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H文电子书 > 未名湖畔的爱与罚x1=1 >

第9章

未名湖畔的爱与罚x1=1-第9章

小说: 未名湖畔的爱与罚x1=1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于雷本来想说’你不是已经看过了吗’,但突然想到这样说会让人家觉得自己在偷窥他,于是改口道:〃你还用得着看简史吗?我觉得你都可以写了。〃陈可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说:〃大师的作品还是值得看看的,毕竟是提供了一种不同的视角。〃他说话总是言简意赅,于雷觉得自己的伶牙利齿在陈可面前变得庸俗不堪。  

〃说实在的,我在哲学上是挺外行的,有什么书能推荐我看一下吗?别太难的,呵呵。〃于雷挠着头问陈可。  

〃这本书作入门最好了,原来是冯友兰写给外国人看的。〃陈可把书递过来,〃给你看吧。〃 〃不用不用,还是你先看吧。我再找找别的。〃于雷连忙推辞。  

〃哦……〃陈可把书抽了回去,有些默然地低下头去看书。  

于雷有些不知所措,只好起身去找书。  

这时陈可又突然抬起头来,象是发现了什么值得高兴的事一样,说道:〃《苏菲的世界》!《苏菲的世界》是最好看的哲学书,我记得就在……〃陈可轻轻地从椅子上站起来,领着于雷走到一排书架前面,四处寻找了起来。  

〃是不是这本?〃于雷拿着一本绿色封面的书问陈可。  

〃没错!〃陈可高兴地看着于雷,〃我就记得是放在这里。〃 〃你好厉害啊!〃于雷惊讶地看着陈可,才入学一个礼拜他就把图书馆都认熟了!  

陈可听了于雷的赞扬,很开心地冲他笑着。于雷突然觉得这个笑容竟是似曾相识,和他记忆深处的某个角落远远地呼应着。  

他们回到原来的位子坐下。陈可和于雷挨得很近,近得使于雷感觉到陈可的体温,在这个空调打得太足的借阅区里显得如此温暖。于雷翻开书,脑子里比刚才在自习室的时候还混乱,因为他脑子里的人现在正坐在他旁边——加上他脑子里本来就有的人,就是双倍的混乱。于雷逼着自己进入书的世界当中,他不想让陈可觉得自己是个不爱看书的人,这本来也就不符合事实!  

让于雷自己也想不到的是,很快,他甚至都忘记了陈可的存在。苏菲、席德、神秘的哲学家……于雷觉得自己象是在读一本哲学化的《爱丽丝漫游仙境》。苏菲就象是一个仙女,给于雷打开了另外一个世界。于雷第一次知道,在高中课本上受到严厉批判的唯心主义也可以是这么美的。  

如果没有一个超然的绝对意志存在,谁又能够创造出一个黄金切割数?一个正五角星的每一条边都被其它两条切割成近似于黄金切割数的比例;腿长比身长,大臂比全臂,大腿比全腿,也都在这个比例上达到视觉的完美;甚至天体运行、万物生长也都有无数例子暗合于黄金切割的定律。费波那契数列的每一个数除以前一个数的商数不也是不断趋近于黄金切割数么?谁又知道,0。618是不是上帝给人类设定的密码呢?  

你说你不相信上帝。可谁又能证明这一句话不是上帝悄悄放进你的脑袋,并且让你在某一时刻说出来的呢?  

于雷急不可耐地想知道书中一切密团的最终结果。他跳过了许多耳熟能详的名字——康德、黑格尔、马克思、休谟,终于在三个多小时以后抵达了终点。原来苏菲的一切行为、思想、怀疑、抵抗都只不过是被一个叫艾伯特的男人创造出来的;她最终了解到,自己不过是活在另一个人的思想中,活在他的书中——而甚至这一点点感悟,也是先有作者写下,再被她所感知到的。  

这本书彻底颠覆了于雷的本体意识。  

苏菲是活在艾伯特的书中,而艾伯特是不是也活在另一个人的书中呢?那自己呢?这个叫于雷的人是不是也仅仅是活在一个无所事事的穷酸小说家的脑袋里呢?那创造了于雷的那个作者呢?  

