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唐极品闲人 >

第387章

大唐极品闲人-第387章

小说: 大唐极品闲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承乾见是武京娘,心中的怒气稍息,叹道:“京娘!你说这些人怎的就这么让朕不省心,承明自冲龄,为国操劳二十载,立下的大功无数,就连先帝都曾说过,若无杜承明,大唐远非今日这般景象,可是那些人怎么就这般见不得别人好,非要搅扰出些是非来,承明怎会谋反,真是笑话!”

武京娘闻言,面色微变,看似无意的说了一句:“圣上!此时尚未详查,或许~~~~~~”

李承乾闻言猛地站了起来,看着武京娘,惊讶道:“怎的?难道你也觉得承明会谋反?你~~~~~你真实胡闹!那个李义府分明就是不甘寂寞,捕风捉影,想要借着此事名闻天下!这等小计量你怎么会看不出!”

武京娘见李承乾动怒,也不急着分辨,而是笑道:“圣上!臣妾不过是这么一说,您又何必动怒,臣妾的意思是或许是那刘仁轨多年驻守倭州,心中难免会有怨言,做出些不体面的事情出来,宋国公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又将其劝得回心转意,消弭了一场兵灾!”

不得不说武京娘是个绝顶聪明的人,在历史上她的聪慧就绝对不下于其姐武媚娘,她和武丽娘不同,武丽娘出嫁早,出嫁的时候,家中还没有经历过那么多的巨变,可是武媚娘和武京娘姐妹的成长轨迹却基本相同,虽说武京娘要小上几岁,但是经历了那么多的事情,一样十分早慧。

在历史上,当武媚娘坐上皇后的宝座,逐渐开始权倾天下的时候,武丽娘忙着和武媚娘争风吃醋,最终白白丢了性命,而武京娘则不同,一向聪明的她察觉到了自己所要面临的危险,当即带着全家一起离开了,避开了暴风雨的中心。

她没有为杜睿分辨,同样也没有往相反的方向说,而是轻描淡写的将这件事用另外的一种语气又重复了一遍,至于她的心里究竟在想什么,那可就不得而知了。

李承乾闻言一愣,细细的品味了一下武京娘的话,眉头突然皱了起来,道:“承明该不会这么没分寸吧!”

武京娘忙道:“圣上!臣妾也都是乱说的,具体事情如何,不如还是等宋国公回长安之后,圣上当面问一下就是了!”

李承乾也是不置可否,最终还是点了点头,道:“也只好如此了!”

此刻,恐怕连李承乾都不知道,自己的心里对杜睿的绝对信任,已经开始动摇了,他对杜睿信任吗?这个是百分之百的,只不过这份信任,只要建立在杜睿绝对维护他皇权的基础之上,如果杜睿的所作所为,危及到了他的皇权,那么这份信任自然也就不那么牢靠了。

一个人在成为皇帝的前后,心境是大不相同的,比如太宗皇帝,在登基称帝之前,对秦王府内的一种佐官,都是呼之为兄弟,可是一旦登基了,情况自然大不相同,他要维护的首先是大唐的江山社稷,自己的皇权稳固,然后才是其他的。

在登上皇位之前,李承乾曾以为自己能始终保持对杜睿的兄弟情意,可是坐上了这个位子之后,他才会发现,原来一张皇位就像是两段人生的分割点,现在的他和曾经的太子李承乾已经大不相同了。

说出那句话之后,李承乾也显得有些失落,也不说话,起身走了出去,武京娘将李承乾送到了宫门口,便转身回去了。

此刻没有了其他人,武京娘的脸色同样变得有些挣扎,心中想着初见杜睿时的情形,两行热泪不禁流了下来。

她要对付杜睿!

