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争霸天下 >

第709章

争霸天下-第709章

小说: 争霸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凤鸣轩二楼
    裴元书的脸色黑的好像炭一样难看,杨崇武是他一手提拔起来的,虽然杨崇武背后不止他一个,但对他来说才真是他养的一条狗。现在木三动了杨崇武,显而易见是要杀鸡儆猴,这只最大的猴子必然就是他。
    “这会不会是城外镇国公的意思?”
    一个人皱着眉说道:“镇国公进长安已经是势在必行的事,他进来之前肯定要立威给咱们看看。所以得选一个有些地位却不怎么重要的人下手,这样既敲打了咱们,也不会让咱们太难受。”
    “应该就是如此。”
    另一人道:“那个穿铁甲的掌权的时候,杀的可不止一个人。这些有机会掌权的人,哪个不是这种做派?”
    “我总觉得不是这么简单。”
    裴元书摇了摇头:“如果是你们猜测的这样,那倒是没什么,不过死了一个杨崇武而已,对咱们来说没有影响。可万一是在试探咱们的反应,接下来还要死人呢?”
    “最可恶的是!”
    坐在下边的一个人咬牙切齿的说道:“一个从宫里出来的不入流的小太监,居然敢带人诛杀一位朝廷大员!这样的事简直闻所未闻,偏偏咱们还不能派人把他杀了,这口气窝着,心里真是不痛快。”
    “聚的这么齐全啊,看来杨崇武真是没白杀。”
    就在这时候门吱呀一声被人从外面推开,木三一脸笑意的站在门口看着这些大人物。在木三身后,冷着脸的罗蔚然就好像一尊杀神。门外,护卫们倒了一片,居然连个声响都没发出来。
    木三笑着走进房间,在空位上坐下来:“我就说,挨着个的找诸位大人太麻烦,想让你们凑起来一块谈也不容易,杀一个杨崇武大家就都凑起来了,果不其然啊……既然大人们都在,那咱们就谈谈证实吧。”
    这个时候的木三,笑的好像一只得道成精的狐狸。
    裴元书看了一眼木三,又看了一眼罗蔚然。他伸出去想指着木三斥责几句的手颓然的垂了下来,那么无力。原来木三杀杨崇武根本就不是试探什么,也不是立威,目标其实正是他们这些人。
    而自己这个已经沉浮多年的老人,竟是被一个不入流的小太监玩了。
    玩的那么强势彻底,自己一点反抗之力都没有。
    木三的手指敲打着桌子,很有节奏:“现在得正式介绍一下自己,大家好,我叫木三……镇国公门下一小卒,跟诸位要一个态度。”

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他变得可怕
    第一千零三十一章他变得可怕
    大军行进在官道上,连绵不尽如一条巨龙蜿蜒而行。若是能从天上往下看的话,一定会被这壮阔的场面震撼。人们对多少万人其实没有一个具体的概念,只有真正见到才能体会那种人聚集在一起带来的视觉冲击。
    过了春波亭城之后距离长安城其实已经没有多远了,万里之遥已经走过,剩下的几百里倒是显得更长似的。这几百里,就是黑旗军万里长征的最后一步。当初跟着方解的老人,经历过从西北到草原,又从草原到黄阳道,再从黄阳道到雍州到南燕,然后再到长安城。
    这样一条之字形的路线,就是方解的崛起之路。
    兴奋,激动。
    这是所有黑旗军将士们的心情。
    大家都知道进入长安城意味着什么,长安城代表着一种终点也是一个起点。当年大郑立国的时候就是如此,从地方打到长安再从长安出兵扫定四方。大隋亦是如此,现在的方解好像在走的正是一条成功者曾经走过的路。
    马车缓缓而行,方解这次没有看书来打发时间,而是靠坐在窗边发呆。其实连他自己都不知道在想什么,脑子里有些空,可是又觉得被各种情绪填满,以至于有些混乱。
    这是第二次进长安。
