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国贼 >

第103章

大国贼-第103章

小说: 大国贼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的教导的方法本就是利用孩子们童真好奇的天性,讲故事,然后进行引导让孩子们学习,识字。
    赵庭若是闷闷的有些呆板,反而不好。
    可若是单独丢下赵庭又不行。
    赵庭可是皇室中人,不光是说血统高贵,而是在某些特定的时候,他代表是整个皇家。
    江龙把皇家中人单独给放弃了,到时必然会造成很不好的影响。
    古代人是分尊卑贵贱的,而身份最高贵的就是皇族。
    皇族为君,其他的人为臣。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江龙怎么能放弃出身皇族的赵庭呢?
    一旦被某些敌视景家,又或者是那些个古板严苛,谨守君臣之礼的朝廷大员以此为把柄,那就糟了。
    轻轻点了点头,江龙让孩子们席地而坐,坐在丫环铺好的毛毯上边。
    春日送暖,天气晴朗,现在并不会觉得冷了。
    “宝瓶,你来给大家讲一段喜羊羊与灰太狼的故事。”江龙笑道。
    宝瓶立即就是欢快的应声,然后维妙维肖,配合着动作与表情给孩子们讲了起来。
    新颖好听的故事,立即吸引了孩子们。
    有些孩子之前多少有听过,但哪怕是重复听,也仍然听的津津有味。
    同时,一些丫环搬来小书桌,放在这些孩子们的面前。
    桌面上有笔,砚墨,纸,以及四四方方的镇纸。
    “大家听的这么开心,那么你们知不知道喜羊羊与灰太狼这七个字,怎么书写呢?”等宝瓶一口气讲了两节故事,江龙才是开口插言。
    孩子们都是摇头。
    “你们学会这七个字怎么写,便可以继续听下边的一节故事。”
    孩子们闻言后,就是眼睛大亮,立即出声,纷纷要求赶紧教他们写字。
    林雅端坐在江龙的身旁,看到孩子们的表现,又惊又喜。
    惊的是这些孩子居然会主动要求学写字。
    喜的是江龙真有本事,这次的比试应该是赢定了。
    “雅儿,你来教他们写字。”
    “嗯。”
    眼见到孩子们的热情,林雅对江龙信心十足,开始提笔。
    早有丫环把绣有喜羊羊与灰太狼故事的刺绣画本,一一摆放在孩子们的书桌上。
    “大家看着,不但要看你们的女先生写字,还要注意写字前的步骤。”江龙在一旁讲解。
    “先研磨,再将纸张摊开,然后用镇纸压住宣纸……”
    孩子们认真看着,认真的听着,认真的学着。
    与江龙这边不同的是,方越把孩子们全都关在房间内,板着脸,手里拿着戒尺,不顾孩子们刚刚离开父母的感受,硬逼着他们学着。
    谁敢不用心,就是一板子。
    有些孩子眼睛红肿,一副想要哭却不敢哭的模样。
    接过圣旨后,方越就开始教孩子们识字了,没有半点沟通与交流。
    在方越的眼中,这般大的孩子什么都不懂,用不着去交流沟通,不听话不好好学,直管用戒尺抽打就好。
    这些都只是没满六岁的孩童,有的天生就胆小。
    也有一些比较笨。
    再被打,哭哭啼啼的,学习的效率自然是不用说了。
    不过方越并不在意,因为他与江龙是公平的,都是教之前从来没有学过字的孩童。
    他这边第一天的效率不高,便认为江龙那边肯定也好不到哪里去。
    拿着老旧的教材,方越刻板的一遍又一遍给孩子们教着。
    随着时间推移,孩子们渐渐平静下来,效率到是提高了一些。
    再看身在农庄的江龙这边,孩子们的学习热情异常的高涨。
    虽然江龙让孩子们玩了一上午,又午休,下午也是先让宝瓶讲故事再让孩子们学写字,但只是短短的半个时辰,孩子们学会的字就已经是远远超过了方越这边。
    效率相差太多!
    林雅一边给孩子们教写字,一边心中惊诧。
    难道这些孩子们都是神童不成?
