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成君忆解密三国真实历史:千里走三 >

第2章

成君忆解密三国真实历史:千里走三-第2章

小说: 成君忆解密三国真实历史:千里走三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昭烈之题,又虑不详故实……”云云。到了元世祖(忽必烈)时期,昭文馆大学士郝经认为“蜀先主庙”四字分明是把刘备目为伪皇帝,辱没了刘备的令名,遂改名汉昭烈帝庙。明武宗正德二年,吏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焦芳重修殿宇,感慨于刘备、关羽、张飞之义气,又改名为三义宫。

此外,楼桑村这个地名的出现,究竟是在《三国志》之前呢,还是在《三国志》之后?其实是很值得推敲的。刘备小时侯是否真的说过“吾必当乘此羽葆盖车”,也很值得怀疑。《三国志》的作者陈寿为什么要把那棵奇特的桑树和那句奇特的话写进历史?是说刘备从小就有龙凤之兆呢,还是说刘备从小就是一个想当皇帝的野心家?

自《三国志》成书以来,对《三国志》作者陈寿的怀疑与指责就不曾绝于历史。晋简文帝咸安年间,大司马桓温有篡位之心,别驾习凿齿把他比做曹操,遂创作《汉晋春秋》以为警示。习凿齿在叙述三国历史时,把刘备看作是延续汉朝的合法政权,而曹魏才是谋权篡位的伪政府。他认为,正确的历史观关乎国家的文化,晋朝应是继承汉祚,不应继承曹魏。《三国志?裴松之注》、《资治通鉴》、《晋书》、《后汉书》、《四库全书》也纷纷批评陈寿无良史之德。

那么,究竟是陈寿别有用心地编派刘备呢,还是刘备真的从小就有当皇帝的野心?问之于同行的王法文先生和刘桂郁先生。他们笑了笑,没有回答我。后来见到三义宫旅游公司的W先生,又相问之,回答说:“我觉着,人活着是需要一点野心的。”

我们现在看到的三义宫,重建于1996年,采用明代风格三进院落布局,由外向里依次为山门、马神殿、关羽殿、张飞殿、正殿、退宫殿、武侯殿、少三义殿,同时按照原有形式内塑87尊塑像。W先生亲自为我做导游,如数家珍地介绍三义宫的景观艺术。最后来到服务处歇息,又特地介绍立在服务处门口的一副楹联,曰:“三国演义从这里开篇,桃园义气到此处寻根。”虽然对仗不甚工整,平仄也有欠协调,却也颇具文采。

桃园结义的故事,不见于《三国志》,而见于《三国演义》。于是有学者怀疑它的真实性。我问道:“历史上真的有过桃园结义的故事吗?如果它是虚构的,为什么是在桃园,而不是杏园、竹园、梨园?还有,他们究竟结的什么义呢?”

W先生大笑起来,说:“还真把我给问住了。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这里是刘备、关羽、张飞相知相识的地方,也是他们开始共同创业和改变命运的地方。”
桃园的秘密(1)
 

桃园结义的故事里隐藏着许多秘密。其中第一个秘密,就是桃园。那么,历史上是否真有这么一片桃园呢?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很多动植物都有它的象征意义。例如杏园,亦称杏林。三国时期董奉隐居庐山为穷人治病,也不收钱,只需植杏五株,如此积年而蔚然成林。所谓“春暖杏林”、“誉满杏林”,称颂的是高尚的医德和高明的医术。竹子呢,象征着节操,历史上有节操的文人雅士,便往往择竹园而居。而梨园则是戏曲艺术行业的雅称。

至于桃,其文化内涵也相当丰富。桃花象征爱情,桃子象征心灵,桃木则可以用来驱鬼辟邪。庄子说过:“插桃枝于户,连灰其下,童子不畏,而鬼畏之。”为什么鬼畏惧桃木桃枝,而童子不畏?因为童子心灵纯洁。晋朝诗人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描绘了一个人与人之间相亲相爱的美好世界,其来源即在此处。《本草纲目》作者李时珍证实:“桃味辛气恶,故能厌邪气。”《西游记》作者吴承恩则描写了一个大闹蟠桃园的孙悟空。

