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刀锋上的文明 - 宋辽金西夏的另类历史 >

第34章

刀锋上的文明 - 宋辽金西夏的另类历史-第3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心酸;相聚商量后;一起在脸上刺〃赤心报国誓杀金贼〃八字;以向主将表达他们誓死无贰心。王彦〃益感励;抚爱士卒;与同甘苦〃。很快;两河豪杰响应;一时间归附者
十余万人;〃绵亘数百里;皆受(王)彦约束;〃这些人随也都在脸上刺字;所以;王彦所部;其后统称为〃八字军〃。往士兵脸上刺字;本是唐末五代军阀怕军士开小差想
出的毒招;日后渐成俗例。宋军士兵一般在颈间刺字;但皆为军规被迫。至此;汉族兵民自己主动刺字;实是发自内心的忠义表现。
  金军统师面对这只突然冒出的抗金力量;深以为患;集召各部首领商议;准备发数万劲兵合攻王彦。被委任为前锋的金将听令后;竟然咕呼一声跪地;泣求道:〃王
统制兵寨坚如铁石;未易图也。〃如此情景;是金军师营中数年皆未出现过的罕有之事。商量过后;金军大将们也知王彦军队不可轻视;便决定派出劲骑四出;攻袭王彦
的粮车。结果;王彦早就勒兵待之;各个击破;反杀掉不少金兵。
  宋泽闻之大喜;但也认为王彦孤军不可独进;便召他入汴京议事。王彦行前;悉招诸寨指挥入大帐;授以方略;让他们等待合兵北伐的命令。然后;他率万余人拔营
;向汴京方向奔赴。〃金人以重兵蹑其后而不敢击〃;显然是被王彦的〃八字军〃打怕。到达汴京后;宗泽命他在附近驻兵;于是王彦屯军于滑州的沙店。
  大好形势下;宗泽上书高宗赵构;表示自己已经连兵百万众;准备分路并进;收复山河;泣求高宗还京;以图中兴大业。史书上讲;〃黄潜善等忌(宗)泽成功;从中
沮之〃;其实;仍旧是高宗怯懦加私心;他根本没有中原的打算。不久;黄、汪二人又派郭仲荀为东京副留守以〃伺察〃宗泽;不停在高宗赵构耳边说宗泽有反心。忧虑成
疾;老将宗泽急火攻心;八月间;他忽发重疾。
  众将问疾;宗泽强打精神;奋然道:〃我以二帝蒙尘;愤愤至此。汝等如能歼敌;则我死亦无恨!〃众将闻言;皆感慨流涕;齐声回答:〃敢不尽力!〃
  临死;老英雄叹道:〃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咽下最后一口气前;宗泽三声大叫:过河!过河!过河!
  史臣有言:〃夫谋国用兵之道;有及时乘锐而可以立功者;有养威持重而后能有为者;二者之设施不同;其为忠一而已。方金人逼二帝北行;宗社失主;宗泽一呼;而
河北义旅数十万众若响之赴声;实由(宗)泽之忠忱义气有以风动之;抑斯民目睹君父之陷于涂淖;孰无愤激之心哉。使当其时(宗)泽得勇往直前;无或龃龉牵制
之;则反二帝;复旧都;特一指顾间耳。黄潜善、汪伯彦嫉能而惎功;使(宗)泽不得信其志;发愤而薨;岂不悲哉!〃