以前的这个念头,她从来都不曾生出过,不管是少女时代对杜睿的那份青涩好感,还是出于自身的利益,她都必须拉拢杜睿。

武家出身寒门,在长安这个大唐的权利,政治,文化中心,根本就没有丝毫势力可言,当初李承乾登基称帝的时候,想要立她为皇后,褚遂良等人都曾大力反对过,当时如果杜睿也出言反对的话,或许这个皇后的位子就落不到她的头上了。

当时杜睿并没有发表意见,而一些急着讨好新皇和杜睿的大臣联名上奏,才将她送上了皇帝的宝座,虽然杜睿没有支持她,不过武京娘对杜睿还是十分感激。

再加上两人亲戚的关系,杜睿还是她的姐夫,武京娘自然而然的便将杜睿当成了她的外援,不断的稳固着自己的地位。

可是不知道该不该说,武家的女儿天生就不是个安分的主儿,在坐稳了皇后的宝座之后,武京娘并没有满足,就像她姐姐在历史上做过的一样,她开始追逐更大的政治发言权。

而这个毫无疑问触及到了杜睿的底线,杜睿当初之所以动过将武家诛杀的念头,就是担心历史重演,女主临朝,破坏了大唐的根基,岂能再让武京娘掺和到政治当中去。

最开始的时候,李承乾不过是将一些很小的事,交给武京娘处理,杜睿便立刻大加反对,甚至不惜当面直斥李承乾的过错。

还有一件事,更是让武京娘对杜睿十分失望,她自小跟着母亲还有姐姐武媚娘一起,受尽了武元爽兄弟的折磨,如今一朝坐上了皇后的宝座,童年时那段噩梦一般的经历,让她怎能不报复。

对于这件事,李承乾也是没什么意见的,毕竟虐待过大唐皇后的人,就算是给予再严厉的惩罚,也不为过。

可是这件事又引起了杜睿的反对,在杜睿看来,武元爽兄弟虽然混账,但是却罪不至死,而且其父还是大唐的功臣,岂能让其绝嗣。

对于杜睿的坚持,李承乾也是没奈何,而且他本人也觉得挟私报复,确实有些不大恰当,因此不顾武京娘的反复哀求,依然改变了对武家兄弟的惩罚,改成了削职为民。

杜睿几次三番让武京娘不痛快,武京娘的心中焉能不恨,她的政治诉求,她的仇人的痛恨,都得不到满足,如今皇后的宝座已然十分牢靠,她对杜睿的需求自然也就没有那么多了,如果想要得到更多的话,杜睿毫无疑问已经成了她的绊脚石,既然是绊脚石,那么就必须被挪开。

而且还有最为关键的一点,杜睿的存在,让武京娘怎么都不能放心,杜睿实在是太强势了,无论是在朝中,还是在军界,杜睿的影响力在某些方面甚至都超过了李承乾,武京娘一点儿都不怀疑杜睿对李承乾的忠诚,但是对自己的儿子呢?

总有一天她的儿子是要继承皇位的,到了那个时候,杜睿是否能一如既往的效忠于她的儿子,如果到时候杜睿生出了别的念头,该怎么办?

不得不说,一个女人一旦做了母亲的话,那么她生活的重心,将毫无疑问的开始发生偏移,虽然如今两个皇子李弘,李贤都还小,她却不能不为两个孩子的未来考虑了。

最让武京娘担心的是,当初海棠的儿子李象,如今可就在杜睿的身边,杜睿的能耐,天下谁人不知,要是这个李象学会了杜睿的本事,对皇位生出了窥伺之心的话,那还能得了。

到时候这个天下还有谁能制得住他?

不管是为了自己,还是为了自己的儿子,武京娘都要打压杜睿一番,可是她却又不忍心当真给杜睿带来什么损害,如今好了有了这么一个机会。

如果这件事是真的的话,那么毫无疑问,为了堵天下悠悠之口,杜睿便是自己也要离开朝堂。

即便这件事真的是空穴来风,捕风捉影,那也没什么,只要这根刺扎进了李承乾的心里,杜睿就不会再得到百分之百的信任了。

“姐夫!你莫要怪我!我不能失去今天的地位,更不能让弘儿和贤儿受到伤害!”

