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重生之小说巨匠 >

第144章

重生之小说巨匠-第144章

小说: 重生之小说巨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然而,没有答案,作者金庸先生笑眯眯地说,我也没有答案。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个性。或者根据对小说本身的把握,自己做出抉择,这也是一种趣味啊。
这种说法当然不可能获得广大读者的认可,他们不停地写信催促,甚至金庸先生身边的朋友都当面劝过许多次,给大家一个结局,一点都不难,几段话的事。不过可惜,作者不同意。他不愿意破坏这种含蓄的美。
柳敬亭也曾是被这种含蓄折磨过的读者之一,不过他自作主张地给小说续了一个结尾,大致就是两人拼着重伤同时收招,但最后巨石仍然坠落,胡斐和苗人凤同时落崖,在坠落的过程中,看到半山伸出一棵树,这就是传说中的“半山永远张一棵树”定律。
之后,两人半空施展绝妙功夫,双双挂到脆弱的树枝上,在这濒临死亡之际,胡苗二人各自说出真相,苗人凤惊喜交集,决定以命救下胡斐,最后用灭绝师太托周芷若的办法垫在了胡斐身下。
这样的情节安排之后,苗人凤无论生死,胡斐和苗若兰都能顺理成章地在一起,柳敬亭的计划的是苗人凤没有死,但他一身武功尽废,成为废人。
总而言之,柳敬亭的抉择是大团圆。
不过,那只是在彼世界,在这个世界推《雪山飞狐》,柳敬亭不会做一个字的更改,这既是对原著的尊重,也是对这个世界读者的一次试探,虽然大概能预见到这个结局出来后,又会有一番“抵制风暴”。
【嗖地一声,一支羽箭从东边山坳后射了出来……】
《雪山飞狐》之旅终于正式开始。
……
“小时候老人家说,七夕这晚,打一盆清水,躲到辣椒地,能在盆里看到牛郎织女的倒影,还可以听到牛郎织女对话。”
亭穿六年的阳历八月恰好跟七夕重合,501公寓今晚全体活动,一起去看了一场爱情电影,从影院走出来的时候,柳敬亭说了家乡的一个传说。
“那岂不是很浪漫,老柳你这么做过吗?”。
和许源手牵手的林薰侧头问道。
“做过,肯定啊。”柳敬亭诡异一笑,许源会意地跟他对视了一眼。
“你们俩干嘛笑得那么邪恶?”林薰问。
“小别胜新婚这个道理你们没听过?”许源提示道。
“下流!”林薰和杨丽璐齐声骂道。
柳敬亭一脸茫然,问:“这话从何说起?”
“你刚才笑的样子。”
“喂,我笑是因为我现在觉得那样做很傻,是不好意思的笑,你们在想什么,噢,天哪,你们不会是想,晕,你们是女孩子啊,思想能不能纯洁一点了,要知道牛郎是带着孩子过去的,你们两……太重口了吧?”
柳敬亭痛心疾首,右手举起,颤抖着点着两个女生,一副“孺子不可教”的样子。
“无耻无耻无耻无耻,柳敬亭,你怎么能这么无耻?”
杨丽璐被倒打一耙,一边气急败坏地对着柳敬亭叫着,一边追过去试图施以拳脚,柳敬亭撒腿就跑,两个人一前一后地再次玩起追逐游戏。
“你们两在一起吧!”
林薰对着二人的背影大声叫道。
“许源,管好你家女人!”