  宗泽卒年七十。汴京兵民闻讯;号恸满路。宗泽死后;其子宗颖素得将士心;汴京兵民纷纷上书请宗颖代其父任。高宗君臣当然不答应;派杜充前来任东京留守。这
位杜充〃酷而无谋〃;到任后;尽反宗泽措置;〃于是豪杰不为用;群聚城下者复去为盗;而中原不守矣。〃
  〃八字军〃首领王彦得知宗泽病逝;立刻以手下众军付予东京留守司;只率数名亲兵趋 行在(扬州;皇帝临时驻地称〃行在〃);进见黄潜善、汪伯彦;力陈已见;
要高宗皇帝顺行众望;北还击贼。汪、黄二人就恨外来将师言兵言恢复;大怒;马上向高宗汇报;于是降旨免对(即皇上不亲见召见);以王彦为御营平寇统领。王彦
得知新职的顶头上司御营使是曾经降金的范琼;深以为耻;便称疾致仕;离朝而去。
  宗泽死后;建炎二年九月;金人攻陷冀州;守将李政死节;十月;金将讹里栐谖迓砩酱笃扑纬谑倚磐跽蚤弧U馕恍磐跏钦怨沟牡艿埽槐鼻ㄍ局谐思涮映觯槐涣
河一带汉人拥戴;故而金军集大军一举攻灭之;赵榛亡走;不知所终;估计为乱兵所杀;(史家一般认为这个信王不是真的;但也无明据)。年底;金军攻克延安府;宋
朝通判魏彦明死节;完颜娄室破潼关;〃秦陇皆震〃;金军又陷濮州、相州、德州等地。宋臣杨粹中、赵不试、赵叔皎等死节;而后;宋朝的东平府、河中府皆告陷
落。
  金军元帅粘罕(完颜宗翰;又名粘没喝)攻陷袭庆府;有金兵欲掘孔子墓。粘罕粗人;问汉人通事(翻译)高庆裔:〃孔子是什么人?〃高通事回答:〃是古代大圣人
。〃粘罕虽是大老粗;闻言也大怒:〃好大的胆子;古代大圣人的墓也敢发掘!〃立即下令斩杀发墓的金兵。
  建炎三年(公元1129年);金将完颜娄室破晋宁军;宋臣徐徽言死节。八月;接替宗泽的东京留守杜充弃东京汴梁而逃。临行;大将岳飞苦谏:〃中原地尺寸不可弃
;今一举足;此地非我有。他日取之;非数十万众不可!〃杜充卑鄙小人;惜命要紧;根本不听;匆匆逃回扬州。
  转年三月;金人攻入汴京;代理留守上官悟出奔;在外为盗所杀。至此;宋朝四京皆陷于金人之手。中原两河之地完全成为异壤。
  ――苗傅、刘正彦
  中原涂炭;身在扬州的高宗赵构并未〃介怀〃。建炎二年十一月;他下诏让官员先奉元佑皇太后以及后宫、皇子等人到杭州;为自己起行做准备。同时;他又正式任
用黄潜善、汪伯彦两个奸贼为尚书左右仆射兼门下中书侍郎;并高兴地对二人说:〃潜善作左相;伯彦作右相;朕何患国事不济!〃奸君奸臣;气味相投似胶漆。 金军的
速度奇快。转年三月;完颜宗翰(粘罕)大军已直指扬州;转眼就攻至天长军(今安徽的天长)。当时;高宗皇帝正搂着几个美女在床上天地一家春。扈卫将忽然闯宫
;报告说金军近在咫尺;吓得高宗肾惊脑骇;落下了阳萎的残疾(精神性外加器质性);赵构从此小鸡鸡再也无用武之地;丧失任何生育功能。苍惶之间;赵构仅带数
骑;逃过长江。日后有好事者渲染;神祠中泥马显灵渡赵构;即〃泥马渡康王〃的故事;此种无稽之谈;宋朝的官私双方均皆津津乐道;渲染高宗的〃正统性〃。其实;高宗
过江;是狼狈不堪、鸡鸡松软的逃跑剧。
  金人铁蹄迅猛;扬州一片混乱;宋朝军民死伤无数。高宗赵构由于自己中间一条腿失去功能;深恨起一直在身边劝慰自己周遭〃太平〃的黄、汪二人;把二人罢相;