于雷不愿再继续这个没完没了的想法,合上了书。  

陈可这时正歪着头看他,见自己扭过头来,忙回过头去看书了。  
 
  
 作者: 211。136。253。*  2006…3…9 19:03   回复此发言    
 

 
30 回复:未名湖畔的爱与罚  
 11、 陈可  

陈可一大早就到了图书馆。  

早上经过301的时候,陈可听见里面乱哄哄的。尽管非常模糊,他还是分辨出了于雷的声音。  

于雷说:〃……别扯淡!马克思主义说人是经由必然王国而通向自由王国,可是人必须要通过信仰它来走向自由王国,就好象信徒必须买教会的赎罪券才能升天堂一样。难道你不觉得这种说法从本质上就是可笑的吗?〃陈可很欣赏于雷的这一番说词,但他一想起于雷那一本正经的样子就不禁地乐了起来。  

昨天在教室里,还有在回宿舍的一路上,陈可经常感到这种莫名的快乐——或许是因为于雷说的话,或许是因为于雷脸上的表情,或许……是因为于雷……这个人。  

陈可想再见到他,听他说话,让他把自己逗得发笑。但隐隐的忧惧仍然潜藏在他的心里,等待着被印证的那一天,这到底是一种什么感情,恐怕只有播种它的上帝才能知道了。  

尽管是怀着这样一份难以言明、且忧且喜的心情,陈可还是身不由己地往人文社科馆走去。或许是经验主义告诉他,在这里可以再次碰到于雷吧。即使碰不到,陈可想,也不要紧,下次上课的时候就又可以找他说话了,再说,他不是还请我去他们宿舍玩呢吗?  

陈可又从原来的地方拿出了那本《中国哲学简史》——上次因为于雷的关系,陈可连上册都没来得及仔细看完。  

陈可还记得那两句〃至大无外,至小无内〃的话,他知道这是那个和庄子争〃鱼之乐〃的惠施说的东西,于是翻到名家的那一章,看了起来。后来一想前面的东西也忘得差不多了,干脆就翻到头,从序重新看起。  

刚看了两章,就有个不知道什么玩意往陈可头上压了下来。陈可吓了一跳,回头一看,竟是于雷。  

亲爱的朋友们,你要是还记得陈可曾经机谋百出地想把张树的手从肩膀上甩下来,就一定不会不知道他不喜欢人家来摸他碰他。但不知道为什么,这一次他倒没有生气,反而笑了笑,说:〃你又来了?〃 〃又〃,表示对之前行为的重复。既然于雷是第二次在这里碰到陈可,他觉得用〃又〃是再正当不过的。然而,在一个心思稍微细腻的人看来,这个字就包含着一点不欢迎自己到来的意思。而在于雷这么一个琢磨别人心思成瘾的魔王那儿看来,就恐怕是场巨大的心灵灾难了。  

于雷答应了一声在旁边坐下。这个时候,陈可心里那种隐隐的忧惧和怕于雷讨厌自己的感觉又不可抑制地涌了上来。陈可很想做些什么让于雷开心,使他对自己满意一些。  

正在这时,于雷说想让陈可为他推荐一本哲学的入门书。陈可毫不犹豫地提出把冯友兰的书让给他,因为这的确是一本简明易懂却又极有洞见的好书。于雷出于礼貌地拒绝了。陈可有些难过——这是他为于雷做些什么的好机会,但怎奈他从来就不擅长处理别人的谦让和客气,每次都只能很勉强地接受别人的礼貌。  

眼看着于雷站了起来,陈可觉得万分沮丧。而另外一本书在这时闪过了陈可的脑际——《苏菲的世界》!不可多得的哲学类好书!。  

陈可急忙领着于雷去找《苏菲的世界》,可在架子前面站了半天也没见着。难道是被别人借走了?还是我记错了?陈可很着急。  

〃是不是这本?〃陈可看见于雷从架子的第二排上拿出了一本绿色封面的书。  

〃没错!〃陈可大大松了一口气,〃我就记得是放在这里。〃他有些得意。  

〃好厉害啊!〃于雷象看着偶像一样睁大了眼睛望着他。  

陈可开心地笑了。这样简单而容易实现的快乐,陈可已经很多年没有感受过了。  

那还是在十几年前。  

陈可还在营区大院里住着的时候,那个叫黑子的男孩是这一片儿的孩子王。陈可羡慕他羡慕地要死。  

那时陈可是个瘦弱的孩子,有哮喘的毛病。外婆常常给黑子一块糖,说要他好好照顾我们家豆豆。黑子也确实很照顾他。那么小的孩子就愿意主动去保护别人,想想也是件很不可思议的事情。  

