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科幻电子书 > 无限杀业 >

第330章

无限杀业-第330章

小说: 无限杀业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意欲将你纳为己用的。胜郎你大可答应下来,然后打进去参与他们的计划。另一方面,咱们就应该先预作准备,秘密扶持另一位有资格做皇帝的人。等到左武王干掉了赵构之后,咱们便突然发难,把左武王干掉。如此一来,咱们所支持的人就能名正言顺,当上新的皇帝了。这就是顺水推舟。”
    陈胜抚掌笑道:“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确实好计。当左武王知道自己一场辛苦,到头来不过为他人作嫁衣裳的话,想必他的面色将会是精彩万分。嗯,那么咱们应该扶持谁?如何让这个人有资格当皇帝?”
    沈落雁笑道:“继位人选是现成的。赵构这个阳痿没有儿子,他老爹宋徽宗的其他儿子孙子,又统统都被女真鞑子掳掠到北方去了,所以表面上看起来,现在只有左武王的儿子安祯侯可以继承皇位。因为从血缘上算起来,他是赵构最亲近的人了。不过,这只限于太宗系啊。”
    陈胜一下子被提醒了。他点头道:“原来是这样,不错。当年宋太祖赵匡胤‘烛声斧影’而驾崩,赵光义弟承兄业而登基,称呼为宋太宗。之后宋朝皇位,就始终在太宗这一系之中传承。但太祖系的人虽然被忽视,却也因此避过了靖康之变时候的大乱,幸存下来不少人。这些太祖后裔,正可以继承皇位。”
    沈落雁嫣然道:“胜郎一点就通呢。其实这也算不上什么妙计,不过抄袭历史而已。历史上,赵构就是从太祖系后裔当中挑选了两个小孩,一个赵瑗,另一个赵琢,然后将他们养在皇宫之中,作为储君培养。到最后,赵构便择了赵瑗作为继承人,就是后来历史上的宋孝宗了。不过,抱养太祖后裔,历史上那是发生在岳元帅被害死于风波亭之后的事。现在咱们大可以把这件事提前,让赵构那软骨头早早滚蛋。”
    陈胜笑道:“也正因为如此,所以表面上看起来,似乎安祯侯将是继承皇位的唯一人选,但事实上,安祯侯根本连半点登基的希望也都不会有。左武王可能正是因为知道了自己的儿子也将要和皇位失之交臂,所以才断然出手,意图谋逆夺位。话说回来。抄袭历史,这可比什么抄袭诗词之类高明得多了。那么,落雁妳觉得咱们还要不要继续扶持赵瑗,抑或改一改,换为支持赵琢呢?”
    美人儿军师舒了个懒腰,道:“赵瑗这小子,历史上干得不坏,号称什么乾淳之治呢。咱们也不必费心换人了啦。不过胜郎,单单咱们这几个人,可没能力谈论扶持谁当皇帝啊。”
    “我明白。要废立皇帝,必须要有朝廷中的大臣作为主持才有可能成事。而且,这位大臣必须德高望重,在朝廷其他人心目中拥有不可动摇的地位,这才够分量说话。”
    陈胜顿了顿,冷笑道:“所以诸葛先生第一个被排挤出去了。原本我还以为安排诸葛先生到汴梁坐镇,是秦桧的阴谋。现在看来,左武王在其中绝对功不可没。没有了诸葛先生和他座下的四大名捕,左武王要谋朝篡位,就容易得多了。最起码,假如四大名捕还在的话,十三凶徒之前干的那几桩灭门血案,就绝对不可能成功。”
    沈落雁忽然道:“诸葛先生为人虽然正直,但绝不迂腐。否则的话,他如何能够在前朝和奸相蔡京斗了那么多年也屹立不倒,现在又来和秦桧斗了个势均力敌?其实现在金人几乎已经被打残了,不好好休整一两年,根本没能力再度南下,更不用说攻打汴梁了。所以诸葛先生留在汴梁,并无实际性必要。我们可以想个办法,把消息传回去汴梁,让诸葛先生秘密回来临安,主持大局。”
    陈胜点头道:“如果有了诸葛先生在,那么以他三朝老臣,天子之师的身份,要主持册立新皇帝,绝对是够资格了。不过为防万一,我觉得还应该再找一位足够分量的大臣,和诸葛先生共同扶持新皇。”