    怎么学的这般快?
    其实不是孩子们很聪明,而是他们想要听下边的故事,所以学习起来非常用心。
    当一个人很用心的去做某件事情时,效率绝对是极高的。
    再有一点,江龙是有心引导,让孩子们写故事中动物的名字,这本身就让他们很感兴趣。
    学习的速度自然快了。
    一眨眼,第一天就过去了。
    第二天江龙仍然是用这样的教授办法。
    到了第三天的时候,江龙甚至带着孩子们径直去养殖场那边,教他们认识羊,牛,猪。
    并告诉他们羊是怎么叫的,牛与猪又是怎么叫的。
    孩子们对于这些非常的感兴趣,一个个的也是不停的开口询问。
    问题千奇百怪。
    比如羊为什么没有牛高?
    猪为什么那么胖?
    牛为什么吃草?
    江龙都是不耐其烦,一一解答。
    并趁机给孩子们讲解了一些有用的知识。
    孩子们此行之后,就是明白了牛会帮着佃农耕地,养着猪与羊则是用来吃肉的……
    能吃到肉,孩子们才长的更加结实健壮。
    当然,也不能光吃肉,平日里用饭,也得吃些青菜蔬果。
    总之问题延伸到了哪里,江龙就讲到哪里。
    与方越比试,不光是比试谁教导的孩子认识的字数多。
    还要看孩子们都懂得了哪些道理。
    当然,只是群不到六岁的孩子而已,能懂得什么道理呢?
    大多数人以为,最终还是由孩子们学会的字数多少来确定谁输谁赢。



第一百六十二章 二十四孝
    到了第四天,江龙拿出了新的话本,不再讲喜羊羊与灰太狼了。
    现在成功挑起了孩子们的兴趣,只要不是像方越那般刻板,孩子们的热情是不会轻易退去的。
    江龙开始给孩子们讲二十四孝的故事。
    这些故事可以让小孩子竖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当然,许多故事江龙有所改动,比如有一则故事叫埋儿奉母。
    讲的是有一个人叫郭巨,原本家道殷实。
    父亲死后,他把家产分作两份,给了两个弟弟,自己独取母亲供养,对母极孝。后家境逐渐贫困,妻子生一男孩,郭巨担心,养这个孩子,必然影响供养母亲,遂和妻子商议:“儿子可以再有,母亲死了不能复活,不如埋掉儿子,节省些粮食供养母亲。”
    当他们挖坑时,在地下二尺处忽见一坛黄金,上书“天赐郭巨,官不得取,民不得夺”。夫妻得到黄金,回家孝敬母亲,并得以兼养孩子。
    这故事中的孝是为愚孝,不能原原本本的讲给孩子们去听。
    还有,孝感动天,说的是舜的故事。
    舜姓姚,名重华,相传他的父亲瞽叟及继母、异母弟象,多次想要在暗中害死他:让舜修补谷仓仓顶时,从谷仓下纵火,舜手持两个斗笠跳下逃脱;让舜掘井时,瞽叟与象却下土填井,舜掘地道逃脱。事后舜毫不嫉恨,仍对父亲恭顺,对弟弟慈爱。他的孝行感动了天帝。
    舜在厉山耕种,大象替他耕地,鸟代他锄草。
    帝尧听说舜非常孝顺,有处理政事的才干,把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嫁给他;经过多年观察和考验,选定舜做他的继承人。舜登天子位后,去看望父亲,仍然恭恭敬敬,并封象为诸侯。
    被人暗害,即便是被亲人暗害,但也不能这般的善良。
    江龙前世的古代,非常重孝,所以很多故事都会这般的虐心,似乎不是这样的故事,不足以宣传孝道。
    这样的故事江龙也是不会原原本本讲给孩子们听的。
    孩子可以善良,但不能傻!