杨柳二人的声音从前方传来,回荡着橘黄色的霓虹灯中。
……
8月5日,《匠录》上市,《碧血剑》连载了两回,这么安排,一则为了拉回《书剑》下连载后丢失的人气,一则是剧情需要。
《碧血剑》第一回等于只介绍了一个背景,到第二回故事的明面主角袁承志才正式出场,写连载小说,自然是早点让读者见到主角的比较保险,除非功力深厚到一定程度,才敢像《笑傲江湖》那样开篇。
因为《碧血剑》连载的消息早已放出,所以新一期杂志刚一放出,就销售一空,和《匠录》几乎取得同样成绩的还有千红文化的《大江湖》,首印15万册刚完成铺货,就立即卖光,随后各地发出紧急催货函。
《大江湖》团队终于再次感受到了那种久违的感觉,特别是老编辑们,私下聊天的时候,感慨万千,说起古庸生时代的《大江湖》,难免唏嘘叹惋,听得那些新编辑一脸的不明觉厉。
至于千红老板陆艺筹和总编魏无知更是相对唯苦笑,什么畅销杂志啊,单单把“古庸生”三个字印在杂志封面上,就能保证三四十万册的销量了,更何况,杂志里果真有他的最新连载,更何况,他的这个连载还在跟自己杂志的连载打擂台呢。
实际上,早在《大江湖》和《匠录》宣布八月会刊载古庸生的连载开始,网络论坛和读者们就已经为古庸生搭好擂台,只是这次擂台的挑战者和被挑战着都是他一个人而已。
《碧血剑》pk《雪山飞狐》!
古庸生vs古庸生!
“这是一个人的擂台,这是没有对手的寂寞!”
论坛里古庸生的读者们如此感慨着。
有pk自然就有站队,当《大江湖》和《匠录》先后上市之后,两部小说各自的专题论坛以及自发的pk投票随即开始。
“古庸生这类小说的开篇一向慢热,不看半年连载,根本不可能出什么结论,而且作为中篇的《雪山飞狐》一次只连载一章,连回目都没有,显然吃亏。”
支持《雪山飞狐》的一方提前给自己铺好后路。
“中篇进入剧情快,更加凝练,而且戏剧冲突也来的比较快,也不算怎么吃亏吧?”
《碧血剑》一方一边反驳对方一边随手为自己铺了一条路。
总之,网络世界因为古庸生的出手,再次掀起一番讨论热潮,几个论坛的平台公司负责人无不因此眉开眼笑,为这些活动提供充分的支持,而那些因缺乏新闻不得不自己编撰新闻的记者更是欢快不已,热情洋溢地跟踪报道。
千红和映日方面也都是乐见其成,虽然柳敬亭个人对这些活动没有表态,但经验丰富的亮丝却不会放过这个宣传良机,他伙同常有道、乔治、徐森等人,披上各自在各个论坛的马甲,开始制造话题,和千红那边的宣传人员默契配合。
林天阁也在参与这个“一人pk赛”,不过他用的马甲不是本尊“空中楼阁”,而是“下雨不打伞”。
“下雨不打伞”对古庸生的这次出手也不是一味赞同,他认为古庸生一手挑起网络偌大风波,卷走所有注意力,会一定程度上影响其旗下新人作者的发展。
林天阁有这种担忧其实也无可厚非,因为他除了一边在写《清雨药师》,一边还在构思另外一本小说,这倒不是说林天阁对《药师》不专注,这是所有作者都会面对的一个状况,在写这本书,脑子里却偶尔会跳出下本书的精彩片段和语句,忍不住就随手记下来。
这本《清雨药师》会为自己积累人气是必然的,下本书一飞冲天也是可能的,但是古庸生这么一横,希望似乎又变得渺茫。
毕竟,这个世界写武侠,古庸生是真的无敌手!
“相信终有一天,会出现一个人站在pk台的另一端,到时,古庸生就不会再寂寞!”
“下雨不打伞”在某个帖子里这么写到。(未完待续……)

第二百三十九章 第二序列的选题
    虽然网上关于pk的话题层出不穷,大家参与的积极性也普遍高涨,但总体来看,争论的氛围还是保持得相对平和,除了少量斥责炒作和无脑黑的帖子,大家的重点基本还是在小说和作者身上。
常规的剧情讨论和猜测,或从寥寥章节的具体行文中探索古庸生风格的变化。
其他作者看到这种和谐有爱的场面,难免又是一阵羡慕,既羡慕古庸生浩大的人气,又羡慕他读者群优良的素质。
这种素质不止于讨论的方式和谐,还包括他们颇见功力的文学素养,那种头头是道真替自己的偶像长脸。
某个畅销书作者在微型博客如此感叹时,有人留言告诉他真相,作者和读者从来都是写读相长,你在感慨别人家的读者的时候,有没有想过,你的读者也在感慨被人家的作者呢?
