是跟继远侯府的世子爷认识?”

    王檀点点头,道:“见过几次面。”

    蒋氏又问道:“你救过他?”

    王檀道:“算是吧。”说着又有些奇怪的问蒋氏道:“娘怎么会知道?”

    蒋氏道:“他人来了,还带了一堆的礼来,说是答谢你当年的救命之恩。”

    王檀问道:“那他人呢?”

    蒋氏道:“先回去了,他说明日再过来拜访,当面答谢你的救命之恩。”

    王檀“哦”了一声,便也没有再在意。

    蒋氏又道:“那孩子在端王谋反那日不仅活擒逆贼,还救下了皇贵太妃,可是立了大功了。我听你爹说,他如今被皇上提拔为从三品的怀远将军,统领西北一方的军队。”

    只怕他的功劳还不止活禽端王,救下皇贵太妃这么简单,若不然,也不可能一下子就升做从三品的将军。王檀知道,他在早几年的时候就已经在替皇上做事了。

    王檀与蒋氏说了会儿话,接着便回了自己的归园田居。

    到了第二日,周世瑛果然又来了王家拜访,且他不仅来了,还带了“厚礼”。

    王檀看着她屋子正中间放着的两个大箱笼,那一个放了满满的名贵衣料和皮毛,另一个则放了珠宝玉石和古董字画等。这两大箱笼的东西,便是王檀见惯了好东西,都差点被亮花了眼。

    王檀转过头,看着抱手靠在门上,正盈盈对着她笑的周世瑛,问道:“你这是做什么?”

    周世瑛笑着道:“来还你人情啊。以前在庄子上,你不是老跟我说为了救我将家底都掏空了吗,我也跟你说过不会让你吃亏的。”

    王檀道:“我那时候说的是玩笑话,你还当真了。”

    周世瑛道:“君子一诺,驷马难追。”

    王檀走到椅子上坐下,对他道:“你将东西抬回去吧,这么贵重的谢礼我可不敢收。”

    周世瑛也跟着走到她旁边的位置上坐下,道:“我抬回去做什么,父母在,不置私产,抬回去还不是让我那后母占便宜,既然这样我还不如全给了你呢。”

    王檀道:“那我也不能收。”

    周世瑛道:“那你就全扔到街上去,反正我是宁愿便宜乞丐也不愿便宜我那后母的。”

    王檀懒得再跟他纠缠这个问题,便岔开话题道:“对了,还没恭喜你做了将军。十八岁就坐到从三品将军的人可没几个。”

    周世瑛一边笑得得意,一边却故作谦虚的道:“过誉,过誉。”

    这让王檀见了,在心里很是吐槽了一番:虚伪!

    过了一会,周世瑛又道:“对了,陶先生和你慧姐姐也回京了?”说着从身上掏出一份帖子来,递给王檀道:“这是你慧姐姐让我带给你的。”

    王檀打开来看,见是一份邀请她去做客的请帖。

    王檀道:“到时候我一定去。”说着又问道:“她现在住在哪里?”

    周世瑛道:“白家。”转头见王檀有些惊讶,便又解释道:“她一直住在青莲庵并不是办法,说句不好听的话其实是逃避。她父母俱亡,婚事可算是捏在她叔父婶娘手里,除非她一辈子不嫁人,否则她始终还是要回到白家的。”又怕王檀担心她,便又道:“你也不用担心她,你慧姐姐心眼可比你多,在白家不一定就会吃亏。”

    王檀点点头“嗯”了一声,但心中到底还是有些为白卿慧叹息的。

    周世瑛又问道:“听说你姐姐嫁人了?”

    王檀回道:“是,嫁给了我的二表哥,如今已经有身孕了。”

    周世瑛道:“你姐姐知书达理,是位好姑娘,应该得到幸福。”

    王檀眉眼带上了笑意,她喜欢听别人称赞她的姐姐。

    周世瑛在王家一直耗到了快傍晚的时候才告辞,王檀将他送出了门,回来后翻了翻他让人抬进来的那些东西,不由失声笑了笑。

    作者有话要说:二更。

    下一章女主就长大了,而一长大就开始说她的婚事了。

 第106章 终于长大了

    又是一年春天。

    莺飞柳长、杨柳吐翠、娇俏的杏花一朵挨着一朵长在枝头上;远远看去;簇锦拥团宛如花海一般。春风吹过,枝头沙沙,白色的花朵便从枝头上飘落下来。

    玉臻踩着白色的花瓣静悄悄的走近,看到的便是拿着一枝杏花坐在花树下的秋千上,轻轻荡着秋千的少女。

    少女大概十三四岁的年纪,穿着一身杏白色的提花纹褙子,梳着双螺髻;身体削瘦,眉黛肤白。此时背对着他;眼视着前方,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玉臻望着她的背影,不由温柔的笑了笑。接着抬脚走过去,扶着秋千上的绳索用力的推了一下,少女被突然荡起来的秋千惊吓了一下,连忙惊呼出声,接着回过头来,看见是他,睁着圆鼓鼓的眼睛略带恼意的瞪着他,然后“喂”了一声。

    玉臻笑出声来,等秋千再荡下来的时候,连忙扶着它。玉臻笑着喊了一声“檀妹妹”,然后转身走到秋千上与她并排坐下。

    王檀看了他一眼,道:“怎么来了也不出声,吓死人了。”

    玉臻道:“是你想事情太认真了,没发现我来。”

    王檀便不再跟他纠缠这个问题,转而问道:“你怎么会来?”

