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辛亥大英雄 >

第394章

辛亥大英雄-第394章

小说: 辛亥大英雄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数算受教育人口比例也高于民国

    见到大家冷场,贝祖贻充分发挥年轻人敢言敢做的风格,大声朗道:“困难不是不可克服,国家现在工业、铁路、通讯和电力这些上每投入一分钱,几年后回报就是数倍甚至数十倍!所以我们分析,改变目前困境主要有三个办法第一是要尽快学习欧美,废除金本位制度,将金银变成商品而不是货币,利用差价大量回笼金银发行纸币,按照我们的预测,仅此项就能增加约20亿纸币的流通量!

    第二就是尽快开征工商增值税,高部分商品的关税,这样不仅可以保护民族企业,也可以将目前的均税高到6%

    其三就是要尽早开放粮禁,因为这样可以增加农民收入,高国家财政比例”

    前两个意见杨秋都同意,但第三项却让他暗暗皱眉说心里话,目前工业能快速发展不仅仅是因为欧战,还有故意压粮价的作用民国粮价其实是偏低很多的!这是杨秋故意所为,因为将粮价维持在极低价格,不惜靠国有农场和向外采购等方法击国内农产品涨价趋势,实际上是对工业的一种变相补贴因为粮食价格是所有物价的基础,一旦粮食价格上涨,工资、原材料等等都要上涨,势必会导致才刚起步的民族资本家减少投入虽然这种方法比日本故意抬高粮价更加隐晦,识不多的老姓甚至还觉得这才是好日,但实际上却都是对农民的剥削

    连杨秋自己都知道,以剪刀差来刺激市场和社会发展的办法,是对农业的一种极度剥削行为,在一个落后的国家发展经济的初期可以实行,但随着社会发展将会造成贫富差距加大,严重增加社会矛盾

    可现在就开放他不愿意

    未完待续

美好的世界 第五四二章 贝祖贻的疯狂计划

    @@@@@

    这种重要会议不可能一天结束,接下来几天大家围绕着货币改革、金银法案和税改各抒己见

    张文景态度坚决,英美法等国已经纷纷着手取消金银本位,日本也传出要取消金银本位的呼声时,民国继续维持金银本位显然不合时宜从经济角度看,汇兑制和法定单一货币能有效减少市场混乱和换算的麻烦随着各国贸易保护主义出台,都开始收拢货币提高关税门槛,对经济的直接干预力度开始加强,只有单一货币的情况下财政部才可以有效通过利率和发行量实现直接干预,从而改变目前的自由式放任增长模式

    但汇兑制并不代表可以随便发行货币,货币总量依然要根据金银储备和经济总量来发行,严格来说目前各国使用的其实是一种介于金本位和汇兑制之间的货币政策以英国为例,去年底就强行隔断黄金和英镑之间的自由兑换,但英镑的价值却依然用黄金来衡量这是有点滑稽的政策,既用黄金估算货币价值,却又隔断黄金与货币的联系,硬性规定所有交易都必须使用英镑,而在国际贸易中也必须使用英镑或其它国家的外汇,只有在外汇不足时才使用金银补偿

    这种货币政策的好处是可以随时根据国家经济需要进行调整,但需要大量金银储备支撑货币稳定这点上张文景有绝对信心,4年欧战中各国都纷纷终止货币购买大量采用金银交易,民国出口量虽然不如美国,但依然靠大量出口猪鬃、桐油、磺胺、武器弹药和钨等特种贵金属积攒了700吨黄金和1800吨白银,其中仅尼古拉二世订购军火时,就一次**300吨黄金后来东线撤退时不仅搬空乌拉尔以东,还对当地经济进行了疯狂掠夺,总计搬回黄金50吨白银700吨,各类珠宝钻石3吨后期又积极联络高尔察克,先是出售武器获得200吨黄金后来又用武器和移民安置一次性获得600吨黄金

