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花魁称后+番外 作者:袖橘(起点2013-11-24完结) >

第71章

花魁称后+番外 作者:袖橘(起点2013-11-24完结)-第7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权万纪道:“他不能不信,谁叫这话是他的亲舅说出口的呢?阴德妃的幼弟阴弘智,整日在他耳边灌输这类话,教唆他豢养死士,将阴弘智妻室家中的燕弘信、燕弘志两兄弟募入府中,又招募了昝君謩、梁猛彪之类的恶徒,渐成气候。开始时齐王还给我这长史几分薄面,当着老夫的面不敢饮酒取乐,也不把那些恶徒召到面前,可是时间一长,他们也就不再顾忌了。老夫和韦文振韦典军苦劝无用。后来陛下又下诏书责备齐王胡闹,老夫驱逐了昝君謩、梁猛彪,亲赴长安禀明陛下齐王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愿意改邪归正,帮齐王解围。谁知齐王反而被那些小人左右,认为老夫是去告状,是去陛下面前表功……”
  “老师真是为齐王费尽心思,可惜齐王却不能领悟老师的一番好意。莫迟陪着权万纪叹息道。
  权万纪伤感了一阵,才继续道,“从那以后,齐王对老夫便冷脸相对,后来把老夫锁进大牢,还放任那些小人前来谋害老夫。若不是老夫有韦典军帮助,恐怕早就此命休矣。”
  “他为什么要把老师关起来?难道就是因为老师赶走了他那些地痞?”
  “唉,那是因为……老夫发现,阴弘智意图撺掇齐王殿下造反,曾说来年秋天举事。而后,他还来暗示老夫合谋。”权万纪犹豫了一下,还是说了下去,眉头紧锁,神色慎重。“这么大的事情,如果老夫还置之不理,岂不是要同流合污了么!这件事事态严重,又无真凭实据,我也无法对刑部尚书言明,不过我想他应当明白我的暗示,所以我才急于回到长安面见陛下。”
  莫迟心头一紧,果然,这样才是合情合理的,就算李佑再怎么胡闹任性,也有个限度,决不可能因为老师对自己的父亲告状而突然造反。这点从之前读史书时,她就觉得有古怪了,原来更合理的,是权万纪发现了李佑有谋反的意图,所以才会成为李佑的眼中钉、肉中刺。也难怪李佑要杀权万纪,这件事一旦被捅到李世民面前,他就什么都没有了。
  事情现在变得明朗多了,李佑这人偏激狭隘又没有头脑,阴弘智说什么,他便信什么,当初在青楼,碧池不是早就发现了李佑和他这舅舅勾搭在一起,对他言听计从么?阴弘智的父亲阴世师和李世民是死仇,虽然如今阴德妃身居宫中四夫人之一,但显然也没有打消阴弘智报复的念头。虽然没有见过这人,但是他借着李佑报复皇室的意图,恐怕不难猜出。
  “对了,老师,之前您提到的那位韦典军现在在哪?”
  “应该还在齐王府……”听到莫迟紧张的问起,权万纪一拍大腿,猛然醒悟:“糟了!”
  莫迟急匆匆起身,将守在门口的那个首领叫进来:“薛直,你快带人换一身装扮去齐州城,找找那位韦典军,务必要保住他的性命,再安排一些人,护送老师去长安面君。”
  “是!”
  “唉……不过杀我的昝君謩没有回去复命的话,齐王必定知道事情有变,说不定会提前造反。”权万纪离开之前,忧心忡忡的说。
  莫迟没有说话,但眼神却闪动着异样的光芒。她非常清楚的记得,齐王确实是在贞观十七年初,因为杀死了权万纪而揭起反旗的,如果权万纪的想法成真,那么就算权万纪活下来了,这件事情也依旧没有发生改变——这难道就是那李淳风所说的,有些人不能影响天数的道理么?