    “我今天要给大家讲的第一则故事,名字叫作亲尝汤药,有一个豪门子弟姓刘名恒,他以仁孝之名,闻于天下,侍奉母亲从不懈怠。母亲卧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母亲所服的汤药,他都会亲口尝过才放心让母亲服用……”
    孩子们聚精会神,听的津津有味。
    “赵庭,如果你的母亲生病了,你会不会为母亲亲尝汤药呢?”讲完了故事之后,江龙开始发问。
    孩子们还小,如果只讲故事,也许他们左耳朵进,右耳朵就出了。
    不会去思考故事中的人与事情。
    所以需要大人在旁边询问,进行引导。
    让孩子们把故事中的情节给代入到他们自己的身上,他们就知道会怎么去做了。
    赵庭立即站了起来,“会!”
    “好,你长大了,也会是一个孝子!”江龙夸赞。
    然后坐在一旁的宝瓶,带头鼓掌。
    孩子们也是立即拍起了小手。
    赵庭得到夸赞,虽然有强忍着,但嘴角翘起的弧度,却压不下去。
    他坐下后,其他的孩子们都是纷纷举手。
    江龙前几天给他们教导过,想要发言,必须得先举手,得到自己的同意后才能说话。
    很有耐心的,江龙一一让举手的孩子们发言。
    他们想说,你却不同意,会打击孩子们的积极性,降低他们的热情。
    一个个稚嫩的童音从孩子们的嘴里吐出,不过说的话几乎都一样,也表明会替家中生病的长辈尝药。
    如果没有足够的耐心,还真是听不下去的。
    江龙接下来又讲,一些药可以尝,但有些药却是不能尝的。
    所以让孩子们在尝药之前,一定要向大夫问清楚。
    孩子们便是齐声应是。
    讲过故事,提起孩子们的兴趣之后,接下来就是教他们识字了,故事主角的名字,故乡,所涉及到的事与物等。
    之后再串起来,让他们把故事完整的写下来。
    孩子们毕竟还很小,一天下来能学习两个故事就不错了。
    上午一个,下午一个。
    当然,那两个只有三四岁大小的孩子学习能力要更差,江龙让林雅单独去教。
    教导的方法也是讲故事,然后写卡片,把卡片上的字指给孩子看,教他们念读,至于写么?
    是绝对不能用毛笔的。
    江龙拿来自制的碳笔给他们用。
    再则,对于这两个孩子他的要求很低,每天能学会三五个字就可以了。
    比如灰太狼,他们能学会写个狼字。
    喜羊羊,学会写羊字。
    接下来的几天,江龙给孩子们又讲了一些故事。
    比如卧冰求鲤,涤亲溺器,恣蚊饱血,扇枕温衾等。
    在认真做事情的时候,时间总是会过的很快,一眨眼七天过去,到了比试分胜负的时候。
    这天一大早,江龙带着孩子们,赶往京城。
    在车队的一旁,跟着一个面白无须的太监与几名宫廷侍卫。
    说好了是七天时间,今天已经是第八天,这些人过来,是防备江龙会在路上抢时间,仍然教导那些孩子。
    一路上,见江龙骑着马在前边带头,没有私下里再接触孩子,太监与护卫们便是只是不言不语,沉默的跟着。
    一个时辰后,车队进入京城,又过了一柱香的时候,来到皇宫门前。
    年轻太监上前出示腰牌,禁军放行,江龙带着孩子们走进宫门。
    这些孩子从来没有进过皇宫大内,即便是赵庭也一样,立即就是好奇的左看右看,有什么不认识不懂的,就会叽叽喳喳的询问起来。
    几个路过的官员见状都是不屑冷哼!
    教导了七天时间,这群孩子还是跟野孩子一样,没有半点长进!