所以呢,刘备、关羽、张飞选择桃园结义,应该不是偶然的。桃园所象征的,是一个神奇、神秘、神圣的精神世界。《素书》云:“同志相得,同仁相忧,同恶相党,同爱相求,同美相妒,同智相谋,同责相害,同声相应,同气相感,同类相依,同义相亲,同难相济,同道相成,同艺相窥,同胜相胜,此乃数之所得,不可与理违。”刘备、关羽、张飞之所以能够成为恩若兄弟,正是因为他们在精神世界的同义相亲。无论历史上是否真有这么一片桃园,《三国演义》所描写的都是一个事实——刘备、关羽、张飞同义相亲的事实。

第二个秘密,是刘备、关羽、张飞的关系。结义之后,就要论及兄弟名分。刘备出生于汉桓帝延熹四年,桃园结义的时候,应该是24岁。关羽呢,根据相关资料,大约比刘备年长一岁。张飞大约在18岁至22岁之间。有人就要问了,为什么在这个团队中,不是关羽,而是刘备做的兄长呢?

我们知道,刘备从小跟着母亲织席贩履。及至稍长,有两位贩卖马匹的大商人,一位是张世平,一位是苏双,他们看上了刘备,聘请刘备代理涿县地区的商务。由于黄巾起义,天下动乱,马匹在当时成了一种相当昂贵的商品。刘备很快挣到了第一桶金,等到当地政府出榜招募乡勇的时候,他已经有了一定的资本来组建自己的军队。有两个人前来应聘,一个是关羽,一个是张飞。《华阳国志》中说,刘备合众,河东关羽、同郡张飞“并以壮烈为御侮”。所谓“御侮”,是一种职务,就是保镖、警卫的意思。

《三国志?关羽传》中说,刘备待关羽、张飞二人“恩若兄弟”;而关羽、张飞也常常在“稠人广众”之中,侍立在刘备周围,“不避艰险”。这段话,一方面反映了他们之间的友爱,另一方面也表明了他们之间的工作关系。后来,人们常常在戏剧舞台上看到关羽、张飞肃立在刘备身后,以为是两个弟弟对大哥的敬爱,其实也是他们的职务所决定的。
桃园的秘密(2)
 

简单地说,刘备与关羽、张飞的关系,其实是老板与员工的关系。出于对刘备的尊敬,尽管关羽比较年长,他们依然把刘备称为大哥、关羽称为二哥、张飞称为三弟。我们不得不感叹,原来老板和员工之间,竟然也能够建立起兄弟和骨肉一样亲密的友谊。

第三个秘密,是中国历史上的两项科技发明,一项是骑马用的马镫子;另一项是炼钢技术,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谓的贝西麦炼钢法。

秦汉以前的人们出行,除了走路,就是乘坐马车。汉光武帝刘秀与赤眉军打仗,也是乘坐马车作战。那时候若要骑马,只能紧紧地抓住马的鬃毛,稍不留神就会被摔下马背。直到东汉末年,人们发明马镫子,骑马才成了人们常用的交通方式,并因此出现了一个新的兵种——骑兵部队。后来,马镫子传到欧洲,由此产生了一个骑士时代。《三国演义》中说,桃园结义之后,张世平、苏双“愿将良马五十匹相送;又赠金银五百两,镔铁一千斤,以资器用。”五十匹良马,大约可以组建一支骑兵连。刘备之所以善于相马,也与他骑马的经历有关。

所谓的贝西麦炼钢法,西方学者认为是十九世纪亨利?贝西麦发明的一项炼钢技术。事实上,它在遥远的中国古代就已经出现了,中国人称之为百炼钢。所谓百炼钢,就是把镔铁加热烧炼使之掺入一定量的碳,再经过锻打使掺入的碳分布均匀,如此反复烧炼锻打,就能获得组织致密、成份均匀、少有杂质的优质钢。这种炼钢法大约始于春秋战国时期,到了三国时期已经成为普遍应用的炼钢工艺,被广泛地用来制作优质兵器。例如,曹操曾经命人打造五把宝刀,名曰“百辟刀”。著名的兵器专家蒲元,曾经先后为刘备和诸葛亮打造过成批量的神兵利器。而张世平、苏双送给刘备的一千斤镔铁,就是用来打造兵器的。

第四个鲜为人知的秘密,是关羽、张飞的武艺。有人说,刘备的运气真好,事业刚刚起步就得到了两位超一流的武艺高手。可是,难道关羽、张飞是天生的好武艺吗?如果不是,他们的武艺又是从哪里来的呢?