    从1912年杨秋主政西南开始,就动用军事力量对西南主要金矿强制赎回到14年统一全国并打败日本后,全国金银矿全部收归国有年产黄金约30吨加上张文景和徐秀钧一直在利用货币杠杆从市场收拢黄金,储备已经由西南时的20吨增加到目前的450吨,白银是暴增至6000吨

    截止1920年末,中央黄金储备总量已经达到2000吨历史上美国此时6175吨,日本1250吨,现在美国5750,日本955吨,白银储备8300吨,美元储备3。2亿、英镑5200万

    这个数字略小于杨秋的预测,原本他认为欧战加高尔察克可以捞到2000吨黄金但最终只有1500吨但民间黄金保有量调查数字却让他很兴奋,根据财政部和中央银行的调查,全国民间黄金保有量约为5到6000吨之间,而南洋华人圈也有大约4000吨的黄金储备量这个储备量是吓人的,充分体现了国人喜好藏金财不露白的传统

    也正因为这点,坚定了财政部币改的决定,并提出应该立法强行隔断金银买卖,规定全国禁止白银用于商业交易,黄金交易只能卖给中央银行,禁止任何私人外资和商业机构都不得进行黄金业务根据他们的分析,如果采取这个办法,那么国内金价必然大跌,将至少从国内再回笼约1000到1500吨黄金财政部还建议向南洋华商发行针对性的黄金债券和保值债券,以规避风险建设国家的噱头从南洋回笼20亿美元和1000吨黄金,这样全国黄金储备就能迅接近美国,有底气面对欧美的商品倾销和金融风险

    “我认为现有的货币政策太过严谨和死板”贝祖贻这位年轻人彻底进入角色,即使连续几天面对高管的问题依然侃侃而谈,现在面对民国大员们提出一个大胆且疯狂的想法,后来也因此被欧美誉为中国的凯恩斯他继续说道:“我们和英美不同英国拥有广泛的殖民地利益,所以英镑在全世界各地都流通,从而支持其成为国际结算货币,这是我们无法拥有的先天条件美国货币的优势在于它孤立与世界主要大陆,拥有世界第一制造力和三分之一黄金储备,我们同样无法复制这个模式那我国未来的货币体系该如何定位呢?我个人认为,应暂时避开与英美等欧洲国家争夺全球货币的地位,利用我们华人喜爱抱团,落叶归根和思乡情结等等这些传统文化情结,建立一个属于我们华人的货币经济圈让民元成为华人之间的最主要结算货币”

    这番话可谓石破天惊,连杨秋都不自觉直起腰,身子微微前倾静静看着这个年轻人,似乎又看到了临时法院内慷概激昂的程城老师

    说心里话,杨秋可以说完全的不懂金融军校毕业,野战侦察部队,然后去汽车厂跑销售,对经济的唯一概念就是房子涨价,股票买卖等等,搞工业,搞建设,指挥打仗建设军队这些总算有迹可循,但金融界变化太大尤其是国家层面的经济斗争和建设对他来说就是天书,即使这些年狂补,很多东西也是无法弥补的所以他才召开这种经济会议,否则按他的脾气这种大事早就独断独行不给任何人说话的机会,宁愿错了再改也不惜代价的

    穿越者到底不是神,21世纪一颗可有可无的螺丝早生五百年或许是天才,但在这个现代经济体系逐步完善的年代里,和欧美尤其是华尔街那帮人玩金融还是老老实实交给左脑特别发达的人来干,自己只要把握时代脉搏就行

    而现在,贝祖贻无疑就是那位左脑发达的年轻人

    “华人是最苦的,即使上海公报后,美国排华法案、南洋排华事件都没有取消或减少迹象,所以我认为国家不仅应该积极保护海外华人的利益,应该确保他们用汗水和勤劳换回的财富不被人掠夺专门针对南洋和世界各地华人发行黄金债券和保值债券是可行的,只要确保国家长期稳定,政策持久延续,建立起国家信誉,那么他们为规避风险也会大量购买这两种债券

