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回香城二三事 >

第19章

回香城二三事-第19章

小说: 回香城二三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受了这么一刺激,韩良开始决心养孩子。自然自己是生不出来的,只能是收养!
  
  回香城这个地方是没有杂学堂的,现在所有的无家可归的孩子都被杂学堂弄走了,所以想要收养个孩子就得去找杂学堂。而且得收养很小的那种,一旦有了记忆,孩子们去也未必想被人收养的!
  最主要的是打从圣上和无言公子在一起之后,民间多有效仿。男男女女收养子嗣成风,而又因为国富民足已然没有那么多孤儿,所以想要收养一个称心的子嗣还是很难的!
  不过韩良多少现在也是有贤明之人,是当今圣上下圣旨表扬过的,再加上和东方仁也有一面相谈甚欢之缘倒也很快接洽上了。
  只是三岁之下的幼儿真心没有了,三岁之上的若是不介意可以考量。韩良当然不介意,反正长大了也总会告诉孩子男人没办法生孩子的,所以也不怕记住不是亲生的。麻烦的是,三岁大的孩子已经和这里的孩子们玩熟了,深深让他和其他孩子分开,也不知好不好!
  
  “却也不用顾虑,只要孩子是愿意跟你走那么便是愿意了,我们百艺堂的孩子可是个顶个的聪慧呢!”东方仁笑着安抚韩良的顾虑,直把旁边的大哇看的吃味,都有丈夫的人了还要和其他男人笑得那么欢畅有必要么,晚上一定要尽兴。
  韩良却也有其他顾虑的,因为回香城没有像样的学堂。只有一个老先生开的私塾,现在大多也是送去认个字。所以孩子若是还要学习什么,怕是还要送达百艺堂来,他们是不是得搬家呢!
  韩良苦笑一下,“我再思量一番!”
  “哈,韩先生果真是仁善之人。若是担心将来孩子还想来百艺学堂,那么却又不必担心了!”东方仁果真与韩良算是知己了,尽管这是他们第二次见面,可是韩良想什么还是知晓的。
  “东方兄见笑了!难道要在回香城建学堂了!”
  “正是!”东方仁的谦谦有度,却也令大哇嫉妒,可是这些东西是学不来的。“而且还要多谢韩先生,若不是先生弄了客人在铺子学艺那么一出,恐怕我也不敢冒大不韪。”
  “既如此,我便去找愿意跟我走的小孩儿了!”韩良没了顾虑便拉了大哇进去。
  孩子们住在一起,尽管百艺堂的食宿之地甚好,看那孩子们睡在一起,夏天一定很热的。韩良顿时更加坚定了收养一个孩子的决心,而且和大哇讨论着是该找一个脑瓜子聪明的还是选一个四肢发达的!
  “要不选两个?”
  “你还不如说一对儿呢!”韩良白了大哇一眼,这人脑子想什么呢。还是一个孩子好,若是怕寂寞了,可以让孩子多出去和邻家孩子们玩,家里面孩子多了,简直是不安分,早些时候还听说大户人家为了家业斗得头破血流呢!
  至大哇摸摸鼻子,一对儿也不错,童养媳什么的也不是不可以啊。不过他也知道这种事情韩良早就有了自己的想法,问他的意见不过是随口一问,也无需他作答。
  
  最后韩良还是学了四肢发达的孩子,问孩子愿不愿意,孩子当然说愿意,不过有条件。条件是要拉着把他的弟弟一起养,他弟弟是个头脑聪明,四肢不发达的!
  然后大哇就没忍住笑了出来,感慨有些事情啊简直是如有天助!
  韩良也嘴角直抽,这简直是无语问苍天了。不过两个就两个吧,一个头脑聪明一个四肢发达,倒也不像长大可以斗起来的一对,反倒是像大哇和他!
  哼!一想到这个就生气,明明都是男人,为何每次他都在下面!
  