    沈落雁沉吟道:“要和诸葛先生有同等威望的大臣,这可不好找啊……等等,我想起来了。李纲李大人就不错啊。”
    陈胜想了想,道:“李纲……我想起来了。当初靖康之变的时候,他被宋钦宗任命为兵部侍郎加尚书右丞,负责主持汴梁城防以对抗金国大军。金国大军屡屡进攻受挫,于是改为实行诱降之计。宋钦宗就此把李纲罢免了,主动向女真鞑子割地求和。金兵由此暂时撤离汴梁北上。宋钦宗则第一时间把李纲贬出京城,又加了他一个‘专主战议,丧师费财’的罪名。”
    沈落雁叹息道:“李纲被贬之后,金兵再次南下攻打开封。宋钦宗临时抱佛脚,又再次免去李纲的罪名,重新启用他。可是这时候李纲已经身在长沙,哪里还来得及前往开封救急?于是终于汴梁城破,徽宗钦宗两父子也成为了俘虏,被带回北方安置。此后赵构在南京即位登基,李纲再被启用。他着力整顿军政,主张坚决抗金。于是不过仅仅七十五天之后,就被再度罢免。之后更屡遭贬斥。现在则已经是名无官无职的平民了。但尽管如此,他的声望依旧无人能及,绝对可以和诸葛先生平分秋色。”
    陈胜点点头,道:“很好,那么就是他了。就派巨阙去和他联络。巨阙性格淳朴,最能够打动像李刚这种正直官员的心。由他出马,相信定能事半功倍。”
    沈落雁补充道:“胜郎,把你的黄龙丹拿一颗出来,让巨阙把它带给李纲。我记得历史之上,李纲是绍兴十年,也就是今年去世的。虽说忧愤成疾才属于主要原因,但他现在身子骨不好,这也是肯定的了。所以啊,为了防止万一,还是给他一颗黄龙丹。至少也要保证让他能够活过今年啊。”
    陈胜对此深以为然,当即从自己的私人储物空间里面取出一个小瓷瓶。里面就是在神域本部空间的时候,由盗泉子所亲手炼出来的黄龙丹了。这种丹药虽然还属于练气期的丹药,不过也正因为如此,所以不但武林高手吃了,能够迅速恢复内力以及补充元气,而且连普通人也能吃。
    那种筑基期甚至金丹期的丹药,效果厉害是厉害了,但却绝不是普通人能吃的。陈胜这种炼虚大宗师还能顶得住,但炼精炼气层次的修练武道者吃了,绝对会立刻就爆体而亡,决无例外。
    此外,盗泉子近来修为日益精深,已经迫近炼气巅峰,差不多可以吃筑基丹晋升筑基期了。所以他炼丹的本事,同样水涨船高。更何况,这不良道士还有陈胜在通用点方面进行支持呢。
    炼丹这种事,第一讲究的是药材,第二讲究的才是炼丹师本身之实力。试举例,两颗人参,一颗五十年份的,另一颗则是百年份,则前者的药力自然远远不及后者。理所当然,后者的售价也要远高于前者。故此金钱上的支持十分重要。
    如今陈胜手里这个瓶子,里面的丹药便全以优质药材所炼,效果比他当初带到《大唐双龙传》世界去的那些黄龙丹,效果直接提升了三成。不过也因此,其药效对于李纲这样一位垂暮老人来说,还是太过霸道了。所以必须兑上大量的水,长期慢慢服用,那才能有益无害。
    把联系李纲的事情交给巨阙,接下来,就应该联系诸葛先生了。这个任务,陈胜打算交给白清儿。首先,白清儿炼虚宗师的实力,足以保证她能顺利回去汴梁,并且顺利联系上诸葛先生。其次,阴癸派的弟子,都是能言善辩,擅长纵横捭阖的外交家。当年的阴后祝玉妍如此,阴后精心培养的两名弟子婠婠和白清儿,便更加如此了。要说服诸葛先生支持行废立之事,从汴梁迅速赶回来临安,这责任非白清儿莫属。
    要把这一切事宜安排妥当,其实也并不费多大工夫。虽然岳飞也问过,为什么白清儿和巨阙两人忽然不见了。但陈胜却知道,岳元帅多半是不会同意以这种激烈手段推翻赵构的,即使明知换了一个人当皇帝,岳家军便可重新大展拳脚,最终得偿所愿直捣黄龙,岳元帅也决不会同意。为了防止节外生枝,陈胜便没有把自己正在秘密策划行废立事这惊人真相告知岳元帅,只是敷衍道发现了十三凶徒的某些线索,所以白清儿与巨阙一起出外追查了。岳飞自然不虞有诈,故此并未生疑。