于是作者和读者的关系问题又另外衍生出了一个话题,吸引了不少网友的关注和参与。
网络讨论从来都是如此,没有哪一次长期的论战不歪几次楼、转换几次枪口的,若果哪天人与人之间的争辩可以简化到你问我答或我问你答时,一些不必要的争端会自动减少,当然,那些提供辩论平台的公司不会欢迎这种事情的发生。
有鉴于读者理性和感性结合得如此得体,《匠录》执行主编亮丝顺势提议做一个书评大赛,简单地设置几个奖项。激励一下大家的积极性,同时也算是对其他几家正在兵荒马乱般地准备各种活动的杂志的一个呼应。
这个时候,除了已经宣布做征文的《大江湖》。《原上草》和《鼎小说》也都没有闲着,韩朔那边公布出来的创意是两个互动项目:
一。“你们问我们来解答”。大意就是,读者可以向所有人提问题,然后杂志工作人员会负责问这个问题找到最精确的答案;
二。“你们的梦想,我们来实现”。读者可以向杂志交一份自己的梦想策划书,比如畅游撒哈拉沙漠,比如探险索马里。只要读者提出来的构思具有操作性,杂志方面会提供人和钱帮助读者实现梦想。
这两个项目出来之后,在业内和读者群中间引起不小的讨论。特别是第一项,韩朔刚公布出项目,微型博客下面就被读者狂刷留言,五花八门的问题扑面而来。什么“韩朔第一次多长时间”、“赵欣有没有男朋友”、“徐晓琳你什么时候嫁给我”、“张大海。我书包里的那只癞蛤蟆是不是你放的”、“我今年已经十九岁,但我还没迎来自己的初潮,请问我有问题吗”等等等等,诸如此类。
《原上草》宣布新项目之后,薛慕亮很快在个人微型博客里宣布鼎世文化最新重磅举措:开始举办文学新人选拔大赛。
鼎世的这个选拔大赛和《大江湖》的征文有相似的地方,但具体流程和最终比赛结果有所不同,比如千红征文比赛的获胜者在交出自己的比赛作品之后,可以选择签约千红也可以拿着这个履历却寻找其他机会。但是参加鼎世文化选拔大赛的作者,一旦得到名次。必须与鼎世签约。
这也是征文比赛和选拔大赛的区别。
……
“这一期又接近两百万册,《书剑》完本的影响基本被抹平,即是说咱们的杂志差不多已经稳定下来,十万册左右的销售浮动,属于正常比例范围。”
亮丝思路清晰地在工作群里阐述杂志现状,虽然看不到表情,但是能从字里行间看到他的自信和隐隐的自得,“十万册浮动属于正常范围”,这种数据计法在全国找不到第二家,因为杂志销量的基数以百万计,所以十万册浮动属于正常范围,而对于其他家杂志来说,十万册这个数字甚至是他们梦寐以求的杂志月总销量。
“这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柳敬亭回说。
“不过,我们目前的问题也很明显,那就是缺乏固定作者群,没办法,这是所有新杂志的通病。”
“作者的事情急不来,只能慢慢培养,说到这里,我想起今天看到的一个帖子,说这次pk赛可能会阻碍新人发展,感觉有些道理,我们这边刚刚给空中楼阁腾出一段时间的空档,我这次决定有些急了。”
“‘下雨不打伞’?我也看到了。”常有道回道。
“杂志在稳定期,依靠新人哪里能撑得起来?”亮丝说。
“对。还有,林天阁昨天跟我提了一下他开新书的想法,我觉得挺不错。”
“《清雨药师》要结束了吗?”。
“没有,会连载到十一月,然后成书出版,林天阁说差不多会有十五六万字的样子。”
“我看也差不多,可能是他第一次写长篇,束手束脚的地方比较多,而且,受短篇影响还比较大,格局容量没办法再扩展,十五万字收官是比较理想的打算。”柳敬亭分析道。
“新书什么背景?”柳敬亭补问了一句。
“仍是宋朝的背景,写一个持刀少年闯江湖的故事,主编你刚才提的格局容量的问题,林天阁自己也意识到了,因为开始就是短篇构思,所以没有放开,他表示新书会避免这个问题。”常有道接道。
“宋朝的持刀少年?”