  之余最后,还就是把这一对儿都收养了。具体生辰确实不知道的,估摸着也就三岁多一点,韩良去县令那里落户籍的时候把生日放在了一起——三月初三!
  这个时候大哇才意识到他这些年都没给韩良庆祝过生辰,当然韩良也没给他过过。稍微一想,也便想通了。韩良的母亲是因为生韩良落下病根过逝的,这等日子却也不适合那里庆祝!
  如今有了孩子,那么以后一家人的生辰也都选在这三月三,风筝满天飞的日子吧!甚好!
  
  于是这一年格外的过的安稳,韩良一边读书一边教两个孩子认字读书,大哇给一家人准备吃喝,等着收割了的时候去田地里收收租子,另外也教孩子们一些拳脚功夫。
  两孩子很淘气,不过韩良不生气。看着活泼有童趣的孩子韩良也算是一种慰藉,他的孩童时期可没有这么自在。
  不生气不过也不放任,若是做出一些不合理的事情照样罚他们。罚孩子的事情他是不会亲自做的,都交给了大哇。大哇罚孩子也没有什么新奇招数,只是让他们在太阳底下扎马步云云的!
  韩良有了孩子,大家都是很开心的,毕竟小孩子云云的都是蛮好玩的,尤其是他们还没有自家孩子的时候。不过小棍子不甚欢心,因为有了更小的孩子,他的优势就荡然无存了。
  半大不小的孩子,正是别扭多心的时候。他觉得他师傅不喜欢他了,而且师傅这半年多都没做什么挣银子的事情,是不是答应给他弄一个挣银子的买卖的事情要黄了!
  师傅都有了孩子了,以后的东西应该都是他要给孩子的吧!他不过是师傅捡的一个徒弟,怎么也比不上师傅的孩子的,越想越担心,越想越不安心。
  
  这天晚上大家都睡下的时候,小棍子没有睡,而是翻出了自己的私房钱。这三年来他师傅没有亏待他,平时的一应生活所需都很满足他,末了还给她很多银子零花,年底的红包也封的足,压岁钱也给的多,所以也积攒下一些。
  数一数,倒也有一千多两呢!在回香城不行,但是其他地方买些田产或者买间铺子也还是可以的!
  小棍子也动了离开师傅的念头,虽然他只有十一二三光景,但是他长得高,看起来也有十四五了,出去也不会被欺负了去吧。
  
  收拾好细软,留书一封,小棍子便离开了住得地方。
  其实不知道要去哪里,所以也便回当年来的地方,回去给收养它的老乞丐烧些纸钱。然后自己也可以做点生意的,他觉得自己也还是可以的,起码有手艺!
  出了城,并没有走多远。就遇到了拦路的,不是别人,正是大哇。
  “啊,师公!”小棍子把这个称呼也叫习惯了,韩良还生气了一段时间!
  “决定自己出去闯一闯了?”大哇早就觉得这孩子别扭了,所以一直盯着呢。
  “嗯!师傅有儿子了,玉器铺子我也帮不上忙了,我打算回老家看看!”
  “也好!我十一岁的时候也出来闯江湖了!现在太平盛世,比我那个时候安全多了。这是一万两银票还有些干粮,你都拿着吧,走江湖终究缺不了这个!”
  “是师傅给的吗?”
  “哈,若是让人知道你这大半小子争宠,可是要笑话你的!拿着便好,现在走哪里都少不得银子!”
  “帮我谢谢师傅!”小棍子没有犹豫接了银票,因为他此时明白师傅并没有抛弃他。可是他已经决定了,一定要自己出去闯一闯!
  “路上小心。外面装一些碎银子,别露白了。虽然是太平盛世,也不保证见财起意!”
  “嗯!”
  ……
  
  小棍子继续赶路去了,韩良却从阴影中走了出来,看着小棍子离开的方向一阵不舍。
  “放心!这小子奸猾着呢,再说了我也教了些他拳脚本事,不怕被欺负了去!”
  “嗯,我晓得!”
  “你啊你!”韩良这件事其实有何大哇商量,回香城这个地方太多做生意的人了,无论做什么都不可能做大,因为一旦有人做了马上就有人效仿,什么都做不大。最后只能局限在一个铺子,这不是韩良所期望的。
  但是韩良还是要考功名,又不可能花心思去做大一些什么。可是小棍子不同,那抠门劲儿,那奸猾劲儿,绝对是天生的商贾之人,局促在回香城太浪费了。
  倒不如这个时候让孩子拼着一股痕迹闯出一番天地,也是他这个名不符其实的师傅的心愿了!
        