转任朱胜非为右相;王渊为签书枢密院事(三军副总司令)并兼御营都统制(御林军司令)。
  王渊;字几道;熙州人;善骑射;有智谋;早年击夏国、破方腊;均有战功。靖康之变后;是最早投附赵构的军官之一。后来;他为制置使;率宋军为赵构幸东南打前
哨战;剿平了江南不少股乘乱而起的盗贼。但是;金军攻扬州;王渊主管海上江船;误了宋军渡江大事;〃自是(王)渊失诸将心〃。高宗赵构原本想逃至江北的镇江暂
避金人;群臣亦以为然;惟独王渊力争;认为杭州有〃重江之险〃;是日后南宋定京(行在)杭州的定策者之一。扬州败后;王渊理应被责处;因为他与康履等高宗宠信
的宦官关系好;反而被升官;诸将怨愤。为了平息众怒;高宗收回对他〃签书枢密院事〃的任命;仍让他担任禁卫军都统制之职。
  高宗驻跸杭州;以杭州为行宫;基本上决定在此呆下去。为了做样子;他下诏〃罪已〃;大赦天下;〃放还士大夫被窜斥者;惟李纲不赦〃;目的在于〃罪(李)纲而谢
金(人)也〃。都什么时候了;被金人追着屁股撵杀;还念念不放讨好金人;高宗君臣确实混蛋。
  很快;杭州发生戏剧性一幕;于高宗赵构而言;险过剃头――此幕重头戏;以禁卫军军官苗傅、刘正彦为主角;史称〃苗刘之变〃。
  苗傅;上党人。其伯父苗授在元丰年间曾为殿前都指挥使;应该说是武将世家。靖康乱起;苗傅与张俊、杨沂中等人首归康王赵构。刘正彦也是门之子;其父刘法
死于宋夏战争(当时;刘法被童贯大公公逼迫出战)。所以;刘正彦是正牌〃烈士后代〃。王渊曾在刘法手下当过差;为了报答当年老上司对自己的恩德;他推荐刘正彦
入朝。刘正彦能干;在讨伐巨贼丁进战斗中立大功;后随苗傅一起统掌御林军。高宗从镇江跑到杭州;当时诸大将如刘光世、张俊、杨沂中、韩世忠等人皆被外派把
守险要地点;扈卫皇驾的只有苗傅等人。
  王渊从扬州败退之际;不派人用大船运兵;反而运载十多艘大船的私人财物;浩浩荡荡驶进杭州靠泊。百姓愤怒;皆指着大船道:〃船上的东西;都是王渊平时掠积
的富人财物!〃同时;高宗身边宠信太监康履、蓝珪等人专恣用事;肆作威福;兵荒马乱仍大讲排场在岸边赏观钱塘潮;〃供帐遮道;众怒沸腾。〃
  苗傅本人自负宿将;有扈卫保护之功。眼看王渊青云直上;他自然心中不忿;刘正彦虽受过王渊提拔;也抱怨自己功高不赏;手下亲军又为王渊所夺;心中也恨。
于是;二人密议;引王世修、张逵、王钧甫;马柔吉等人准备趁机起事。王世修、王钧甫等人皆是燕地人;出身〃赤心军〃地方武装。起事前;这几个人派人到诸营传话;〃
如果杀掉王渊和内侍宦者;人人可富;朝廷法不择众;大家肯定没事。〃本来军士就恨宦官;皆咬牙切齿表示响应。
  转天;苗傅、刘正彦在城北桥下率兵埋伏。王渊退朝;骑马经过;桥下伏兵忽起;王渊武将出身;事起苍猝;一身武艺也使不出;被众兵踹于马下;指责他要与宦官
们一起谋反。愕愕之间;王渊于人群中看见自己荐拔的刘正彦;抓住救命稻草一样;忙喊〃老刘你替我说话〃。刘正彦大步上前;抽刀就把王渊脑袋砍下;以〃实际行动〃