大家注意,他们在桃园结义之后才着手打造自己的兵器。也就是说,在此之前他们并不是职业军人,甚至也不是武术爱好者。他们不像《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在遇到唐僧之前就已经有了金箍棒;也不像猪八戒,在加入取经团队之前就已经有了九齿钉耙。直到桃园结义之后,刘备打造双股剑,关羽打造青龙偃月刀,张飞打造丈八点钢矛,从此才走上职业军人的人生旅程。那么,关羽、张飞的武艺究竟是从哪里来的呢?只有一个答案:从他们的职业生涯中历练出来的。

因为桃园结义,他们身上充满了像桃木一样可以驱鬼辟邪的神奇力量。刘备以他弘毅宽厚的胸怀和百炼钢一样坚韧的意志,终于奠定了蜀汉的基业。关羽和张飞,也从当初保镖级的武士,成长为后来闻名天下的将军。

第五个秘密——也是最大的一个秘密——桃园结义,结的究竟是什么义呢?
对仁义的理解
 

桃园结义,结的究竟是什么义呢?刘桂郁先生认为,就是《三国演义》中“三人焚香再拜而说”的一段誓词。

誓曰:“念刘备、关羽、张飞,虽然异姓,既结为兄弟,则同心协力,救困扶危。上报国家,下安黎庶。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皇天后土,实鉴此心,背义忘恩,天人共戮!”

我同意刘桂郁先生的观点。那段誓词,也许是《三国演义》的文学性设计,但它却来源于刘备、关羽、张飞同义相亲的事实。《三国志》也记载说,刘备与关羽、张飞虽为主仆,却能够友好到在一张床上睡觉、一个碗里吃饭,所谓“寝则同床”、“食则同器”即是。以至于千百年来,人们坚持相信历史上确乎发生过桃园结义的故事。

对于今天的人们来说,刘备是一个不可思议的传奇人物。我问过很多人,但没有一个人能够理解,刘备、关羽、张飞之间,为什么能够像兄弟一样友爱和情深义重?在那个道德沦丧、人心险恶、战乱频仍的年代,即使是亲生父子与同胞兄弟之间,也随时可能为了名利、为了前途、为了生存的机会而反目成仇。究竟是什么原因让他们“义不负心”、“忠不顾死”呢?W先生认为,刘备是一位很有个人魅力的领导者,他的魅力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具有汉室宗亲的金字招牌,二是他的仁义作风。

我问:“那个金字招牌有什么用呢?”

答曰:“可以用汉室宗亲的身份来获得政治上的号召力。”

又问:“那么,仁义又有什么用处呢?”

答曰:“可以用来赢得人心。”

W先生的说法,是当今社会流行的一种历史观。而三国时期的实际情形,却未必如此。

刘备的皇裔身份未必能够获得多少号召力。第一个原因,自汉高祖刘邦至于三国时期经历了大约四百年的时光,全国具有刘姓血统的汉室宗亲多得像山坡上的羊群,刘备的身世没有稀罕之处。第二个原因,虽然史书上说刘备是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但他的世系自刘胜的儿子陆城亭侯刘贞之后便难以查考,而天底下却有相当多的比他具有更加纯正血统的皇室后裔和宗亲。第三个原因,由于汉桓帝和汉灵帝的腐败堕落,社会上已经形成对刘姓皇室的怨愤、鄙夷与敌对情绪,并且形成以黄色为时尚的颜色革命。张角以“苍天已死,黄天当立”的政治口号发动黄巾起义,曹丕篡夺皇位之后取年号为“黄初”,还有孙权取年号为“黄武”,都是以黄色为标志,要取汉朝的刘姓皇室而代之。所以,刘备以刘姓皇室的宗亲自称,未必能够赢得多少好处,相反很可能因此而遭遇不幸。当年孙中山先生领导革命党推翻满清王朝的时候,只见那些八旗子弟纷纷改成汉姓,并未见到多少人以爱新觉罗皇族后裔自称,即可作为质证。