    第一次的时候,他从西北那个叫樊固的小城带着大犬和沐小腰历经艰辛的走过来,半路上认识了崔中振认识了胖子项青牛。那个时候的方解进长安只是想找一个安全的地方,然后过上一阵子安安稳稳有酒有暖被窝的好日子。
    第二次进长安城的时候,方解的身份变了地位变了。第一次进城的时候他觉得外面是一个世界,长安城就是一个世界。在长安城这个世界里面对着是他从不曾面对的人和事,他开始学习应付和那些显贵的交往,开始在演武院里接受更多的知识。如果说樊固让方解尝到了家的感觉,那么长安城就让方解逐渐学会怎么了和这个世界相处。
    高开泰的队伍已经开拔离开,或许走的时候高开泰的心情与方解一样的复杂。他曾经很接近这座叫长安的大城,以至于错觉自己很接近走进城里走进宫里走进大殿里,走上那张龙椅。
    他或许现在还想着,这次离开就是在准备着下一次的卷土重来。
    其实方解开出来的条件对于高开泰来说真的很完美,他可以不用直接和蒙元人交战,躲在黑旗军后面坐观其变。他可以借机积蓄实力准备着东山再起争霸天下,最不济他可以选择做一方豪杰最后归顺新的帝王成为封疆大吏。
    最不济的结局,也是他如果不起兵也无法达到的高度。
    “应该快有消息过来了吧?”
    坐在方解对面的吴一道看了看方解的脸色后低低的问了一句,方解被吴一道的话语从那种虚无缥缈的思绪中拽出来,他回头看向吴一道:“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再过三五日就会有消息过来。我已经调派诸葛无垠和陆封侯的人马过去,事情成了之后应该不难。本来还觉得安抚人心有些麻烦,这次倒是找到了个合适的人选。”
    吴一道点了点头,心里有些不平静。他知道方解的进步之大绝对不简简单单在修为上,还在于他在大事的决断上。方解已经不再是那个在长安城外藏在路边草丛里,问他坐车进城需要多少钱的那个少年郎了。
    “人们都要面对选择,有时候很难,有时候不难。”
    吴一道笑了笑,不觉得需要感慨什么。如果需要感慨,也只是感慨于方解现在的手段如此的冷冽果决。
    “进城之后,应该会有很多曾经的大人物夹道欢迎你。”
    他提醒方解:“要注意言辞,毕竟刚入长安城还需要这些人。”
    “不会有很多。”
    方解摇了摇头。
    吴一道没懂,过了好一会儿后他才恍然,脸色不由自主的变了变。他以为自己已经对方解的改变很震撼,却没有想到方解的改变足以让人畏惧。
    ……
    ……
    队伍行进的并不是很快,大部分都是步卒且已经连续征战几年,现在又开始行军远行再加上心情上的沮丧,士兵们都显得有些萎靡不振。几年前他们来的时候被许下了一个大愿,那就是他们将成为成功者走上人生的巅峰。
    现在,这个大愿破灭了。
    粮草充足,从黑旗军那边运过来的粮食足够大军吃上两个月。到了他们该到的地方之后,黑旗军还会提供后续的粮草补给。这似乎已经是最好的结果,可心理上的落差还是让人无法适应。
    大愿啊,曾经那么振奋人心。
    吃过午饭之后,为士兵们许下这个大愿的人站在大帐外面,看着士兵们垂头丧气的样子,心里有些发堵。士兵们沮丧,他何尝不沮丧?
    高开泰曾经觉得自己距离成功只有一步之遥,现在却背道而驰渐行渐远。
    “主公有心事?”
    高开泰最重视的谋士范增璃走到他身边问了一声,高开泰摇了摇头:“只是忽然回想起这几年的经历,有些感慨。当年我随天佑皇帝西征的时候还怀着保家卫国的壮志,当时若不是王一渠说动了我,只怕我要么已经战死在西北,要么还在其他地方平叛。短短几年,人生百味。”
    范增璃跟着叹了一声:“当初在西北的时候我还劝过主公,王一渠不是可以合作之人。但想起来,那个时候如果不是和王一渠合作,主公或许真的战死在西北了。要知道当初跟着天佑皇帝西征的那十万大军,一个都没活着回去。”
    高开泰一怔,下意识的看了范增璃一眼。
    天佑皇帝身边最后的那十万人马,是他和王一渠杀的。范增璃这样一个心思谨慎细密的人,怎么会忘了这一点?