表明了自己的立场。一不做;二不休;苗、刘二人指挥八千禁卫兵;四处捕杀宦者;〃凡无须者尽杀之〃;不少杭州本地人荷尔蒙分泌不旺没长胡子;也被糊里糊涂当宦
者杀掉。当天;宦者被杀百余;太监康履趁乱逃入内宫。
  得手后;乱兵们把王渊首级悬于大矛枪之上;引兵直朝高宗所在的〃皇宫〃而来。守门的中军统制吴湛本来就是苗傅手下;他一边开大门放入乱兵;一边派人向内
殿的皇上报告:〃苗傅不负国;只为天下除害。〃
  杭州知州康允之闻变;慌忙入宫;请高宗往宫城内的城楼躲避;〃百官皆从〃。排列停当;殿前禁军军官仍旧依礼大呼〃皇上驾到〃。苗傅〃见黄屋(皇上伞盖);犹山
呼而拜〃。
  高宗凭栏;问:〃爱卿你们因何而来?〃
  苗傅厉声回答:〃陛下信任宦官;军士有功不赏;谁和宦者关系好谁就得美官(指王渊)。黄潜善、汪伯彦二贼误国;仍未远窜。王渊在扬州遇敌不战;因与康履是
好友;竟得枢密高职。为臣我立功甚多;只获任远郡团练使的微官。王渊已斩;望皇上下旨杀康履、蓝珪、曾择三个宦者以谢三军!〃细品此言;前半段均是正大光明大
道理;接下来抱怨自己官小 ;已经可以见出苗傅大兵出身没有政治远见。
  高宗赵构寻思一会儿;想先稳住苗、刘二人;便表示要把三个太监流放海岛;正式任命苗傅为御营都统制;刘正彦副都统制;希望他们二人马上率将士回营。
  苗、刘二人不答。他们身后的数千官兵皆群情激愤;怒视城楼之上。
  高宗心虚;便问群臣计将安出。大臣时希孟表示应该把孟履交出由军士处理。高宗还犹豫:〃朕左右怎能缺了使唤人呢?〃主管军械的官员叶宗谔心中有气;旁边插
言:〃陛下就可惜康履这么一个东西吗?〃未等高宗回话;他挥手让卫士从清漏阁屋檐下面搜出瑟瑟发抖的康公公;绑个严实;推下楼交给苗傅等人。众人看清确是平日
甚嚣尘上的康太监;把他弄跪了摆正;大刀一挥;把他腰斩。康公公断成两截;上半身仍旧在地上叩头做乞哀状。
  杀了康履;苗傅仍旧愤愤不平;在楼下肆言:〃陛下您不该当皇帝;渊圣(钦宗)归来;当何以处之!〃
  闻言;高宗赵构心惊肉跳;马上派右相朱胜非下楼劝谕。苗傅表示;要请隆祐太后(孟氏)垂帘听政并与金人议和归还二帝。高宗马上答应。苗、刘二人得寸进尺
;又表示现在应该立皇太子;意思是让高宗退位当〃太上皇〃;以此先架空他。无奈;众臣只得暂先把隆佑太后请出。
  当时;天气寒冷;城楼风如刀割;高宗赵构只有一竹椅可坐。太后肩舆到来;高宗赵构只得站起身;立于椅旁;不可不谓狼狈。
  苗、刘二人见太后肩舆;连忙下拜;〃今日百姓无辜;肝脑涂地;望太后主张。〃孟太后知情达理妇人;晓谕二人道:〃道君皇帝任用蔡京、王黼;更改祖宗法度;加上
童贯挑起边衅;最终招致金人之祸。当今皇上英明诚孝;没有失德之处;只是为汪、黄二人所误;现已经窜逐二人;难道苗统制您不知道吗?〃
  苗傅跪称:〃臣等定议;必欲立皇太子〃。
  孟太后也恼;说道:〃今强敌在外;让我一个妇人家在帘后抱个三岁小儿坐江山;何以号令天下!〃