小小的豆豆极为仰慕黑子首屈一指的气力和一呼百应的魅力,一直到很久以后,那个形象都还是他努力的目标。  

 
 
  
 作者: 211。136。253。*  2006…3…9 19:04   回复此发言    
 

 
31 回复:未名湖畔的爱与罚  
 夏天。  

黑子带着豆豆两个人,悄悄地瞒着大人把井盖掀开。黑子哼哧哼哧地从井里打上来半桶冰凉的井水,〃哗〃得一声冲在自己和豆豆的身上。两个人在烈日下兴奋地乱叫。  

嘘~黑子给豆豆做了一个小声的手势。  

两个人把井盖原封不动地合上,坐在湿漉漉的地上玩抓石子的游戏。这是豆豆唯一比黑子玩得好的游戏。黑子的手肉乎乎的,经常连两个石子都抓不住;而豆豆的手指细细长长的,反应又快,于是总能在小孩子中间称王称霸。  

〃那是什么?〃一局结束之后,黑子突然问。  

豆豆跑到外婆画的八十八个键前面。  

〃这是钢琴,〃他走到两个一组的黑键左边,〃这里弹下去就是DO。〃 〃你真厉害!你以后做个钢琴家吧!〃黑子崇拜地看着豆豆。  

豆豆开心地笑了,就象十几年后在图书馆里的陈可一样。  

回到座位上,两个人都开始看自己的书。  

陈可时不时地拿眼瞥于雷。只见他刚开始的时候还象屁股被针扎着似的左扭右晃,渐渐地便看得出了神,只是一页一页地翻着书。陈可知道他喜欢,便也安心地继续去看他的冯友兰。  

过了十一点半,陈可的肚子已经咕噜咕噜地叫上了。他扭头想问于雷去不去吃饭,可于雷仍然一动不动地坐着,手肘撑在桌子上,一脸专注的神情。陈可不想打扰他,只是静静地看着于雷的侧脸。  

他的睫毛是这样长的么。他的鼻子好挺。他的颧骨很性感……  

陈可感到很满足,他一点都没有察觉自己的目光。  

这时于雷合上了书。陈可问他看得怎么样。  

于雷挠了挠头,说道:〃特……特震惊,就是、就是觉得虽然以前从来没这么想,但是又觉得它说得特别对。呵呵,你可别笑话我。〃陈可微笑着看着他:〃很好玩吧。以前他们老是拿学哲学的人开玩笑,其实哲学真是琢磨起来最好玩的东西了。〃 〃Philosophy就是爱智慧吧,对不对?〃于雷点着头同意陈可的意见。  

中午两个人一起去吃饭。  

在农园餐厅。这是新盖的一座自选式的食堂,从外面看起来有点象理科的实验楼。  

陈可拿了一个三块钱的黄盘,一个两块五的桔盘和二两米饭;于雷还多拿了一个一块的绿盘,米饭也拿了一个三两的大碗。  

找了个地方坐下,两人都把菜碟往对方那边挪了挪,就一边聊着一边吃了起来。  

〃你们搞法律的人从老祖宗开始就逗得不行。〃陈可想起来一个刚看到的故事,是关于春秋时郑国的一个名家邓析的。  

邓析是郑国著名的讼师,《吕氏春秋》里说郑国的人只要交一件衣服或者一条裤子,就可以跟他学怎么打官司。有一次河里发大水,淹死了郑国的一个富人,尸首被人捞去了。富人的家人去赎尸,可捞尸首的人要价太高。富人的家人于是找邓析咨询,邓析说:〃不要急。他不卖给你,卖给谁呢?〃捞尸首的人等急了,也来找邓析,邓析说:〃不要急,他不找你买,还找谁呢?〃陈可讲得绘声绘形,于雷差点把一口饭全喷了出来,连旁边坐的两个女生都跟着了笑起来。笑了半晌,于雷抬起头,久久地看着陈可,眼里满是暖暖的意味。陈可装着没看到,笑着埋下头吃饭去了。  