    他看着范增璃,发现范增璃的眼神有些闪烁。
    “你有话要对我说?”
    高开泰问。
    范增璃的肩膀似乎是微微颤了一下,然后笑了笑:“或是因为一路上有些疲乏,竟是有些迷糊起来。”
    “回去多休息。”
    高开泰笑道:“你这样的身子太过羸弱,早就让你练些拳脚功夫,不求可以上阵杀敌,只求身子骨结实些,你却总是不肯。”
    范增璃的表情有些异样,竟是鼻子有些发红。
    “主公……其实这几年若不是主公提携,我还不知道在哪里苦熬着日子。现在想想,这几年在主公身边享了不少福,却没有为主公做些什么。”
    “以后多做些就是了。”
    高开泰笑了笑:“这次方解为了进长安做出了最大的让步,咱们到了河西道之后只需坐山观虎斗就是了,黑旗军有水师有二十五万大军在河西道,蒙元人想过河来没那么容易。让他们去打,咱们休养生息。到时候,未必不能再争一争这天下。”
    “是啊……未必不能。”
    范增璃喃喃了一句,然后看向高开泰:“可是……有些晚了。”
    高开泰一怔:“你什么意思?!”
    他才问完,忽然发现远处自己部下二三十个重要将领聚集过来,身披战甲,每个人的脸色都很凝重。而且这些人,手都按在腰畔的刀柄上。高开泰脸色一变,忽然明白了什么。他连着后退了好几步,叫了一声,他的亲兵随即从大帐四周聚拢过来。
    可是,远处军甲声响,至少数千名士兵将他的大帐围了个水泄不通。
    “主公……镇国公允你选一处地方静养,也允了我们这些人一个好些的前程。我们跟着您不是一年两年,对您敬重不是虚假的。如果你答应了,现在我就安排人手护送您离开,您想去什么地方都行。”
    范增璃嗓音沙哑着说道:“不瞒主公,现在主公您已经没有退路了。其实镇国公分兵去河西道抵抗蒙元人的策略,根本就是为了对付您的,崔中振将军的十万人马就在前面不到三十里的地方停着,后面黑旗军至少四万骑兵已经跟了上来。”
    高开泰的身子猛的摇晃了一下,险些栽倒:“范增璃!你们……你们!我待你们不薄,你们安敢如此待我!”
    范增璃摇头:“主公,当初大家跟着你,真心想辅佐你登上帝位,一统天下。可是现在,你已经失去这个机会了。就算大家还是一心一意的跟着你,可这一战咱们能赢吗?前面崔中振十万大军以逸待劳,后边四万精骑如影随形。再说……黑旗军拨付给咱们的粮草,其实只够十五天的。”
    “你说什么!”
    高开泰怒目圆睁:“范增璃!你竟然成了方解的走狗来骗我!”
    “良禽择木而栖……”
    一员战将面有愧色:“主公,我等也不想这样,可是实事如此,也容不得我们再犹豫了。弟兄们打了好几年,不想再打了。如果弟兄们不作出选择,黑旗军十几万人马前后夹击,咱们兄弟还能剩下几个?就算黑旗军的人不打,前后挡住,咱们断了粮草就会被活活饿死!”
    “所以……你们选择让我死?!”
    高开泰怒问道。
    “主公,我刚才说过了,若你愿意,我们会派人护送你离开。”
    范增璃抱拳垂首:“请主公成全!”
    ……
    ……
    长安城
    凤鸣轩
    木三缓步往楼下走,脸色有些不高兴:“有时候人们总是犯傻,明明知道有些局面是不可逆转的,偏偏还觉得自己手里的筹码足够重。我只需要他们一个态度而已,他们却以为我是在求他们……这就是百姓们常说的,给脸不要脸是吧?”