  之后,权万纪的预言成真了,事情果然如莫迟所知道的那样发生了。
  得知李佑派人刺杀权万纪,又意图谋反,典军韦文振自然抵死不从,虽然想要逃跑,但终究还是寡不敌众死在了李佑的齐王府门外。莫迟派去的薛直等人赶到时,已经救援不及,前来谢罪。莫迟安抚了众人之后,也暗叹还是自己忘了这史书上存在感薄弱的韦文振,就算是先知,也终究是难以救下所有人的性命。
  在光天化日之下,典军死在自己的府门外,李佑再也难以遮掩,只能扯起了叛旗,在齐州私设官员机构,公开募集兵士。
  于是就在权万纪抵达长安面见李世民之后不久,齐州便传来急报:齐州都督、齐王李佑举兵造反。李世民在朝堂上龙颜大怒,派出兵部尚书李绩带兵前往齐州平叛。
  李佑造反,又有权万纪和被押解入京的昝君謩作证,留在长安的阴弘智自然逃不过牢狱之灾,阴弘智和其府中众壮士被关入大牢,只等着李绩大军抓回李佑再一同受审。至于皇宫中的阴德妃,也因儿子的缘故,受牵连贬为阴嫔。
  朝廷大军还未出发,身在齐州附近的莫迟就已经得到了齐州居民不愿依附李佑四散逃命的消息,就连莫迟寄身的这个小县城也被逃难的难民挤得满满当当。李佑四处传播檄文,却没有任何州县前来依附。反而不断有人当面斥责。李佑盛怒之下杀死对方,反而遭到万民所指,只得厚葬对方了事。除了燕家兄弟还整日恭维李佑之外,就连李佑招募来的那些死士也对他造反的前景大不乐观。
  等到听说李绩亲自带兵前来平叛时,就连燕家兄弟也说不出漂亮话了。李绩身经百战,哪里是他们能够匹敌的对手?李佑倒也没有傻到家,知道事已至此,大势已去,已不可为,转而又写信给父亲,将罪责全都推给权万纪,说自己造反是被他所逼。燕家兄弟则为他出谋划策干脆占山为王,李佑犹豫不决,整日只知买醉,期待自己的托辞能说服父亲。只是李佑的这番做作还未收到结果,自己反而先走到了末路穷途。
  齐王府中有个叫做杜行敏的兵曹偷偷聚集了一批无意追随李佑的大唐兵士将官,暗中发兵将李佑手下护卫的一众死士杀死,然后包围了李佑的住所,以放火为威胁逼李佑和燕家兄弟现身,而后活捉了李佑,杀死了燕家兄弟,将李佑押出王府,径直押送到了李绩的大军前。
  结果李绩的大军还没到齐州,就胜利的押解着李佑返回了长安。

一零八 平叛乱奸谋败露
更新时间2013…8…14 23:56:50  字数:3282

 因为齐州之前兵乱的关系,薛直便暂且保护莫迟藏匿在这小县城里,暂不动身,免被波及。一直等到眼下李佑被押解入京,齐州平定,薛直才保护莫迟离开这是非之地。
  离开安州时间已经不短了,莫迟心里很是挂念三个孩子,特别是刚出生没几个月的龙凤胎,虽然有杨夫人和奶娘照顾,但自己毕竟在孩子这么小时就丢下他们,若说心里没有歉意是不可能的。
  在孩子的问题上,莫迟本来是有些淡漠的。她出生成长的环境使她并不很理解所谓母爱为何物,直到之前李仁出生,这两年相处下来,她才深刻明白何谓母子天性,这次离开孩子,也是狠下心才做出的决定,因为她这次出门的目的,除了救援权万纪之外,还有一件大事,就是想要亲自到长安查问李恪的下落。
  李恪自从前往西域后,起初还曾传过信来,可后来便杳无音讯,如今已经有好几个月了。莫迟生孩子之前李恪没消息的时间还短,莫迟还曾自欺欺人想着是路途遥远耽搁了,结果到了现在,李恪依然没有送来家书,许风也没有回来,这就难免叫莫迟心如刀绞了。
  但是这件事她却不能和任何人商量,对安州,李世民始终宣布的是李恪留京办事,只有莫迟知道李恪接了密旨前往西域,既然是密旨,这件事就不能随便流传出去,否则不但是自己,就连李恪也要受到连累。莫迟思来想去,唯有亲自跑一趟长安,才能安心。但是关于李恪的事情,她还是写了一封密信,交给杨伯,吩咐他若有什么事情发生时可以交给令狐平——李恪麾下幕僚中,令狐平如今已经隐隐为众人之首,他做事稳妥,口风严谨,想来能够很好的处理此事。
  一切安置妥当之后,莫迟便动身前往长安,抵达长安的时间,比起押送李佑的队伍,只迟了两日。此时的莫迟尚且没有想到,这次进京,会发生一件影响她整个人的大事,进而成为她整个人生当中一个巨大的转折点。