    如此这般,过了三天平静时光。第四天黄昏时候,有辆马车徐徐驶进了永安里,并且在岳府门前停下。车帘一揪,从车上走下来一名穿着打扮显得满身富贵气,但神情态度又文质彬彬的年轻人。他亲自上前敲响门环。
    (注:历史上,李纲其实在绍兴十年正月已经去世。本文为情节需要,让他晚死一两年)



第二百八十九章:暗绸缪,温柔刀(下)
    岳府中开门的老家仆,在看见这名年轻人之时,便立刻怔了一怔。而在他看见这年轻人奉上的拜帖之后,不由得再怔了一怔。只因为这张拜帖抬头上写的,竟是“安祯侯赵伯玥”六字。
    那老家仆当然知道,安祯侯赵伯玥就是左武王的儿子,更是最有可能继承皇位,成为南宋第二位皇帝的人。他身份如此尊贵,却为什么竟然会来岳府?须知道,现在赵构对岳飞一万个看不顺眼,这是人所共知的事啊。这个关键时刻,安祯侯竟然来岳府摆放,要是消息传到了赵构耳中,那不是让他对安祯侯心生反感吗?那分明就是自动放弃皇位的节奏啊。
    老家仆满肚疑惑,但也知道这种事情,不是自己能够掺和的。当下接过拜帖,道声:“请稍等。老奴这便去禀报我家元帅。”岳飞虽然已经被解职,不再是岳家军的元帅。但朝野上下提及到他的时候,也依旧习惯性地称呼岳元帅。这老奴曾经也跟过岳飞一段时间,后来受伤退伍,被岳老夫人收留了,这才成为岳家家仆的。所以我家元帅四字,他说得无比顺口。
    但安祯侯却打个手势,阻止了这老家仆。他温文地道:“对不起。在下想要见的,并不是岳元帅,而是‘拨云开雾铺血途’陈先生。还请老丈别弄错了。”
    那老仆又是大吃一惊,下意识将拜帖往安祯侯怀里一扔,喝道:“这里没有什么陈先生,你搞错了。走走走,立刻走。”伸手就想关门。陈胜如今乃是钦犯的身份,假如被人发现了他就住在岳飞家里,那还得了?所以这老仆发起急来,连安祯侯是有可能做皇帝的身份都顾不上了。
    安祯侯连忙伸手按住门板,微笑道:“老丈不必如此。在下这次前来,是奉家父之命,请陈先生上门做客的。日前在西湖边,家父偶尔和陈先生相遇,并且一起喝了顿酒,彼此均大觉投缘,已经结成了好友。所以老丈不必担心什么的。”
    那老仆又是一怔。上下打量了安祯侯几眼。这才勉强点了点头,道声:“请稍等。”转身回去通报。不多时,陈胜和这老仆一起并肩走出。他向安祯侯打量了几眼,道:“阁下就是安祯侯?久仰了。”
    安祯侯连道不敢,然后就请陈胜上车。陈胜也不推辞,向那老仆嘱咐了几句,请他告知岳元帅自己出门去了,不必担心。随之便和安祯侯一起上了马车。
    左武王身为现在朝廷中唯一拥有王爵的人,虽然投闲置散,没有任何实权,但地位毕竟放在那里,所以安享富贵还是不成问题的。他的王府位于城北,距离皇宫非常近。从永安里这边过去,颇需要花一段时间。旅途无聊,自然免不了和安祯侯攀谈几句。却又出乎意料之外地发现,这安祯侯身上毫无贵族纨绔之气。而且博学多才,出口成文,是名饱学之士。
    这也罢了。陈胜更发现,安祯侯虽然身体不错,却并未修练过什么高深武功。左武王身为当世绝顶高手之一,至少也是诸葛先生哪个层次。但他的儿子,却顶多只和金风细雨楼的普通弟子差不多。
    左武王是极有智慧之人。这样刻意偏科地培养自己的儿子,必有深意。而这个所谓深意,只要仔细想想大宋开国以来的传统,也就明白了。
    赵匡胤以陈桥兵变起家。所以大宋开国之后,一向重文轻武。甚至在任何情况下,都会不遗余力地打击那些能打仗的武人。不但武将是被歧视打击的对象,甚至连会武功的人,都被那些占据了朝廷大部分位置的文官们看不起。
    当年左武王之所以和皇位失之交臂,和他是皇族中第一高手的身份不无关系。那些拥立赵构的文官,也不是不知道赵构的才干比不上左武王。但就因为左武王武艺修为精深,所以那些文官便怎么都看他不顺眼,宁愿拥立赵构。吃过这么大的亏之后,试问左武王如何还敢教儿子学武了?