    玉臻如今已经不在王家念书了,他去年的时候,以十五岁之龄参加秋闱并考中解元,成了大燕有史以来最年轻的解元。泓哥儿与他同时参加秋闱,亦考中了举人。浩哥儿至今则是秀才的功名。

    玉臻道:“听说你这几天又生病了,来看看你。”说着又满眼关切的问道:“你病好些了吗?”

    王檀道:“好了。”说着又略不在意的道:“你又不是不知道,我每年春冬都是要小病两场的,有什么好大惊小怪的。”。

    玉臻皱起眉头,不赞同的道:“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这话不是你跟我说的吗,怎么到了你自己反而不在意自己的身体了。”

    王檀道:“我什么时候不在意了,我只是觉得你们不应该将我生病看得太严重而已。人吃五谷杂粮,哪有不生病的。”王檀不想再与他纠缠这个问题,便又岔开话题道:“对了,今天是你一个人来的?”

    “不,”玉臻道:“我母亲也一起来了。”说着脸上不由带淡淡的笑意,用肩膀碰了碰王檀,道:“你知道我娘是来干什么的吧?”

    王檀的脸颊带上了些红晕,略有些不自在的道:“不知道,我怎么会知道。”说着从秋千上站起来,拍了拍掉落在衣裳上的花瓣,道:“我要回去了,你一个人在这里慢慢荡吧。”说着转身便要走。

    玉臻“呵呵”的笑出声来,眉眼中漫上浓浓的笑意,看着她的身影道:“你知道,你肯定知道。”

    王檀转过身来警告性的瞪了他一眼,接着又转身。玉臻连忙伸手拉住她的手,喊了一句:“檀妹妹。”

    王檀没有回头,但也站着没有走,然后就听到身后的玉臻道:“我以后会对你好的。”

    王檀道:“八字还没一撇的事,现在说什么以后还太早了。”说着甩开他的手便走了。

    另一边,彭安侯夫人从锦春院里走了出来,然后驻足在门口,转头往回看着锦春院,想到刚刚蒋氏说的话:“……妾室姨娘多了有什么好的。别人我管不着,但我的儿子女婿,我是不允他们纳妾的。”

    不允许纳妾吗?

    这样的人家,若是将女儿嫁过来倒是不错,但若是让儿子从这样的人家娶一个媳妇回去,却让人不那么心甘情愿了。说得再好,又哪里有母亲舍得为了儿媳妇委屈自己的儿子。更何况她就只有这一个儿子,自然是希望儿子多生孙子,哪怕是庶孙,也是多多益善才好。

    送彭安侯夫人出去的秋堂看到她站在那里,不由用询问的语气喊了一句:“彭安侯夫人?”

    彭安侯夫人反应过来然后“嗯”了一声,秋堂对她笑了笑,道:“夫人请随奴婢这边走。”

    彭安侯夫人点了点头,然后随着秋堂往前走。过了一会,彭安侯夫人又问自己身后的丫鬟道:“臻哥儿呢,去哪里了?”

    她的丫鬟回答道:“六少爷说他去寻王五少爷探讨文章,可能要晚些回去,让夫人不用等他。”

    彭安侯夫人点了点头,不再说什么。

    几人继续走了一会,却看到原氏和王椒带了几个丫鬟从前面迎面走了上来,原氏仿佛只是偶然遇上她们似的,笑着走上前来对着彭安侯夫人行礼道:“彭安侯夫人,许久没见您了,您最近好吗?”

    彭安侯夫人回了礼,也笑着喊了一句道:“二夫人。”

    旁边的王椒也走上前去,对着彭安侯夫人款款的行礼道:“侯夫人好。”

    彭安侯夫人看了她一眼,少女面容光洁娇艳,身材高挑苗条,穿一身宝石青织银丝牡丹团花褙子,梳着随云髻,头插两支蕉叶玲珑金步摇,耳坠赤金垂心耳环,很明显是精心装扮过的。彭安侯夫人对她笑了笑,道:“七小姐如今是越来越漂亮了。”

    王椒的眼睛亮了亮,接着又低下头去故作羞涩的笑了笑,道:“夫人过奖了。”

    彭安侯夫人又道:“听说你下个月就要及笄了,恭喜你。到时候我给你送礼。”

    王椒笑着道:“多谢夫人。”

    原氏又看了彭安侯夫人一眼,笑着问道:“夫人可是要回去了?不知肯不肯赏脸去我院子里喝杯茶?”

    彭安侯夫人道:“您诚心邀请,我本不该拒绝的。只是不巧,家里正好有事赶着回去处置。下次有机会,再与您喝。”

    原氏道:“那我给您下帖子,您可要赏脸来啊。”

    彭安侯夫人道:“一定,一定。”说着与原氏告辞道:“那我就先走了。”说着便带了丫鬟,随着秋堂从她身边走过去了。

    等她走远后,王椒看着彭安侯夫人走远的背影,有些郁闷的道:“娘,彭安侯夫人根本不愿意和您说话喝茶。”

    原氏安慰她道:“你放心吧,我自有办法约到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