经历过童年的困苦,经历过被逐出府门之后的颠沛流离,武京娘对今天的地位倍加珍惜,可是皇后说到底,身份就是再怎么尊贵,也不过是皇帝的附庸,这样的身份,让她不能满意,她需要一个保证,一个身份,地位的保证,而这个保证毫无疑问,只能来源于权利。

武京娘自问聪慧过人,她并不觉得自己比朝中的那些大臣们差,她的政治诉求,也远远不是做一个安分守己的皇后,她想要的显然更多。

可是只要有杜睿在,她所希望得到的一切,就只能是镜中花,水中月,永远也得不到。

离开了两仪殿的李承乾,此刻内心之中也一样在挣扎着,他不想承认,却又不得不承认,他对杜睿已经不再是当年那样百分之百的信任了,不然的话,怎么会武京娘的一番话,就让他动摇了。

仔细的回想了一下,自打他坐上皇位之后,他自认为做得不错了,国内政治清明,民殷国富,对外战争,更是平定了吐蕃和薛延陀,如今就连天竺也即将被收入版图,这等丰功伟绩,纵然还不能与太宗相比,也堪称一代英主了。

可是李承乾能感觉到,朝中的大臣,这其中似乎也包括杜睿,对他还是不满意,总是用各种条条框框不断的约束着他,让他倍感头疼,他每天都必须强迫自己勤于政事,每日自省,做一个好皇帝,这几乎成了他的一道枷锁,让他没有一日能体会到身为一个帝王的快乐。

都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有的时候李承乾也想要偷懒,也想要好好的享受一把,可是那无数双眼睛都在看着他。

到了这个时候,李承乾才真真切切的体会到,为何当年太宗皇帝会对魏征又爱又恨了,太宗希望魏征成为自己的一面镜子,时时的指出自己的错处,好让他加以修正,可是却又愤恨魏征经常犯言直谏,让自己下不来台。

李承乾现在对杜睿就是这种感觉,虽然杜睿很少说什么,但是这个不说,在李承乾看来,比当面说出来要更加严厉。

因为杜睿实在是太优秀了,吻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这句话用在杜睿的身上一点儿都不为过,改革变法,让杜睿赢得了天下的人望,领军出征,平定天下,让大唐军界甚至只知道有了杜大帅,却不知道有个皇帝。

这样的人对皇权是个极大的威胁,虽然李承乾时时刻刻都在强迫着自己信任杜睿,给予杜睿百分之百的支持,可是如果当真有朝一日,杜睿不再满足自己臣子的身份了,他会怎么样?

以往这些问题,李承乾都是可以回避的,可是今天发生了这样的事情,李承乾不能不在心里画上了一个大大的问号。

大唐这副万斤重担压在身上,已经让李承乾不堪重负了,太宗皇帝将大唐江山交在了他的手里,李承乾一言一行都不得不小心在意,生怕举止有错,将太宗穷尽二十余年心血打造出来的盛世景象毁于一旦。

李承乾不觉得杜睿当真会背叛自己,背叛大唐,如果杜睿真的想要谋逆的话,当年诸皇子争储的时候,杜睿只要有所动作的话,现在大唐的江山恐怕早就姓杜了。

李承乾真正担心的是,朝中出了权臣,历史上的教训实在是太惨痛了,李承乾读史,见识过的权臣就多不胜数。

如今杜睿能对他忠心耿耿,可是以后呢?

李承乾自打登上皇位之后,终日里劳心劳力,便时常感觉力不从心,万一那一日天意不遂人愿,他出了什么意外的话,到时候君弱臣强,太子李弘能不能压制得住杜睿,这么一个强臣,到时候主少国疑,万一~~~~~~~~。

李承乾已经不敢再向下面想了!他绝对不能让那样的情况发生,身为一个皇帝,他不单单要考虑他自己,还有他的子孙后代,就像每一个帝王一样,李承乾也希望自他以后的大唐能够传百代,千代,万代。

或许李承乾都没有感觉到,时过近迁,当年因为太宗反复猜疑杜睿而愤愤不平的他,如今已经陷入了和太宗一样的怪圈,爱才,惜才,用才,却在心中有着出自本能的防备。

当真这种防备,不单单是李家父子,历朝历代的皇帝都是如此,汉高祖登基之后,就大肆屠戮功臣,宋太祖杯酒释兵权,明太祖更是将那些大臣们杀得人人自危。

这倒也不是什么错处,只是当初李承乾登基之前,还曾暗暗发誓,等到他做皇帝,要给与杜睿最大的信任,可是到头来又如何,身为一国的皇帝,他要考虑的不是和杜睿之间的友谊,而是整个大唐天下。

想到此处,李承乾也不禁暗暗苦笑,他现在算是彻底明白了当初太宗皇帝为什么会将杜睿三番两次的贬谪,杜睿的能力已经超出了一个皇帝的控制范围,而且杜睿行事的风格,又是每一个皇帝所忌惮的,能如何?又能如何?