    左武王是好武之人,所以他的王府之上,当然也有一座练武场。这座练武场干净宽敞,设备齐全。左武王空闲下来的时候,最喜欢背负双手,在这片练武场上绕着圈子散步。这是最能令他心情放松的消闲方式。不过现在,当陈胜和安祯侯并肩踏入练武场,准备通过这里前往王府客厅的时候,他们首先看见的倒不是左武王,而是刀。更加正确地说,是刀光。
    刀光温柔而悠远,宛若美丽女子在情人所写诗句上所圈下的一道眉批。一刀斩下,其色淡淡,如远山黛绿,夕阳依稀,细致而缠绵。单凭这一刀,俨然已经有了大家风范。
    但剑光却始终未被这刀光所掩盖。细细的金剑每挥动一次,都仿佛带来了丝丝光芒,让已然日薄西山的残阳,得以继续再多苟延残存一刻。
    刀光很美,剑气更美。娇声呼叱之间,两道秀美身影正在练武场上各自盘旋来去。而左武王就安坐在练武场旁边一张太师椅上,微笑着欣赏这一场精彩刀剑对决的表演。
    不错,只是表演而已。尽管这刀这剑的造诣,早不在“八大刀王”,“七绝神剑”等成名多年的高手之下。但在当世绝顶高手的左武王眼中,这不过仍是一场表演。不过这场刀剑对决虽然赏心悦目,却还不足以吸引左武王全部注意力。所以当安祯侯之脚步声传来时,原本背对着两人的左武王耳朵微微一动,立刻就知道陈胜也已经来了。
    左武王并不起身。只是端起放在旁边的茶碗,咳嗽一声。正在场上挥剑的那个人,立刻就明白了。她纵声长啸,突然间连劈三剑,一剑比一剑强,一剑比一剑狠。以至于对面那执刀者也不得不转攻为守,向后连退三步。趁着这个空袭,那挥剑着突然转身,剑若长虹经天,绽放出一簇辉煌灿烂的金光,向这边的陈胜迎头罩下。
    陈胜微微一笑,回首把安祯侯推开。随之催动三成元功,举起右手,不偏不倚,在剑脊处轻轻一拨。这一拨本身没啥了不起,关键在于位置。他下手的位置,恰好就是来剑之上力量最薄弱之处。霎时间,那女剑者失声轻呼,自觉手中利剑完全失去了控制。于是这原本无比美丽的一剑,忽然就变了,变得节奏大乱,准头大失,威力大减。
    化劲——“引进落空”。偏转敌人攻势,毁掉敌人的平衡,然后就乘机下手,一击必杀。不过,此刻陈胜却只是“引进”,并没有“落空”。拍开来剑,他随意挥臂一拂,那女剑者再度失声惊叫,然后便身不由己,接连向后旋转不休。好半晌也还未能立定身形。
    刀者剑者,两人本是平分秋色,不相伯仲。现在这女剑者对上陈胜,却是一招之间便败像毕呈。如此结果,显然让那女刀者一百二十个地不服气了。她断声轻叱,纵身飘然而前,挥出了温柔一刀。
    刀光来得极快,也极轻柔。轻得就像一阵微风,柔得就像一抹月色,轻盈若诗,悠美如梦。陈胜眉宇间神色微微一怔,心念电闪之际,双掌不假思索地当胸合什,来个空手入白刃。“啪~”轻声响过,竟是当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