【银票夺主】
  
  天元八年热闹的一年,各地商贾之人纷纷而现,走在路上的十个有九个半是从商之人。另外半个他是是投靠亲戚的,打算在大的城镇之地做一些买卖!
  天元九年,照例是科考的一年。依旧要考功名的读书人当然使劲儿读书,却也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毕竟有了天元七年开恩科的事情之后,读书人都晓得了,要想考卷被主考官欢喜得对民间之事有足够多的了解!
  当今圣上最喜欢由神奇之事下笔,讲述自己独到见解的文章。
  
  可惜他们没想到的是,这年春天忽然圣上就跑了。那一天本来是上朝时间,可是没看到无名圣上,看到了只有四岁大的储君,于是大家知道这是圣上让位了!
  改国号天缘,不铸新币。
  
  一朝天子一朝臣,更不用说这朝堂上的天子此时只有四岁。各种心思者自然有之,当然这与那平头百姓无甚要紧,无论谁做皇帝他们都还乐呵地过着,只要能吃饱穿暖。
  心思活络的是那些商贾之人,传言这皇帝的亲生父亲是被无名皇帝斩杀的罪臣。如这新皇帝存了报复之心,是不是无名皇帝的政令是不是都要推翻啊。
  也有心思活络者淡定一笑,这无名皇帝虽然让位了,却没听说有驾崩的消息传出来。传言无名皇帝一直醉心江湖,该是和无言公子游戏江湖了吧,所以新皇帝并不敢过分推翻无名皇帝的政令。
  是呢,是呢。很多人赞成,朝中大臣都是无名皇帝的心腹。区区一个四岁的幼童怎么可能翻出天来,就放宽心的照旧过日子吧!
  最终,庙堂上的人庙堂下的人都这般心思。
  
  然而在他们心准备放下去的时候,新皇便出了一出政令。不铸新币,不铸造铜钱,连银元宝也不会铸造了,但由朝廷统一印制银票。
  理由很充足,那就是银子和铜钱在流通过程中总是会损失掉,而且成色不足者不易辨认,故以银票替代。
  一时间,个钱庄的银子都被收入国库待之的是相迎金额的银票。百姓手中的银票可去各大钱庄更换,至于百姓手中的银子可去无言钱庄兑换相应金额的银票。如果不去兑换银票,仍旧使用银子,一经发现缺斤短两成色不足者当判极刑!
  早已伸手银子成色不足的百姓自是纷纷前去兑换,已经尝过使用无言钱庄小金额银票觉得很便捷的百姓也纷纷响应,至于觉得这是新皇帝添存国库别有居心者犹在观望!
  不过当他们用银子的时候,尝尽了百姓们的排斥之色之后也慢慢开始使用银票。尤其是当不以为是的人因为使用的银子成色不足被判极刑之后,就很少有人手中还存着银子了。
  毕竟朝廷的告示上说了,若是早早去退换银票就不会苛求银子成色的问题,若是以后再去兑换,则会考究银子成色问题,到时候兑换到手里的银票保不准就打了折扣!
  
  关于回香城没有太多的变化,因为这里的百姓用小金额的银票直接买卖已经好些日子了。再加上回香城没有铸币的官衙,所以也没能看到原本的主笔司的锻造炉纷纷变成了印刷版!
  韩良没有太在意这个,因为他在忙着考试。这一年要考三次,县城里卖弄考一次,州府要考一次,京城要考一次,拔得前五甲的话可以子啊金銮殿见到皇上。不过那是以往惯例,今年圣上年幼,估摸着最后状元也便由左右丞相做主了!
  不枉一年多的努力,县城这次考了个第十一,刚好按着人口数量的分配能去州府考。回香城人多了,相应的名额自然也就多了,尤其是东方仁在回香城办了百艺学堂之后,连带的考试的人也不用去隔壁县城考试了!
  不过按着韩良的话来说,回香城虽然人多,但是参考科考的人却不如其他县城的人多,素以这次虽然考了个第十一名,但也说不上好。不过,总是考过了的!
  