吃了两口,陈可又抬起头来说:〃要是哪天我被人欺负了,你就拿着我的裤子去替我打官司吧。〃两个人对看了一眼,不约而同地笑了起来。  

于雷也讲了一个笑话,是他从李明那儿听来的一个模仿天津人说话的段子:〃两个天津妇女在路上遇到了。  

一人问:’干嘛(读第四声)去(读qi)呀?’另一人答:’上法(读第二声)院。’那人又问:’原(第一声)告被告?’另一人说:’原告。’那人说:’是么!牛逼(第三声)啊!’另一人怒:’牛逼嘛呀!被强(第一声)奸了。’〃陈可放下筷子,纵声大笑了起来,于雷也跟着傻乐,连周围两桌的人都忙不迭地捂嘴。  

于雷实在学得太象,陈可笑得泪眼朦胧,连腰都直不起来了。  

陈可其实是个爱笑的孩子,但他甚至都想不起来上一次这么痛快地大笑是在什么时候。绝大多数的时间,他的笑声只能在他自己的心里听见。  
 
 
  
 作者: 211。136。253。*  2006…3…9 19:04   回复此发言    
 

 
32 回复:未名湖畔的爱与罚  
 
下午两个人都有课,于雷说在图书馆还有东西要收拾,陈可便独自回宿舍去了,一路上还不断想着这一个上午的趣事。  

陈可回到宿舍,张树一个人坐在电脑前头扒拉手里的饭。  

〃吃过了么?〃张树问。  

陈可恩了一声。  

〃刚才徐颖姐找你,你给她回个电话吧。〃张树已经加入了院团委,徐颖似乎是他的直接领导。  

〃我不知道她电话啊?〃陈可说。  

张树有些诧异,翻出自己的电话本,把号码抄给他。  

陈可照着号码拨了过去。  

徐颖说已经帮他开好了教室借用条,本周内下午4点到7点他都可以自由使用院里活动中心的钢琴。  

陈可谢过了徐颖,并且约好下了课去找她拿。  

陈可在张树身边坐下,把上午的笑话也跟他说了一遍。  

张树笑得很开心,但陈可总觉得他比起于雷似乎少了些什么——或许是一些眼神的交流,或许……是一些深处的共鸣。  

下午的课是高等数学,讲课的是一个女老师,说起话来中气十足,吐字一清二楚,陈可非常喜欢她的课。高数是经济研究的基础,也是考研的公共课之一,大家都不敢怠慢。但由于前面几节课都是高中里学过的知识,听起来还是比较轻松的,女老师也在课上穿插了几个关于数学系的笑话,把大家逗得直乐。  

下了课,陈可到女生宿舍找徐颖拿了借用条,上面盖了院团委的章。  

拿着它,陈可很顺利地进入了管理学院的活动中心。  

光华管理学院是全校最阔的学院,只有它拥有独立的豪华教学楼,而其它院的学生只能挤在三个好坏参差不齐的公共教室楼里上课。当然,它的学生活动中心也是全校最好的,洁白的墙壁,光滑的地砖,整齐舒适的桌椅都标志着该院学生身份的不一般——光华的目标是〃打造未来中国的商界领袖〃。在中心的西北角放着一架黑色的钢琴。  

陈可轻轻地扶起琴盖,站在琴的前面,看了良久,然后随意按了一个和弦。钢琴的响度十分完美,音色毫不粘滞,既明且亮。  

从这里弹下去就是DO。陈可对自己说。  

钢琴发出了大调式通常的结束音。  

陈可在琴椅上坐下,漫无目的地弹起了一支舒缓的小调。  

外婆……  

外婆死了以后,陈可弹琴的次数就不如以前多了。  

外婆是他的第一个,也是唯一的一个钢琴老师。  

外婆很慈祥,但也很严厉。陈可还记得她让自己一遍一遍地练习指法,无论陈可怎么撒娇、胡闹,也决不松口,直到自己的力度和速度都达到了外婆的要求。  

外婆最喜欢肖邦的幻想即兴曲,陈可小时侯的梦想就是有一天能象外婆一样流水般地把这首曲子演奏出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