    但这是被动办法,还有一种主动地办法这个办法加简单,就是以国家信用为担保额发行部分民元纸币,然后手持这些民元寻找在朝鲜、南洋、暹罗和中亚等地的华商为代表,由他们使用这些货币在华人圈内购买国家需要的各类资源矿石和商品长此以往,这些地区就会累计大量流通民元,而手持民元是无法直接购买英美等国商品的,这样华人们就必须采购我国制造的产品,实现对以上地区的大宗出口,进一步促进国内经济

    以上两者都是短期内完全具备可操作的手段但光有这些还不够,必须想办法让海外华人相信国家已经强大,相信国家信誉是有保障的除了宣传和承诺外,我认为还以向海外华商全面开放铁路、公路、重工业、电厂和电报这些投资领域,只要不涉及国家安全的领域,可以向整个海外华人区推广,吸引他们回来投资的同时,也是建立起国家威望和信誉的最佳机会”

    “额发行货币?拿一堆纸币去南洋华人区采购”要不是贝祖贻还在推销自己的华人经济圈计划,杨秋肯定会立刻请他回家好好聊聊连唐绍仪都对这个年轻人动了心思,拉住张文景笑道:“润秋啊,虽说我这个总理再有2月就要下台了,可总理府终究是缺个经济方面的人才,我看”

    杨秋暗暗好笑,自己还没挖人呢,唐绍仪就先下手为强,忙开玩笑道:“总理不如割爱,改革发展委员会也缺经济方面的人才呢”

    张文景脸都黑了,自己费多大心思才挖出这么个人物啊,不带这么玩的连忙摆手:“我的副总统,总理你们就饶了我,现在财政部可就指望着淞荪贝祖贻字呢”

    三人相视而笑,蔡锷却凑了过来:“润秋,此次币改,英美那边有什么动静?”

    张文景正头疼这件事呢,说道:“我也正犯愁呢根据调查和估算,英美等国大概持有数千吨白银储备,一旦我们币改他们损失肯定极大,必然不会善罢甘休最担忧就是他们干涉金银期货,也趁我国币改是低价大量收购金银”

    “收购金银?”黎元洪不解的问道:“他们收购何用?不是说要限制金银实物离境吗?”

    “要是拿走倒好了,无非是损失点钱我怕的是”张文景还没说完,杨秋打断道:“以低价金银大量收购我国企业,再以组建合资为名倾销商品?”

    张文景点点头:“这就叫拿我们的钱,买我们的厂,卖他们的货,吸我们的血”

    未完待续)

美好的世界 第五四三章 剪羊毛的来了!

    @@@@@

    重庆召开全国经济会议,总统、副总统和总理纷纷前往西南视察的消息让嗅觉灵敏的商人闻出了其中怪异

    上海大宗期货交易所内几年不变的基准白银价格开始下跌,从1民元兑换20克猛然跌倒1民元兑换22克

    白银贬值其实并未出乎市场预料,而且货币改革远没有想的那样复杂,从1912年西南最早推行民元纸币以来,到14年全国统一后停止铸造银币,停止外资银行随意发行货币后,民元地位其实已经确定欧战经济刺激下货币流通需求剧增,大量黄金和白银的涌入也使财政部和中央银行有足够储备确保货币的充足供应,使得民元流通率急剧增加

    棘手问题在于没人知道全国到底有多少白银,几百年累计的总量肯定是极其惊人的,加之晚清政府无法有效控制白银进出,大量墨西哥银洋在华流通,欧美商人在疯狂攫取白银的同时,也使市场加混乱财政部自己也搞不清这个数字,一说是约25000吨合计8亿两,白银交易16两制,一说是约32000吨,有说过80000吨这个惊人数字即使按照最小的数字,以每两每两31克兑换1。5民元计算,全部收回就要发行13亿货币对冲但金银货币是积压性的,有很多白银不会流入市场而是被当保值贵金属储存起来,如果币改后涌入市场的白银最终出预计,货币大量增加的结果就是通货膨胀