  刘正彦等〃号泣固请〃;他很会渲染悲壮气愤;对身后黑压压兵士高呼:〃太后不答应我们所请;我罪当受斩!〃说着话;还故作〃解衣状〃。太后〃谕止之〃。苗傅见火候
差不多;进一步威胁道:〃事久不决;恐三军生变!〃然后;他又对身边的宰相朱胜非说:〃您怎么一言不发。〃朱宰相俛首不能对。倒是大臣颜岐有胆识;怕真拖下去军乱
起来兵士会趁乱大肆杀人;忙从高宗处快步行至太后肩舆前:〃皇帝令为臣奏知太后;已决意从苗傅等人所请;乞太后宣谕。〃
  〃(孟太)后犹不许;(苗)傅等语不逊。〃僵持至此;生变的苗、刘二人开始失去耐心。孟太后命人抬肩舆还宫。
  高宗赵构知道发昏当不了死;忙表示自己要禅位。右相朱胜非惶恐;表示自己要再下楼诘问〃二凶〃。高宗对他说:〃当为后图;事不成;死未晚。〃有了高宗这句话;
朱胜非心神略稳;回奏说:〃刚才在楼下;我听见贼首之一的王钧甫对我说:‘二将忠有余;学(识)不足’;此人可以日后相约。〃高宗苦笑;将来之事;他心中没底。
  当天;高宗赵构被软禁于显忠寺。苗、刘二人以孟太后名义降赦;号高宗为〃睿圣仁孝皇帝〃;只留十五个内侍供差遣;把当时只有三岁的皇子赵旉推上帝位;〃太
后垂帘决事〃;实际上杭州城内万事由苗、刘二人作主。
  皇太后〃赦〃下;加苗傅为武当军节度使;刘正彦为武成军节度使。未几;在苗傅坚持下;朝廷又不得不改元〃明受〃;所以〃苗刘之变〃又称〃明受兵变〃。
  苗、刘二人名不正;言不顺;以军人威迫皇帝退位;即使是乱世;也是天下人最不愿意看到的事情。至于在外的文臣、武将;如张浚、韩世忠等人;更是闻讯起兵;
百方筹措;准备拥高宗复辟(复辟乃皇帝重新得位的专用名词;此词在文革其间被用坏)。很快;诸路宋军四集;苗、刘二人心慌;知道自己手中的几块大〃招牌〃都没
有什么用。
  其实;苗、刘二人谋短识浅;无一人想真心纂位或〃挟帝令诸候〃的意图;完全是一时的意气用事。现在;毕竟干出逼帝退位的〃大逆不道〃之事;开弓没有回头箭。
在外界压力下;高宗复辟;〃立嗣君为皇太子〃;徙苗傅为淮西制置使;刘正彦副之。至此;苗、刘〃政变〃实际上已经失败。
  韩世忠、刘光世、张俊大军猛攻;苗、刘二人手下军队自然不是对手。临逃前;二贼天真;竟还冲入朝堂;索得高宗〃赐予〃的誓书铁券;然后才引精兵二千夜开涌
金门逃走。此二人果真有点脑子;就应该挟高宗、皇太子以及孟太后一起逃;那样一来;宋军投鼠忌器;后果如何;很难预料。现在;二人舍下高宗等〃抵箭牌〃而跑;完
完全全成了〃贼〃;誓书铁券顶个屁用。任何〃铁券〃、〃誓书〃都有一个前提:〃除大逆之外……皆赦〃;二人犯得正是〃大逆〃。
  苗、刘二人脚快;一路跑向富阳、桐庐、寿昌等地。韩世忠自告奋勇;率军追击二贼。(老韩之所以这么〃积极〃;也因为被杀的王渊是他从前的老首长;待之甚厚
)。没多久;叛军窝里反;当初起事的骨干分子王钧甫和马柔吉父子均为自己人所杀;首级被送往官军处领赏。不久;刘正彦、苗傅二人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