  也算一件喜事,值得庆祝一下。可是正当大家庆祝的时候,有客人找上门了,说食客斋找回的银票是假的!
  韩良扶额叹息,果真担心的事情出现了。以前的银票就有作假的,但是因为都是金额比较大的,人们买卖的时候都很小心,所以假银票还不多。现在参杂着小金额的,果真就多了起来。
  大家看着客人拿回来的银票,并不能确定是食客斋出去的,不过这人今天确实有来食客斋吃过东西,也便息事宁人了。
  送走客人,也没心情庆祝了。大家开始一张张检查银票,发现假的也便只能自认倒霉!这夜傍晚,食客斋前面热闹非凡,因为韩良带头烧毁假的银票。做足了派头,为食客斋搏回名声的同时也告诫大家要注意,银票上面还是很多精妙的防伪标示的,希望大家共同努力让假的银票无所洞行。
  
  很快很多地方也出现了假银票,而且相当以假乱真,朝廷动怒,直接派刑部尚书彻查此案,自然也改进了印刷银票的方法。
  不过好长一段时间内,大泽朝都笼罩着假银票的阴霾。倒也和以前人们用的银子成色不足有相似之地。唯一不同的是,朝廷相当重视,若是叔发现哪家使用家的银票,不论金额大小不论是否之情都要杖责。
  若是发现有造假银票的,倒也不用多说,处以极刑。盛世而用重典,却也延续了无名皇帝的风范。
  
  再说韩良接下来就要去州府去应考了,去的却不是鄂州州府,而是鄂州隔壁的徽州州府。按说以前回香城属于鄂州,学生们理应去鄂州考试才对。不过朝廷却命令让回香城学生去徽州州府应考,个中缘由自然有,不过真正原因却也不足详说了!
  徽州州府海里的近一些,对于学生们而言自然是更好。韩良拾掇妥当便出发了,大哇本来要陪同的,可是家中孩子要照看,其他人也不放心所以就让大哇留下了。大哇可舍不得,还说带着孩子们一起去徽州州府看看呢,可惜被韩良声色俱厉地禁止了。孩子太小,万一路上生病了那可不成!
  于是,最后韩良一人上路。本来韩良是要骑马的,可是这次被大哇声色俱厉禁止,最终只得坐马车。倒也不错,一匹马的马车,轻便舒服。
  
  大哇是数着过日子的,正值初夏时分,风和日丽。走在路上是很舒服的,可是大哇少不得担心,有没有吃饱,有没有睡好。于是大哇经常发呆,两个孩子看不下去了,还说他们自己可以照顾自己,让大哇爹爹去找韩爹爹。
  大哇自然只是笑笑,怎么能可能让四岁大的孩子待在家里。本来也可以将孩子让食客斋那些兵丁哥夫人们照看的,可是韩良说了自己的孩子就要自己养。本来就少了生孩子的过程,若是养孩子也缺少了,那当初还不如不养呢!
  大哇的日子也便这么过了,若是不谈每日对含量的思念,倒是也算惬意。尤其是中途他师傅还来了一趟,看到他的两个孩子那么好玩,竟然住了三日才依依不舍地离开。还说下一次来一定要给带更大的礼物,至于他徒儿完全沦落为带孩子的倒是视而不见!
  
  再说韩良路上,走走停停掐算着日子。自然也想家里的孩子和大哇,可是已经出来了,也便这样了,好好发挥争取考上,就今年把老爹的遗愿完成了,若是今年不成,以后还要很多次这样,可就更苦恼了!
  坐在车上,马儿是不用专门赶得,毕竟管道很平整,也只在岔路的时候注意一下就好。行车的时候韩良也有在温习书本的,也有想为什么把回香城的学生安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