    反之,也不能任由白银留在市场上,无论币改如何都不可能立即将金银和货币直接切割开,无非是以货币取代了金银,但其价值却要通过金银体现,如果任由天量白银散落市场,那么就会造成白银的大量外流最终是通货紧缩,然后工厂企业因缺乏流动性最终破产

    这是柄双刃剑,解决之道就是尽可能多回笼市场金银,然后以债代币的方式将央行手中的金银给固定化这就是一战和二战后华尔街的做法,大量金银流入后本该出现的通货膨胀被债券给锁死了,使得金银长期被留在美国

    先走一步的华尔街当然知道这样做的好处,但他们显然不想让中国轻易获得好处,即使白银价值比黄金低却也是让资本家们眼红的贵金属而他们的底气就是控制着上海51%的白银储备相当于民国白银总量的3成都在他们手中

    中国可以将他们赎回去,但却需要付出一点点代价所以汉格尔举起杯子,和英国太古洋行远东总经理威廉汉米尔先生轻轻碰了下酒杯:“威廉先生,谢谢您的支持”

    太古洋行是盘踞在远东的英国巨无霸企业,控股包括汇丰银行等等一系列大财团,曾几何时垄断了中国茶叶、生丝交易为帮助英国政府打击中国,实施虚弱政策还在斯里兰卡和印度推广茶叶种植,从根本上掐断中国最大的外汇收入还扶持日本生丝业,用日本生丝来压制中国生丝市场,不仅获得巨额利润还几乎毁掉了中国生丝,日本也因此获得大量外汇,确保了明治维后国家改革的资金供应

    所以真要追根溯源的话,太古洋行和甲午、庚子年事件都脱不开干系直到1914年关税逐步被杨秋收回,欧战爆发等因素才导致洋行走下坡路生丝被中美垄断茶叶受到中国本土商人挑战,最后为获得足够流动资金不得不将扬子江英商造船厂、汇丰航运公司等一批优质资产出售给中国,使得远东商界的霸主地位愈发岌岌可危

    战后英国经济裹足不前,中国关税和租界纷纷取消,加上各国都开始提高关税壁垒,限制金银离境,过去几十年横扫亚洲的太古洋行顿时如坐针毡尤其是美国华尔街和中国本土企业的虎视眈眈让洋行董事闻到了衰败的气息董事们不甘心失败,所以派遣威廉汉米尔来重整旗鼓

    但这谈何容易

    上海公报后各国有识之士就意识到,中国不再是封建低劣的半殖民地随着社会改革和工商经济政策逐步完善一个融入主流社会的中国正在冉冉升起,想要重现当年盛景几乎不可能所以威廉抵达后立刻修改策略将主营业务逐步转向南洋和印度不过让他没想到的是,华尔街却找到了他,因为华尔街发现了一个大机会,需要英国在远东的白银帮忙

    白银战争

    这是威廉汉米尔给这个计划起的名字由于民国财政部于1916年收回关税后已经限制金银流出,所以要想带走大宗白银除非是开战华尔街当然不会蠢到为白银开战,如果是黄金还是值得铤而走险的所以他们采用的办法很简单,就是以海量的白银冲击上海大宗交易市场,利用中国各界担忧币改纷纷抛售白银之际,疯狂收购白银,拉高价格囤积居奇

    金银带不出境,他们要那么多金银干嘛?其实很简单,目前的各国货币改革实际上还是以国家储备金银量来恒定货币价值的,所以杨秋是不可能放任如此海量的金银在英美银行手中,否则自己的货币就会受到严重威胁,最终倒霉的还是债券、期货和股票市场,甚至实体经济也会因为缺乏金银保障,导致剧烈的通货膨胀或通缩

    这是欧美常用的手段,华尔街对这这套流程是娴熟无比无数次操纵南美的经验让他们很快就发现货币改革中的商机,就像控制墨西哥和南美那样杨秋虽然有强硬的政治手腕,工商发展也颇具创性,军事上是天赋非凡,但在以货币为体系的金融上却并没有任何拿的出手的东西,这让一直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