第六篇东瀛风云第十九章确有此事

就在天草四郎一行人到达长安的十天之后,杜睿一家也返回了长安,这个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李义府在承天门前闹了那么大一通,早就在长安传扬开了,再加上天草四郎等人的推波助澜,如今整个长安都已经知道了,杜睿在倭州所做下的事情。

对此人们的褒贬不一,有些人对杜睿是深信不疑,这些年无论是变法,还是对外征战,杜睿对大唐的功勋卓著,早就在人们的心中树立了一个能臣的形象,这些人相信杜睿如此做法绝对是有自己的考虑。

相反有些人则因为各种原因,或是因变法,导致家族势力削弱,或是因政见不一,对杜睿心怀怨恨的,则对杜睿大肆抨击,直指其为乱臣贼子。

杜睿一到长安,就感觉到了事情有些不妙,等回到家的时候,见宝钗,黛玉两人忧心忡忡,心中更是不免发出了一声长叹。

他知道,那个逃走的天草四郎绝对是到了长安,而且已经围绕着他,开始编织起了大网,如今看起来,似乎天草四郎已经成功了。

“宝钗!最近可是发生了什么事!?”家人都安顿好之后,杜睿便将宝钗喊到了书房,两人刚一坐下,杜睿便忍不住问道。

宝钗似乎忧心忡忡的,却又不知道该从什么地方说起,好一会儿才道:“夫君!那刘仁轨~~~~~~”

宝钗的话还没说完,杜睿就已经知道了,果然如此,那个天草四郎显然是以他赦免刘仁轨谋反大罪为诱因,对他发动了攻击。

“确实如此,刘仁轨谋反,我将其劝服,并且代圣上赦免了他的罪责!”杜睿说得十分坦然,似乎并没有觉得自己有什么地方做错了。

事情也确实如此,当时的情况,杜睿又能如何,刘仁轨虽然已经决定要谋反,但是倭州都护府的将士们却未必愿意如此。

如果当时杜睿不当机立断,将此事处置了的话,一旦迁延时日,从国内调来大军围剿的话,刘仁轨说不定就要横下一条心,一条道走到黑了。

到那时,大军征缴,来来回回靡费甚多,死的又都是汉家儿郎,只会便宜了倭人,倭州从此不会安定,说不定,一旦中原势弱,倭州就不复为汉家王朝所有了。

杜睿当着宝钗的面,将自己的考虑和盘托出,宝钗听过之后,也觉得杜睿说得在理,可是这种事情,是在理就行了吗?

显然不是!

“夫君所担心的未必是错,可是在一些人想来却并非如此啊!夫君难道就没有想过,夫君在倭州自行其主,做下这么大的一件事,如今传扬到了圣上的耳中,圣上该如何做想,会不会将夫君当成了那等恃宠擅权之臣!”

杜睿听了,不禁一笑,宝钗的担心,他不是没有想过,可是在当时那种情况下,他只能那样处置,趁着刘仁轨尚在犹豫之时,将此时迅速平定下来,至于李承乾会做何感想,在那个时候,确实没功夫去考虑了,杜睿想的只是倭州的安定。

如今看来,他似乎是太自信了,自信于李承乾对他的信任,看着宝钗担心的模样,杜睿已经想到了,这时节李承乾恐怕已经在猜忌他了。

太宗皇帝在位之时,是如此,现而今还是如此!

杜睿不想去埋怨谁,他知道自己的做法,在这个年代确实不大合适,可是这种脾气又岂是说改变就能改的了的。

“宝钗!你觉得我便是没有那份心,没有倭州这件事,圣上当真就会对我放心吗?”杜睿说着,也不禁露出了一丝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