“是,他给的简介是‘故事将讲述一个少年刀客经历波澜壮阔的朝堂与江湖风雨的故事’。”
“不错,只看这个简介就大有可为,其他还说什么,比如书名?”
“没有说,只是简单提了一下。”
“嗯,你把他的想法搞清楚,然后我们再一起商量一个完善的设定和架构,亮主编,这个就当做我们下个优先选题吧。”
“好。”
“大家回去多找找宋朝方面的资料书看一下,能提供出来的主意和点子都积极在群里发言,徐森你统筹一下,整理好统一交给常有道,老常你负责跟他具体沟通。”
柳敬亭有条不紊地布置工作,被点名的编辑立即应“好”或者“收到”。
即便是经验丰富、杂志常识远远多过柳敬亭的亮丝,也不得不对柳敬亭的掌控力表示钦服,他是脾气温和、待人谦逊友善,但是他一旦做出决定,基本是不容反驳,不是他不允许,而是没有反驳的余地。
至少到目前为止,柳敬亭作为《匠录》的掌门是够格的,他有足够底气,他有充分自信。
想到这点,亮丝感觉到一丝不安,这种不安好像病毒一样在心里蔓延,搅得他心虚难宁,一方面,他已经渐渐迷恋上了做超级畅销杂志执行主编的滋味,那种任一举动就能在出版界呼风唤雨的感觉是在《流浪者》完全无法体会到的乐趣,另一方面,他还要执行那个有可能是出版界有史以来最不可思议的任务,这个任务由出版界女诸葛亲自制定和下达,其中的复杂和艰难,随着他们和柳敬亭的熟悉而日益增加。
亮丝想了很久,最后还是决定打个电话。
……
在亮丝打电话的时候,常有道也在打电话,他在给高材生、潜力武侠作者林天阁打电话。
“编辑部的意思大概就是这样,主编古庸生亲自下了任务,把你的下本书标为优先选题,也就是说你的新书将会成为我们杂志第二序列选题。”
常有道跟新作者讲话时,情不自禁地会摆一点编辑架子。
“第二序列?”
“怎么?”
“没事,我的意思是,古大在这次一人pk之后会立即出新作品吗?”。
“这个我也无从得知,你不用管那么多,安心写书就好,既然杂志决定培养你,资源会相应倾斜,你不用担心那么多。”
“嗯嗯,我听常大的,那个,我现在反正是不敢跟古大打擂,会一败涂地?”
“现在?”
“嗯?”
“没事,先这样,你有空把新书的大纲拟一下,我们这边会替你做完善。”
“好的,谢谢常大,对了,也谢谢古大。”
常有道挂了电话之后,又给柳敬亭打了一个电话,说起林天阁言语中的野心,笑道:“他是准备假以时日跟你打擂呢。”
“拿破仑说过,不想做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你就没有要打败谁的想法?”柳敬亭不以为意地说道,实际上他以前何尝没想过要写并肩金古梁的作品?
“有冲劲是好事,但是也要自知之明不是,我担心这样的作者不好控制?”
“控制?老常,我第一次发现你居然会有这种法西斯思想,你应该知道文艺最忌讳什么吧?就是控制。”
“我懂这些道理,可是你想下,我们现在是做杂志,如果培养出一个作者就跑一个,损失太大。”
“那就想办法留住他们嘛,不然要你跟着他干嘛?”
“明白了。”
“还有,我想了一下,林天阁新名就叫《宋刀》吧,简单易记。”
“嗯,而且适合新人,对了,刚跟他聊书,他问我你《雪山》和《碧血剑》完结之后,下本书什么时候,他是担心撞到你的档期。”
“叫他不要担心,这两本书结束,我会先专一地写陆小凤。”
“好。”
……
黄河文艺副社长办公室。
莫之余若有所思地挂上电话,回手拿笔在纸上写了“林天阁”三个字,然后用笔尖点着这个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