  贞观十七年四月,李佑被押送到了长安。主谋缉拿归案,这桩亲王谋反案,也终于可以开始审理了。
  按理说,刑部尚书刘德威本该主理此事,偏偏路上听说母亲去世,就报了丁忧,推却了此事,却没想到这次推却,成了他一生当中最为庆幸的事情:他躲过了一件极为棘手,人人避之不及的差事。
  ——就在李佑抵达长安后,李世民突然以雷霆之势,将太子李承乾、汉王李元昌、兵部尚书侯君集、左屯卫中郎将李安俨、洋州刺史赵节、驸马都尉杜荷等人一并收于监牢之中,原因是东宫卫士纥干承基密告太子同齐王一样有意谋反,意图刺杀太子左庶子于志宁、魏王李泰及逼宫。
  原来这纥干承基和阴弘智交好,也曾与之勾结,阴弘智被抓时,他也受牵连入狱。阴弘智刻意花钱收买纥干承基,只是意图利用他东宫卫士的身份,结果没想到原来这个纥干承基不止知道李佑有谋反之意,还知道更多的秘密——李承乾在李佑谋反之时,意图趁机发动,从东宫直接攻打李世民所在的西宫。如今因为李佑谋反案,纥干承基按律当斩,为了保命,他将李承乾的事情密告上奏。负责的大理卿孙伏伽不敢怠慢,急忙禀告给李世民。
  李世民闻讯之后隐忍未动,只是秘密亲自审理纥干承基,将李承乾勾结的一干人等问了个清楚明白。直到李佑被押解到长安,李世民才突然发作,将所有人一网成擒。如此大事,一时间朝野震动,人人自危,唯有魏王李泰心中暗喜。
  兵丁前来抓人抄家的动静何其大,这些官员的府邸又都相邻不远,惊动了卧床养病的太子太傅魏征,魏征听说是因为太子谋逆而起,不顾自己已经卧病多日,定要亲自面见太子一问,结果急怒之下反倒搞得自己命悬一线,如今还在昏迷。
  李世民则安排了司徒长孙无忌、司空房玄龄、特进萧瑀、兵部尚书李绩、大理卿孙伏伽、中书侍郎岑文本、御史大夫马周、谏议大夫褚遂良等人一起审理太子谋逆之事——这次牵涉的都是王公贵族,李世民也派出了自己能信任的所有心腹重臣,就连之前被贬谪的萧瑀也为此事特地起复。
  莫迟回到长安时,正赶上这件大事发生,前来迎接的孙达夫妇将这事说给莫迟听,莫迟纵有心理准备,也有些感慨。果然李承乾还是如历史上那样行了谋逆之举,但这次特殊之处,在于本该在李承乾谋逆之前死去的魏征竟然还活着,就如同本该死去的王珪此时还健在一样,令莫迟感到事情本身或许并不如她在历史上看到的那样的简单。
  莫迟这次来长安并不遮遮掩掩,也不低调,或者不如说是故意不低调,不到半天时间,吴王妃返京的事情,整个长安该知道的人差不多就都知道了。
  回到吴王府稍作安置,莫迟便前往萧家,拜会独孤夫人。独孤夫人对于莫迟突然到长安感到非常惊讶,虽然听说莫迟有惊无险生下了一双龙凤胎,但是生双胞胎的危险有多大,作为女人都明白,所以对于莫迟现在不在家里带孩子调养身体,反而千里迢迢跑来长安的举动感到非常惊讶。
  更令独孤夫人惊讶的是,当萧瑀满身疲惫的回家用餐,听到莫迟回娘家的消息时,竟然表示要见她一面,并且将会面的地方,选在了萧瑀的书房。
  “萧……”刚一进门,莫迟就在称呼上卡了壳,按照辈分她其实该是萧瑀的孙辈,可是李世民硬是把自己的女儿嫁给萧瑀之子,把萧瑀的辈分拉下了一辈,到莫迟这里,称呼就很麻烦。莫迟自己面对独孤夫人时,都以夫人为敬称,想到以前跟着李恪见萧瑀时,李恪都是客客气气称呼一声萧大人,索性也称了一声:“萧大人。”
  萧瑀看了一脸为难的莫迟一眼,似乎很理解她的为难,也不再在这事上纠缠,而是神色稳重的打量着她。
  ——这个丫头,比当年刚来投奔自己的时候,变化真是不小。那时候的莫迟才刚及笄不久,还是个小女娃,虽然聪明,却还显得有些幼稚。如今几年过去,她已经长成了一个成熟的女人,不但那种精明干练磨砺得越发夺目,而且还培养出了一种难以言喻的贵气,想必这些年来的女师和王妃的生涯,让她得到不少的锻炼。
  “王妃殿下,请坐。”萧瑀示意莫迟坐下,单刀直入的问道:“王妃殿下这次突然进京,不知是何缘故?”