所谓刘备用仁义来赢得人心的说法,恐怕亦是现代人自以为是的想法。如果用仁义的面孔来赢得人心,那还叫仁义吗?那就成了一种假仁假义。换一句话说,那就是刘备在欺骗关羽和张飞。美国总统林肯有一句名言:“你可以短时间地欺骗所有人,也可以长时间地欺骗一个人,但绝不可能长时间地欺骗所有人。”如果刘备是一个假仁假义的骗子,那他怎么可能长时间地欺骗所有人呢?而他的骗局居然可以如此巧妙,不仅可以骗过同时代的人,还能够骗过1800年来无数研究三国历史的学者,只有聪明的现代人才能看破其中的玄机?

我告之于W先生说:“您既然是三义宫旅游公司的总经理,怎么可以用这些想当然的说法来玷污刘备的令名呢?”

我的看法是:当汉室兴隆时,刘备以汉室宗亲自称,或有炫耀身份之嫌疑;当汉室倾颓时,刘备表白自己汉室宗亲的身份,反映的却是他对于家国的热爱、以及救困扶危的担当和勇气。抗日战争时期,吉鸿昌将军在胸前佩戴“我是中国人”的铭牌,反映的也是这样的热爱、这样的担当、这样的勇气。

至于仁义,那是人类本来就有的善良天性——人之初,性本善,只要人性没有被暴力扭曲,没有被罪恶玷污,那种善良的品质就会在每个人身上闪烁出靓丽的光芒。刘备、关羽、张飞之所以难能可贵,是因为那个黑暗的世态映衬了他们身上的仁义之光。

W先生听了,不禁为之耸然而动容。
人间有沧桑
 

多年以来,经常有人问我:“从五四运动以来,已经过去了将近九十年的时光,你怎么还有这种拥刘反曹的封建思想呢?”一边问,一边还用异样的眼光打量我,好像我是故纸堆里跑出来的怪物。

我会下意识地抖抖我的西服,然后反问:你所谓的封建思想究竟是什么意思?难道拥刘反曹就是你所说的封建思想吗?难道就因为刘备姓刘,我们就不能赞美他的仁义吗?

这样的质问和交谈,能够让我们接近事情的真相。我们可以谈到那时候的文化、那时候的政局、那时候的世态人心,并且与我们当前的社会形态联系起来。而我也会因为慷慨激昂,以至于无法掩饰谈话的锋芒。

王法文先生和刘桂郁先生一直在倾听。他们并不一定全然认同我的观点,却始终宽容地向我微笑着。在恰当的时候,他们谈起了涿州和三义宫的历史变迁。

涿州的历史,可以上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当年荆轲向秦王进献的地图,就是涿州的地图。图穷匕现,出现了荆轲刺杀秦王的悲壮场面。那么,秦王为什么如此垂涎涿州的地图呢?刘桂郁先生回答说,因为涿州肥沃的原野和富饶的物产。

涿州及其周边地区,即是历史上所说的督亢,古来即有“小江南”的美喻。尤其是大邵村、小邵村、夹河村和冯村花园一带,每到夏天,早稻吐穗,荷花盛开,四野飘香,景色甚是优美。民国时期,主编《涿州县志》的周存培有诗赞曰:“山光泼翠水托蓝,获稻分秧事事谙。十顷荷花万株柳,卜居须住小江南。” 王法文先生深情地回忆说,那时候春有“楼桑春社”、夏有“邵村花田”、秋有“督亢秋成”、 冬有“盘坡积雪”,真是人世间的天堂啊!直到1973年,联合国粮农组织考察涿州,还在赞叹此处是“得天独厚盛产水稻的好地方”。

如今,涿州地区水系纵横、苍翠欲滴的田园景象,正在成为一个远去的记忆。随着拒马河、胡良河的断流, 曾经充满诗情画意的“拒马长虹”和“胡良晓月”也已经风光不再。放眼望去,再也看不到一块池塘或者一条水沟,只有满眼灰蒙蒙的尘土。当地的居民只能从地下采水饮用,据说在某些地方,直到70米以下才能打出水来。如果遇上干旱,不要说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