    方越已经带着孩子们进宫了,那些孩子们走进皇宫后,眼观鼻鼻观心是没有一个人敢大声喧哗的。
    江龙看到官员们的表情,却是不以为意。
    皇上老了,病体长年缠绵床榻,但今天却是难得的起了一个大早,在文渊阁内议事。
    等候江龙的到来。
    来到文渊阁的门口,年轻太监先进去复旨,接着再出来传江龙带着孩子们入内。
    江龙给孩子们教导过规矩,孩子们知道在面见皇上的时候,要磕头,并且不能再随便说话了,所以进入文渊阁之后,孩子们跟在江龙的身后跪下高呼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之后,就都是安静了下来。
    眼睛也不敢再转动着四处乱看了。
    “一眨眼,成雄的孙子居然也这般大了!”老皇上坐在龙椅上,居高临下仔细打量了一番江龙后,才是感慨的说道:“朕现在仍然记得,成雄在朕六岁那年,他仗着比朕大上两岁,在御花园把朕给揍了一顿。”
    此语一出,许多前来观看比试的大臣,都是脸露笑意。
    “草民惶恐。”江龙双眼盯着地面道。
    “起来。”
    “谢皇上隆恩。”
    江龙声音落地后,跟在他身后的孩子们,也是有样学样的谢皇上隆恩。
    “这些孩子的父母已经来到,在文渊阁的侧殿,先让孩子们见一见他们的父母。”皇上下旨。
    江龙便带着孩子们,走向侧殿。
    闻听到能见到自己的父母了,这些孩子们就是神色间变的激动了起来。
    整整离开父母七天时间,他们虽然过的很快乐,但年龄还小的他们心中仍然是很想念父亲母亲的。
    刚刚踏进侧殿,一群孩子就是欢呼一声,扑向了各自的父母双亲。
    孩子们的父母也想念儿子,但这里是在皇宫大内之中,所以他们连忙阻止孩子,不让他们大声喧闹。
    方越带着他教导的孩子们所在侧殿内,见状不由一声冷笑。
    江龙这时也看到了他。
    而在方越的身后,那些孩子们则是恭恭敬敬的站着。
    一个一个脸上或多或少有些羡慕的望着刚刚进来的孩子们,因为方越教导极严,并且告诫,没有他的同意,谁也不能扑向双亲,孩子们这七天已经是被方越给打怕了。
    现在自然是羡慕江龙教导的孩子们,可以无所顾忌的扑进父母的怀里。
    侧殿内的情形,有太监禀告给皇上知道。
    文渊阁内,今天大员齐聚。
    有吏部尚书常青,此人是太子的心腹。
    吏部左侍郎,何劲,吏部右侍郎,文涛,这二人中,何劲一直是以常青为马首是瞻的,等于也是站在太子的队伍中。
    有礼部尚书赵平,左侍郎萧径,此人江龙曾在伽蓝寺与之见过面。
    右侍郎扁通。
    有兵部尚书刘定邦,左侍郎谢成,右侍郎关朝。
    以及许多今天有奏折要上递的文官们。
    还有一些身穿贵族长袍,身份不低的大人物,成国公也是赫然在列,很显然这些人都是有爵位在身的。
    “七天时间了,那些孩子仍然不晓礼仪!”常青刚刚听太监说完,就是当先嘲讽了起来。
    他是太子阵营的,而太子与景家又不对付,他自然对江龙充满敌意。
    何劲立即出言附和,“常大人说的极是!要本官说,还是方大人教导的成果显著。”
    大部分文官,出言应合。
    老皇上高高坐在龙椅之上,轻轻颔首点头。
    显然是认同了常青与何劲的观点。
    但这时,一个洪亮的声音却是响了起来,“今天比试的不是谁教的学生乖巧听话,而是谁的弟子识字更多,通晓的道理更多。”
    大家顺着声音望去,就见成国公嘿嘿笑道:“要本国公来说,会更喜欢景家小子教导出来的那些孩子,真性情,不像方大人身边的那些,一个个木讷呆板,三脚踹不出个屁来!”
    声音落地,武将们纷纷附和。
    文官们立即怒目相对!



第一百六十三章 卧冰求鲤
    自古文官与武将就是不和。
    文官守礼仪,重教化,大多喜欢听话乖巧,恭敬谦让的孩子。
    武官则是有些不同,他们自家本就粗鲁,认为孩子乖巧听话可以,但不能木讷文弱,他们更喜欢皮一点精力旺盛一些的孩子。
    常青是吏部尚书,是吏部的一把手,而吏部则是朝廷六部之首。
    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