  莫迟道:“王爷来长安已快一年时间,如今却已经有半年光景音讯全无,我为人妻,怎么还能安心的坐在家里。”
  萧瑀显然不知道李恪的事情,闻言一愣:“吴王殿下来了长安?”
  莫迟一回长安就到萧府做客,本来是想从萧瑀处打听一些消息,看到萧瑀不似作伪的惊讶神色,这才想起萧瑀之前一直被贬官,是因李承乾谋反之事,才被李世民以特进为名召回处理此事的,对于李恪的事情,他当然不知情。
  “是我急糊涂了,萧大人不该知道这事。”莫迟颓然的叹了口气。在手下们面前,她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可是事实上她的身心都已经疲惫到了极点,如今面对萧瑀,已经无力掩饰。“也许只有父亲才知道了……”
  听到莫迟提起李世民,萧瑀沉思了片刻,忽然道:“王妃殿下,老臣冒昧的问一句,王爷和王妃,心中所求者何物?”
  “萧大人这是何意?”
  萧瑀眼神深邃,“今日审问太子谋逆之事,老臣感悟颇多,故而有此一问。”
  “太子殿下当真是……”莫迟装作不知内情的样子,低声惊呼。
  “是啊,”萧瑀感慨的说:“听房玄龄说,魏征为此病情加重,恐怕……命不久矣。之前陛下还亲自带太子和衡山公主探视魏征,魏征病情一度也有好转,谁知道会出这种事?如此一来,长安怕要血流成河了。”
  “没有什么转机么?这可是……”莫迟听的紧张。她已经不是当年刚到大唐时的心境,经过这几年,特别是刚刚旁观了齐州的兵乱,她已经从抽象的记忆,转而充分的体会到了皇帝一声令下,血流成河的这种绝对的权势。
  “有人亲口指证,往来谋逆的书信又被搜出,人证物证俱在,事情怕是已经没有转圜余地了。”萧瑀摇了摇头,神色郑重的说道:“太子今日有一句话,老臣印象颇深。太子说,‘若无李泰,孤焉至此。’有太子这句话,魏王继承大统怕是无望。”
  “……”莫迟倒吸了一口冷气。原来那时候李承乾便已经说出了这句话,想必那些负责审理的官员们也都听在耳中,不知有多少人会从这句话中,分析出李泰不可能继承皇位了呢?
  “太子当时的眼神带着一丝绝望的疯狂,老臣这辈子怕是也忘不掉。虽然陛下多年来宠爱魏王,但对太子也是非同小可,却不料酿成了这种局面。”萧瑀感慨了一阵之后,又再次望向莫迟,“王妃殿下,老臣冒昧的说上一句,陛下的宠爱是双刃剑,若真以为有陛下的宠爱作为依仗,便能无往不利,怕是把这九五之尊的位置,都看的太简单了。”
  “!”想不到萧瑀居然会突然对自己说出这样的话,难道说李恪和自己的打算,已经被这位历经几朝几代的老臣看穿了?
  看出莫迟脸色的变化,萧瑀再次问了一句:“请问王妃,王爷所求为何呢?”

一零九 莫须有无辜入狱
更新时间2013…8…15 23:41:18  字数:3800

 “萧大人这话,实在叫莫迟难以回答。”莫迟沉吟半晌,方低声道。
  她很犹豫要怎么和萧瑀沟通,说出自己计划着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