    这话飘到楼上,那一群大人物们都气的白了脸。之前木三给他们提了一个条件,黑旗军入城之后这些人必须全部退出朝廷,他们自然不会答应。
    “他们却不知道,他们不愿选择,有人愿意。”
    他走到楼下,看了一眼楼外面站着的密密麻麻的铁甲军士兵。
    “我劝了劝,没成功。”
    木三耸了耸肩膀。
    “那我上去劝他们吧。”
    站在楼下等木三的,正是铁甲军将军韦木。诚如木三刚才自言自语说的那样,那些人不愿选择,但有的人愿意。
    “你确定镇国公会答应我的要求?”
    韦木问。
    木三拍了拍胸脯:“虽然我是个不齐全的男人,但好歹还是个男人,说话算话。”
    韦木点了点头:“那好,接下来的事我做。”
    他伸手指了指面前的这座木楼:“把这座楼给我拆了,一个活物都不许留。”
    随着一声号角声想起,那些铁甲军士兵蜂拥而上。
    罗蔚然一直冷冷的看着没有说话,眉头微微皱着。他忽然觉得有些害怕,那个叫方解的人早就已经不是他认识的那个少年郎了。楼拆了,人死了,但是这名声只落在韦木头上,和方解没有任何关系。

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该回来的都回来
    第一千零三十二章该回来的都回来
    官道两边的野草已经有半人深,这里是京畿道,曾经的官道两侧看到的只能是一块一块好像画出来似的粮田,齐齐整整,四四方方。现在粮田成了野草的家,等到了草籽成熟的季节,一阵风就能把它们洒出去,到来年更为茂盛。
    不时看到一条草青蛇从草丛里爬出来,才上官道就被士兵们拎起来当做玩意儿,抡不了多大一会儿就一命呜呼。百姓们当中总是会有类似于这样的话语流传……横蛇竖兔不吉利,看见就要倒霉的。
    除非弄死。
    士兵们当然不知道方解前世有个斩白蛇的典故,方解也未曾有过这样的过往。不过,方解前世那个草莽天子在唱响四面楚歌的时候,打着汉字旗帜的士兵们心情当如现在的黑旗军一样吧。
    行军颇为沉闷,幸好心情都不错。
    白狮子浑沌早晨的时候从马车上跳下去,一头钻进草丛里自己找吃的,没多久就舔着胡须回来,跳上马车继续打盹。它一上车的时候,拉车的驽马发出一声不情愿的嘶鸣。那匹驽马渐渐的已经适应了这头凶兽就在自己身后,现在竟是敢埋怨起来。
    方解抚摸着白狮子柔顺的长毛,另一只手里端着一本史记看。这本史记可没有什么宫刑的典故,也不是隋国史官所著,而是前朝郑国时候一个叫东沿野的落魄书生穷尽一生之功所写。这个人屡试不第,用尽家财,人到而立也就没了继续考取功名的念头,便开始创作这本大部分都来源于野史但颇具考证的书。
    这本书没给东沿野带来财富和地位,他最终郁郁而终。一直到了大隋立国之后重修史册,这本书竟是成了参考依据,逐渐被人所熟悉起来。
    “主公”
    马车外面有人叫了一声,方解把眼帘抬起来问:“什么事?”
    外面是陈孝儒的声音,透着些兴奋:“刚才诸葛无垠将军派人快马加鞭送回来消息,高开泰的队伍哗变,高开泰的谋士范增璃带众将逼高开泰离开,高开泰大骂众人,率亲兵死战,最终寡不敌众,力战而死……”
    “诸葛将军派人回来禀告主公,他和陆封侯已经率军进入高军大营,接管了高军指挥,那些反对高开泰的人在军营里大开杀戒,所有平日里和高开泰关系密切的将领都被杀了,高军内乱,死了不少人。不过现在局势已经被诸葛将军他们控制下来,陆封侯将军带着范增璃和一些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